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淀中关于神态描写的句子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
神态描写的句子: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荷花淀景物的句子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洁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 这段优美的文字,为人物活动设定了一个特定的氛围。
小说以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替代了哀鸿声声、狼烟烽起的战争环境的描写。
纵观小说各个部分,都是以美丽的白洋淀水乡作为背景,芦苇、芦席、薄雾、清风、荷花、菱角、湖水、野鸭..这些意象构成了白洋淀的绮丽的风光,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醉人的诗情画意。
小说的几个主要情节都安排在白洋淀旁,都穿插着这份美丽。
而这些“美的极致”正好可以去反衬践踏这份美丽的日本侵略者的“邪恶的极致”。
这是作者独特的审美观下所描绘出来的战争环境。
荷花淀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分析
中的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染一种氛围,人物形象和性格做铺垫“这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实际上,这篇小说的每一幅主体画面,都潜隐着这样的一条基本指向,隐含着这样一种内在精神,作品开篇的关于女人编席的画面描写,基本色调就是“洁白”“银白”“透明”,有意把月色与淀水紧密关联,虽然还没能直接展示荷花淀的正面景色,却通过女人的“眼光”,作了必要的引示,“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到女人们寻夫的一段,又特别突出地写了正午阳光下的白洋淀“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使其与开头的色调保持着一致并逐步向荷花淀推进,最后终于直接展现了“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深邃而高远.
描写荷花淀夜景的句子
——教学札记 《荷花淀》是“荷花淀派”领军人物孙犁的代表作,也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郁,富有诗情画意。
《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景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
小说中对荷花淀景物的描写除了开头月夜苇塘一段外,其他几处虽然都着墨不多,但每一处的描写都恰到好处地发挥了环境描写应有的作用。
小说开头一句就写到荷花淀的夜色:“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皎洁的月光,凉爽的空气,干净整洁的院落,营造出宁静、明丽、和平的意境。
在这优美的氛围中,水生嫂出场了,她坐在院子里编席子,“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作者将环境描写诉诸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用浪漫的笔法烘托勤劳、善良、淳朴而又心灵手巧的水生嫂,将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刻画水乳交融,人与景相得益彰。
同时,联系水生嫂等丈夫回家、夫妻夜话等情节来看,这段景物描写还要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如此多娇的山河、如此美丽富饶的家园岂容敌人的铁蹄蹂躏,荷花淀的儿女正是为了保卫家乡才必然拿起武器和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
当然,夜景的描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需要,环境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为,正是斗争形势的变化,区上开会研究斗争部署才到了深夜,水生嫂才在月光下一边编席子一边等丈夫归来。
因为形势紧迫,才有水生夜访各家各户,给“拖后腿”的年轻媳妇们做通思想工作。
也正是夜访的匆忙,才有年轻媳妇们第二天“冒失”探夫的危险遭遇。
荷花淀课文开头写女人在月下编席,为什么要插一段对白洋苇地和白洋淀席的描写
荷花淀课文开头写女人在月下编席,为什么要插一段对白洋苇地和白洋淀席的描为了说明白洋淀的美丽
荷花淀环境描写语句赏析
< <荷花淀>>的作者是孙犁,他的主要风格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
从艰难的战争岁月中发现生活的美和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主要写,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渲染一种氛围,突出人物形象和性格做铺垫“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这几段描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其一,作者选取的描写对象本身的自然美感:月亮、女人、身下的苇席、远处的荷花淀……其二,将描写对象的特殊组合又进一步升华和丰富了美:月亮底下,女人编席,远处一片飘着荷花荷叶香的白洋淀……其三,话语的修辞、装饰更增加和扩充了无限的美感:凉爽得很、干净得很、湿润润的、柔滑修长、“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再加上中间两个自然段几个设问引发的对白洋淀广阔浩淼、物产丰美的联想……这所有的文字中,哪里有一点点战争的味道
又哪里有一点点尘世的纷扰
作者正是要通过这种绝美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一种纯美的境界。
一般来说,小说的开头都是为全篇确定基调的部分,《荷花淀》这样的极富美感力度的开头,显然已把读者带入了一种特定氛围,对全篇的阅读笼罩性极强。
与此类似的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描写,除了中间部分有段关于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写,然后就是末尾处的对于荷花淀的直接描绘。
对荷花淀的描绘其动感更强一些,而且也有意将人与荷花荷叶融为一体。
使人在领略荷花淀的无限美感的同时,更能深入把握其内在精魂。
人们都知道,画家徐悲鸿画马,并不简单地是为画那些马的形体,而是为贯注进一种人的精神,借以表现一种民族精神。
小说《荷花淀》这种画面感极强的作品,其最终意味也正是为了体现一种民族的气节,如同那满淀的荷花荷叶一样,蓬蓬勃勃、亭亭净植、充满生机,这也就是《荷花淀》所创造的全部纯美境界的深层内涵。
实际上,这篇小说的每一幅主体画面,都潜隐着这样的一条基本指向,隐含着这样一种内在精神,作品开篇的关于女人编席的画面描写,基本色调就是“洁白”“银白”“透明”,有意把月色与淀水紧密关联,虽然还没能直接展示荷花淀的正面景色,却通过女人的“眼光”,作了必要的引示,“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写到女人们寻夫的一段,又特别突出地写了正午阳光下的白洋淀“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使其与开头的色调保持着一致并逐步向荷花淀推进,最后终于直接展现了“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深邃而高远。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
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
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声! ”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
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
用这样两句话,作为这一部分的收尾,也就暗示最后部分将是一场消灭敌人的战斗。
《荷花淀》美句 赏析
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了两天,四个青女聚在水生家里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 水生的女人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在这一小小的细节中,孙犁老先生巧妙地运用了衬托和对比,几个女人的性格相映成趣,各有理由,各具千秋,令人忍俊不禁。
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水生的女人,她显然是最聪明的。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这里有担心,有深思熟虑,作为水生的女人,她掌握有更多的一手情报,所以更有发言权。
但是,这里是否也有一些小阴谋、小手腕
你们不就是想自己的丈夫吗
我也想。
你们不是都在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吗
我也需要找一个理由。
但我不会像你们那么没心没肺,不知羞耻,今天落下话柄,被人取笑。
我只说出我的担心,我和你们这些拴在男人裤腰上的没出息婆娘不同,我不赞成去,是你们非去不可的。
这种含糊其辞的担心,莫置可否的深思熟虑,不同于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的牵强托词,也不同于“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的直奔主题;不同于“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的迫不及待,也不同于“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的此地无银。
水生女人,话说半句就被打断,但她却没有再坚持,显然也是非常想去,可谓一拍即合,但她技高一筹,来了个顺水推舟。
半句话,一个省略号,水生女人细腻沉稳、含而不露的个性特点就跃然纸上。
这就是荷花淀的女人们: 那样勤劳。
在公公和儿子入睡后,一个人在院子里编苇席。
那样贤惠。
在丈夫回来之前不会关大门,丈夫一回来就要站起来去端饭。
那样柔顺。
丈夫参军了,留下老人和孩子,把千斤的担子交到妻子柔弱的肩上,并且没有和妻子商量。
而女人只是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有抱怨,藏在认可和称许中;有不满,隐在理解和支持中。
那样情深意重。
为了去看望小别的丈夫,不怕被别人嘲笑,找了那么弱智的理由;更不惜冒了风险,穿越鬼子的封锁区;几个女人好不容易凑齐了理由,冒着危险去看丈夫,却扑了一场空,羞红着脸出来,归途中说的是失望和遗憾,流露的却是对丈夫的爱恋和思念。
那样好强争胜。
“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然后就学会了射击,参加警戒和战斗。
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身上自古以来流淌着的好强、豪爽、无畏和牺牲精神,从花木兰到穆桂英,从秋瑾到赵一曼,从红色娘子军到中国女排。
多么勤劳、贤良、温顺、情深意重的妻子,这样的妻子岂容野兽侵扰、蹂躏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水生们为什么要舍弃小家,拼着性命,参加这场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战争了。
相比之下,丈夫们的形象似乎就要单薄些。
所以有些论者说:孙犁更善于塑造女性形象。
这话有几分道理。
请看,在《荷花淀》中,这些多彩多姿的女子的丈夫们,只有作为代表的水生一个人在表现,他所展现的,则更多的是受党教育多年,有相当的政治觉悟的战士形象。
和妻子谈话时,他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
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 当妻子问家里怎么办时,他说: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
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
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 晓之以理。
安慰妻子,也只说了一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 动之以情。
但这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语言,相比妻子的情深意重,都太空洞、生硬了些。
这些丈夫们的形象,显得缺乏立体感。
可敬,但不可爱。
这样一群不懂风情、不解人意的须眉蠢物、鲁莽汉子,又怎么会让那些妻子们如此迷恋呢
我们在读这篇小说时,一方面看到妻子们情深意重,一方面看到丈夫们板着生铁脸,真是无情之甚。
尤其是在伏击战结束后: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都是你村的
”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
”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没有安慰,没有爱抚也就算了,还讥她们为“一群落后分子”
这样的冷血动物,可惜了这些女人
但是且慢。
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年轻的农(渔)民。
他在说出“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小动作: 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呵呵。
这就露出尾巴来了。
原来,白洋淀的丈夫们也有关注和深情,只不过不太爱表露罢了,或者说,只不过我们不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罢了。
这些男人们也许不善于在人前表达爱情,但不等于他们心中缺乏爱;他们也许不善于对妻子甜言蜜语,但不等于他们缺乏表达爱的手段。
一个小小的动作,一盒精致的日本饼干,似一枚小小的石子,足以在妻子们的心中激起爱的涟漪,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动声色、恰到好处地,完成了心灵的碰撞和交流。
只要心中有爱就够了。
男人还是少说多做吧。
借一句现在流行的时髦语言,酷吧
女人似水,男人如山。
女人柔情似水,妩媚似水;男人稳重如山,沉默如山。
这样的水依恋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呵护着这样的水。
这样的土地是美丽的,这样的人们是不可战胜的。
语文仿写句子。
下面是一段《荷花淀》的景色描写,仿写一段锦州的景物,注意要写出锦州的特点哦
现在已经是黄昏了,夕阳晕染了整个天空,可能是因为在海边,始终有爽爽的风。
这风从南面吹来,从礁石与海浪的拍打中吹来。
海面上没有一艘舰艇,海水像玩了一天已经疲惫的孩儿般安然入睡。
荷花淀里精彩的环境心理描写的语段
一、通过描写外貌表现人物的心理。
通过描写外貌表现人物的心理有两种方式:一是写他人的外貌,来揭示另一人的心理活动;二是写一个人的外貌,来揭示其内心活动。
如,“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
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
她问:‘他们几个哩
’” 这属于第一种类型,当看到丈夫的脸有些红胀,水生嫂的内心紧张,不免有些担心。
如,“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
这属于第二种类型,当几个女人在马庄亲戚家询问丈夫的下落时,“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既表现出羞涩,又表现出高兴与怅惘的复杂心理。
二、通过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通过语言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本文中有许多处,下面摘录一段做一分析。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 以上的对话描写非常出色,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
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表现出女人既怕拖男人的后腿,有急想见丈夫的心理;‘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则表现了女人的急不可耐的心理;‘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表现了水生嫂考虑周全、心细的内心活动;‘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表现了这位女人急于见丈夫的心理;‘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将女子的羞涩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通过动作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小说中常用的方法。
这篇文章中有多处动作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现摘录一处做分析: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
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
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
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描写女人们的划船动作,刻画了她们虽有些紧张,但能沉着、勇敢的心理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