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的主要产地是哪里?特点是什么
营养成分有什么?
芒果分布很广,世界有70多个国家生产芒果,90% 集中在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 马亚西亚等国非洲的东部和西部,坦桑尼亚、扎伊尔,美洲的巴西、 墨西哥,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夏威夷州等均有栽培。
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南部,云南南部、 东南部和西南部有芒果种植。
除台湾省外约有100个县(市) 有芒果分布和生产。
广东以湛江、吴川、高州、信宜为主产; 广西以南宁、龙州至百色一带以及邕宁、博白和平南等主产; 海南以儋州、昌江、白沙、东方、乐东、三亚、陵水等县(市) 海口琼山为主产;云南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玉溪、丽江、昭通、 思茅和西双版纳等地(市、州),以景谷、景东、新平、永德、 双江、河口和景洪等县(市)为主产。
芒果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每百克果肉含 维生素C 56.4—137.5毫克,有的可高达189毫克;含 糖 量14~ 16%; 种子 中含 蛋白质 5.6%; 脂肪 16.1%; 碳水化合物 6 9.3%。
食用芒果具有益胃、解渴、利尿的功用, 成熟的芒果在医药上可作缓污剂和利尿剂, 种子则可作杀虫剂和收敛剂。
芒果果肉多汁,鲜美可口,兼有桃、杏、李和苹果等的滋味, 如盛夏吃上几个,能生津止渴,消暑舒神。
由于芒果不便保鲜储藏和长途运输, 所以人们往往把它加工成糖水罐头、蜜饯、果酒、果干、果酱、 果冻等。
芒果蜜饯中的话芒果、蜜芒果和甘草芒果,早已名声在外, 脍炙人口。
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则喜欢把芒果制成芒果胶食用, 其做法是把芒果煮熟去核过滤,便成为半透明琥珀色的果胶, 食之清脆适口,风味别致。
芒果的主要产地是哪里?特点是???营养成分有???
芒果的主要产地是南方啊 广东 海南等
芒果在中国有几年的历史
传入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为漆树科属热带常绿大乔木,高9到27米,也有矮小的,高约两米。
叶为披针形,油绿而发亮,花小而多,有红色、有黄色,呈顶生。
果肉为黄色,有纤维,味道酸甜不一,有香气,汁水多而果核大。
树的寿命很长,可达几百年。
芒果原产印度及,其中印度栽培历史最久,产量最多,占世界产量的80%。
据说芒果的名字来源于印度南部的泰米乐语。
印度人最先发现野芒果树,但其果实不能食用。
他们对芒果进行栽培选种,最终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芒果。
夏天的时候,天气很热,芒果树长得很茂盛,叶子郁郁葱葱的,连成一片,遮挡住了似火的骄阳。
可以坐在树下乘凉,惬意非常。
从芒果被发现到栽培,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
奉之命于至贞观十九年西行,于游历途中著成描述110个国家、28个城邦的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的长篇撰文。
在中有“庵波罗果,见珍于世”这样的记载。
以至于迄今为止,人们一致认为,第一个把芒果介绍到印度国以外的人是的高僧,而后传入泰国、、菲律宾和等东南亚国家,再传到了地中海沿岸国家,直到18世纪后才陆续传到巴西、西印度群岛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
现在,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
根据以上资料推测芒果于贞观元年至贞观十九年期间传入了中国,可计算出芒果传入中国已有约1370到1388年的样子。
芒果在中国主要的产地是哪里
芒果属于热果,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在像四川攀枝花这种地方也种植。
芒果的品种有很多,就像苹果有各种品种一样,我们经常见得有象牙芒、吉禄、金辉芒等等,因为产地和成熟时间不同,所以我们会发现吃芒果的时间会持续很久。
“诚实果品”一年四季都有卖芒果
芒果树一般有多高
芒果树一般树高可达10-20米。
芒果树,学名:Mangifera indica,漆树科,别称檬果檨仔、庵罗果 ,原产地为印度、马来西亚、缅甸 ,是无患子目、漆树科、芒果属常绿乔木。
芒果栽培历史悠久,4000年前印度已有栽培。
芒果原产於印度,为漆树科(Anacardiaceae)热带果树。
根据文献记载,印度栽培芒果始於四千多年前,在纪元前四、五世纪传入马来群岛,十六世纪经葡萄牙人输入东非、西非再转入巴西,十七世纪上半叶传入菲律宾,十八世纪末期经英国人传入牙买加,十九世纪初经西班牙人由印度及菲律宾分别引入墨西哥,1883年再由墨西哥传入夏威夷及佛罗里达州而进入美国。
根据联合国农粮组织(FAO)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世界芒果总产量约2,500万吨,收获面积达300万公顷。
2002年,全省芒果种植面积超过63万亩,产量15万吨,约占全国芒果栽培面积的32.3%和产量的27.3%。
2008年,东方、琼中和儋州市都有100—200年的老芒果树。
我国是芒果原产地之一,据报道,冬芒为我国仅有,海南栽种芒果的历史超过300年。
只种种子,要结果要很长时间,芒果是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0-20米,寿命长达数百年,100-200年生树仍能开花结果,但树体大小、高度、寿命长短常随繁殖方法、品种、栽培条件等变化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