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句话是古代人用来形容一个人前后不一十分虚伪的吗
不是的,是形容一个人好坏不能用同一种眼光来看待,人都会变的
历史上的王莽是一个怎样的人,据听说他是一个最像现在人的古代人。
王莽在位时采取的政策有:1、降低货币成色,使国家获得更多的黄金,而且越是面额高的货币,货币成色越低,用来减少这个政策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
2、禁止私人奴隶买卖3、均田制的鼻祖4、酒、盐、铁国家专营,依靠国家手段,稳定粮、布市场稳定。
5、对渔民、猎人、商人、工匠开征什一税。
根据收入征收而不是按资本征收。
6、欠收时减少官俸。
7、对官员严厉,迫使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侄子因为犯法而自杀。
8、提倡古文学派。
9、在外交方面,王莽也算是成功的,成功处理了云南的反抗。
面对匈奴的好战行为,在12个地方征召30万人,避免在一个地方征召,减少对边境人口的破坏,通过宣扬中国军力,避免两国战争。
将领土扩大到青海。
打败高丽句。
当时大多数人都是都支持王莽的,只是因为黄河改道的洪灾,农民起义,官军战败,才导致王莽的垮台。
班固在写汉书的时候,由于对篡位者的的敌对,王莽被一定程度的污蔑,很多成绩也避而不谈。
就王莽执政的政策来看,他很像是一个无私的,为劳苦大众谋福利,减少贫富差距的社会主义者。
很多所作所为完全不是两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所能想到、做到的事情,可以说王莽的存在是历史上一个bug,除了穿越还有什么可以解释的呢
还是敌不过位面之子、大魔导师刘秀。
王莽是什么人
近日在某网站看到有人说王莽是现代人穿越,于是阅读王莽的改革大纲和人生际遇,怎么看怎么觉得,此人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而且就是一个80后。
其发迹历程的精彩实在比很多穿越小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莽 ,字巨君(能想出这个字来的人太有胆了),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取国号为“新”,历史上简称为“新朝”,估计是收到光荣三国游戏的启发,玩过三国志系列的玩家个个喜欢顶个新王朝的旗号。
王莽尤其仇视匈奴和棒子,曾经多次讨伐匈奴,意图将匈奴赶出北方草原,汉武帝之后就他积极了,还命令将“匈奴单于”改作“降奴服于”,贬“高句丽”为“下句丽”,这——实在只有现代人能想的出来。
王莽还给一只军队起名为“猪突豨勇”,猪突好像就是他首创的,难道是玩多了太阁
王莽鼓励科学试验和发明创造。
目前史学界公认王莽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公元18年,王莽得知有位巧匠能制作 一种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是用大鸟的羽毛做成的翅膀,然后装在人身上,可飞行数百步。
王莽立即召见他,并亲自观看了他的表演,支持他的飞行实验。
王莽还是个发明家,估计穿越的人都喜欢发明些什么。
他发明的是游标卡尺,意图统一全国的度量,从原理、性能、用途看,这个游标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早了1700年 王莽极度仇视奴隶制,汉朝其实是个半农奴制的国家,王莽认为买卖奴婢有违于“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大义,规定奴婢为“私属”,不准买卖。
王莽企图以限制奴婢的买卖的方式,限制奴隶范围和数目的扩大,使其最终自然消亡。
另外还规定,对于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劳役。
劳役期间,政府供给衣食。
王莽相当关注民生,他废去皇室的呼池苑,改设安民县,迁移穷人去住。
沿途饮食及到达之后所需田宅器具耕牛种子等,都由官府供给或借贷。
王莽又下令在长安城中投资建设5个里共200个廉租房住宅小区,供贫民居住。
权势开始向民生倾斜。
王莽很重视教育工作,扩大太学招生,太学生数量破纪录超过1万人。
他还下令各地兴建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读书增长知识。
《汉书·王莽传》说,王莽在京城为学者盖了1万间房子,建了不少研究所。
凡是对古典文献有所专长的,都召到京师做研究,前后来了千把人,每天讨论儒家学问。
王莽是个社会主义者--把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私人不准买卖土地。
如果一家男子不满8人,田超过900亩,应把多余的田分给本族或者邻居的无田人。
原来没有田的人,按男口每人给田100亩。
不过因此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导致后来被各地豪强地主推翻。
王莽还是个经济思想家,这是后人封的,他很NB的提出了计划经济理论,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个城市设“五均司市使”,即“五均官”,由原来的令、长兼任。
主管评定物价、调节市场、办理赊贷、征收税款等事宜。
评定物价是指五均司市师要定时对市场上主要产品物价进行评定;调节市场是指控制市场供应,货物滞销时,以合理的价格收购,货物涨价时,以平价出售,以维护市场秩序;办理赊贷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办理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以帮助百姓及商家缓解资金之困;征收税款是指征收山泽税和其它各种杂税。
这可是他自己想出来的,用在现在都合适了。
王莽最超前的就是币制改革了,目前还不明白他的一套是怎么回事,但王莽在世界铸币史上开创了主、辅币相结合的“宝货制”,对后世的币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就是全世界今天使用的币制。
王莽用一些做工精美但不足值的货币代替以前的金块银块,简直就是近代币制改革的翻版。
但是好像还搞出了什么贝币,不过那个年代还是接受不了。
史学界觉得他最失败的就是币制改革。
至于王莽发行的货币,中国钱币收藏界一直认为是中国钱币铸造的最高峰,不论铸造工艺还是铭文工艺,以后再也没有超过的了,而且相差很远,现在一枚王莽币价值千万计。
王莽还制定了划时代的官制。
中央设置了四辅、四将、三公、九卿和六监。
将国家行政事务机构与宫廷事务机构分开。
“四辅”是王莽政权的参 谋、顾问机构,“三公”府是王莽 政权的中枢决策机构(同秦制),“四将”作为新朝中央的军事机构。
地方上则将全国分为九州,一百二十五郡。
但据说很混乱,没有地图不明白。
历史上的王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楼上真是乱说。
。
我最佩服王莽的是他对与奴婢的态度。
王莽改制中废奴是很多历史学家“春秋”掉的重要内容,当时集市上有买卖奴婢的圈子,如同买卖牛马。
王莽认为,很多奴婢是被恶人用暴力抢掠来的,主人对奴婢可以任意买卖杀戮,违反了“天地之性人为贵”,因而力主废除这种残酷的制度。
他的次子王获杀死了奴隶,王莽痛责王获,令其自杀偿命。
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他登基后不顾贵族、豪强的反对,颁布法令将私家奴婢改称私属,严禁买卖。
这无疑是具有极大进步意义的举措,称其为“东方林肯”并不为过。
王莽新政的内容:在公元8年,王莽终于宣布取代汉,改国号为“新”。
王莽改革了官制,参照上古官制与汉朝官制,制定了新朝的官制。
中央设置了四辅、四将、三公、九卿和六监。
地方上则将全国分为九州,一百二十五郡。
州设州牧,郡的长官按照爵位的不同分为卒正、连率和大尹。
县则设县宰。
土地改革,王莽参照了夏商周的井田制,颁布“王田令”,即将天下土地改称为“王田”,同时禁止土地的买卖。
如果一家人中男丁不满8人,但土地超过了900亩,就要将多余的土地交给国家,再分给本族人耕种。
以前没有土地的家庭则依照一夫一妻一百亩的标准分配。
违背法令的人将被流放。
流放在封建社会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流放后还要服劳役,以后也不准再返回家乡。
王莽为了防止奴婢的增多,影响国家劳动力的减少,还颁布了“私属令”,将奴婢改称为“私属”,禁止买卖,违令者也是流放。
王莽颁布了“五均”、“赊贷”以及“六管”。
所谓的“五均”,就是由国家来管理工商业和物价。
而“赊贷”就是由官府在百姓遇到诸如丧事、祭祀和经营工商业无钱时,向百姓发放贷款,但利息相对要少一些,工商贷款利息每年百分之十,而丧葬和祭祀贷款则不收利息。
国家还将盐、铁、酒收回专卖,国家垄断铸钱,国家管理山林水泽,并收山泽税。
这一共是五项,加上国家负责的“五均”、“赊贷”,就称为“六管”。
王莽新政的两个政策,一个是农业政策,一个是商业政策。
施行起来却遇到了极大阻碍。
商业政策导致大商人与地方政府、豪民富户狼狈为奸,盘剥百姓。
官府收税十分烦苛,连不事生产的城市居民也要纳税。
而且条法苛细,处罚严酷,重的甚至要处死刑。
广大中小工商业者乃至居民均受其害。
结果工商业遭到极大的破坏,五均六筦在百姓眼中成了暴政。
五均六筦施行了十几年,到地皇三年(公元22)才准备废除,第二年新莽政权就告败亡。
这里重点谈农业政策。
王莽附会《周礼》,托古改制,复古味道浓重。
王莽认为造成天下贫富不均的原因在于土地兼并,而土地兼并的原因在于“废井田” ,所以他下令实施“均田制”,禁止买卖土地(称王田)和奴婢(曰私属),凡男口不满8人而土地超过九百亩的,分其余田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分田。
可见均田制度就是起源于王莽,不过却是以失败告终,没能创设成功一个小农经济社会,而后来的北魏和唐朝统治者却在这方面成功了。
如果初步的均田成功,想必王莽还会进一步推行他的井田制。
即按照典籍上记载的那样实行土地政策,如《周礼·地官·小司徒》所云:“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又如《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但是井田制是否真正在西周实行过,现在看来都成为了一个问题。
很多学者倾向于认为,《孟子》中的井田,是中国古代一种空想,应该把井田制与井田思想分开看,中国古代不曾存在过井田制,当然井田思想作为一种美好理想却存在于整个封建时期。
所以王莽意欲推行他的新土地政策,实在只是他的一相情愿。
西汉末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在这种情况下宣布土地国有,并要求田多者分出多余的田给无田者,无疑触动了地方豪强的利益,而这些新兴地主又往往与宫中宦官串通一起,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均田制无疑会受到抵制。
而要实行井田制,使每个人都为国有土地劳作,回到一个可能是完全不存在的历史情景,则更是不可能事件。
其实当日的情形,要想有所改观,只有一天办法,就是造就一次分裂和混乱,通过战乱使地方豪强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同时人口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
然后再由一新兴势力重新统一全国,一切重头再来,重新创设一个以小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社会,这样的社会形态便于维持统治者的专制统治。
这实际上就是光武帝所作的,也是历代开国统治者所作的。
这样做后一个朝代大概就能够维持数百年左右时间,到王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政府管制不力,导致小农经济社会形态遭到彻底破坏,加之腐败、自然灾害以及外敌入侵等因素,统治者于是被推翻,一个王朝就宣告寿终正寝。
王莽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会失败
见仁见智而已,切莫过于认真对待。
日常中缺少这类近乎娱乐的辩论,生活未免太枯燥无味了。
不妨也可以这么猜想:王莽也可能是古代人穿越到现代后又穿越回去,带去了现代思想
是吧
多些头脑风暴,也能具有启发作用,活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