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高考默写常考的重要文言文句子
现在这类题目一般是这样命题了。
刚好手头有个资料,传给你。
(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8.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的作用时,用了五个比喻,最后推出结论:,。
9.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10.荀子在《劝学》中如是说道:“,。
”以“金石”为喻,强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11.韩愈通过鲜明的对比,批驳当时流俗耻于从师的错误风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2.荀子在《劝学》中用以揭示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君子最终却能超过一般人的原因的名句是“,”。
13.荀子《劝学》中“,。
”两句直接表明了君子广泛学习并经常反思的意义。
14.在《劝学》中,荀子首先谈到学习的意义,一番论证后,用“故”引出“,。
”两个比喻,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知明而行无过”。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10.《逍遥游》中,庄子认为“,”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11.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
”12.《逍遥游》中作者用“,”,具体描绘了鹏徙南冥时的壮观场面。
13.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其原因是他能够“,”。
14.《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三)《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3.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4.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6.《师说》中提到,士大夫之族嘲笑“曰师曰弟子云者”的理由是:“,”7.在《师说》中体现“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决疑惑”思想的诗句是:,。
8.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
9.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事学习的两句是“,”。
10.《师说》中,韩愈指出“,”不是他所说的能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
11.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两句,交代了其中的原因。
1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认为,那些年相若、道相似的人是不应该互相为师的,原因很简单,“,“。
13.在《师说》中用“,”从对立面来说明“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解决疑惑”的。
14.在《师说》中,韩愈说,古代圣人喜欢从师学习,而现代众人耻学于师,后果就是“,”。
(四)《阿房宫赋》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这句千古名句,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6.用倒置式的暗喻。
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
1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1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13.杜牧的《阿房宫赋》在总结了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的句子是“,”。
1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丝线作为比较对象,从细微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巨的两个句子是“,”。
15.杜牧《阿房宫赋》中以“,”这句千古名句,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五)《赤壁赋》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
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23.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大约8000字,这里只能给这么多。
山东高考 文言文翻译句子怎么才能流畅的组织句子,得到满分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 信就是真实,不能脱离文言本意,达就是语意表达明确,不含糊。
雅就是语句通顺,流畅。
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把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的意义弄清楚明白,拿来就用,才能做好文言翻译。
翻译和平时作文是一样的,只要抓住关键的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不脱离文言本意(这点很重要),是可以添加意译方法使句子流畅的。
祝你进步
说,有届高考满分作文用文言文写的
高考作文《》——赤兔之死 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
其坐骑赤兔马为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
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
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
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
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
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
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
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
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
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
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
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
’其人诚信如此。
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
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
”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后奏于孙权。
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
一是故事新奇。
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
二是立意高远。
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
三是语言老到。
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得分:60分。
专访蒋昕捷:我如何写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以一篇《赤兔之死》赢得作文满分的蒋昕捷是南京13中理科班的学生,高考考完后,他就和几个好朋友结伴去泰山玩了,昨天夜里才赶回南京。
今天上午,他在家中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专访。
蒋昕捷是在妈妈的电话中得知自己的作文得了满分,他说,当时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因为用古白话书写高考作文,能否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心里也没个底,但他坚持认为,写这样的故事用古白话更恰当,表现历史人物更生动,当然自己运用起来也更自如。
刚拿到题目时,他觉得这次作文题目入手比较容易,但要写好很难,当做到现代文阅读时,文章中恰好提到了赤兔马,他一下子像见到了老朋友,随之吕布和关羽的形象也浮现在脑海中,他联想到这两个人物都与“诚信”相关,可以用到作文上,但如果单纯做成人物评论,作文就缺乏感染力。
接着他想到赤兔马早年跟从吕布,后来又追随关羽,关于“诚信”的话题,它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于是就编撰出赤兔之死的故事。
整个写作花了50分钟的时间。
一位阅卷老师在作文评语中写到“明白晓畅,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作为一名高中学生在高考临场作文时如何能发挥得如此自如
蒋昕捷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平时的积累。
从5岁的时候,他就迷上了听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小小的半导体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一天要听七八场书。
上小学后,他开始读古典名著,《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尤其是《三国演义》,他酷爱文中描写的那个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时代,读了至少三四十遍,很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
除了古典文学,他还喜欢读鲁迅的杂文、钱钟书的小说和一些名人传记。
也许是因为阅读广泛的原因,他的语文成绩一向不错。
高中开始,老师要求他们写日记、周记,文体不限,他就最喜欢用自己擅长的古白话抒写,偶尔也作诗、填词。
但蒋昕捷也坦率地承认,自己的议论文常写不好。
虽然对文学有如此之浓的兴趣,蒋昕捷的高考志愿却填的全是计算机系。
他说,从高中开始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编程方面。
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是文理兼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融会贯通的,自己也希望能成为这样的人,但在现实中,这种矛盾却总让他一筹莫展,看文学书籍要花时间,做理科练习同样也要花时间,由于理科较为薄弱,老师和家人常督促他多做题目,他却总有点排斥心理,结果高考果然“吃了亏”,数学题有好几道明明会做却因为计算错误白白丢分。
以后不管学文科还是理科,他两样都不想放弃,看来这样的“时间冲突”以后一直都会存在了。
作文要想写得好有什么秘诀呢
记者问了很多热心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蒋昕捷笑笑说,其实古人早就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要博览群书,尤其是中外名著,光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远远不够。
另外“留心处处皆学问”,比如高考前一天的晚上,他看央视8套节目,正好是专家在评论一部电影,用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的句子,他立即就记在心里了,结果就在高考作文中用到了。
还有像“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的句子都是从评书中听来的。
老师眼中的蒋昕捷 语文老师蔡玉英说,得知蒋昕捷高考作文得了满分她既高兴又很惊讶,蒋昕捷真是闯出的一匹黑马
因为班上有好几个同学作文都不错,在区里市里作文比赛还得过奖,蒋昕捷却不在其中,但再想想他能得满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的语言功底是最好的,感悟力也非常强。
平时每周都要求大家写一篇随笔,题目不限,蒋昕捷就常常用古白话文写作,非常简练,有的只寥寥数笔,却很有灵气。
由于语文功底不错,蒋昕捷在语文上几乎不花工夫,除了平时爱看课外书。
学校给高中学生开出了20多部中外名著,他都阅读得非常认真,对古文和章回小说尤其感兴趣。
有一次语文课上讲到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老师要求学生上黑板将相关内容编写成对联,蒋昕捷编得最好。
《三国演义》中很多描写人物的对联他都能倒背如流。
但平时考试他的作文却并不十分突出,尤其是写议论文,总感觉很不顺手,对那些可以自由发挥率性而为的作文则常常一挥而就。
这次高考作文,蒋昕捷可以说是扬长避短,发挥出最佳的一面。
班主任喻克俭老师是教数学的,她告诉记者,蒋昕捷给她最深的印象就是有个性、有主张,比其他孩子要显得成熟。
平时在班上他沉默寡言,上课也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表露自己,但心里非常有数。
比如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找他谈话,他只有一句话:我知道了。
但下次考试成绩一定会赶上来,让老师很放心。
他属于那种学习不太刻苦,但思维敏捷,比较聪明的学生,比如数学,他很少做题目,所以成绩只排在中上等,但思维非常清晰,一点就通。
高二开始,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计算机上,有时一放学就到电脑房,也玩游戏,不过他很有自制力,不会影响到学习。
喻老师说了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高二时候她刚接手这个班,由于性格比较内向,蒋昕捷并不引人注目,但有一次和他深谈却改变了自己的印象,和一般的孩子不同,蒋昕捷非常有主见,不是那种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循规蹈矩的孩子,但也不是特立独行非常逆反的孩子,只有真正了解他才能知道这一点。
(天津日报 2001-7-23) 因《赤兔之死》一文而名噪一时的南京考生蒋昕捷高考成绩为527分,由于今年分数线可能略高于去年,小蒋能否被其第一志愿南京师范大学录取尚难预料。
“三国”专家点评《赤兔之死》:虽有硬伤,瑕不掩瑜。
《赤兔之死》赢得高考作文满分的消息一经传出,赞誉如潮。
7月24日,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史友仁说,虽然文章开篇就有错误,但瑕不掩瑜,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许昌是汉魏故都。
当年,关羽在此夜读《春秋》护皇嫂,赤兔马上挑袍辞曹,其忠义诚信在许昌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许昌人对关羽有着独特的情感。
研究《三国演义》几十年的史友仁指出,关羽败走麦城,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而不是《赤兔之死》一文中的“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
”另外,“吕布结袁绍而斩其婚使”应为:吕布结袁术而斩其婚使。
这两处是文章的硬伤。
针对文章最后一句:“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史友仁说,据史书记载,孙权杀关羽后,派人到洛阳,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企图驾祸于曹,被曹识破。
曹操以帝王礼节厚葬关羽首级于关林。
在这一点上,文章虽悖史书,却更能突出关羽诚信忠义的感召力,堪称文章的神来之笔。
高考语文要考的 名篇名句 文言文和诗词 给总结下
现代文阅读文言文古诗默写文学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选一个语言文字应用(三个选择加两个简答)作文
高考要求要背诵的文言文有哪些
考诗词填空不局限于高中的内容
还有初中的
高考古文背诵只背名句能得多少
我觉得吧 能得满分 我也没全背 只背了名句 然后考试的时候就都写出来了 最后得126 你可以不全背 但是一定要多读 最起码有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