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课上,一位小朋友唱一首歌需要3分钟,15位小朋友同时唱一首歌需要几分钟
作为一名幼儿师范学校的唱歌教师,多年以来从事基层教学工作,通过二三年的培养让她们能够胜任幼教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会唱歌显得不可缺少,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到理论,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看待幼师唱歌课教学与实践。
首先是幼师唱歌课教学这一方面,其次是实践这一方面,最后就是二者的结合点。
先说幼师唱歌课教学这一方面: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能歌善舞成为必须的条件。
因此学生一入学校就要端正其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要作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能唱歌、会唱歌、敢唱歌。
唱歌课对每一个人说都不陌生,从小到大我们耳濡目染,听到过太多太多的歌曲,幼儿园有儿歌,小学有校园歌曲,初中,高中也有音乐课,因此唱歌课大家并不陌生,但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如何能够唱好每首儿歌,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用一些比较简单、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发声方法,把枯燥无味的练习变成有节奏的假咳嗽,减口令“一二一”“一二一”,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在学习唱歌的时候,不是老师先唱,而是学生先听,教师用钢琴弹奏旋律,让学生仔细感受整首歌曲的旋律,在心里形成一种印象,是快板还是慢板,是高兴还是忧伤……,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歌曲的情绪。
这样一来可以调动她们学习的主动性,二来还可以提高她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我觉得比较适用。
学生感受完了歌曲教师就要鼓励她们大胆的唱出来,不要怕唱错,跟着钢琴把歌曲唱一遍,一首歌有的乐句容易唱好的,有的乐句不容易唱好,对那些不太容易唱好的乐句,老师要多弹奏两遍,让学生仔细辨别高低音,由她们自己听完唱出来旋律,用mi或者其者其它音来代替歌词。
等学生能用mi正确的唱出旋律以后,可以鼓励她们慢慢试着把歌词套进去来唱,当然这个过程我认为老师还要多强调气息的运用,在气上唱,用气唱。
学生试着套了一遍歌词,心里还是比较迷茫的,这时候老师就要抓住时机,做好范唱。
通过听老师的范唱,让学生感受自己哪一句唱的不够到位,之后进行纠正,使学生用正确的感觉练唱全曲,当然唱歌课教学不能仅仅就是简单唱几首歌,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思考,比如:为什么《思乡曲》是比较缓慢的来演唱,而《春天在哪里》要比较欢快的来演唱。
等她们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就要引导她们有感情的进行演唱,快慢适当,感情适宜。
对于由初中升上来的幼师生和由高中生转化来的幼师生她们的文化水平不在一个层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就要有所区别:初中水平的幼师生可以在讲理论的时候直观一点,清晰一点;高中生水平的幼师生,老师可以引导她们进行学习。
变被动为主动,讲的深刻一些。
同样的一首歌,不同文化素质的人唱出来就不一样。
因此,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就要有比较高的文化素养,多看一些文学名著,多接触一些大家名家的曲目,这样唱出来的歌就好听了,也耐听了。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占主动,这样就能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也可以事半功倍。
再说实践这一方面,由于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唱歌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我想由小到大说起。
先说小,每一节课就是一个实践,再具体的说每一个歌就是实践。
小到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每一次口型,都需要实践,你做了才知道对于否,不做的永远都不会知道,就像不下水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
唱歌课的实践性非常强,可以立竿见影。
再说大,大的实践就有好多种,比如上台演出。
再比如,去见习、实习、参加工作这都是实践是大的实践。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台上光彩,就要台下流汗。
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教师更要多实践,敢于实践。
学校也好,家里也好,社会上也好,只要有上台的机会就要抓住。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每一次上台都是一次学习和提高。
是啊,这句话我有亲身体会:在当学生期间我就比较大胆,学校有演出,我就积极参与,每一次参与都不一样。
都有新的发现。
比如提前准备好光碟,送到音响老师那里,交待好左右声道,演唱过程中的手势、眼神的位置,声音的走向等等,但往往都是为了记好歌词而忘了一些东西。
感觉自己唱的不错可一上台就出了问题,这就是实践在证明,自己的理论掌握得不够扎实、牢固、没有运用自如,还要继续努力。
大学毕业当了老师,演出的机会也更多了。
慢慢地理论与实践挂上了钩,在演唱过程中也就更成熟更大胆了。
一首歌不仅吐字清晰,声音圆润。
而且手势,眼神也很到位,感情也恰到好处,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二个省级奖杯和多个市级大奖。
作为她们的老师,我也不忘继续学习参加全国艺术硕士考试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为了给学生一杯,老师要准备一桶水,幼师的唱歌课教学是一个漫长的理论学习过程,学生们在理论的指导下还不忘进行实践:“瞧,一年一度的“庆国庆卡拉OK大赛”她们一展歌喉,表现出色; “一二.九”歌咏比赛她们放声高歌,每年的“元旦晚会”更是让你一饱耳福。
在许许多多的实践中幼师生演唱水平不断提高,幼师的唱歌课教学得到了发展,提高,延伸;同时一次次的实践也在不断激励着唱歌课教学的不断改进,正所谓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二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
最终使幼师的唱歌课教学与实践完美结合,达到理想境界。
最后关于幼师唱歌课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点,幼师唱歌课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许多理论都是由实践来完成的。
比如打哈欠,那就要我们做出一个打哈欠的动作,而不是写出来看看,而是做出来,进行实践。
有的学生就不知道了“老师什么是打哈欠啊,怎么打啊?”这就要求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解释出来:“就是你打瞌睡前的一瞬间,保持张嘴吸气的感觉,喉咙凉凉的,空空的。
”同时老师还要做出来这个动作给学生看。
如果还有学生不太明显,你就可以说:“你正走着路呢,忽然看见你面前有一条大蛇,这时你会怎么样?”“吓一跳”“对,就这个动作”“啊!”讲的同时,老师作出动作,学生就很快明白了这叫打哈欠,当然了像这种理论性很强的知识太多了。
我就不再举例了,重要的是唱歌课就是实践,要敢于实践,勤于实践。
当然了还要多想、多悟。
有一位歌唱家说过:“不会唱歌的人,唱歌用的是嘴巴,会唱歌的人,唱歌用的是大脑。
”唱歌课说到底是幼师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它与实践的结合点就在于它是要辅助于行动的,是要躬身体验的。
因此,幼师唱歌课教学要与实践紧密结合,素质教育理论要与实践紧密结合,这样培养出的幼儿教师才是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总之,在素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歌唱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编:邹木初《歌唱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编: 陈伟《音乐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编: 陈伟《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 叶澜《新世纪教育启示录》天津教育出版社 主编: 徐英《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语言精粹》九朝国际新闻出版集团出版 主编:杜晓平
音乐课上表扬学生的句子有哪些
什么叫音乐
有的人说:“音乐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也有人说音乐是艺术与科学知识的结合,是一门集思想、情感、文化、意志教学于一身的多元化课程,也有人说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其实我认为对小学生来讲,音乐就是一门能让他们高兴、开心的课程,学习语文数学之余还能用几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来发泄、吐吐情感和思想,意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艺术文化、还对学生的情操陶冶、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所以上好一节音乐课非常关键。
但对于乡镇小学,受教学条件的种种限制,无法完成这一系列教学任务。
如何才能上好乡村小学的音乐课呢
\ 一、音乐课的课堂应有情趣 \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堂好的课,兴趣是关键。
音乐不只是教学生唱歌,重要的是在教唱歌的同时要让学生的感知、感情等方面得到培养。
要使学生在唱歌时做到入情入境,就要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内涵。
在教学之初,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只是采用“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的简单教学方法来教学,开始一两节课学生还比较乐意跟唱,但几节课下来,学生慢慢变得不想开口唱了,相反,学生在底下相互说话、吵闹,于是我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性,采用了故事导入的教学方法,例如我在教学《数鸭子》时,我结合歌词内容,先给学生们讲故事:“一天,几个小朋友一起上学校,在路上„„”原来喧哗的教室变得安静了,学生们都在静静地听故事,而且听得很入神,我在讲完故事后提问:“你们想不想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数鸭子呢
”“想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回答。
就这样,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整节课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二、教师的重要性 \ 想要上好一节音乐课,教师的作用很大,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离不开老师精心的布置,学生刚接触一首歌曲肯定是陌生的,如何能正确的唱出歌曲并且能正确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是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你自己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歌唱是歌曲的重要表现,老师在对歌曲索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在演唱时对歌曲的表现,声情并茂的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够从老师的讲解和演唱中正确的理解音乐。
\ 三、教学过程中,结合肢体语言把课堂变活。
音乐并不单是音乐,它是和一定的肢体语言紧密结合起来的。
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音乐打动自己,配合一定的肢体语言,然后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激起学生的律动,唤起学生表现的欲望,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音乐世界,从而打破死气沉沉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幸福拍手歌》一课时,我将每一句歌词都配上一个动作,为学生全情地表演,学生们也跟随着模仿起来,每一位学生配上自己的动作,整个教室变得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在尽情地表演。
\ 四、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 \ 一节好的音乐课离不开相关的音乐辅助教材。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层出不穷,现代化多媒体教育设备的出现给学生枯燥的课堂带来了色彩。
老师在教一首新歌之前,先放一遍歌曲录音给学生欣赏,使他们对歌曲的大概有一个整体印象,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反复聆听,学生就会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并且可以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启发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歌曲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想象力。
\ 例如在教唱《国歌》时,老师不要直接的告诉学生今天要上什么课题,而是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一种和歌曲有关的教学情境,事先准备好关于国歌的一些影像和音乐资料,通过计算机播放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手捧奖杯,仰望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的激动人心的画面,通过这些形象、动画、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不得不被这动人心魄、扣人心弦的乐曲所渲染,使他们亲身体验到国歌旋律的神圣和庄严,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
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再进行学唱《国歌》,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节省了板书、换磁带等时间,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大增加,从而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 五、在玩中学、学中玩 \ 一些小游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一种手段,能更好的把学生引入课堂。
要把游戏恰如其分、灵活自如地运用于教学中去,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天生好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动手又动脑,摒弃了枯燥的教唱方法。
怎样让课堂气氛 “活”起来,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几种方法: ①导入 \ 我们经常说到,没有好的开始就没有好的结束。
作为导入过程的游戏,其作用是揭示课题,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这节课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教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这就要利用到多媒体设备,老师在课前准备好蜗牛和黄鹂鸟的相关图片,课堂刚开始的时候,首先放映事先准备好的图片,问问学生们认不认识它们,然后就可以联系到这节课要教唱的曲目,通过这样的一个环节就可以更好的提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②猜谜 \ 作为调节活动的游戏,其作用就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整课堂秩序,提高儿童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唱《小白船》时,首先让学生们猜个谜语,不着地,不腾空,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
学生们就可以七嘴八舌的讨论出结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就可以联系到这节课要上的课题。
在课堂上既可以让学生们快乐的玩耍,又可以让他们从中学到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新课程培养目标之一,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在音乐世界里充分体验节奏感、韵律感、美感,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陶冶自己,提高自己。
如何上好开学的第一节音乐课
一、巧用小朋友喜欢的动作和游戏来训练节奏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音乐知识掌握的很少,注意力又很难集中,因此,对兴趣的调动和注意力的培养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这时单调乏味的传统型的节奏训练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音乐活动开始前,就要巧妙地运用“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小鼓-小鼓-咚-咚”等游戏形式,来训练小班幼儿的节奏感,这样不仅巧妙地训练了孩子的节奏感,还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课打好了基础。
并且会使孩子们兴趣浓厚,乐此不彼。
二、创设环境,让小朋友尽快进入角色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所以教师一开始就要想办法一下子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导入正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