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个成语及解释
易混成语(1)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点也不,不动心。
(2) 不三不四:形容人时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形容人时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3) 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4)侃侃而谈:说话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振振有词: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5)学富五车: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
(6) 息息相关: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7) 扬汤止沸: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8) 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震惊。
骇人听闻:事件本身听了使人非常吃惊害怕。
(9) 无所不能:什么事都会做。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10) 无微不至: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
无所不至:做事无法无天。
贬义。
(11) 迫不及待:紧迫,不能等待,比喻心情急迫。
刻不容缓:指事情紧迫,必须立刻去做。
(12) 因势利导: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道。
顺水推舟:灵活改变原来主张。
(13) 耳闻目睹:亲自听到看到。
耳濡目染:亲自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4)不胫而走: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
不翼而飞:也有前者之意,也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5)背道而驰:彼此相反,侧重指方向不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彼此相反,侧重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16)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品种繁多。
五花八门: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17)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18)绘声绘色: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有声有色: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19)魂不附体:灵魂脱离了肉体。
形容惊恐之极。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失措。
(20)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21)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22)因势利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顺水推舟:喻顺应情势说话办事。
(23)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怒不可遏:愤怒之极,不可抑制。
(24)神采奕奕:精神旺盛,容貌焕发。
神采飞扬: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
(25)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26)信口雌黄:随口乱说,侧重指妄加评论、污蔑和捏造事实。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侧重指说话不假思索,漫无边际。
(27)大海捞针:指白花力气,比喻目的虽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
海底捞月:侧重指目的完全达到,只是白费力气。
(28)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29)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0)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31)承前启后: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32)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33)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34)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35)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36)眉开眼笑:形容极其高兴的样子。
眉飞色舞:色,脸色。
形容极其高兴得意的神态。
(37)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38)脱胎换骨:原谓修炼得道,可脱凡胎成圣胎,换凡骨为仙骨。
后借指彻底的变化。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39)色厉内荏:外表强大实质空虚,侧重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外强中干:意义同前,侧重指力量,用于口语。
(40)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多含讥讽之意。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41)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
齐,一样。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指物。
(42)死灰复燃:死灰,烧余的灰烬。
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亦作“东山复起”。
(43)笑容可掬:掬,两手捧起。
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喜形于色:形,表现。
色,脸色。
喜悦表现在脸上。
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44)喜笑颜开:颜,脸色;开,舒展。
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嬉皮笑脸: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贬义。
(45)五体投地:指两手、两膝和头着地,是佛教最恭敬的礼节。
比喻敬佩到了极点。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服从或佩服。
(46)望梅止渴:用空想安慰自己,侧重指有空想无行动。
画饼充饥:意义同前,侧重指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47)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亦作“了若指掌”。
(48)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
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49)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自听到和看到的。
(50)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②形容闹得很凶。
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覆,翻,翻过来。
比喻急剧的变化。
(51)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
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52)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
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
亦作“风流雨散”。
(53)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比喻平静无事。
亦作“风静浪平”。
一帆风顺:船挂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或阻碍。
(54)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
坠,掉下。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
(55)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贬义。
异想天开:天开,天门打开,比喻荒诞的事。
形容想法离奇而完全不切实际。
一般用于贬义,有时也可作中性词用。
如,科学家要敢于异想天开。
(56)后来居上:后来的人或事物可以胜过先前的。
有赞许意。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57)功亏一篑:功,事功,泛指所做的事。
亏,缺少。
篑,土筐。
愿意是堆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 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后用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
前功尽弃: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58)醉生梦死:比喻象醉酒和做梦一样,糊涂地过日子。
花天酒地: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59)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
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60)滥竽充数:以假充真,还可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表自谦。
鱼目混珠:以假充真,但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61)川流不息: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侧重指同一方向。
络绎不绝:意义同前,侧重指往不同方向。
(62)饥寒交迫:饥饿与寒冷交相逼迫。
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苦不堪。
啼饥号寒:因为缺乏衣食而啼哭。
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63)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岌岌可危:岌岌,危险貌。
形容极其危险。
(64)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
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象新近发生的一样。
(65)家常便饭:①家庭日常的饭食。
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习以为常:谓经常如此,就成为常规了。
(66)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多用于概述经历。
赴汤蹈火:汤,开水。
蹈,踩。
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多用于表达决心。
(67)面目一新:改变原样,呈现新貌。
褒义。
面目全非: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
指景象很破旧,样子很难看。
(68)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
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
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
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69)钩心斗角:心,宫室的中心。
角,檐角。
原谓宫室建筑的内外结构精巧工致,后用以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
亦作“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70)苟且偷安: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
(71)坚如磐石:象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动摇。
固若金汤:金,“金城”的简称,指坚固的城墙。
汤,“汤池”的简称,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形容工事非常坚固。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可指工事,也可指决心意志。
(72)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
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形容表面庄严体面或光明正大的样子。
堂而皇之:①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
②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73)海市蜃楼: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②比喻虚幻的事物。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74)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忍辱含垢:忍受耻辱。
(75)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强调脸色表情和顺。
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
(76)齐心协力:犹言“同心合力”。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强调合力。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侧重齐心。
(77)赫赫有名:赫赫,非常显著的样子,声名显赫。
鼎鼎大名:鼎鼎,盛大,显赫。
形容名气很大。
亦作“大名鼎鼎”。
(78)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
川流不息:川,河流。
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
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
纷至沓来:纷,众多。
沓,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79)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80)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谓名声与实际相符。
名副其实:副,相称。
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
明火执仗:仗,兵器。
点燃火炬,手拿武器。
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做坏事。
(81)明哲保身:明哲,明智,通达事理。
原指明达事理洞见时势的人,善于择安避危,保全自身。
后亦指为了个人得失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
贬义。
洁身自好:洁,洁身,干净,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
也指顾惜尊重自己,不与他人纠缠在一起。
褒义。
(82)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目不转睛:凝神注视,眼珠一转不转。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83)排山倒海:排,推开。
倒,翻倒。
形容来势凶猛。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用来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84)蚍蜉撼树:蚍蜉,一种大蚂蚁。
撼,摇动。
比喻不自量力。
又作“蚍蜉撼大树”。
螳臂当车:当(dāng),阻挡。
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85)锲而不舍:镂刻不停。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多用作形容词,与“精神”搭配。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86)见机行事:机,时机,机会。
看到适当的时机立即行动。
见风使舵:看风向改变帆篷方向。
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
多含贬义。
(87)窃窃私语:私下小声说话。
也作“切切私语”。
交头接耳:紧*着头,凑在耳边低声说话。
(88)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大,力量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88)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形容词性短语。
推心置腹:比喻真心待人。
形容词性短语。
推诚相见:用真心相待。
动词性短语。
(89)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贬义。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90)刻不容缓:缓,缓慢,拖延。
一刻也不能耽搁。
形容形势紧迫。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容等待。
(91)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有分量,情谊深长。
苦口婆心: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92)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93)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
形容数目很少。
侧重指珍贵。
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
则中指不多。
(94)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95)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立场和主见,只是随着潮流走。
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96)悠然自得: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97)忐忑不安:心虚不定的意思。
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
(98)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
天花乱坠: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的)。
(99)天经地义:经,常规,原则。
义,正理。
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00)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天渊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101)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为。
(102)鸦雀无声:形容寂静无声。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
(103)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同样的事物。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104)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105)万无一失:绝对不会出差错。
形容极有把握。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
(106)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自暴自弃:自己糟蹋自己,自己瞧不起自己,形容一种自卑、甘居落后的心理。
(107)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108)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
贬义。
随心所欲: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09)有备无患: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就不会产生祸患。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10)瓮中捉鳖:比喻要捕捉的对象无处逃遁,下手即可捉到,很有把握。
动词性短语。
瓮中之鳖: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
名词性短语。
(111)无所不为: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贬义。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褒义。
(112)无穷无尽:没有止境。
无边无际:谓开阔得望不到边缘。
(113)五颜六色:多种颜色,引申指各色各样。
五彩缤纷:形容颜色繁多复杂,非常好看。
(114)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
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语。
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又作“流言飞语”。
(115)乱七八糟:形容极端混乱,毫无条理和次序。
污(乌)七八糟:十分杂乱,又脏又乱。
(116)燃眉之急:毛那样的紧急。
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名词性短语。
迫在眉睫:睫,眼毛。
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
形容词性短语。
(117)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
(118)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
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
比喻进退两难。
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
形容处境困难。
口头用语。
进退无门:前进后退均无路,形容处境困难,无处容身。
(11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动词性短语。
亦作“杞人之忧”,名词性短语。
庸人自扰: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120)气吞山河:气势能吞没高山大河。
形容气魄很大。
气势磅礴: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
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121)威风凛凛: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
气势汹汹:汹汹,声势很盛的样子。
形容气势凶猛。
(122)想方设法:积极动脑筋,想尽各种办法。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
(123)前车可鉴:比喻前人失败的教训可作鉴戒。
动词性短语。
前车之鉴:比喻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
名词性短语。
(124)敲诈勒索:依仗势力或用威胁、欺骗手段,索取财物。
巧取豪夺:指用巧妙的手段骗取或凭武力强夺他人的财物。
(125)聚精会神:会,集中。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在一起。
形容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126)一心一意:心思意念专一。
一般作谓语。
全心全意:用全部精力。
一般作状语。
(127)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机,想尽办法。
多含贬义。
(128)本末倒置:本,树根。
末,树梢。
置,放。
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形容轻重倒置。
(129)不堪设想:不能想象,侧重指严重的不良后果。
不可思议:不能想象,侧重指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130)貌合神离:表面关系不错,实际不同心,侧重指人或事物。
同床异梦:意义同前,侧重指人,各有打算。
(131)生气勃勃: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生命力强,富有朝气。
多用于指人。
生机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
多用于指事物。
(132)龙腾虎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
生龙活虎: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
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133)视而不见:看见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侧重指不用心或装作没看见。
熟视无睹:意义同前,侧重指经常看见,不重视。
(134)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赤手空拳:形容两手空空,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
(135)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
手足无措:手足无处安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才好。
常用于形容举止慌乱。
(136)视若无睹:虽然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有看见一样。
(137)参差不齐:不整齐,指人水平不一,指物高低长短不一。
良莠不齐:不整齐,指人时指好人坏人本质区别很大,指物时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38)步履维艰:行走十分困难,一般指有病的人或年老的人。
寸步难行:行走十分困难,还可指处境困难。
(139)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形容骄傲自大。
旁若无人:形容态度从容、自然。
亦形容高傲,目中无人。
(140)背道而驰:道,道路。
驰,车马疾行。
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南辕北辙:本要向南行走,却驾车往北。
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141)念念有词:僧道方士等行法术时,口中默念经咒,以通神灵。
后指迷信的人小声说祈祷的话。
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振振有词: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
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142)披肝沥胆: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人民忠诚。
肝胆相照: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143)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
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
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侧重指人的才华。
多用于书面。
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
多用于口语。
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
指成群的人或物。
“出类拔萃”谓超出同类之上。
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
(144)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45、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146、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147、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148、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149、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150、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根据意思写出四字词语或成语
形容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成语:1、随心所欲【拼音】: suí xīn suǒ yù【解释】: 随:任凭;欲:想要。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举例造句】: 我们二人并坐,随心所欲的漫谈。
★臧克家《老舍永在》�【近义词】: 为所欲为、自得其乐【反义词】: 谨小慎微、缩手缩脚2、 为所欲为【拼音】: wéi suǒ yù wéi【解释】: 为:做。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 《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二十三年》:“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何乃自苦如此
求以报仇,不亦难乎
”《隋书·天文志上》:“所以准验辰历,分考次度,其于揆测,唯所欲为之者也。
”【举例造句】: 他们满以为有了如此强大精良的武器,就可以在别人的国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3、我行我素【拼音】: wǒ xíng wǒ sù【解释】: 素:平素,向来。
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 《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举例造句】: 笑骂由人笑骂,我行我素而已。
what与how在宾语从句如何使用
朋友,您好
现回答您题:如果宾语从句的谓语是不及物动词,并且是指方式和状态的,您就用how ,因为 how在宾语从句中作状语,常指方式和状态。
,如果宾语从句的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并且是指“做”什么,您就用what,因为 what在宾语从句中作宾语,表示做什么。
及物动词就是需带宾语意义才完整的动词。
how to do it 等于what to do。
在what to do这个结构中,to do 是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它的宾语就是前面的 what 。
如果您用how to do,这个结构就错了,因为how 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宾语,所以,必须带上it, 而 it就作todo的宾语,这样就正确了。
所以,这两个短语相等。
我是英语老师,很荣幸帮助您。
“做好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说”用成语怎么表达
骂人不带脏字的话听你说话,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任何人工智能都敌不过阁下这款天然傻瓜。
阁下长得真是天生励志
动物穿这衣服都变人了,你丫一穿上立马就变动物你属黄瓜的,欠拍。
你媳妇属螺丝的,欠拧。
我电脑里有你母亲300多张照片你给我滚,马不停蹄地滚装可爱的话可以瞬间解决人口膨胀的问题白痴可以当你的老师,智障都可以教你说人话21世纪很危险,快回到你的侏罗纪去吧看到你的脸,就觉得你爸妈在制造你的时候没认真。
我要说你是个二愣子,我都是表扬你你1回头吓到一排教学楼你2回头山崩地裂水倒流你3回头哈雷彗星撞地球你4回头姚明改打乒乓球你迈着犬步走在乡间的小路,还说自己被别人踢碎的嗓子唱歌像他妈阿杜我国那么多兵器你不学,学剑。
上剑不学学下剑,下剑招式那么多你要学醉剑。
剑铁你不学学银剑
终于你达到了人剑合一的境界那就是——剑人我不草你妈你就不知道我是你爸啊你考试考不了180,考得了249的哥哥你左看像白痴,右看像傻子,上看像头猪,下看像头驴。
如果你的丑陋可以发电的话全世界的核电厂都可以停摆天下之大,大不过你缺的那块心眼你长得很抽象。
我可没说你不要脸,我是说不要脸的都是你这样的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光速有多快,你就滚多快我忘了世界还有一种人火星人,你从那来的吧你小时候被猪亲过吧?你长的外形不准比例没打好你需要回炉重造你再有劲你能憋住尿吗
(骂人的话越毒越好)这么不要脸,这么没心没肺,你的体重应该会很
初二英语语法总结
初二英语语法总结1) leave的用法 1.“leave+地点”表示“离开某地”。
例如: When did you leave Shanghai? 你什么时候离开上海的
2.“leave for+地点”表示“动身去某地”。
例如: Next Friday, Alice is leaving for London. 下周五,爱丽斯要去伦敦了。
3.“leave+地点+for+地点”表示“离开某地去某地”。
例如: Why are you leaving Shanghai for Beijing? 你为什么要离开上海去北京
2) 情态动词should“应该”学会使用 should作为情态动词用,常常表示意外、惊奇、不能理解等,有“竟会”的意思,例如: How should I know? 我怎么知道
Why should you be so late today? 你今天为什么来得这么晚
should有时表示应当做或发生的事,例如: 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我们应当互相帮助。
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于表示“应该”或“不应该”的概念。
此时常指长辈教导或责备晚辈。
例如: You should be here with clean hands. 你应该把手洗干净了再来。
2. 用于提出意见劝导别人。
例如: You should go to the doctor if you feel ill. 如果你感觉不舒服,你最好去看医生。
3. 用于表示可能性。
should的这一用法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考点之一。
例如: We should arrive by supper time. 我们在晚饭前就能到了。
She should be here any moment. 她随时都可能来。
3) What...? 与 Which...? 1. what 与 which 都是疑问代词,都可以指人或事物,但是what仅用来询问职业。
如: What is your father? 你父亲是干什么的
该句相当于: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is your father's job? Which 指代的是特定范围内的某一个人。
如: ---Which is Peter? 哪个是皮特
---The boy behind Mary. 玛丽背后的那个男孩。
2. What...?是泛指,所指的事物没有范围的限制;而 Which...?是特指,所指的事物有范围的限制。
如: What color do you like best? (所有颜色) 你最喜爱什么颜色
Which color do you like best, blue, green or yellow? (有特定的范围) 你最喜爱哪一种颜色
3. what 与 which 后都可以接单、复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如: Which pictures are from China? 哪些图片来自中国
4) 频度副词的位置 1.常见的频度副词有以下这些: always(总是,一直) usually(通常) often(常常,经常) sometimes(有时候) never(从不) 2.频度副词的位置: a.放在连系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面。
如: David is often arrives late for school. 大卫上学经常迟到。
b.放在行为动词前。
如: We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7:10 every day. 我们每天经常在7:10去上学。
c.有些频度副词可放在句首或句尾,用来表示强调。
如: Sometimes I walk home, sometime I rides a bike. 有时我步行回家,有时我骑自行车。
3.never放在句首时,主语、谓语动词要倒装。
如: Never have I been there. 5) every day 与 everyday 1. every day 作状语,译为“每一天”。
如: We go to school at 7:10 every day. 我们每天7:10去上学。
I decide to read English every day. 我决定每天读英语。
2. everyday 作定语,译为“日常的”。
She watches everyday English on TV after dinner. 她晚饭后在电视上看日常英语。
What's your everyday activity? 你的日常活动是什么
6) 什么是助动词 1.协助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动词词组的词叫助动词(Auxiliary Verb)。
被协助的动词称作主要动词(Main Verb)。
助动词自身没有词义,不可单独使用,例如: He doesn't like English. 他不喜欢英语。
(doesn't是助动词,无词义;like是主要动词,有词义) 2.助动词协助主要动词完成以下功用,可以用来: a. 表示时态,例如: He is singing. 他在唱歌。
He has got married. 他已结婚。
b. 表示语态,例如: He was sent to England. 他被派往英国。
c. 构成疑问句,例如: Do you like college life? 你喜欢大学生活吗
Did you study English before you came here?你来这儿之前学过英语吗
d. 与否定副词not合用,构成否定句,例如: I don't like him. 我不喜欢他。
e. 加强语气,例如: Do come to the party tomorrow evening. 明天晚上一定来参加晚会。
He did know that. 他的确知道那件事。
3.最常用的助动词有:be, have, do, shall, will, should, would 7) forget doing\\\/to do与remember doing\\\/to do 1.forget to do 忘记要去做某事。
(未做) forget doing 忘记做过某事。
(已做)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still on. He forgot to turn it off. 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它忘记关了。
(没有做关灯的动作) He forgot turning the light off. 他忘记他已经关了灯了。
( 已做过关灯的动作) Don't forget to come tomorrow. 别忘了明天来。
(to come动作未做) 典型例题 ----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still on. ---- Oh,I forgot___. A. turning it off B. turn it off C. to turn it off D. having turned it off 答案:C。
由the light is still on 可知灯亮着,即关灯的动作没有发生,因此用forget to do sth.而forget doing sth 表示灯已经关上了,而自己忘记了这一事实。
此处不符合题意。
2.remember to do 记得去做某事 (未做) remember doing 记得做过某事 (已做) Remember to go to the post office after school. 记着放学后去趟邮局。
Don't you remember seeing the man before? 你不记得以前见过那个人吗? 8) It's for sb.和 It's of sb. 1.for sb. 常用于表示事物的特征特点,表示客观形式的形容词,如easy, hard, difficult, interesting, impossible等: It's very hard for him to study two languages. 对他来说学两门外语是很难的。
2.of sb 的句型一般用表示人物的性格,品德,表示主观感情或态度的形容词,如good, kind, nice, clever, foolish, right。
It's very nice of you to help me. 你来帮助我,你真是太好了。
3.for 与of 的辨别方法: 用介词后面的代词作主语,用介词前边的形容词作表语,造个句子。
如果道理上通顺用of,不通则用for。
如: You are nice. (通顺,所以应用of)。
He is hard. (人是困难的,不通,因此应用for。
) 9) 对两个句子的提问 新目标英语在命题中有将对句子划线提问这一题型取消的趋势,现在采取的作法是对一个句子进行自由提问。
例如: 句子:The boy in blue has three pens. 提问:1.Who has three pens? 2.Which boy has three pens? 3.What does the boy in blue have? 4.How many pens does the boy in blue have? 很显然,学生多了更多的回答角度,也体现了考试的灵活性。
再如: 句子:He usually goes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提问:1.Who usually goes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2.Where does he usually go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3.What does he usually do with his friends at 8:00 on Sunday? 4.With whom does h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at 8:00 on Sunday? 5.What time does h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on Sunday? 6.When does he usually go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ds? 10) so、such与不定冠词的使用 1.so与不定冠词a、an连用,结构为“so+形容词+a\\\/an+名词”。
如: He is so funny a boy. Jim has so big a house. 2.such与不定冠词a、an连用,结构为“such+a\\\/an+形容词+名词”。
如: It is such a nice day. That was such an interesting story. 11) 使用-ing分词的几种情况 1.在进行时态中。
如: He is watching TV in the room. They were dancing at nine o'clock last night. 2.在there be结构中。
如: There is a boy swimming in the river. 3.在have fun\\\/problems结构中。
如: We have fun learning English this term. They had problems getting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4.在介词后面。
如: Thanks for helping me. Are you good at playing basketb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