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分析某一联的作用答题思路,怎么分析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诗词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思路指导高考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后,重视了阅读理解能力,也加大了答题的难度。
每年高考考生在这一板块上失分相当严重。
尽管各种教材、资料对诗歌鉴赏方法归纳很系统,但或过于理性,或过于详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笔者拟定从高考常考题型的答题思维角度来简单谈一下,希望能对学生答题有所启示和帮助。
题型一 分析“诗眼”型【题型评点】“诗眼”是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一般指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
有时也指能传达主旨的一个句子或关键词。
“诗眼”分析题型,命题角度小巧,主要从语言角度来考查诗句中炼字、炼句的技巧。
这种题型在2003年高考全国卷中考查了。
在以后的几年中,因其命题角度小巧、难度适中而成了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命题特点】在题干中有两种问法:一是先要求找出诗句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或词,然后要求结合全诗阐发理由;二是预设一种前人评点(“诗眼”已指明),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观点,再阐发理由。
题量上一般只有一个,包含两个问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
为什么
请结合诗歌简析。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2、提问变体有:①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②本诗某句用的甲字,在其它版本上用的是乙字,你觉得甲、乙两字哪个更好
为什么
(如2004年高考湖北卷和辽宁卷)【简易思维】1、读诗句,定“诗眼”。
若问字词则抓句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若问句子则抓诗歌情感句、议论句、警策句。
2、阐发理由,注意层次。
先解释字词的字面意义(概念意义),再回归原诗分析所用修辞及其效果(语法意义),最后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炼字效果(语境意义)。
分析既联系整体又着眼于细节,点面结合。
3、答案表述格式:判断??—解释(本意)—分析(手法及效果)—总述(效果)。
【典型题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高冠谷口招郑鄠 (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氲。
“诗眼”指的是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析。
简析:此题为“诗眼”分析型,主要形式是先判断再评析,共两问。
题干中已把“诗眼”定位在第二联写景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即可找出“诗眼”来。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然”、“暖”。
(判断)“然”通“燃”,意思是说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儿。
(字面意义)该联中作者用拟人手法,绘形绘色,精练传神地描写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抒发了诗人对朋友这种恬淡闲适隐居生活的渴望之情。
(语境意义)题型二 分析意境型【题型评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的诗词占据了古诗词的半壁江山。
无论是写景、借景抒怀,还是托物言志,都要注意景、境、情的有机统一。
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是依托景物(意象)、环境(意境)而存在的,因此鉴赏诗歌要从景、境入手去分析诗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
分析意境是诗歌鉴赏中最为常见的题型。
【命题特点】命题时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是分析诗中景、诗中境、诗中形象,并能概括其特点。
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一是对诗歌的艺术特色作深层地理解分析。
题量为1-2个,命题点主要有:意象特点概括,意境再现与特点概括,形象及其情感的分析。
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这首诗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简易思维】1、解读全诗,勾其玄要。
要总体把握意象、形象的特征 (什么景、什么地、什么时令、什么人、什么特征) 。
2、理清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
有时诗中所描写景物比较复杂,要分清景物间的主从、详略、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分清景与情之间的并列、因果、互衬、交融或交叉等关系。
3、分析写景技巧,主要从三方面考虑:层次角度(时空顺序、动静虚实、色调冷暖、正反点面等),遣词造句(炼字及修辞手法),具体技巧(渲染、烘托、白描、对比、象征、比兴等)。
4、体会意境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达志向,抒发情感等。
5、语言组织:先分后总,联系诗句,分条作答。
注意问题:1)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诗句,要用自己语言再现。
既要忠于原文又要适当创新。
2)概括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要全面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4) 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必牵强附会地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靠。
【典型题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日 暮 (杜甫①)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写下此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简析:本诗首联化用《诗经》中的“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另创新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村寂静的图画。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淡淡的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
自然 让人从阒寂冷清的村落想到家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隐隐透出诗人思乡恋家之情。
参考答案: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农家柴扉紧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暮年济世渺茫的人生悲凉之感。
题型三 对前人评点再评价型【题型评点】对前人的评价或诗论进行再评价是一种开放性的题型,它自由性、综合性、创新性都较强。
答题时着重在阐发理由,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命题特点】一般先引用前人或诗论中有关该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上的评论,然后要求你去判断(是否同意),并阐发理由。
题干文字表述格式:前人评论(诗论引文)—要求判断(是否同意)—阐发理由(为什么)--要求(结合全诗)。
常设立的评价角度有:评“诗眼”,评关键词句,评思想内容,评艺术手法等等。
【简易思维】 1、解读题目,明确要求。
即弄清前人评论的具体角度(内容、技巧、炼字、感情基调、语言特色等),诗论引文中已知的信息(评论角度、对象、已告知的特点概括等)。
2、精读诗歌,整体感知其主旨、情感、抒情方式和写法上最明显的特点。
3、对第一问“是否同意”原则上要顺应命题者的意图(同意),但也不绝对,然后回归原诗阐发理由。
4、恰当选用诗歌鉴赏术语、概念作理性分析,不能就诗论诗。
注意问题: 1)切忌以术语、概念代替分析,分析要有原文意识,应有理有据。
2)分析要有条理,有几问就答几问,其提问顺序一般不能更换。
具体表达时,内容与技巧两个角度不要交叉表达。
3)运用术语要准确,切忌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4)高考只答第一问,一般是不给分的,必须有分析。
5)答案语言表述上要注意逻辑性和文采性。
【经典题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送李端 (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塞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有人说,本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基调的评价。
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自古多情伤离别,本诗以“悲”字统领全文自然言之有理。
首联第二句直言离别之“悲”,有提挈全篇之作用;颔联描写了一幅严寒送别图,淡雅中有几分沉郁,暗含其“悲”;颈联回忆往事身世,更见其“悲”;尾联也收束在“悲”字之上。
参考答案:同意。
(第一小问)本诗以一个“悲”字统领全文:首联写送别环境,直击“悲”字;颔联又写送别,抒依依不舍之情,“寒云”“暮雪”紧扣“悲”字;颈联回忆往事,感喟身世,更显其“悲”。
少孤漂泊,知音难求,刚遇知己,却又要别离,能无悲乎
尾联写故人远走,只盼早日相见,可风尘纷扰,何时才能相见
前途一片茫然,仍“悲”情不断。
(具体分析)总之,全诗将惜别、孤寂、感时伤怀复杂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悲凉。
(总述)题型四 比较鉴赏型【题型评点】这种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在题材、感情、写法、风格上相似甚至对象相同的两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这种题型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点多,易于考查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综合鉴赏能力。
因此,这种题型会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命题特点】一般选取的两首诗歌在内容和写法上有某种相似点。
命题的方式是要求学生从异同两个方面来思考,具体设立为1-2比较点,指向性明确,没有大而全的题目出现。
比较中综合考查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相关知识和能力。
提问方式有:①设二问:一问内容或写法的异(同),二问具体分析其差异性。
②变体一:比较更改前后的优劣。
如诗歌顺序打乱后,比较改变前后的效果的不同;就诗句中关键字词更换后,比较更换前后的效果的不同。
③列举两首诗,问你更喜欢哪一首,并阐明你的理由。
这种题目十分开放,答案一般是一则短小的鉴赏文,目前高考中尚未出现过,备考中要适当训练。
【简易思维】1、通读诗歌、题目,把握考查重点,做到胸有成竹。
2、分别解读每首诗,把握其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信息。
3、结合题干要求,从相同或相异角度去整合两首诗的信息。
4、分条作答,组织语言要简明、连贯、准确。
注意:分析不能顾此失彼,要兼顾两诗;对比分析要具体,突出差异性。
【典型题例】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
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要说明。
2、这两首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也不相同,请任选一个鉴赏角度分析这种不同。
简析:这是两首边塞诗的比较鉴赏题目。
所拟的两道题目带有较强的综合性,但命题角度指向性很明确:第1题是要求从内容角度比较抒发情感的差异性;第2题是从一个小角度比较艺术手法的差异性,虽然是一个开放性题目,但作答角度单一,要求很低。
考生一般能作答的。
只要把握了题目考什么,怎么考,再读诗歌就有的放矢了,轻松多了。
参考答案:1、高诗写景,表现了将士牧马归来,胡马北去的和平宁谧的图画;写笛声,表现了盛唐豪情和一些人的怀乡之情。
李诗写景,表现了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凉;写笛声,表现了怀乡的迷惘和无限的悲凉。
两诗所选景物不同,传达出来的感情基调自然不同。
高诗婉,李诗哀。
2、炼字角度:高诗中的一个“满”字就写出了牧马时节梅花凋零的合理性,洋溢着一种盛唐豪情,更隐喻着全体将士怀乡的不伤之思。
李诗中一个“尽”字,写出了全体戍边战士的绵绵不断的乡思。
或:修辞角度:高诗中妙用通感,将《梅花落》的笛曲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形象,由边地无梅而引发战士对家乡梅的思念。
李诗用恰当的比喻,如“沙似雪”“月如霜”,写出了边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
或:技巧角度:高诗虚实结合,象征暗示。
“雪净”写春来,象征边危化解后的和平,“月明”暗示边塞的安静,“牧马”暗示胡马北退和戍边战士牧归,“羌笛”暗示边烽暂息的安闲。
前二句实写边塞和平生活,后二句虚写,抒发将士心志。
而李诗则用烘托铺垫,以“沙似雪”“月如霜”来渲染环境险恶,衬托战士的乡思之情。
题型五 “关键说”分析型【题型评点】古人写诗十分讲究构思,十分注重炼字、炼词,往往一字一词关乎全诗主旨、思想感情,因此这一字一词便成了诗歌构思的线索甚至是关键。
命题者抓住这一点以小见大来命题,可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程度。
2002年高考语文卷诗词鉴赏题目改革就率先考了这种题型,随后几年高考都不同程度地考查了这种题型。
它以小见大,难易适中,考查全面,将仍被命题者看好。
【命题特点】题目中先指出某字、词和句是全诗之关键,要求你谈谈你的理解。
有时和评价性题目命题格式一样,要求先判断,再阐明理由。
一般设置一个大题量。
常见的提问方式方式:①某词语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以
②有人认为某词语是全文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简易思维】1、抓关键词(句)的位置:题目中(如《春夜喜雨》中的“喜”字),诗歌有开头,诗歌的中间,诗歌的结尾。
2、抓关键词(句)对主旨的突出作用:点明主题(开头),强化主题(中间),深化主旨(结尾)。
3、抓关键词(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统领全篇,深化主旨。
【典型题例】 秋 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行又开封。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意万重”一词是全诗的关键,“意万重”是什么意思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简析:此题要求我们理解全诗的关键,并对之作评价。
一共三问,第一问是为答后两问服务的,因此只要理解了“意万重”的内涵,后两问就容易多了。
从题目和诗中景物来判断,诗人的“意万重”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
参考答案:“意万重”就是指诗人心中说不完、道不尽的愁绪。
同意这种说法。
“见秋风”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又起“意万重”,正是“意万重”,欲说还休,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引发“临行又开封”。
可见诗中的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起的,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也是由“意万重”造成的。
【举一反三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弯,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认为“凉“字用得最生动传神。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
一个“凉”字既写出了月色的秀丽明朗,又点出了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更与后面的“镜”字相照应,表达出了月光明洁,水色清澈的优美意蕴。
有力地衬托了诗歌意境的创设。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试分析本诗的颔联或颈联,对景物描写的特点作具体的分析。
(2)通过诗中的景物描写,你可以看出“卢岵山居”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从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颔联写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见,是近景。
苍苍古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石连为一体;泉水湍急而清澈,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有的景物,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古朴、清幽。
或:颈联写作者在山中看到的远景。
一场春雨悄然而至,众多的山峰在雨中显得幽暗;山中云雾弥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到云雾深处。
这两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高峻、幽深、奇特。
(2)“卢岵山居”地处高峻、偏僻的深山 之中,风光优美,环境清幽,远离尘世。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山居的倾慕之意,对山居主人的赞许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赤 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同意。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
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 沉醉东风?秋景挂绝壁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如果从作品的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角度出发,你更喜欢这两首中的哪一首
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是一道半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能自圆其说,无论你认为哪一首更好都可以。
关键是要能比较准确的说出该首小令所写出的意境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提示)两首小令都运用白描手法,状写秋景。
但第一首作者把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创造出萧瑟苍凉的意境,突出表现了羁旅愁绪。
第二首小令作者写在秋意里对洞庭潇湘的观感,气象明朗开阔,意境宏伟,表现了开朗乐观的情怀。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前人评析这首词,认为开篇一个“异”字统领词的上阕,请说说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
词引用“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典故主要抒发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首句抓住“塞下”这一特殊地域来写“异”的,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千嶂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幅“塞外关山秋景图”。
引用典故是为了抒发将士报国之志。
现在敌军末退,边境末宁,尽管厌战思归,但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
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
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
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无论是鉴赏还是评价,实质上都是考查考生对于诗歌的想象能力。
考生从哪些方面去想象,怎样去想象,如何结合诗歌本身、命题者所问、自己所想,不枝不蔓,按要求写出来,这是答题的关键。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形象:身份+性格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如来,袜■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二、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简析〕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深层含义)三、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析〕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四、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简析〕“凉”。
“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五、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人炼字妙用的理解阐释。
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简析〕“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七、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例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绝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
〔简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八、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简析〕(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九、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例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试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这首诗。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
一二两句写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红花、绿柳、碧水。
上下辉映,生机盎然。
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初中英语作文格式及常用句型
句型(一) such+名词性词组+that… So+形容词\\\/副词+that…——如此……以致…… 例如:(1)She is such a good teacher that we all love her.她是一个好老师,我们都爱她。
(2)It was such a hot day that they didn’t go out for a walk as usual.这么热的天气,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注意点: 1.such+a+形容词+名词+that…,可以改写成:so+形容词+a+名词+that…,例句(1)可以改写成:She is so good a teacher that we all love her. 2.在such+形容词+名词复数或不可数名词+that…结构中,形容词如果是many\\\/few或much\\\/little时,用so不用such,即:so+many\\\/few+可数名词复数+that…,so+much\\\/little+不可数名词+that… (1)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room that I can’t get in.房间里人太多,我进不去。
(2)The man has so much money that he can buy a car.那人很有钱,他能买一辆小汽车。
句型(二) There be…,either…or…,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 例如:(1)There is a pen and two pencils in his pencil-box.他的铅笔盒里有一支钢笔和两支铅笔。
(2)Not only you but also I have been to the Great Wall.你和我都没有去过长城。
(3)Either you or I am leaving for Shanghai.要么你去上海,要么我去上海。
(4)Neither you nor he is right.你和他都不对。
(5)Both Jack and Tim are English. Jack和Tim是英国人。
注意点: 当这几个句型连接主语时,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要考虑“就近原则”,对比both…and… 来记忆,both…and…连接主语时视为复数。
句型(三) Enough+名词+to do…——有足够的……做某事 形容词\\\/副词+enough+to do …——足够……做某事 例如:(1)There is enough room to hold these people to have a meeting.有足够的地方容下这些人开会。
(2)The boy is strong enough to carry the heavy box.这个男孩力气够大,能搬动这只箱子。
注意点: enough做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放在所修饰词的后面,句子可以用so…that…句型改写。
例句(2)可以改写为:The boy is so strong that he can carry the heavy box.这个男孩力气很大,能搬动这只箱子。
句型(四) too+形容词\\\/副词+to do…——太……以致不能…… 例如:(1)I was too excited to say a word.我激动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2)Tom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apple. Tom太矮了,拿不到那个苹果。
注意点: 这是一个否定句型,不能在不定式前加 not,可以用so…that…结构改写,例如例句(1)可以改写成:I was so excited that I couldn’t say a word. 句型(五) So that …——以便\\\/以致…… 例如:(1)They studied hard so that they could pass the exam.他们学习很努力,为了能通过考试。
(2)They started early so that they caught the early bus.他们起得很早,结果赶上了早班车。
注意点: 在例句(1)中,是引导目的状语;在例句(2)中,是引导结果状语。
一般来讲,从句中含有情态动词的,为目的状语。
无情态动词的,为结果状语。
句型(六) 祈使句+then\\\/or\\\/and+陈述句 例如:(1)Work hard,and\\\/then\\\/and then you will live a happy life.努力工作,你就会过上幸福生活。
(2)Hurry up, or we will be late for school. 快点,否则我们上学就迟到了。
注意点: 以上句型都可以用条件状语从句来改写。
例句(2)可以改写成:If we don’t hurry up,we’ll be late for school.句型(七) (1)It’s time for sth.是干某事的时间了。
It’s time (for sb) to do sth.该干某事了。
It’s time that sb did sth.该干某事了。
例如:(1) It’s time for the meeting.该开会了。
(2)It’s time for us to go to school.我们该上学了。
(3)It’s high time that you went to bed.你该上床休息了。
注意点: 在句型(3)中,可以在time前加rush、 high等修饰词,这个句型是虚拟语气的一种,含有“稍迟一点”的含义。
而(2)则是“正是干某事的时候”。
句型(八) (1)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干某事花某人一些时间 (2)sb. spend some time on sth.\\\/(in) doing sth.某人花时间在某事上\\\/花时间干某事 (3)spend some money on sth.\\\/(in) doing sth.花钱在某物上\\\/花钱干某事 (4)sth. cost sb. Some money——某事花某人一些钱 (5)pay some money for sth.为某事(物)付钱 例如:(1)It took me two hours to write the letter.写这封信花了我两小时的时间。
(2)He spends half an hour (in) reading English every morning.他每天早上花半小时读英语。
(3)He spends one hour on the housework every day.他每天花一小时做家务。
(4)The bike cost me 298 yuan.这辆自行车花了我298元。
(5)I spent 298 yuan on the bike.我买这辆自行车花了298 元。
(6)I paid 298 yuan for the bike.我花了298元买这辆自行车。
注意点:cost主语一般为物;spend、pay主语一般为人。
例(1)中it 用做形式主语,动词不定式为真正主语。
句型(九) (1)Why not do…?为什么不干某事
(2)Let’s do …让我们干某事吧。
(3)Shall we do …?我们干某事好吗
(4)Would you like something\\\/to do sth.…?你想要什么吗
你想要干…吗
(5)Will you please do …?请你干某事好吗
(6)What (How) about doing…?干某事怎么样
例如:(1)Why not go and ask our teacher?Good idea!Let’s go.为什么不去问问老师
好主意
走吧
(2)Shall we go out for a walk?No, let’s go to the zoo.我们去散步怎么样
不,我们去动物园吧。
(3)Will you please fetch some chalks for me?请你给我拿些粉笔,好吗
(4)What about singing an English song? Wonderful!唱首英语歌曲怎么样
好极了
注意点:这些句型都是表示“建议”的句子,可视为同义句。
句型(十) (1)Let’s go out for a walk,shall we?让我们出去散步,好吗
(2)Read the book carefully,will you?认真读书,好吗
注意点:在这两个句型中,(2)所代表的祈使句,一般用will you构成反意疑问句。
在(1)中Let’s表示包括“我”在内,用shall we,但若是let us,表示不包括“我”在内,则用will you。
例如:Let us go out for a walk,will you?你让我们出去散散步,好吗
句型(十一) So+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也…… Neither\\\/Nor+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也不…… 例如:(1)He can sing a lot of English songs,so can she.他会唱很多英语歌曲,她也是。
(2)Sh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so do I.她英语说得好,我也是。
(3)Li Lei hasn’t read this book,neither has Lin Feng.李蕾没看过这本书,林风也没看过。
注意点:这两个句型都表示和前面所陈述的内容相同,用倒装句。
要注意和 “so+主语+be\\\/助动词\\\/情态动词——确实是”相区别,试对比一下例(2): A:Sh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她英语说得很好。
B:so she does.确实是这样。
句型(十二) I don’t think his answer is right.我认为他的答案不对。
例如:(1)I can’t believe she is right.我相信她是不对的。
(2)You don’t think they will come tomorrow, do you?你认为他们明天不会来,是吗
注意点:Think、believe、suppose 等接宾语从句时,表示否定时否定主句。
变为反意疑问句时,若主语是第一人称,简短问句与宾语从句的主谓语保持一致, 若主句主语是其他人称,与主句主谓语保持一致。
例(1)变为反意疑问句应为:I can’t believe she
人教版初2-3英语课本所有重点。
270分重赏
20分钟内要。
2.能掌握句型:Who’s your...
What’s he\\\/she like? 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3.培养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 Warm-up1.Show some picture of some classrooms.( music room\\\/ art room\\\/ computer room)2.将各老师的图片贴到各教室里:Who is he\\\/she? He\\\/she is our Music\\\/ Science teacher.3.根据以前学过的描述人物的形容词,结合呈现的教师自编一个Chant 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Eg. Tall, tall, tall, Computer teacher is tall.\\\/ Short, short, short, Science teacher is short.\\\/ Thin, thin, thin, Art teacher is thin.\\\/ …)二.Presentation1.take out some photos. 出示一些任课老师的照片。
问:Who’s he\\\/she? 引导学生回答: He\\\/she’s our music\\\/Chinese\\\/ art teacher. Etc.2.教师拿其中一张照片进行形容。
He’s our Chinese teacher. He’s short and thin.引导学生利用照片问答:Who’s he\\\/she? What’s he\\\/she like?3.出示猪八戒和Zoom的图片。
What’s Zoom like? 引出heavy.4.比较两个老师,引出 young and old;让学生逐个说:I’m old, you are young.5.教学kind, funny.出示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的笑脸。
What’s she like? 引出 kind.出示一个有趣的老师的图片,引出funny.三.Practice1.Listen to the tape. “ Let’s learn.”2.Chant: My grandpa is old, my mother is young … …3.Let’s guess.(两人小组Who’s your friend? \\\/Guess! \\\/Boy or girl?\\\/Boy .\\\/What’s he like?\\\/He’s tall and cool. He has two big eyes. He’s…\\\/Is he…\\\/Yes!)4.Sing a song “my new teacher”五.AssessmentLet’s try. & Activity book.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听懂、会说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以下对话: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Yes, we have a new English\\\/ math\\\/ art\\\/ science\\\/ computer\\\/ music\\\/ P.E teacher. What’s he\\\/she like? He’s \\\/ she’s thin and short. And he’s \\\/she’s very kind.2.了解歌谣的含义,并能吟唱歌谣的内容3.将所学的句子运用在游戏中,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教学过程:一.Warm up1. oral pactice2. let’s chant.(My grandpa is old, my mother is young……I’m kind too.)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1. 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自己各个学科老师风采。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板书出示两个重点句型,然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Eg. S: Mr. Chao is my math teacher. He’s thin and short. T: Who’s your math teacher.S: Mr Chao. T: What’s he like? S: He’s thin and short.2.(事先请学生准备好)课上请3名学生以哑剧形式并配道具表演各种神态或动作,并挂上表示职业的胸卡。
T: Look. There are three new teachers here. They want to meet us.( 接着学生表演) T: Do you have new teachers?Ss: yes. We have a new science teacher. T: Who’s your science teacher? (可由学生提问) Ss: Miss Hu. T: What’s she like? (可由学生提问)Ss: She’s very young and kind.3.让学生三人一组自创对话,也可扩充谈论computer teacher, P.E. teacher, music teacher, art teacher, etc.4.听录音Let’s talk 部分,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5.用学生课前准备好的一张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科教师图片,请学生自由对话。
教师规定必须使用以上两个句型,然后评出一位最受欢迎的老师。
三.Homework请学生描述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或家庭成员。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听懂、会说本课时单词及词组:principal, university student, strict, smart, active.2.能听懂、会说句型:Who’s …? He’s from … What’s he like?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3.能听懂Let’s chant 的歌谣,并按节奏来念4.能运用上节课的词汇进行Pair work的练习。
5.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Read and write.教学建议一.Warm up1.听唱歌曲:My new teacher2.反馈第二课时的口头作业。
3.将pair work 提前,巩固本单元新句型: What’s he\\\/she like? 和part A 所学形容词:young\\\/funny\\\/ heavy\\\/ kind\\\/ old\\\/ short\\\/thin, 以及职业名词:English teacher, science teacher, music teacher, P.E. teacher, Chinese teacher, etc.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1.教学principal, strict, university student.展示校务会议时场景,认识出席会议的各种老师,运用Pair work 形式引出新单词。
2.教学smart & active .用university的照片引出smart., active3.游戏巩固单词。
Bingo.Talk about each otherfinish the sentencespronunciation \\\/br\\\/ \\\/bl\\\/三.AssessmentLet’s sing完成AB第四课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能进一步巩固已学单词在对话中的运用.2.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建议:一.Warm up1.Greetings and daily talk2.听唱歌曲《My new teacher》3.Let’s chant (part B)(拍手打节奏)二.Presentation1.Listen and guess.课前准备好录音(班主任老师与一生的简短对话录音)T: Who’s that man\\\/ woman\\\/ young lady?(Students guess.)T: Is he\\\/she strict\\\/ kind\\\/ funny\\\/ pretty? (Students answer.)(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句型)三.Practice1.Let’s talk教学看图片,听录音根据对话,师生问答Who’s that young lady? Is she pretty\\\/ strict\\\/ kind?听录音跟读对话小组竞赛:分角色朗读2.(课前请每位学生画好一张图画:自己喜欢的一位老师)个人挑战性对话练习:学生出示图片,邀请任何一个同学对话。
3.Group work教学,四人自由组合,任意抽取一张卡片,进行对话练习(课前请每四人小组准备教师称呼卡片:Mr…, Miss…)Guessing gameT: She’s\\\/ He’s our teacher. S1. S2: Is she\\\/ he …? T: Yes\\\/ No,… T: shows the card.四.Consolidation1.Talk and draw教学(教师先准备拼图卡片,如不同性别、年龄、神态、体态特征的人物部位,主要是头部和身体部位)Ask one student to introduce a teacher whom he likes best. T chooses one and sticks it on the wall. In order to make a person whom the student describes.师与一生问答,每组依次推选一名学生上台进行拼图游戏2.Let’s try 教学a. Listen and circleb. check up五.AssessmentActivity book.第五课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巩固四会单词:strict\\\/ funny\\\/ pretty和四会句子:Is he strict? Yes, but he is very kind.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掌握ea\\\/ ee\\\/ bl\\\/ br字母组合的发音,并能准确地读出这些单词。
教学建议:一.Warm up1.Let’s chant2.表演第四课时的Let’s talk.二.Discuss the card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小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看谁先到达终带内。
三.Read and write1.联系和巩固四会单词:活动设计:1. I spy 使用卡片strict funny pretty图片上出现人物和表示人物特征的单词,然后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
要求学生注意看,然后说出这个单词,看谁反映快,再一起书空。
活动是合计2, 排一排,拼写单词的游戏。
2.听录音,回答对话后的问题3.再听一遍,要求学生填写对话中的四会句子(每两人一张作业纸,其中对话的四会句子空者,听后让学生自己填)四.Pronunciation1.教师出示每组单词卡,让学生读并注意动脑筋,看每组单词有什么特点。
(包括字母组合的特点和读音的特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3.教师准备一些新单词,这些单词具有以上的特点,让学生准备地读出,并归类。
4.读出后面的绕口令。
五.Assessment1.Listen and number.2.check up the answers.第六课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英语国家姓名的表达方式,基本了解Story time部分的故事内容及能听懂;2.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尊重别人。
3. 帮助学生利用获取个英语所需信息的资料。
教学建议:一.Warm up1. Greetings and daily English.2.生: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每人一张姓名卡片,挂于每位学生胸前。
学生根据各自的胸卡,互相问候。
(胸卡上印有Mr.----或. Miss----的字样)二.Presentation1.Smart game多媒体“反应”游戏。
在多媒体上出示各种先生、小姐的照片。
通过瞬间展示一张张带有全称的照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 这是Mr还是Miss.引入:family name和given name.教师在引导一、两张图片后,询问:“Do you want to come here?”“Try please.”引导学生说出“Let me try” 再由学生引导,学生竞猜。
学生在游戏中争得”smart winner:.2.Introduce在课件中呈现几个人物。
T: Who’s that man \\\/ woman?引导学生用此句询问。
T: Do you want to try? S1\\\/S2\\\/S3\\\/S4: He’s my … His\\\/ Her name is…通过引入球星贝克汉姆的照片,引入 football player.3.Fun time, Thumb game学生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带有称谓的小帽子,三人一组进行介绍。
然后由教师随意加入,引入”Can I join you?”再让学生自由组合,练习“Can I join you?”4.Watching让学生看一段球赛,复习:What’s he like? He’s tall\\\/ strong\\\/ heavy\\\/ short…通过观看射门,引入Shoot, missed.通过比赛结果,引入比分的说法。
如:Ten to three. Etc.三.Practice1.Listen and try to say2.通过动画展示未学句型“That’s for sure”3.让学生听听学学说说。
四.Extension介绍一些足球比赛专用术语。
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中考英语试卷分析裘有桃单项选择:历年来中考英语的单项选择属于极易得分的题目,15道单选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在特定语境中对所学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该题覆盖面广,无偏题,考点突出,立足课本。
主要考查项目有冠词、代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动词等词类的掌握情况以及句子的时态。
语法点侧重考查其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但都是常见的交际应用,比较简单。
几年的考题风格主要是对一些词类的用法考生语言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
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
在单选题中,多数体现为情景对话形式,题目灵活,看起来容易做,但如不根据特定的语境认真考虑,往往失分。
交际用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历密切相关,考查这一点充分体现了要注重语言交际能力学习的这个导向。
突出对词类的考查。
从历年的中考题可以发现每年都必考的有情态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名词,动词的时态,日常习惯用语。
每一题都不难,主要是一些基本的语法,属于极易得分的题目,但一定要细心。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是考查词汇、语法与阅读理解等多种内容的综合填空题。
完形填空题的设置,目的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根据几年中考完形填空来看,命题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体载、题材多样,考查学生涉猎各种信息的能力中考英语试题的完形填空题一般为两篇短文,分析近几年完形填空
初中英语该怎样复习
1. 通常用作复数合名词 police(警察),people(人),cattle(牛,牲口)合名词,总是复数意义,用作主语时谓语要用复数: 【注】goods(货物), clothes(衣服)只有复数形式,且只表示复数意义: 2. 只用作单数的不可数集合名词 clothing(衣服),poetry(诗歌),baggage \\\/ luggage(行李), furniture(家具),machinery(机械),scenery(景色),jewellery(珠宝),equipment(设备)等集合名词通常只用作不可数名词,表示单数意义,用作主语时,其后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3. 既可表示单数意义也可表示复数意义的集合名词 family(家庭),team(队,队员),class(班,班上的全体学生),crowd(人群),government(政府),crew(乘务员),committee(委员会),audience(听众),public(公众)等集合名词,当它们表示整体意义时,表单数意义,当它们强调个体意义时,表示复数意义:【注】有时没有特定的语境,用单复数谓语均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