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秋冬季节”的句子有哪些
春日,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
萋萋:草子。
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
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刘昚虚《阙题》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形容秋冬寒冷季节的句子
1、一条绿,万点雪峰晴。
——唐·《冬日归》2、不知怎的,这个冬季好冷好冷,街上的寥寥无几,他们一定都在热烘烘的炉子旁,和家人一起吃午饭吧。
想到这里,冰凝不禁加快了脚步,想在那个冰冷到了极点的家找到一丝余热,哪怕只有一点火光也足以慰藉她受伤的心。
3、今天早晨刚刚醒来,我就闻到了一股寒冷的气味。
转身望望外面的景象,啊
居然下雪了
再看看温度计,温度已经下滑到了-100°。
无疑,这个冬天异常冷。
我裹着全部的衣服,坐在椅子上,一股寒意突然袭来,我立马起身,发现椅子上已经结了冰。
温度还在下滑当中,慢慢地落下万丈深渊……4、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5、这天,太冷了。
就连路旁的小花小草都缩紧了身子。
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如咆哮的狮子。
风想一把把刀,无情的伤害我,风又像调皮的孩子,我已经把衣服攥地紧紧的了,可风还是能跑到我体内。
6、冬天在天寒地冻的校园里恣意地舞蹈,而我们只能缩在厚厚的棉衣中欣赏她的独舞……随着春天脚步的邻近,冬天垂垂握别了舞台,等候着下一个冬天的到来。
步出夏门行 译文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①,以观沧海②。
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河粲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⑤。
作者简介: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曾做过大将军、丞相等官。
他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逐步扩展自己的武装,并采取抑制豪强大地主兼并的政策,在削平董卓、袁绍等割据势力以后,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
后来他的儿子曹丕做了皇帝,创立魏国,追封他为太祖武皇帝,历史上称为魏武帝。
他的诗歌虽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用旧的曲调、旧的题目来表现新的内容。
诗的内容有的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的现实,有的抒发了作者追求统一的抱负,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但在有些作品中,也反映了他追求神仙心态和宣传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注释:①碣(jié?石:原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②沧海:大海。
海水苍青色,因此称沧海。
③澹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④竦(sǒng?峙:挺立。
“竦”和“耸”相同。
⑤这两句是为配合音乐的节律而附加的,每一章后面都有,跟正文没有什么关系。
原诗译文: 东行来到碣石山,登临览胜观大海。
海水不停地动荡,山岛耸立在其间。
树木一丛丛挺立,百草茂密地生长。
秋风阵阵鸣响,巨浪连连涌波。
经天纬地的日月,就如从海中生出; 灿烂耀眼的银河,就像跃出于浪波。
令人多么愉快啊,我要用诗歌把志向来述说。
分析与欣赏:《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是乐府诗的旧题。
夏门原是汉代洛阳北面的城门。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共有四解(四章),前面有“艳”辞(乐章的前奏曲)。
《观沧海》是诗中的第一章,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出征乌桓(汉末居住在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经过碣石山的时候所作。
诗中所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意境远大,仅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了一幅波涌连天、水岛相连、树草丛生、经天日月、灿烂星河的壮阔画面,不但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也是诗歌中一篇写景的名作。
毛主席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所写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即指此诗。
形容秋天庄稼丰收的句子
秋天收的,金黄铺满了稻田洒满头。
秋天,丰收的季节,成熟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
泰戈尔说:一个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
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也是农民伯伯最喜爱的季节。
高粱涨红了脸,苞米咧开了嘴,黄澄澄的玉米粒,象一颗颗金豆子,谷子笑弯了腰,正向我们鞠躬,大豆被风吹得乐出了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