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明月和的诗句
唐诗中多写明月或月夜的句子,所表现的情感与内容极为广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杜甫《秦州杂诗其七》).“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崔橹《华清宫三首其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边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星瓜洲”(张祜《题金陵渡》)等等. 唐诗中的明月意象随处可见,其中绝大部份描写明月的诗句都是以表达离愁别绪,思乡怀人为主旨的,这在唐以后的诗歌仍比比皆是,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杨州慢》)等等.由此可以说唐诗中的明月意象已渗透了古人的思乡怀人情绪.由于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传承,以致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仍然保留和发展了这种审美意识,从而逐渐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学中一种比较稳定而鲜明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注释: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注释: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月下相思,情幽怨重;望月抒怀,思绪翩翩,自古皆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背景阔大,由景入情,意境雄浑,是千古传诵的佳句.它没有一个华丽的字眼,却自然天成.当我们望见一轮明月从海面上冉冉升起之时,这样的诗句就会脱口而出,带我们进入一个静美的境界.也许,这就是名诗名作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吧.诗人将思念远人的相思之情寓托于月光,月光脉脉无语却善解人意,牵人相思又给人抚慰.它把自己的光辉温柔而均匀地洒向天涯海角的每一处,让人在心中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注释:历来备受人们推崇,经久不衰,成为写月的千古绝唱.据《唐诗选注》解释:露无夜不白,但感在今夜,又适逢白露节,故曰,露从今夜白.月无处不明,但心在故乡,故曰,月是故乡明.两句诗情景交融,读来历历在目.从结构上,这两句是上一下四句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顿挫抑扬极富音韵美.即使到了现在,还常常可以听到人们发“月是故乡明”之感慨.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注释: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位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相连,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因为潮水涨落有定时,所以在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中海潮往往与信誓相连.这首诗中所写的“ 明月共潮生”,应该在望日前后.潮生,使离人想起离别时的信约誓言;月圆,更使离人渴望亲人团聚 .“何处春江无月明”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形容明月的句子
形容明月的句子 1、窗外弯弯的月牙儿,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2、曾经照过汨罗江边徘徊彷徨的三闾大夫的月亮,曾经照过大漠雄关的月亮,曾经照过六朝繁华的秦淮河的月亮,曾经温暖过历代无数游子心头的月亮,曾经让张若虚因一首《春江花月夜》。
所有带有明月的诗句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松间照,清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不谙离恨苦光到晓穿朱户。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正青天,明月上东南,芳时足。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冰溪凭谁照影,有明月、乘兴去。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送柴侍御》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宋·郭震《宿渔家》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忧人半夜起,明月在林端。
——唐·韦应物《秋夜》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
——唐·刘希夷《览镜》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唐·孔氏《赠夫诗三首》相思在万里,明月正孤悬。
——唐·卢照邻《关山月》三界横眠闲无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魏晋·陆机《赴洛道中作》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南北朝·佚名《子夜歌·夜长不得眠》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
——唐·薛逢《九华观废月池》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唐·杜牧《张好好诗》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唐·李冶《明月夜留别》清风含笑咏,明月混希夷。
——唐·齐己《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唐·白居易《江楼月》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明·王世贞《登太白楼》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唐·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
——唐·齐浣《长门怨》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唐·郭震《古剑篇》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魏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烛烛晨明月,馥馥秋兰芳。
——两汉·佚名《别诗四首》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唐·王昌龄《古意》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唐·王諲《十五夜观灯》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唐·杜牧《秋霁寄远》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唐·韦应物《咏水精》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两汉·班婕妤《怨歌行》出谷口兮见明月,心裴回兮不能还。
——唐·王无竞《和宋之问下山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南北朝·佚名《子夜四时歌·秋风入窗里》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
——唐·唐怡《咏破扇》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明·李流芳《黄河夜泊》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唐·王昌龄《送郭司仓》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唐·董思恭《咏弓》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唐·张祜《送杨秀才游蜀》二八蛾眉双凤吹,满天明月按凉州。
——元·孙华孙《枫桥夜泊》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唐·王昌龄《送胡大》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唐·王昌龄《西宫秋怨》明月谁同我,悠悠上帝都。
——唐·江为《岳阳楼》寄语明月楼,莫贮双飞燕。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魏晋·曹植《明月上高楼》明月孤舟远,吟髭镊更华。
——唐·江为《送客》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
——唐·牟融《送客之杭》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唐·王勃《寒夜怀友杂体二首》惆怅眼前多少事,落花明月满宫秋。
——唐·吴融《华清宫四首》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唐·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日》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两汉·佚名《明月皎夜光》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明·边贡《重赠吴国宾》玉剑浮云骑,金鞭明月弓。
——唐·卢照邻《结客少年场行》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
——唐·戴叔伦《遣兴》明月堕烟霜着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清·厉鹗《宝应舟中月夜》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唐·李白《拟古十二首》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清·王士祯《秦淮杂诗》应逢明月清霜夜,闲领笙歌宴此来。
——唐·齐己《贺孙支使郎中迁居》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
——唐·杨炯《送刘校书从军》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清·黄景仁《少年行·男儿作健向》庭廓云初卷,林明月正圆。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碧洞远观明月上,青山高隐彩云流。
——唐·吕岩《七言》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魏晋·曹丕《杂诗二首》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唐·罗隐《曲江春感》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
——唐·卢照邻《凌晨》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唐·沈韬文《游西湖》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两汉·佚名《陌上桑》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唐·李白《游泰山六首》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唐·白居易《宿蓝溪对月》
形容明月的诗句
静夜思 床 前 看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
《将进酒》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关于“明月”的诗句有哪些
1、夏夜的,似乎格外明亮,人的影子也格外,山上的树木着长长的衣好像在山坡上起舞,近处的树木,投下斑驳的画面,或大或小,或密或稀,或几何图案,或黑色的阴影,不像世间的画面,人们看着,谈论着,庄稼的生长,家庭的和睦,他们送走一个个夏夜,迎来一个又一个殷实的秋天。
2、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洁白的光芒洒向大地,仿佛给大地洒上一层银粉。
清风吹来,池塘泛起阵阵涟漪,依依的柳枝被风轻轻地拂动着……乡村的夜色是多么宁静、多么美丽啊
3、天空是那么清澈透明,天上的月亮是那么洁白。
月光洒下来照在树上,像给树叶涂上了银色;照在地上,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银辉。
满天的星星像是一个个小孩,背着妈妈流出来玩似的。
眨着眼睛,裂着嘴像是在向我们微笑。
4、在夏天的夜空里还藏着一个美丽皎洁的月亮。
月亮像个害羞的姑娘,她那皎洁的月光明亮地照耀着人间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60句描写夏天夜晚的句子 60句。
她一定也看到我这个小男孩。
这不,她正在向我微笑呢
一时间,星星们都害羞似地躲了起来,只有几颗星星勇敢地站在天幕上。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 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初月】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海上生明月】朱华 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上生。
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
【江月】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
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唐彦谦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
四溟水合疑无地, 八月槎通好上天。
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
【秋夕望月】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十六夜玩月】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