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描写句子 > 描写狙击手好的句子

描写狙击手好的句子

时间:2017-12-22 10:27

关于赞美机枪手和狙击手的话

机枪手用灼热的火舌给敌人送去死亡与毁灭;狙击手在无声无息中让敌人迎接死神的召唤

征集描写狙击手的诗歌或者短文。

命中目标的第一要素  狙击手在射击前要做哪些准备

  我们先来看看电影中狙击的标准程序:戴着墨镜、面无表情的射手打开一个琴盒一样的手提箱,利索地把枪支组装好,插上瞄准镜,推弹上膛,举枪瞄准,镜头里立即出现毫无察觉的目标。

随即,一声枪响,瞄准镜中的目标人头崩裂,血光四射。

狙击完成。

  这其中,狙击手少了一个重要的步骤--测距。

人们印象中,神枪手应该做到举枪就打,一击必中。

事实上,射击远非这么简单。

2001年,爱沙尼亚的丛林中,“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大赛的射击课目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

当时,某国特战小组在中国队之前出场。

这是一项特战小组集火射击集团目标的课目,该国特战小组一番猛烈的射击后,报靶员却报出了0环,当即引起了轰动。

参加侦察兵大赛的队员,都是各国特种部队的精英,对于步枪射击这样的小儿科项目,虽不敢说枪枪百步穿杨,但一个小组百余发子弹打出后居然无一中靶,也实在算得上是一件奇闻。

  事后的调查显示,导致这个特战小组“剃光头”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测定好距离。

靶标在一处湖面上,特战队员们在湖边射击。

由于水面测距缺乏参照物,也另之这个成绩一直不错的特战小组有些轻敌,距离测近了,他们的子弹全部射入了靶标前的湖中。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射击的准确度,比如风偏、身手对运动目标提前量的把握、俯射仰射时的修正、板机扣动得不够平顺稳定,等等。

不过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测距对于射击准确度的影响是最大的。

如果一位射手测距出现差错,即使其它环节操作得再精确,他的子弹也不可能中靶。

  距离目标越远,测距不准导致的偏差越大。

事实上,射击的子弹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

由于弹头受到重力的作用,会逐渐下降。

美国军方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美国.308(7.62毫米)口径联邦比赛用弹的弹头飞行轨迹。

弹头在300码(约合274米)内是一条比较低伸的弹道,弹头的水平下降并不明显;而在300-600码(约合548米)的距离上,弹头动能迅速衰竭,下降非常明显。

  如果一名狙击手将200码(约合193米)距离误测为300码(约合274米),他瞄准目标胸部击发的子弹可能还能击中目标,但如果是误将500码(约合457米)测为600码(约合548米),那么他的子弹将会从目标头顶将近1米的空中飞过。

前面所提到的某国特战小组脱靶的事例,就是测定距离比实际距离近。

一个特战小组出现这种错误,小组中担任狙击手的队员应负主要责任。

通常情况下,激光测距仪是最精确的测距装备,但是因推行不便等因素,并不是每个特战小组都装备。

此时,特战小组中的狙击手将担负起测定距离的任务。

原因很简单——在没有携带专用测距工具的情况下,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是特战小组测定距离最可靠的器材。

  枪瞄镜:测距撒手锏  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大多都有测距功能。

利普德复式分划,是很多狙击手偏爱的一种瞄准镜。

与电子游戏中瞄准镜只是简单的十字不同,从利普德复式瞄准镜的目镜中望去,水平分划线与竖直分划线在靠近圆心点约四分之一处,由粗实线变为细实线,4个等距的圆点又将细实线分为5段。

这样的分划设计就是为了便于狙击手战场测距。

  利普德复式分划的设计看似怪异,其实非常实用。

使用利普德复式分划瞄准镜测距时,狙击手只需将竖直分划线粗实线的底端压在目标的头顶,通过水平分划线处于目标不同的部位来进行判定。

当水平分划线位于目标头部正中央时,距离约为100码;位于目标下颌时,距离约为200码;与目标肩部平齐时,距离约为300码;与目标腋窝平齐时,距离约为400码;位于目标腹部太阳神经丛时,距离约为500码;位于目标腰部时,距离约为600码。

当距离为600码时,目标身高大休与竖直分划线粗实线的两端想接。

这种测距方法简单迅速,并且测距比较准确,因此在战场上非常实用。

  俄罗斯德拉古诺夫狙击步枪的分划设计,看起来要比利普德复式复杂,初次接触的人往往会被目镜中高低不同的线段搞晕。

该枪瞄准镜以人的身高(1.7米)为参照物,目标的身高达到那条分划线,狙击手就可以从相应读出目标的距离。

  野战测距的简便方法  使用瞄准镜测距尽管快捷准确,但只会依靠瞄准镜测距的射手还算不上是一名真正的狙击手。

在战场环境中,很多情况下无法使用瞄准镜测距,这时,狙击手必须使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来判定距离。

  跳眼法,是中国军队常用的简便测距法:观测者闭上右眼,右手臂向前伸直,竖起大拇指。

在目标上选择一个点,以大拇指左侧与之对准。

手臂不动,再用左眼观测,记住此时大拇指左侧对准的位置,并估算该点距离远目标点的距离,然后乘以10倍,便是观测者与目标间的距离。

其原理是人两眼瞳孔的间隔约为自己臂长的十分之一,将测得实地物体的宽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点至目标距离。

经验不足的人使用跳眼法会产生较大误差,不久前去世的志愿军优秀狙击手张桃芳最擅长此法。

在上甘岭狙击战中,张桃芳使用的莫辛·纳甘步枪没有本性瞄准镜,测距主要依靠目测,而3个月毙敌214名的战绩,也证明了熟练使用跳眼法测距的准确度。

  据资料刊载,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勤人员也有一种简便的拇指测距法,与跳眼法不同,这种测距法的目标只能是步行的人。

测距者将右臂伸直,竖起大拇指,对准目标。

如果目标一步刚好跨越了整个指甲的宽度,距离约为50码,2步100码,3步150码,4步200码。

这种方法的测量极限只有200码,因为如果拇指宽度进行5以上的等分,误差将会大大增加。

  在远距离测距时,西方特种部队还流行一种“足球场测距法”。

狙击手可以借助熟悉的足球场长度(约为100码)将待测距离分为几段来估测。

当距离超过500码时,“足球场测距法”的误差就比较大了,这时狙击手可以先在自己与目标之间选择一个中间点,然后用“足球场测距法”测量这半程的距离,之后加倍便得到所求的距离。

  无论是跳眼法、拇指测距法,还是“足球场测距法”,由于都是主观判定,因此误差在所难免。

为了求得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值,狙击小组可以采取几个队员分别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的办法,这要比一个测定的数值准确。

  如果一名狙击手足够细心,他会发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为测距提供准确的参考。

电线杆是最典型的例子。

通常,为了节省开支,任何一家电力公司都会尽可能少地埋设电线杆,并且电线杆之间的间距是固定的。

当然,在一些特殊地形上,有可能会加装一根电线杆,这在测距时要注意到。

  此外,还有一些常识需要在测距中注意。

  测量时显得比实际距离近的情况:  1.从高处俯视时  2.沿直线(如公路、铁路)观测时  3.目标在雪地、沙漠等平坦表面时  测量时显得比实际距离远的情况:  1.仰视时  2.目标处在峡谷、高墙等高大的物体附近时  3.目标处于较小的视场内,如穿越小巷时  修风偏,高手的终极技术  一位著名的射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般射手研究弹道,高手研究风。

听起来玄机四伏,却一语道出了射击的精髓。

首先,修风偏只会出现在远距离精确射击时。

另一方面,如果说测量距离狙击手还可以依靠观瞄器材,那么修风偏狙击手只能靠自己的经验。

  电影《生死狙击》中,狙击手斯瓦格受命制订一项在1600米处击毙要人的计划。

这种超远距离的狙击难度极大,子弹要在空中飞行几秒钟,由于目标身着防弹衣,必须要狙击目标头部。

狙击当时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甚至连地球自转的因素都要考虑进来。

影片中,斯瓦格事先测定好了所有数据,在击发前的最后一刻,斯瓦格死死盯住目标身后的旗帜,他是在测算风速和风向,以修正风偏。

在那一刻,风偏一举成为准定子弹是否命中的最重要的因素。

  记者曾向解放军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设计教研室的教员们请教过风偏的问题,这些解放军射击高手们的经验是:100米的距离根本不用考虑风偏,风还来不及施展威力,子弹就已经飞到了。

如果射击距离在200米,那么射手击发前要酌情修正风偏。

当距离在300米时,即使3级微风的横风(风速约4米\\\/秒),也会让子弹依稀约半个人身。

美军狙击专家也做过类似的试验。

当风速4.4米\\\/秒时,使用.308(7.62毫米)子弹向400码(约合365米)外的目标射击,横风会使子弹侧偏34.5厘米。

  要想修正风偏,首先要确定风向。

风是空气的流动,肉眼无法看见,但风与水的流动比相像。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风的特点,我们可以把风想象成水流。

当风吹过平坦的地势时,因气流没有早于阻碍,因此气流比较均匀。

此时的风向最好判定。

然而,当气流遭遇障碍物(如树木、建筑物等)时,气流被分割开,如同水流绕过障碍物一样。

在障碍物的间隔下,气流会出现撞击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某些区域,风向可能是相反的。

对狙击手来说,判定自己与目标区间的风向,寻找到表明风向的证据,是比较困难的,也是很具有挑战性的。

也许一名狙击手可以很快在靶场上打出好的环煺,然而在野战情况下,学会判定作战区域复杂风向测需要长时间的磨练。

  风向测定好后,狙击手还需要测定风速。

狙击前的风速测定同样非常复杂。

一方面,狙击手大多随身携带一个灵巧的小测风仪,但这样只能测定狙击手所在位置的风力,而这一点的风力对于狙击的精度影响并不大。

狙击手急于了解的目标处及子弹飞行区间的风力、测风仪是测不到的。

这时,就要求狙击手能够利用地物的变化来判定风速。

  除了通过地物征象测风,一些经验丰富的狙击手还利用幻影来测定风速。

这时据说的幻想并非海市蜃楼,而是通过瞄准镜观察地面热波形成的幻影。

测距时,狙击手将瞄准镜聚焦在目标处,然后旋动调焦钮,使景物变虚,此时,升腾的地面热波会变得非常清晰。

瞄准镜观察地面热波的几种典型情况:1.幻影垂直升起,表明无风;2.幻影倾斜60度,此时风力大约为0.4米\\\/秒-1.2米\\\/秒;3.幻影倾斜约为45度,风力大约为1.6米\\\/秒-2.8米\\\/秒;4.幻影平行于地面,风力大约为3.2米\\\/秒-4.8米\\\/秒。

  无论如何,横风对于射击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

即使考虑再周密,也难免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于是,转移阵地也是修风偏的一种好方法。

如果狙击手在600米处没有准确地把握修正风偏,那么利用潜行尽可能地接近目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当距离缩短至300米时,横风对于子弹的影响会降低得多。

这种方法对于警方狙击手来说比较实用。

实战中,恐怖分子所处的位置比较固定,而警察狙击手可以选择的射击阵位比较多,回旋余地大。

野战中的军方狙击手就相对困难多了。

在敌前,每一米潜进都会增加一分危险。

因此,军队狙击手潜进接敌的前提,是要保证在狙击后可以安全撤离。

  一般来说,所谓修风偏都是横风情况,而当顺风或逆风时,情况又当如何呢

美军做过试验,当射击先与风向平行时,即使大风,对于子弹的影响比较小。

比如在逆风6级风的情况下,距离600码,子弹弹着点仅仅下降4厘米。

  掌握测风的基本知识,欲在实战中真正修准风偏,命中目标还差得很远。

其实,人体本身就是一台精密的计算机。

当你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并广泛实践后,你在射击时才无需花时间计算如何修正,而是凭感觉就能达成,这才是狙击的最高境界。

  不同风力的地物情况表  风力等级 陆上地物征象 风速(米\\\/秒)  0 烟静直上升 0.2  1 烟能表示风向,树叶略有摇动 0.3-0.5  2 人的面部能感觉到风,树叶微响,旗子飘动,高草摇动 1.6-3.3  3 树叶和小树枝援不息,旗帜展开,高草摇动不息 3.4-5.4  4 树枝摇动,高草呈波浪起伏状,地面灰尘纸张被吹起 5.5-7.9  5 小树摇摆,湖泊水面呈现水波 8.0-10.7  6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草不时倾伏于地 10.8-13.8  7 大树枝弯下,迎风步行不便 13.9-17.1  8 小树枝被拆毁,迎风步行吃力 17.2-20.7  9 大树枝被折断,可以破坏草房 20.8-24.4  10 树木可被吹倒 24.5-29.4  11 大树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严重损坏 28.5-32.6  12 陆地上少见

关于炮兵侦察兵

炮兵里没有狙击手。

炮兵连里有专门保卫、警戒的步兵。

现在的炮兵和以前的大不相同了,都配备射击指挥仪,校射雷达等一批先进仪器。

火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但是火炮击发模式基本一样,用发火绳击发,除了自行火炮。

作文内容如下:

外婆的爱  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喜欢上了吃饺子。

饺子白白嫩嫩、水充肉足,可好吃了

  我的外婆早就年逾七十,身体也不怎么好,只有戴上老花镜才能勉强看清事物。

  当听到我喜欢吃饺子时,外婆便准备去买面粉和肉馅做饺子。

妈妈劝外婆不要去,外面是寒冬腊月,她身体又不好。

可当时还不懂事的我,听到妈妈不让外婆去,死赖活缠地哭,让外婆去买。

外婆见小祖宗哭了,更加固执了。

最终妈妈拗不过外婆,只好让她去了。

  顶着寒风,外婆一瘸一拐地去了菜市场,花了近一个小时时间才回来。

  材料买回来了,我高兴地拍着手叫外婆快点做。

外婆疲劳地说了声“好,好”。

换成别人,早就心想: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啊

存心想累死我啊

  外婆不管身体劳累,为了我那不懂事的愿望,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制作中去了。

  她戴上了那很旧很旧的老花镜,在灯光下一丝一丝地挑着馅中的野菜。

我常常会上前去捣乱,使外婆几十分钟的成果毁于一旦。

可外婆没有一丝怨言,只是微微一笑,从头做起。

  手冻僵了,眼睛有血丝了,腰酸了,丝毫不能动摇外婆的决心。

我却依然不明白外婆的心思,外婆也知道我不知道,也知道我不会知道,所以,只要她知道自己在为我付出就够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斗,香喷喷的饺子终于出炉了。

几个小时的成果,十几分钟就被一扫而空。

饱享嘴福的我心里并没存有感激,只是感觉很满足。

外婆欣慰地笑了……如今,我才懂得了这一切。

这是天下最伟大的爱,至高的爱。

外婆拥有着一颗无私的心,隐藏着一种最真挚的爱。

求小说 非网络小说也可以 本人口味比较独特 三少番茄斗破之类的书免了

好吧,我来介绍一下我觉得好的小说狩魔手记 怎么说呢,和别的末世类小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别的末世类小说都是生化病毒什么的,狩魔手记讲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进入了核冬天,大部分人死去了,少数人活了下来,基因适应环境获得了超人的能力,主角是一个狙击手,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体异于人类,后来慢慢知道自己是在旧时代(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前)人类科学家获得的超级生命体复制的产物,这本书不仅有科技,还有宗教一类的幻想。

一个非常严谨的世界观,作者的文笔更是好的没挑,是亵渎的作者,而且不同于其他作者的乱写,这本书含有非常多的理论知识,例如基因、社会制度,而且会恰到好处的让你看懂。

好啦,这本说这么多,剧透很严重啦…………无限恐怖 无限流的鼻祖,主角被带入一个有一个恐怖片的世界进行轮回,不断挣扎,开始会觉得很扯淡,但是后期展现的是一个超幻想的世界 作者非常善于心理描写,这本书的主题不在表现个人,而在表现团队,让你会有一种错觉,文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没有配角好像npc一样的感觉,而且团队之间的智战也是本书的亮点,会让人有很爽快的感觉(不是脑残的yy啦)这本书就说这么多吧好啦,说这么多吧,手打很辛苦的,希望能帮到你

部队上的新闻稿 200字以上,内容不限。

你好,这边有几篇新闻稿,你可以参考一下。

本报在庆祝伟大祖国六十五周年之际,为了加强对部队干部战士的教育,丰富指战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我部组织指战员前往XXX观看电影XXX.这是一部描写XXXXXXXXX的片子,情节精彩,迂回曲折,颇有教育意义。

在观看过程中指战员们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展现了人民战士的勃勃英姿,收到百姓群众的纷纷赞誉。

范本1首届国际军校军事项目对抗赛在南京举行新华社南京12月10日电(黎云、马胜伟)经解放军总参谋部批准,为期两天的国际军校军事项目对抗赛10日起在南京举行,包括中国在内的5国12所军校组队参加或观摩了这次对抗赛。

这也是我军首次举行国际间的军校对抗比赛。

军事项目对抗赛由解放军理工大学承办。

对抗赛以10人战斗班为单位,按照“基础性、对抗性、实战性、临机性和信息化”的要求,在生疏地形中连贯进行定向越野、野外宿营、夜间搜索、通信基础、战术基础、战伤救护、手榴弹投准、超越障碍和95式步枪精确射击等课目的比赛。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赛队员按照战斗要求全副武装,平均负重25公斤以上,在30多个小时内,队员们完成了按实战条件设置的12个比赛课目,徒步行军里程在40公里以上。

比赛采取以战斗班为单位计算成绩,要求参赛队员不仅具备良好的体能,还要相互协助配合,临机处置应对突发情况,对指挥协同能力和团队精神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按照比赛规则,参赛队员只能携带少量的食品和饮用水在野外宿营,难度和强度接近人体极限。

解放军理工大学校长张亚非介绍说,军事项目对抗比赛是世界一些军事强国检验和提升军校学员训练水平的常用做法。

理工大学是我军较早引入并广泛开展军事项目对抗比赛的军事院校,2013年成功组织进行了全军首次军校对抗比赛。

范本2沈阳军区某团年终评比向战斗力建设聚焦训练场上过硬立功受奖优先沈阳军区某团年终评比表彰向战斗力建设聚焦本报讯 记者段君奉、通讯员夏云亮报道:11月下旬,沈阳军区某团下发年度表彰通令,53个受表彰对象中,因军事训练或执行重大军事任务表现突出而立功受奖者超过80%。

该团政委周晓波介绍说,评功评奖向基层、向军事训练先进倾斜,正是坚持战斗力标准的应有之义。

该团担负任务多样,既有全年在训分队,也有长时间在外执勤的保障分队,还有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官兵。

“执行任务不同,但衡量成绩的尺子都必须是战斗力标准。

”今年年终评比表彰,他们依照总部颁发的《军队奖励和表彰管理规定》,大幅提高对军事训练和完成重大军事任务表现突出人员的表彰比例,推动表彰评比向战斗力建设聚焦。

该团政治处主任梅潇告诉记者,全团今年参加上级比武中取得名次的官兵,以及军事项目考核比武中创破纪录者全都立功受奖。

总结评比中,该团严格奖励标准、不搞平衡照顾。

因为年度军事素质认证不合格,全团有2个单位和8名士官被取消评先资格。

上士满都拉曾荣立过二等功,今年在集团军创破纪录比武中又取得优异成绩,被推荐立三等功。

满都拉却主动提出将立功机会让给战友。

连队党支部坚持训练奖励不搞平衡照顾,依旧推荐为其记三等功。

让战斗力建设突出的“先入场”,让素质过硬的“坐前排”,进一步激发了官兵投身军事训练的热情。

前不久,该团组织了一次新兵问卷调查,97%的新战士表示,下连后将以军事训练先进典型为榜样,刻苦训练,建功军营。

范本3沈阳军区联勤部晒出权责清单带来清风正气沈阳军区联勤部注重建章立制强化对师团职领导管理监督晒出权责清单带来清风正气本报讯 张晓东、特约记者戴岳报道:整整一周,沈阳军区联勤部负责农副业生产的两名干部奔波在田间地头,现场办公察实情、解难题。

回到机关,他们向所属部队官兵公布了自己的“权责清单”,接受群众评判。

在纠治“四风”、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中,沈阳军区联勤部师团职领导相继在政工网晒出“权责清单”,明确他们在17个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权力与责任,让广大官兵一目了然。

“只有建章立制、强化监督,使权力和责任都晾晒在阳光下,才能确保风气建设取得成效。

”联勤部领导说,针对联勤部队类型多、权力较为集中等实际情况,他们要求师团职领导按系统、分领域公布权责清单,把干部使用、经费物资审批等重点关键环节的权责清单向官兵公布,主动接受官兵监督,以自身模范行为抓班子、带队伍。

记者在联勤部政工网上看到,不同类型的单位,权责清单各有侧重。

仓库系统公布的是经费审批、兵员管理等重点环节;医疗系统重点是聘用人员录用、合作科室引入、药品器材采购;房管系统在土地租赁转让、经费流动管控上接受官兵监督。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章立制,强化了权力运行监督。

过去,他们规定“大项工程建设、大项经费开支、大宗物资采购要上会集体研究”,但多是原则要求,主官决策时有较大弹性空间。

为解决这一问题,联勤部党委修改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委理财实施细则》,使每个环节都有硬性规定,防止出现“个人说了算”等问题。

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权力运行的“笼子”越扎越紧。

今年以来,联勤部党委先后对节日期间用公车接送家属购物的某仓库政委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对干部考德、班子考绩、单位考风“三考”活动中被查出问题的9名主官分别作出组织处理。

(《解放军报》2014年10月7日第一版)范本4南京军区某部智能“魔盒”巧建奇功实时化,网络化,集地表透视、卫星影像、矢量地图等本领于一身 智能“魔盒”巧建奇功叶松岩 沈兴林 本报特约记者 胡春雷盛夏时节,盘旋于山河之间的信息主干线遭“敌”突袭多处“受损”,中军帐内通信系统面临“瘫痪”危境。

关键时刻,南京军区某部闻令而动,迅速启用被誉为智能“魔盒”的手持式信息终端系统,顺利完成断点接续、备用链路启动等艰巨任务,确保联合作战实兵演练通信系统畅通无阻。

瞄准实战 携手驾驭信息长龙现代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战机稍纵即逝,信息畅通与否直接关乎胜败。

该部长年担负战时通信应急保障任务,“科研瞄准实战,创新确保打赢”成为他们的攻坚目标。

然而,蜿蜒上万公里的国防光缆犹如信息“长龙”,盘踞在多省市地表之下。

山河险阻重重,欲当好战场神经的“守护神”决非易事。

仗怎么打课题就怎么上

他们大胆创新,充分论证,与总参某所、解放军理工大学等协力攻关,历经百余次试验,终于研制成功简便实用的智能“魔盒”。

演示现场记者看到:开启“魔盒”,输入战区地域名称,屏幕上纵横交织的干线图便跃然眼前,山川、河流、丛林、铁路等标注清晰显现。

据介绍,“魔盒”虽小性能优异,具备精准定位、实时共享信息等强大功能,可有效提高体系作战应急保障能力。

仅以百公里光缆干线勘察设计为例,以往纸上作业、人工定位、手工录入,需20人苦战20余天,质量也难以100%保证。

可应用“魔盒”系统,仅3人花几天功夫便可高质高效完成任务。

河底穿越 倾力打造地下光网“河面宽度32米,河床深度12米,沙砾土质,可实施水下穿越。

”“30°角度切入

”营长周皖阳一声令下,作业分队不到1小时便成功实现了光缆线路河底穿越。

个中奥妙,仍然是智能“魔盒”在凸显威力。

“以前光凭肉眼,根本无法确定河床下的情况,只能‘瞎子摸象’。

”周营长介绍说。

现在“魔盒”在手不仅能“透视”地表,而且集矢量地图、卫星影像、地形高程等功能于一身,能穿山钻地提取地理信息和实景图像信息,可谓“一盒在手、踏遍山河”。

穿越地表精确铺设光缆,线路稳定抗毁性强,具有重要实战意义。

如今,“魔盒”技术与定向钻进技术“强强联手”,已成为部队攻坚克难的“沙场利器”。

近年来,在遂行多样化任务中,已成功征服几十条大江大河,为向战场注入打不断的“信息流”,构建起安全可靠的智能网体系。

平战结合 多维沙场一网畅达实时化、网络化、可视化实现信息共享,是智能“魔盒”的又一绝技。

它有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一颗“智慧芯”,能通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和高性能无线网络传输系统,把战时现场视频、战场空间地理位置等信息数据加密传至指挥中心,帮助中军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智能“魔盒”的网聚能力,还大大提升了部队实战化条件下的应急保障水平。

一次,部队在抢修演练中遇到棘手难题,一线官兵无计可施。

智能“魔盒”又派上大用场,他们迅速联通专家,远程会诊,千里之外实施“视频手术”,确保持续生成战斗力。

据悉,智能“魔盒”可有效跨越军兵种和军与民之间的信息“鸿沟”,实现“军民融合平战结合一网通”。

目前,该智能系统已在抢险救灾、维稳处突、应急管理等非战争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屡建奇功。

(《解放军报》2014年12月25日 07版)范本5上士拾金不昧 被人追到部队送锦旗上士拾金不昧获赞誉■本报记者 武元晋11月15日,河南南阳的张汉中专程从老家来到北京军区司令部老干部服务处,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好战士,新时代活雷锋”的锦旗交到该部某勤务连上士郝磊手中。

11月11日,张汉中和一位朋友驾车去郑州,带了一个装有20多万元现金的提包,在郑尧高速郭店服务区休息时,不慎将提包遗落在卫生间内。

休假期满准备归队的郝磊行经此地,在服务区卫生间捡到这个提包,打开一看全是现金,便逐个询问同行的乘客,大家却都说不是自己的。

一直寻找了十多分钟,始终不见失主。

这时,急着赶路的乘客催促司机快走,但郝磊坚持继续寻找失主。

就在郝磊焦急万分的时候,失主张汉中和朋友循着原路找了回来。

在核实提包内现金金额和身份证件后,郝磊把提包还给了张汉中。

巨额现金失而复得,张汉中非常感动。

他根据现场拍摄的郝磊照片和其它线索,通过《南阳晚报》和本报记者联络到郝磊单位,并连夜搭乘火车前来致谢。

面对失主的盛情,郝磊憨然一笑:“我是军人,又是党员,这么做是应该的。

”范本6满广志:让德军师长发出感叹的中国团长第三十八集团军“平江起义团”团长满广志勇当陆军信息化转型探路先锋率部建设我军第一个信息化机步团 牵头编写陆军首部信息化训练规范本报讯 记者范江怀、特约记者覃照平报道:沙尘骤然扬起,一骑铁甲战车于起伏山丘间纵横驰骋,以雷霆之势直扑对手……在“和平使命-2014”演兵场上,团长满广志率领“平江起义团”参演官兵,以完美表现征服现场观摩的中外军事观察员。

这支昔日长征路上打先锋的红军团队,如今脱胎换骨,成为具有新质战斗力的我军首个信息化机步团。

10月30日,满广志荣获“时代楷模”称号,受到中宣部表彰。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他的沙场传奇在朱日和基地流传甚广。

那年模拟蓝军,满广志指挥“野狼行动”,出奇兵点死穴,六战六捷。

现场观摩的时任德军第十装甲师师长马库斯感叹道:“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硝烟散尽,满广志走进视线。

一脸黝黑的他,质朴如戈壁滩上的岩石。

可在官兵心中,他却是名副其实的“高大上”——“高学历”——军事科学院首批国际战略学硕士,不仅《孙子兵法》熟记于心,还潜心研究外军发展动态,翻译10余万字外军资料,牵头编写了我陆军第一部信息化部队训练规范。

官兵皆知他嗜书如命,“部队驻训到哪里,他就把书柜搬到哪里”。

在他眼中,书桌连着战场,硝烟透着书香。

官兵说,“跟着他打仗心里特有底”。

“大心脏”——全程参与我军第一个信息化营团建设试点,作为先行探索者,他有一颗敢担当的心。

导弹夜射、炮兵无阵地射击……新装备训练风险再大,他丝毫不降难度。

他有句口头禅:“你们放手练,出了问题我来扛。

”在这颗“大心脏”率领下,该团趟出了一条陆军部队信息化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上层次”——他不知“见好就收”为何物,总是创新再创新,逼着部队战斗力建设“上层次”。

针对未来信息化战场特点,他大胆探索出超低空协同、随遇破击等20多项全新战法。

那次对抗演练,满广志临危受命,一人指挥两个团,与空军和陆航部队密切配合,运用全新战法实施了一场精彩的体系破击战。

现场观摩的全军百余位将军纷纷赞叹:“这个指挥员有真功夫

”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战——这是满广志的座右铭。

前不久,在全团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的大会上,满广志用如火的激情给官兵们朗诵他最喜爱的诗句:我谨向世界提醒一句\\\/从我们这一代起\\\/中国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提供创造荣誉建立功勋的机会

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秦王嬴政诗词

秦始皇嬴政轻生似芥,造墓焚书行酷法;如流,废封置县统乾坤。

注:他筑长城,修阿房,造陵墓,焚书抗儒,行酷法苛政,役使天下臣民如役狗,有人称其为天下第一暴君;他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废分封,置郡县,统一度量衡和钱币,使书同文,车同轨,立法创制,历两千而不衰,功莫大焉,故说他生性残暴,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不为过,可他又纳谏如流,大肚能容,他就是这样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的文字是如此的豪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的诗句是如此的快意。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忘了作者,应该是个明朝的官写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沁园春\\\/雪》 常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

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

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

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茫茫。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六合已横扫,何须地下军

干戈区宇息,图匕梦魂惊。

嗣子鹿迷马,遗尸臭杂腥。

徒凭黔首力,奇迹世无伦。

《咏秦始皇兵马俑》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