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有燕,雨落雪兮;朔风哀哀,比翼难飞;欲折雨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北林有雁 羽若雪兮”是说北边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群大雁,羽毛像雪一样洁白。
第一句抬出要描写的对象,后一句承接前一句解释说明,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朔风哀哀 比翼南飞”是说在朔风中比翼南飞。
北边的大雁向南飞是很合理的,且大雁本就有南飞的习性。
故应是“南飞”而非“难飞”。
“翼折雨兮 奈之若何”是说翅膀被雨水摧残,飞不了了,又该怎么办呢。
“翼折雨兮”是一句省略句。
省去“翼为折雨兮”的“为”字。
“折”字为“摧残”之意,正好对应雪女那句话。
若为“欲折羽兮”实在不通。
“朔风凛凛 终不离兮”是合句。
总结全诗,同时也承接上句:即使你翅膀被雨水摧残,飞不了了,我也终将不离。
意思是我在贴吧里看到的,贴出来给你。
你要问的问题,是有关秦时明月的吗
还是单纯的说这诗呢
描写浙江的句子
杭州春望【唐】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余杭形胜【唐】白居易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唐】白居易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蹋随游骑心长惜,折赠佳人手亦香。
赏自初开直至落,欢因小饮便成狂。
薛刘相次埋新垄,沈谢双飞出故乡。
歌伴酒徒零散尽,唯残头白老萧郎。
经杭州【唐】顾非熊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宿杭州虚白堂【唐】李郢秋月斜明虚白堂,寒蛩唧唧树苍苍。
江风彻晓不得睡,二十五声秋点长。
登杭州秦望山【唐】马湘太乙初分何处寻,空留历数变人心。
九天日月移朝暮,万里山川换古今。
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
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
杭州江亭留题登眺【唐】项斯处处日驰销,凭轩夕似朝。
渔翁闲鼓棹,沙鸟戏迎潮。
树间津亭密,城连坞寺遥。
因谁报隐者,向此得耕樵。
杭州祝涛头二首【唐】徐凝不道沙堤尽,犹欺石栈顽。
寄言飞白雪,休去打青山。
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
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
杭州观潮【唐】姚合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
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
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杭州开元寺牡丹【唐】张祜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题杭州孤山寺【唐】张祜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题杭州灵隐寺【唐】张祜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题杭州天竺寺【唐】张祜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
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
洞壑江声远,楼台海气连。
塔明春岭雪,钟散暮松烟。
何处去犹恨,更看峰顶莲。
中秋夜杭州玩月【唐】张祜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
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
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
登杭州城【唐】郑谷漠漠江天外,登临返照间。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沙鸟晴飞远,渔人夜唱闲。
岁穷归未得,心逐片帆还。
观浙江涛【唐】徐凝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
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渡浙江【唐】卢纶前船后船未相及,五两头平北风急。
飞沙卷地日色昏,一半征帆浪花湿。
夜宿浙江【唐】孙逖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
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
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浙江晚渡怀古【唐】刘沧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
潮声归海鸟初下,草色连江人自迷。
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
此来一见垂纶者,却忆旧居明月溪。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一息雨清上郊。
开云照中县。
游轩越丹居。
晖烛集凉殿。
凌高跻飞楹。
追焱起流宴。
{木玄}苑含灵羣。
嵓庭藏物变。
明辉烁神都。
丽气冠华甸。
目远幽情周。
礼洽深恩遍。
二繁霜飞玉闼。
爱景丽皇州。
清跸戒驰路。
羽盖伫宣游。
神居既崇盛。
嵓崄信环周。
礼俗陶德声。
昌会溢民讴。
惭无胜化质。
谬从云雨浮。
侍宴覆舟山诗【作者:鲍照】【年代:南北朝朝\\\\代】【诗文】:息雨清上郊。
开云照中县。
游轩越丹居。
晖烛集凉殿。
凌高跻飞楹。
追焱起流宴。
{木玄}苑含灵羣。
嵓庭藏物变。
明辉烁神都。
丽气冠华甸。
目远幽情周。
礼洽深恩遍。
北林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
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出自哪里
“北林有雁 羽若雪兮”是说北边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群大雁,羽毛像雪一样洁白。
第一句抬出要描写的对象,后一句承接前一句解释说明,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朔风哀哀 比翼南飞”是说在朔风中比翼南飞。
北边的大雁向南飞是很合理的,且大雁本就有南飞的习性。
故应是“南飞”而非“难飞”。
“翼折雨兮 奈之若何”是说翅膀被雨水摧残,飞不了了,又该怎么办呢。
“翼折雨兮”是一句省略句。
省去“翼为折雨兮”的“为”字。
“折”字为“摧残”之意,正好对应雪女那句话。
若为“欲折羽兮”实在 “朔风凛凛 终不离兮”是合句。
总结全诗,同时也承接上句:即使你翅膀被雨水摧残,飞不了了,我也终将不离。
这是中第十三集《白雪》中最后在崖顶 小高和雪女对呤的一首诗大意应该为 北边山林里的二只燕 (应是羽若雪兮)羽毛白的象雪一样 冷风哀哀 比翼双飞难以分离 比喻二人的情深意重 绝不分离
北林有燕,羽若雪兮出自哪
这首诗是出自< 秦时明月 > 是现代人原创的。
整首诗是:北林有燕,雨落雪兮;朔风哀哀,比翼难飞;欲折雨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北林有雁 羽若雪兮”是说北边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群大雁,羽毛像雪一样洁白。
第一句抬出要描写的对象,后一句承接前一句解释说明,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朔风哀哀 比翼南飞”是说在朔风中比翼南飞。
北边的大雁向南飞是很合理的,且大雁本就有南飞的习性。
故应是“南飞”而非“难飞”。
“翼折雨兮 奈之若何”是说翅膀被雨水摧残,飞不了了,又该怎么办呢。
“翼折雨兮”是一句省略句。
省去“翼为折雨兮”的“为”字。
“折”字为“摧残”之意,正好对应雪女那句话。
若为“欲折羽兮”实在不通。
“朔风凛凛 终不离兮”是合句。
总结全诗,同时也承接上句:即使你翅膀被雨水摧残,飞不了了,我也终将不离。
关于诗经或古代经典里关于“晨”的描述
带有晨的诗词晨风 诗经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
忘我实多
别诗 汉无名氏 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
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
杂诗 左思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步出夏门行 冬十月 曹操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鹍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游龙门奉先寺 杜甫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念奴娇 李清照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王维 晨扬天汉声。
夕卷大河阴。
续古诗十首 白居易 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辉。
草木照未远,浮云已蔽之。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白居易 宿露凝金掌,晨晖上碧珰。
梦微之 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
有哪些关于孤独的名言,句子或语录
1.剔尽寒灯成。
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
大意是:在凄冷的寒把灯芯都剔尽了,依然无法入睡,因而连梦也无法作成。
由于孤独寂寞,心事重重,所以抒情主人公白日黯然神伤,夜晚也无从入眠。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句子,与此句意思相近。
可用来表现孤独的生活处境,或表现内心的难以平静。
2.骄慢者永远孤独。
孤独名言Clarin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晋·李密《陈情表》。
茕茕(dióng穷):孤独的样子。
孑(jié节)立:孤立无依。
吊:慰。
这两句大意是:一个人孤孤独独,可以互相安慰的,只有自己的形体和影子。
李密是一个极有辩才、以文学见称的历史人物。
父早死,母改嫁,自幼由祖母抚养,与祖母相依为命。
公元二六七年,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李密以奉养祖母为由,写了《陈情表》辞不应征,此即其中为人称道的名句。
其写作上的特点是以夸张手法表现一个人孤立无援的哀怨,感情真切、凄楚,而语句却显得优雅动人。
尤其后~句更为人们表现孤独境遇时所喜用。
4.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两世:两代。
一身:独苗单传。
这两句大意是:子辈和孙辈两代,都各剩下一个男子了;孤零零地一个人,一个影子,十分可怜。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一篇著名的抒情散文。
十二郎韩老成是韩愈的侄子。
二人名为叔侄,情如手足。
韩家子辈中剩下韩愈,孙辈中唯有十二郎,所以作者说:“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寥寥几笔,写出作者与十二郎密切的关系,以及对十二郎去世的沉重心情。
本来便是形单影只,现十二郎去世,岂不是更孤单、更可哀叹了吗?以“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无伴,十分形象。
5.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西晋·陈寿《三国志》三国·阮籍《咏怀诗》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怎生:怎么。
这两句大意是:独自倚着窗儿,怎么能捱到天黑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此时,她国破家亡,无依无靠,只身流落在江、浙一带,晚景十分凄凉。
这首词写的就是她“冷冷清清”的处境和“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态。
在一个“乍暖还寒”、风急雨细的秋日,她独处斗室,百无聊赖。
先是“寻寻觅觅”,一无所得;继则借酒浇愁,倍感凄凉。
她观过雁而思故人,见秋菊而伤憔悴,在寂寞无告的愁苦中独自倚着窗儿,只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好慢;她希望快点打发走这难熬的时光,却怎么也捱不到天黑。
~写的就是这种愁苦欲绝的心境,诗句以口语化的语言倾吐作者的心声,活画出一个孤独无靠的老人的形象,读后令人心酸。
写难以忍受的孤独时可以借鉴。
7.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宋·寇准《江南春》。
这两句大意是:孤村遥远,芳草萋萋,落日冉冉,杏花纷飞。
寇准此诗借春景表现“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的思妇情怀,凄楚愁怨,哀婉动人。
此两句从形式上看似单纯与景状物,然而孤村、芳草、斜日、落花都有某种感情的寄托,从直觉上给人以孤独哀伤的印象。
这种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可资借鉴。
8.孤音诉明月,天高路漫漫。
宋·孔平仲《弧雁》。
这两句大意是:天是那么高远,路是那么漫长,一只孤雁寂寞难抑,只有向明月诉说自己孤独的愁肠。
句紧扣“孤”字着笔。
首句以不能视听的明月作为陪衬,极写大雁的孤苦无诉;次句以天高路远相衬托,更显出失群征雁的孤单。
明月、高天、长路,都是为征雁之孤作渲染,从而流露了作都人世茫茫,孤独无依的叹伤。
9.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见刘长卿《新年作》。
这两句大意是:从早到晚同我作伴的只有岭上的猿猴,和我共同领略江上风光的只有江边的杨柳。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单调,根寂寞,这话很抽象,虚而不实,不成为诗。
刘长卿这两句诗通过岭猿、旦暮、江柳、风烟等具体景物,用“同”、“共”两个动词联系起来,就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自然地从具体景物中透露出单调寂寞的感情来。
写作上这种化实为虚的手法,今天仍可借鉴。
10.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见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无予和:无人与我相应和。
这两句大意是:想交谈却无人与我应和,举杯劝酒却只有身影与我相伴。
此名句用画描笔法勾勒出诗人孤独、寂寞的神态,形象鲜明突出,造型别致新颖,如特写镜头令人难忘,这种画面清晰单纯又传情无限的素描手法,是今天写作时的良好范例。
11.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
复旦大学教师 陈果 12.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唐代诗人 崔涂 13.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
独酬:自唱自答。
这两句大意是:整日里都是孤孤独独,走路是自己一个人,坐下来也是自己一个人,吟诗填词也是自唱自答,夜里睡觉仍是独自一人。
两句词一连用了五个“独”字,着意突出自己的孤独寂寞。
可用来形容孤单的处境和寂寞的心情。
14.一行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见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这两句大意是:珠帘终日不卷,成天有谁到来
本词写李煜被俘后在汴京怀念南唐的一种哀痛心情。
上片为:“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
”李煜被软禁后,不能与外人接触,因此苔藓侵阶,珠帘不卷,无谁告语,~二句以珠帘闲垂不卷,说明无人出入,婉转地写出被监禁的孤独、苦闷和令人难堪的生活。
15.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唐·刘禹锡《春词》。
中庭:庭院中。
玉搔头:即玉簪。
这两句大意是:走到庭院里数着花朵,蜻蜒飞上了她的玉簪上。
这首诗写一位宫女新妆匀面下楼待幸,结果希望落空。
她心灰意懒,无事可做也无心去做什么,只想极力排遣心中的孤独和烦恼。
她在百无聊赖中漫步踱到庭院花丛,下意识地数起花朵来。
她久久地伫立花丛,致使蜻蜒把美丽的她也误认作花朵,竞轻轻落到她的玉搔头上。
诗贵含蓄。
~两句不仅巧妙地暗示出她的惊人美丽,伫立花丛充花可以乱真;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她孤独、凄凉、无望、失神的心理状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使读者咀嚼之后,品尝到“味外之旨”,可谓神来之笔。
16.觉来正是平阶雨,独背寒灯枕手眠。
唐·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这两句大意是:梦醒时石阶已经漫平了雨水,原来是我独自背着孤灯枕手睡着了。
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构思新颖,色彩浓丽的感伤身世之作。
~是结尾二句,写自己从梦境回到现实:秋雨还在下着,雨水已漫平了台阶。
凄凉的现实与美妙的梦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着诗人幻想的破灭。
可以此形容凄苦寒凉的环境和孤独寂寞的心情。
17.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唐·李白《把酒问月》。
白兔捣药:神话中说月中有玉兔捣药。
这两句大意是:月中的白兔年复一年地捣药,为的是什么
月中的仙女嫦娥独处于碧海青天之中,有谁与她为邻?《把酒问月》是一首飘逸、潇洒、充满了浪漫色彩的诗作。
~二句围绕着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浮想联翩,对玉兔的辛勤捣药,嫦娥的孤寂独处充满同情,从中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孤寂的情怀。
18.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一作王建诗)。
天阶宫中的石阶。
过两句大意是:夜色已深,寒气袭人,她依旧独坐在宫中冰凉的石阶上,呆呆地仰望着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著名的宫怨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后两句仅通过女子满怀心事地举首望星空的举止神态,就把她的复杂感情表现出来了。
这里面有对自由爱情生活的向往,有对自己寂寞孤独的叹惜,有对牛、女仙侣尚能一年一度相会的羡慕,也有对封建统治者的怨愤。
诗句潜台词丰富,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此常为后人所称道。
1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这两句大意是:万里飘泊,久客他多,秋来更添了几分愁绪,衰老多病,独自登台,更显得形单影只,羁旅孤独。
《登高》为杜诗的代表作,读之使人感到悲壮、激动。
~二句极写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
罗大经评曰:“万里,地辽远也;秋,时惨凄也,作客。
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老年)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
”杜诗语言凝炼,古义丰富,概括力强,于此可见一斑。
这两句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着笔,写诗人羁旅孤独的感情和悲秋苦病的形象,又和上联“无边落术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相呼应,不仅使情与景相交融,也使诗意更见深沉。
20.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宋·杨巽斋《杜鹃花》。
冤禽:相传周末蜀王杜宇称帝,其时洪水成灾,有个叫鳖灵的人凿巫山、通三峡,解除水患。
牡宇自愧不如,让位鳖灵,退隐西山,羞愧而死。
杜宇死后化为冤禽杜鹃鸟,苦啼吐血,鲜红的杜鹃花,即为杜鹃啼血染成。
这是神话传说,并无科学根据。
这两句大意是:红艳欲滴的杜鹃花与明丽的彩霞相映,那都是含冤的杜鹃鸟啼血染成。
这首诗的全文是:“~。
羁客有家归不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前二句引传说写杜鹃花鲜若彩霞,红如滴血之貌,后二句写见花生情,触发了“有家归不得”的羁旅之愁。
前二句是铺垫,后二句才写出了作诗的真意。
21.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可堪:哪堪,哪能忍受。
馆:这里指旅舍。
杜睛声:相传杜鹃鸟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这两句大意是:孤独的旅舍中闭锁着重重春寒,在“不如归去’的杜鹃声里夕阳斜照,时已日暮,此情此景,叫人怎能忍受
这首词是秦观寄居旅舍时写的。
此对,作者待罪郴州,独处孤馆,那料峭的春寒,使他倍感凄凉。
一个“闭”字,不仅指春寒不散,也指他幽闭馆中,无人交往,益发显出处境的孤独悲凉。
此时,耳中又听到杜鹃“不如归去”的悲鸣,眼中又看到日暮时西下的夕阳,这正是人们回家团聚的时刻,可是,作者何能归去
此情此景,确实不堪忍受。
这两句写景笔,道尽了作者的处境和心境,内涵十分丰富,王国维称之为“有我之境”,并评论说“少游(秦观的字)词境最凄婉,至‘~’,则变为凄厉矣”。
确实,这两句词形象鲜明,声情凄厉,艺术感染力很强。
这种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手法,可资借鉴。
22.可怜孤雁不胜情,常伴寒星夜夜鸣。
清·尤秉元《孤雁篇》。
胜(shnēg生):禁受不住。
这两句大意是:可怜孤雁无法禁受得住失去伴侣的孤寂之情,每天夜里总是伴着寒星发出哀鸣。
句写孤雁思侣之情,“可怜”二字,传达出作者深切的同情。
可用来描写孤雁,或用其比喻义抒写远离亲友的孤独寂寞的心情。
23.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清·黄景仁《绮怀》。
这两句大意是:明亮的月亮怜惜地照着我孤独的身影,闲暇的花儿无聊地映照着我独眠。
所谓皓月有情,闲花无赖,全是用来映照抒情主人公的心情,都是抒情主人公孤独无聊心情的外射,是以人之情赋予物。
这种物我相照,物我相衬的抒情手法值得学习。
24.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清·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这两句大意是:我悄悄地立在人们不认识我的市桥附近仰望长空,把一颗星星当做月亮凝视多时。
这是公元一七七三年作者自安徽归里后所作,写除夕中寂寞、抑郁的心情。
全诗为:“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
”当有钱人家欢度除夕的时候,作者却无以卒岁,只有悄立市桥,长时间地仰望星星,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除夕之夜,只有这一颗星星是他的朋友,是他的亲人,可以陪伴他度过这一夜。
诗人的穷愁潦倒,寂寞无依,以及世态的炎凉全凝注于这两句诗中。
将句以人物悄立在空寂的环境,专注于清净的孤星,来表现其寂寞无依和世态炎凉,这正是作者所说的“忧患潜从物外知”,在人物所处的外物环境氛围中现出人物的生活处境和心境。
可借用此名句或化用此诗的诗境表现孤独寂寞的心情。
25.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清·龚鼎孽《百嘉村见梅花》。
疏影:指梅花。
这两句大意是: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只有梅花相伴,听到高楼飞出的玉笛声,更愁思无限,只好独自掩门不听。
在天涯的一角,黄昏时的梅花挺着她稀疏的清姿,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高洁,又是那样的孤独。
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有梅花相伴,感到了气质上的相通;那高楼上飞出的悠悠笛声使他不堪卒听,而独自掩门则显得更加孤寂。
两句诗写尽了梅花的孤芳与游子的寂寞。
诗句全以景物的气氛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学习此种以环境写心境的手法,也可直接用诗句写梅花之幽姿,写游子之孤寂。
26.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见宋·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
一枝折得:指折得一枝梅花。
堪:可,能。
这几句大意是:折得一枝梅花,从人间以至天上,没个人儿可以寄。
这三句紧承“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而来,化用了陆凯赠梅给范晔的典故。
南朝时,陆凯曾折梅赋诗,寄给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以慰思念之情。
而此时,作者梅花折得,新词赋就,寻遍人间天上,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寄赠。
寥寥数语,明白如话,写出了一种寻觅的神态,一种绝望的悲哀,刻画了一个内心无限的痛苦的孀妇形象。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而不尽的余哀,却还久久地盘旋在读者心头。
抒写伤逝之情时可供借鉴。
27.白云飘飘,舍我高翔,青云徘徊,为我愁肠。
晋·傅玄《云歌》。
这几句大意是:天空飘浮的几朵白云,随微风渐渐远去,似乎不愿伴我;青云徘徊身边,似乎知我愁绪,为我分担忧愁,排解郁闷。
这几句写闺怨。
前两句以景写情,以“白云”象征丈夫,“高翔”象征求宦,从白云高翔的自然景象联想到离别空守的孤独处境。
后两句融情于景,通过移情的手法把眼前景物拟人化,赋予客观景物以主观情感。
诗句在空灵的景物中表现出极度的滞重,对比手法的采用,使形象鲜明突出,别具情采。
28.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唐·白居易《长恨歌》。
夕殿萤飞:晚间萤火虫在宫殿前面往来翻飞。
孤灯:古时宫廷夜间燃烛,并不点灯,这里“孤灯”渲染玄宗晚年生活的凄苦。
迟迟:迟缓,从容。
钟鼓:指宫廷里的更鼓。
耿耿:明亮。
这几句大意是:晚上流萤飞过宫殿,玄宗俏情地把杨妃忆念,孤灯中的灯芯已经挑尽,独宿的君王还未入眠,从迟迟钟鼓刚刚敲响的初长夜,一直想到耿耿星河即将隐没的欲曙天。
安史乱中,玄宗奔蜀,途中发生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迫溢死。
长安收复后,玄宗回到京都,睹物生情,夜不能眠。
这两句绘情绘景,形象鲜明,具有一种感人的艺术魅力。
可化用以刻画伤悼的情态,也可借以形容鳏寡老人的孤独寂寞。
29.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走你的独木桥,我唱我的夕阳调,谁的孤独,像似把刀,杀了我的外婆桥,杀了我的念奴娇。
原名李笛安,中国青春文学女作家 笛安
夜深睡不着的诗句
长夜漫入眠,只缘心中念红颜。
相思低头间,情意绵绵占。
曾经岁月曾相伴,滴滴往事天。
何日比翼双飞燕,天上人间心相连。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的第一首。
找一个可以形容一个人孤僻孤独的词或者字。
越孤僻的字越好
形单影只、形影相吊、顾影自怜 、孑然一身、孤僻。
一、形单影只 [ xíng dān yǐng zhī ]【解释】:形:身体;只:单独。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
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出自】: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译文】:继承先父的后代的,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两代都是一个人,孤独,没有同伴。
二、形影相吊 [ xíng yǐng xiāng diào ]【解释】:吊:慰问。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
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出自】: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三、顾影自怜 [ gù yǐng zì lián ]【解释】:顾:看;怜:怜惜。
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
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出自】: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译文】:伫立在高处望着故乡,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
四、孑然一身 [ jié rán yī shēn ]【解释】:孑:单独。
孤孤单单一个人。
【出自】: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倚,处性不能自立。
”【译文】:同时他孤孤单单一个人,无所依靠,在一个地方不能自立。
五、孤僻 [ gū pì ]【解释】:(性格)怪僻,不合群:性情孤僻。
【示例】:不怪她性情孤僻难说话,我一定要打破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