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哪些形容“休闲时间喝茶、看书”的句子
被酒莫惊重,赌书消得泼,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谁念西风独自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 钱起《与赵莒茶宴》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张继《山家》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陆游《幽居初夏》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 李涛《春昼回文》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 储光羲《吃茗粥作》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 杜荀鹤《春日山中对雪有作》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 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
—— 皇甫冉《寻戴处士》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
—— 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
—— 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求一段描写人泡茶的句子,越优美越好
红木制成的木勺舀上茶叶放进盖碗,用旁边壶中烧开的水淋过,蒸汽携带着茶香袅袅上升。
心在茶烟中渐渐沉淀,一种久违的熟悉感涤静了胸中的苍凉,脑海一片空宁。
沸水反复相沏,而后倒进瓷碗中,置于我的面前。
。
我以大拇指、食指、中指,呈“三龙护鼎”,力道轻缓柔匀地端起青瓷,不破茶魂。
青瓷托于掌心,几片茶叶在清澈碧绿的液体中舒展,旋转,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芽影水光,相映交辉。
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眸色深柔,茶沉入杯底,似笔尖直立,天鹤之飞冲。
一样的茶叶在不同人的手里,泡出的味道是大相径庭的,原因和性情有关,而所有茶中青顶价格虽最便宜,但是它的浸泡功夫却是最为讲究的。
青顶最为讲究冲和,静照。
泡茶的人须忘人间之灼色,感心中之清明,唯万籁皆寂静,空天下于尘埃。
为了磨我浮躁的性子,父亲逼我泡了6年的青顶。
青顶须用山水来泡,普通茶泡三次已能出味,而青顶却需泡7次,才能尽出其味,茶泡好倒入青瓷中,不能趁热而饮,要静静地等待茶叶三沉三浮。
茶杯凉透茶叶慢慢卷起,此时品饮入口甘润绵延,如果茶叶呈其他状,则茶水会略有清苦,但苦而不涩,苦中回甘。
传说中的天目——青顶中的上品,卷起的茶叶就像一粒粒墨绿色的珠子,被誉为绿色珍珠,堪为一绝. 我用茶夹将茶渣自茶壶夹出,用温水洗净,侧置茶杯于茶船中旋转,以热水温烫后,取出置于茶盘中。
将茶叶拨入壶中,青顶的茶形宛如一位身着精致旗袍的女人,芽叶紧裹,秀颀饱满,视觉清爽,堪称清丽,水浸入其中,纤毫四游,却亮却透,一如女子的黛眉水眼。
7浸7泡,香气层层分明。
第一层水沏过,暖香自杯中升腾,扑鼻而来; 第二层水沏过,醇和甘香; 第三层水沏过,浓郁不衰; 第四层水沏过,一丝淡淡花香; 第五层水沏过,一片清香,渐渐弥漫; 第六层水沏过,味淡久而清雅,香寂静而转幽 第七层水沏过,水过无声留清韵,月夜何处寻弦音。
壶托在我的手指间,轻巧得如一张薄纸,左手中指按住壶钮,水流悠然而下,手腕带动手指,恍如描摹着一幅精致的工笔画,一点一点,一笔一笔从心底晕染而出。
一枚枚芽叶缓缓潜沉至杯底,再渐渐浮出,顺着水流的方向摇曳飘送,三沉三浮,茶叶微卷,就像是捏起的小皱褶。
求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