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描写句子 > 描写白洋淀物产的句子

描写白洋淀物产的句子

时间:2015-07-03 00:13

赞美“白洋淀”的好词好句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地处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九河下梢,接纳从南、西、北三面流来的潴龙河、唐河、府河等八条河流的水汇集而成。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分属保定市和沧州市所辖的五个县(市),其中85%的水域在保定市安新县境内,在众多的淀泊中,白洋淀最大,因此称为“白洋淀”。

白洋淀由9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36个岛村组成,这些形状各异的淀泊,最大的有两万多亩,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最小的不到百亩,绿苇环抱,恬逸幽静。

白洋淀自古就以物产丰富、风景秀丽闻名于世,素有“日进斗金”、“四季皆秋”之誉,江泽民主席亲笔为其题词:“华北明珠白洋淀”

有关白洋淀的一些历史故事

位白洋淀位于河北保定,淀区主要定安新县境内,一部分在沧州地区,涉及安新、容城、雄县、任丘市、高阳等市、县。

是国家重点旅游区和开放区。

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

南距石家庄189公里,北距北京162公里,东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

概述白洋淀是中国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

位于河北省中部。

旧称白阳淀,又称西淀。

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

现有大小淀泊143 个,其中以白洋淀、烧东淀、羊角淀、池鱼淀、后塘淀等较大,总称白洋淀。

面积 336 平方千米。

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河流。

平均蓄水量 13.2亿立方米。

为控制湖区水位,在白洋淀东部自然泄水处建有枣林庄大闸,引入大清河北支的南拒马河,扩大水源。

由于南拒马河含泥沙量大,淤积严重,湖泊面积和容积有不断缩小的趋势。

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

抗日战争时期水上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脍炙人口。

1982年干涸。

1988年 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成为旅游胜地。

面积与地貌白洋淀有143个淀泊,被3700多条沟濠连接,淀淀相通,沟濠相连,形成巨大的水上人家迷宫。

淀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随时移。

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森,芦苇翠绿,一片勃勃生机;夏季,莲菱蒲苇随风摇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顿消;秋季,白洋淀天高气爽,气候宜人,鱼跳水面,蟹肥味香、鱼船队队、捕捞繁忙;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派北国风光,各种冰床穿梭往来,如同燕子在空中飞翔,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滑冰场,可任自由驰骋。

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

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形成九河入淀之势。

以后人们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

对白洋淀的形成还有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药,身不由已,飘飘然离开月宫,就在她将要落入凡间的一瞬间,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宝镜落入人间,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形成现在的143个淀泊。

白洋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区的西部、南部(今安新县的留村、梁庄)就有人类活动生自。

春秋、战国时期,淀区分属于燕、赵统辖,以易水长城(今安新县北堤)为界,南葛城(今安州镇)属赵、北浑泥城(今安新镇)归燕,故今日淀区有“燕南赵北”之说。

也正是这横跨燕赵的活土,以其特有地理风光,政治、军事地位,为历代所重视,令骚客咏叹。

宋代,六宅使何承矩在淀区筑堤贮水,引水灌溉建立屯田防线。

北宋名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御辽。

元代大儒刘因任教于淀区三台、安州。

清代康熙皇帝在淀区端村、圈头、赵北口、郭里口兴建行宫,先后40次来淀区游览围猎。

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曾在白洋淀指挥清风店、解放石家庄战役,给这古老的淀区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革命历史白洋淀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3年加入共产党的辛璞田,受顺直省委的派遣到家乡马家寨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夏共产党刘亦瑜,受中共保定地委的派遣到淀区北冯村与王家骥等人,建立起淀区第一个党支部。

辛璞田、刘亦瑜、李之光、侯卓夫等革命先烈,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舍家弃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

作家徐光耀撰写的《小兵张嘎》就取材于“雁翎队”。

著名作家孙犁的《荷花淀》,孙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均以淀区为题材。

白洋淀儿女那飒爽英姿,今日仍被全国人民传扬歌颂。

淀区涉及保定、沧州两个地级市的4县1市,占安新县总面积的85%。

安新县境内水区人口10万人,36个村四面环水,芦苇年产值4000多万元,是水区人民主要生活来源,鱼类16科54种,最高产量800多万公斤。

以盛产大米、鱼虾、菱藕和“安州苇席”著称。

其中,元鱼和桂花鱼中外闻名,被誉为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开展旅游业以来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每年7月23日举办“中国白洋淀荷花节”。

白洋淀生产苇席,传说刘备卖席 就是从白洋淀进的货

白洋淀作文儿按照春夏秋冬来写

白洋淀作文不按照春夏秋冬来写,侧重描写一个季节即可。

例文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转眼间就要开学了。

妈妈为了让我放松放松,就带我去白洋淀游玩。

到了白洋淀,首先一片碧玉映入眼帘。

清清的湖水,碧绿的荷叶,高高的芦苇。

多么迷人,多么优美

我们兴高采烈的坐着游艇去文化苑。

到了文化苑,看见又大又圆的荷叶密密麻麻,五颜六色的荷花,诱人的大莲蓬。

这里种植着366种荷花,种类又多又美,真的是风景如画啊

我们又来到嘎子村。

看见了嘎子的雕像,嘎子正在给他的朋友讲英雄事迹。

再往里走还有一些雕像,这是嘎子和罗金宝叔叔正在卖给翻译官西瓜。

接着我们又去了雁翎队纪念馆。

这里有抗日战争时雁翎队的战斗事迹,和雁翎队使用的工具或武器。

多么美丽的白洋淀

多么有意义的旅程啊

荷花淀环境描写语句赏析

< <荷花淀>>的作者是孙犁,他的主要风格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从艰难的战争岁月中发现生活的美和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主要写,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一种氛围,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做铺垫“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几段描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一,作者选取的描写对象本身的自然美感:月亮、女人、身下的苇席、远处的荷花淀……其二,将描写对象的特殊组合又进一步升华和丰富了美:月亮底下,女人编席,远处一片飘着荷花荷叶香的白洋淀……其三,话语的修辞、装饰更增加和扩充了无限的美感: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湿润润的、柔滑修长、“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再加上中间两个自然段几个设问引发的对白洋淀广阔浩淼、物产丰美的联想……这所有的文字中,哪里有一点点战争的味道

又哪里有一点点尘世的纷扰

作者正是要通过这种绝美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一种纯美的境界。

一般来说,小说的开头都是为全篇确定基调的部分,《荷花淀》这样的极富美感力度的开头,显然已把读者带入了一种特定氛围,对全篇的阅读笼罩性极强。

与此类似的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描写,除了中间部分有段关于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写,然后就是末尾处的对于荷花淀的直接描绘。

对荷花淀的描绘其动感更强一些,而且也有意将人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

使人在领略荷花淀的无限美感的同时,更能深入把握其内在精魂。

人们都知道,画家徐悲鸿画马,并不简单地是为画那些马的形体,而是为贯注进一种人的精神,借以表现一种民族精神。

小说《荷花淀》这种画面感极强的作品,其最终意味也正是为了体现一种民族的气节,如同那满淀的荷花荷叶一样,蓬蓬勃勃、亭亭净植、充满生机,这也就是《荷花淀》所创造的全部纯美境界的深层内涵。

实际上,这篇小说的每一幅主体画面,都潜隐着这样的一条基本指向,隐含着这样一种内在精神,作品开篇的关于女人编席的画面描写,基本色调就是“洁白”“银白”“透明”,有意把月色与淀水紧密关联,虽然还没能直接展示荷花淀的正面景色,却通过女人的“眼光”,作了必要的引示,“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写到女人们寻夫的一段,又特别突出地写了正午阳光下的白洋淀“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使其与开头的色调保持着一致并逐步向荷花淀推进,最后终于直接展现了“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深邃而高远。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

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

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声! ”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

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

用这样两句话,作为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将是一场消灭敌人的战斗。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