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小说中描写大凶天象的句
旱天雷,贪狼星现。
九星连珠间或表大凶。
无云缺月而星隐,表将星或帝星陨。
求古代奇异天象的名称,满意的再加50分
1 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 (漫谈中国古代天文) 最近,只要是晴朗的夜晚,向星空看去,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一颗红色的亮星闪耀在天际,它就是火星(Mars)。
「火星」这个众所皆知的名字事实上并不是这颗行星最早的名字,它最初的名字称为「荧惑」。
火星由於轨道呈明显的椭圆形,与地球的距离变化很大,因此亮度也忽明忽暗,所以称之为「荧」;又因为它的轨道位於地球外侧,运行速度比地球慢,由地球看去它不但在众星之间移动,速度有快有慢甚至还会逆行,所以称之为「惑」:加起来就成了「荧惑」了。
至於「火星」这个名字则是从汉朝流行「五行」说后才用上的。
在天文学史中可以发现:在所有古代文明中,天文与占星是不分家的,而火星这麼明显的亮星自然就成了焦点所在,可是它可不是什麼吉兆哦
火星的红色不仅让人联想到火光,也让人想到鲜红的血、战争,所以古希腊人把它当作战神Mars,中国的术家把它和残贼、疾、丧、饥、兵等恶象相关连。
《史记》中就有说到:「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惑所在』」显示古人相当重视荧惑的位置观测,而在历代的历书中,火星(和其他行星)的运行预测都是相当重要的部分。
往夜空看去,在火星的附近还有另外一颗红色的亮星(虽然没有火星那麼亮),它是天蝎座的心脏,中文名字叫做「心宿二」或「大火」,属於二十八宿中的心宿。
二十八宿是中国星官(相当於西方的星座)的名字在甲骨文中就有记录,而在战国时代石申和甘德所记载的星录中就已完备了。
中国古代将整个天空(主要是北天球)分成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区域。
北极天顶的部分分成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都是中国北方所看到「拱极星」(永不落到地平面下的恒星)。
中国古代观星非常重视北极星,论语中就有:『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众星拱之。
」』,北辰就是北极星了。
而靠近赤道则分成四象(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二十八宿,大致上月亮每天过一宿。
心宿就相当於青龙的心脏部位,总共有三颗星,中央的就是「心宿二」了。
标示恒星位置的方法就是用二十八宿表示经度,距北极角度表示纬度和现在天文上惯用的赤经、赤纬座标系统大致上是一样的,但是圆周是分成365又1\\\/4度,也就是太阳平均每日移动的角度。
至於「大火」这个名字又和它的颜色有关,心宿二是一颗红巨星,因为是红色的,所以就叫「大火」了。
这个名字起源很早,尚书尧典中有云:「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诗经也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句子,这都是指「大火」这颗星。
由於火星与心宿二都是显眼的红色,又都在黄道面上,平均每两年多就会接近一次,因此自古即受到瞩目。
如果火星只像一般时候顺行(由西向东)经过心宿二附近(这时称为「荧惑在心」)还没多大的关系,但是如果正好是「火星冲」的时候那就「代志大条」了。
就像下页图(一)所显示,当靠近火星冲时,星在恒星间的运动会由顺行(由西向东,图中1~3)逐渐变慢(留,图中3),然后变成逆行(由东向西,图中3~5),留(,图中5),再回到顺行(图中5~7),这就叫「守」。
如果这时候刚好火星在心宿附近徘徊不去的话,就称为「荧惑守心」了。
古代的人对这种现象常视为不祥,如巴比伦楔形文字曾记载如果火星退行到天蝎座,则国王应加强小心戒备,不宜冒险离开皇宫。
而在我国「荧惑守心」更是大大的不祥
心宿三星其中央大星代表天王(即皇帝),前后星则分指太子及庶子,北周《灵台秘苑》中就说:「若天下有变,心星见不祥。
」。
火星原已代表动乱、死亡,而在心宿徘徊更是糟透了
《史记》中即云:「火犯守房、心,王者恶之也」,而唐朝《开元占经》更搜集了之前的「荧惑守心」占如「黄帝占曰:荧惑犯心,战不胜,国大将斗死;一曰主亡」、「海中占曰:荧惑犯心天子,王者绝嗣;犯太子,太子不得代;犯庶子,庶子不利。
」、「石氏曰:荧惑守心大人易政,主去其宫」…等洋洋洒洒四、五十条,都是大凶之兆。
2 五星连珠 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
我国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也就是五星处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认为它是祥瑞之兆。
后人推广到只要五行星各居一宫相连不断时就叫做“连珠”。
清代钦天监缩小其范围,规定五行星的黄经相差小于45度时才叫“连珠”。
面对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现夜空的少见天象,有人称之为“五星连珠”,这是不妥的。
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传统所说的“五星连珠”是以地球为中心,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位於太阳的同一侧,其张角小于60度,并能被肉眼观察到。
五星连珠张角越小越难得、越小越好看。
而这次“五星连珠”,张角为135度,横跨四分之三的天空。
因此,只能叫“五星同现”。
如果说横跨四分之三天空的五大行星也算“五星连珠”,那么,今年就有两次“五星连珠”,其中第二次出现在12月30日。
届时,我国及其北半球各地都可在日出前目睹到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现在晨空裏。
向前追忆,2002年5月5日发生过五星连珠,其张角为40度。
1997年11月30日也发生过五星连珠,其张角为100度。
五大行星中,金星、火星、土星出现在西方的地平线上,木星则悬挂在和地平线呈30度角的天空上,而水星也正在逐渐靠拢。
五大行星将按照水、金、火、木、土依次排列,由高到低连成一条线,古时称为“五星连珠”。
由于五颗星都是大行星,亮度较高,人们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
舜帝即位时,天象现五星连珠, 该年定位甲子年. 为干支纪年法的开始. 五星连珠星象素来被认为是吉瑞之兆. 人本乎天地,天地之变迁必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生活. 古人有此说法足见有大智慧 天文学家计算出历史上曾经三次出现五星连珠.第一次是唐高祖武德二年,司天监观测到五星连珠。
但是史学家为了让后人觉得唐高祖即位顺应天意,就把五星连珠出现的年份从武德二年改为武德元年. 第二次是武则天当政的第一年,第三次韦后当政时期,司天监都观测到五星连珠现象.但是史官没有记载。
因为如果记载了,就会让人觉得韦后与武则天当政都是顺应天意的,这与封建礼教相悖.
求描写气派的白色建筑物的句子
荧惑守心说白了就是最强的凶兆的代名词,换句话说也就是九星连珠的阴气最日盛的时候
“荧惑守心”是什么意思
荧惑守心 “荧惑”是指火星,由于火星荧荧似火,行踪捉摸不定,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为“荧惑”。
但火星无论在东方或是西方都被认为是战争、死亡的代表。
荧惑又名赤星、罚星、执法。
又视火星在东方叫悬息,在西方为天理,在南方为火星。
火之精,赤帝之子。
方伯之象,主岁成败,司宗妖孽,主天子之礼,主大鸿胪、主死丧、主忧患。
总的来说,在古人的眼里,火星是近于妖星,司天下人臣之过,主旱灾、饥疾、兵乱、死丧、妖孽等等。
火星在五常为礼,于五事为辨。
“心”是指天蝎座中的红色一等亮星―――心宿二,由于它红光如血似火,故我国称它为“大火”。
天蝎座是黄道星座,在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中属于二十八宿之中的心宿,心宿有三颗星,分别代表了皇帝和皇子,皇室中最重要的成员。
而火星总是在黄道附近移动,火星留守在天蝎座的罕见的天象,在中国的星占学上被认为是最不祥的,象征皇帝驾崩,丞相下台。
不祥的火星在心宿徘徊不去,则两星相互辉映,争“红”斗艳。
这就叫“荧惑守心”了。
2001年3—7月份就发生了这种有趣天象:3月7日火星顺行,离心宿二5.3度,这是可以观察到的荧惑守心的开始,5月11日以后火星改逆行,又重新向心宿二附近移动,到7月20日再次接近心宿二,之后再度顺行远离心宿二,结束荧惑守心天象奇观。
《史记》中记载 1,三十六年,荧惑守心。
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秦始皇本纪》 火星侵入心宿,这种天象象征着帝王有灾。
有颗陨星坠落在东郡,落地后变为石块,老百姓有人在那块石头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土地分。
”始皇听说了,就派御史前去挨家查问,没有人认罪,于是把居住在那块石头周围的人全部抓来杀了,焚毁了那块陨石。
2,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
荧惑守心。
心,宋之分野也。
景公忧之。
司星子韦曰:“可移於相。
”景公曰:“相,吾之股肱。
”曰:“可移於民。
”景公曰:“君者待民。
”曰:“可移於岁。
”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
”子韦曰:“天高听卑。
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
”於是候之,果徙三度。
——《宋微子世家》 火星侵入心宿,心是宋的分野。
宋景公很担心。
司星子韦说:“把灾祸移给相国吧?”景公说:“相国是我的股肱。
”“移给百姓
”景公说:“百姓是为君之本。
”“移给年岁
”景公说:“年岁不好,百姓就会困乏,我还给谁当君主啊
”司星子韦说:“您这三句有君主之德的话,上天会听到的,荧惑应该会移走的。
”于是他们等了一阵,果然移了三度。
[编辑本段]荧惑守心 火星冲日 火星和心宿二(天蝎座α星)是全天最红的两个天体。
火星,荧荧似火,西称荧惑;心宿二色红似火,又称“大火”。
若两“火”相遇,则两星斗艳,红光满天。
这种天象自古以来就引起人们的极大注意,并把它称为荧惑守心。
火星每两年又两个月接近地球一次,由于火星轨道较地球扁平(更为椭圆),所以每15年到17年才有大接近,最近百年来最大的接近是2003年,这次的接近属于中接近,发生在6月22日,距离地球0.4502个天文单位,视直径达20.8秒角,6月14日是火星冲日(即对地球而言,火星与太阳相差180度,太阳落下,火星刚刚升起)亮度达-2.4等,因此,今6月份日落后火星位于东南方天空,整夜可见,是用望远镜观测火星表面特征最理想的委节(图9)。
荧惑守心的天象在古时中国被视为大凶之兆,因心宿二象徵帝王,若火星在心宿二附近停d或逆行则被视为侵犯帝王,占星学指其为「大人易政,主去其宫」,帝王恐有亡故之灾,不过根据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黄一农教授的研究发现,在二十三次荧惑守心的记载中,竟然有十七次均不曾发生,可见此类天象的记载多出於伪造,有兴趣了解的人可以参考黄一农教授所著荧惑守心的星占意义一文。
[1] 在电影《神话》也有提到荧惑守心的星象,此星象在古人看来是大凶之兆,其实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但是有句俗话叫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而且,荧惑守心对于帝王来说是极其不利于统治的。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些神秘的星象
冲日现象在古代又叫荧惑守因为古代称火星为荧惑。
心是天蝎座中的红色一等亮星―二,火星长时间在心旁边,所以称为守心。
意思是火星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位置。
《史记》载: 荧惑星守之,则有水之忧,连以三年。
被认为大凶的天象。
历朝历代,荧惑守心也经常发生,往往都会和帝王的生死和亡国密切相关,其中历史记载有3次最著名的事件。
1、秦始皇继承王位后的第36年,史书有载,说是荧惑星乱了轨迹,逼近心宿三星,荧惑守心发生了。
秦始皇也很紧张,好不容易开创千古基业,却遇到了这种不祥的预兆。
不久就有流星落在东郡,有人在陨石上还刻了几个字 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杀光陨石周围的人,但火星出,王国灭的循环,在秦始皇的身上得以应验,第二年秦始皇就去世了。
2、《汉书》记载汉成帝时期: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
二月乙丑,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三月丙戌,宫车晏驾。
汉成帝是一个贪财好色,好吃懒做的皇帝。
荧惑守心发生后,汉成帝十分害怕,通过专管星象的郎官作法用其他人的命来转移灾异,选择了丞相翟方进为目标。
怎么转移呢
就是将这位宰相赐死祭天。
可惜没有起到效果,不到一年汉成帝就死了,十多年后西汉王朝,也被王莽灭篡灭。
3、隋炀帝在位时出现了两次荧惑守心。
有史册记载: 甲子,荧惑入太微。
秋七月丁酉,制战亡之家,给复十年。
还有一次: 五月丁丑,荧惑入南斗。
己卯,济北人甄宝车聚众万余,寇掠城邑。
在这两次荧惑守心的影响下,隋炀帝内心惶惶,又是争权夺位,又是远征高丽,最后又经历了国内混战等等,反正隋炀帝在火星光芒的照耀下,实在过得不怎么安心。
似乎古代的帝王遇到这种天象后,下场都不怎么样。
其实这就是一种普遍的天文现象,十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和吉凶无关。
这几位皇帝忙这忙那,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也许和心理暗示有关系吧。
红色月亮代表什么
红色月亮就代表红色,邪气很重子,说明会有灾难发生,黎明的时候月橙黄色的,大意了
今天是2020年4月9号,在昨天晚上也就是2020年4月8号的晚上月亮也就是红色的
请大家注意安全
(严肃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