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小麦的诗句
1、关于麦子诗句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注释 ⑴刈(yì):割。
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覆:盖。
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
荷:背负,肩担。
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⑻但:只。
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傍:同“旁”。
⑽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
秉,拿着。
遗,遗失 ⑾悬:挎着。
敝(bì)筐:破篮子。
⑿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
顾:视,看。
⒀闻者:白居易自指。
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⒁输税(shuì):缴纳租税。
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3、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4、简析 《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
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形容农忙的句子有哪些
树叶不是一天,人是一天凉的。
一直对你好的,你总是不见;时常和你聊的,你充耳不闻。
谁都不傻,总是敷衍,都会渐行渐远;谁也不笨,没被看重,都要越来越淡。
伤什么,也不能伤人心;玩什么,也不能玩感情。
衣服破了,可以缝;人心碎了,只有疼。
失去了才有悔意,为时已晚;错过了才懂珍惜,只剩遗憾
一个人的冷漠,终会让另一个人沉默。
总是自言自语的太多,却等不到一句真心的问候;总是翘首以待的太久,却看不见一个身影的轮廓。
再火热的心,也会渐渐冷却;再执着的人,也要慢慢退缩。
别拿感情不当感情,总有一天你会知道什么叫绝情;别把在乎不在乎,终归你会明白什么是冷酷。
人心都是相对的,以真换真;感情都是相互的,用心暖心
好缘分,就是不分离;真感情,就是在一起。
有多少人半路就离去,有多少人中途就转移;有几颗心能专心专意,有几份情会不离不弃。
历经风雨,才能看透人心真假;患难与共,才能领悟感情冷暖。
热情的未必长情,淡然的未必漠然。
用眼看人,会走眼;用心感受,才是真。
陪你最久的,才是最爱你的人;伴你最长的,才是最深的情
谁能预测哪一天,就成为最后一天;谁能感知哪一面,就变为最终一面。
很多人,消失不见了;很多情,逐渐变淡了。
时光,留不住昨天;缘分,停不在初见。
当一些名字只是痕迹,是否忘了珍惜;当一些感情只是曾经,是否只剩惋惜。
别让等待的心,等到无望;别让想念的人,想到不想。
人生能相遇,已是不易;心灵若相知,更要珍惜
感情,有时是一种自伤。
和不关心你的人说你的痛,说了也是无动于衷;和不想你的人说你在等,等了也是浪费感情。
若心里有你,总会主动找你;若心里没你,就会自动忽略你。
别拿尊严,去追求一个不爱你的人;别拿时间,去苦等一份不属于你的情。
放弃的背后,是期限到了,执着累了,主动够了,心伤透了。
爱,要爱的值得;放,要放的洒脱
忍心离开一个人,你一定是深爱又被伤害过;被迫放弃一段情,你一定是珍视又被无视过。
不是舍得,而是感觉不值得;不只是失望,更多的是慢慢绝望。
爱只有一个理由,只想和你在一起;不爱却有千万种借口,不想和你在一起。
别再拿别人的忙与累,做自欺欺人的安慰;别再把别人的无所谓,让自己执着的那么累。
走错了路,要记得回头;爱错了人,要懂得放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60分)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
农人们都在准备
形容夏天的词语热热腾腾 热喷喷 热乎 热呼呼 热烘烘 热辣辣 火 焦辣辣 赤日炎炎 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官张火伞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汗 汗水 汗液 透汗 躁汗 虚汗 汗淋淋 汗漉漉 汗津津 汗渍渍 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大汗淋漓汗迹 汗痕 汗渍 汗斑 汗碱 旱 干旱 抗旱 久旱 苦旱 大旱 酷旱 亢旱 炎早 伏旱 旱季 干季 旱灾 天旱 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干枯 枯干 枯槁 焦枯 枯焦 枯叶 槁木 禾苗干枯 禾苗枯槁 野田禾苗半枯焦干涸 涸竭 枯竭 枯涸 涸泽 河道干枯干裂 燥裂 焦裂干 燥 干燥 焦干 枯干 高燥 干巴巴 干巴毗咧 天气干燥 干亢 沙漠干亢 干爽 干巴 山高地燥 晨露未晞 夏 夏天 夏日 夏季 夏令暑日 暑天 炎天 朱明(书)夏景 天(方)三夏(书)九夏(书)初夏 孟夏 季夏 仲夏 残夏 炎夏 盛夏 苦夏 立夏夏眠 夏蛰 夏收 收夏 夏景暑气 暑热 热气 热浪 暑气熏蒸热 热和 热乎 热呼 滚热 灼热 炙热 炽热 火热 赤热 齁热(方)焦热 沸热 炎热 酷热 暑热 燥热 暴热 毒热 闷热 郁热 燠热 烦热 湿热 溽热 温写夏天的词语及释例初夏:夏季开头的时节。
伏天:夏季极热的时候。
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
例:“今年的伏天太旱了。
”酷暑、酷夏、炎暑、:极热的夏天。
例:“酷暑严寒无所惧。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三伏:暑伏分初、中、末三个阶段。
三伏指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例:“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三夏:指夏季的三个月。
三夏,也是夏收、夏种、和夏管的统称。
盛暑:大夏天。
盛夏:夏天最热的时候。
例:“时值盛夏,工作时候,要防止中暑。
”暑天:夏季炎热的日于。
夏令:夏季。
夏令,也指夏季的气候。
炎夏:炎热的夏天。
烈日炎炎:形天阳光强烈。
也可称“赤日炎炎”。
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
正是盛夏季节。
毒:用于形容太阳,表示猛烈,含有极热的意思。
例:“七月的天气,太阳正毒,晒得人汗珠往下直滚。
”暴热:很热。
例:“入夏以来,天气暴热,小苗都快旱死了。
”炽热:极热。
例:“炽热的阳光把地下的沙石晒得烫人。
”炽燥:炽热干燥,燥热。
火热:火似的热。
多用来形容太阳的热度。
例:“火热的太阳当空照。
”(也形容人心或关系、或斗争,如“火热的心”。
例:“火热的太阳当空照。
”)酷热:极热。
例:“热带气候白天酷热,夜晚也不凉爽。
”闷热:天气很热,气压低,温度高,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快。
例:“南方的暮春已有点闷热,人们穿着早早地换了季,和我们相比,似乎在度两个节令。
”湿热:又潮湿又闷热。
例:“我住在山中的地窖于里,冬天还显得暖和,夏天湿热得很。
”炎热:很热。
多形容天气。
例:“夏日的炎热并不使我们感到焦急,使我们着急的是飞机飞得太慢了。
”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含极热的意思。
例:“赤日炎炎似火烧,稻谷禾苗半枯焦。
”燥热:干燥闷热。
多形容天气。
有时也形容室内的热。
例:“入夏以来,无风无雨,天气燥热。
”炙热:形容很热。
多形容太阳。
例:“窗外炙热的斜阳,照着莽莽的草原,却看不见人影,使人感觉到进入了原始地带。
”灼热:象火烫着一样热。
火辣辣:形容酷热。
例:“太阳升得老高;火辣辣的热带炎阳燃烧着原野。
”(也形容因被火烧或鞭打等产生的疼痛的感觉和形容兴奋、焦急、暴燥、害羞等情绪。
如“疼得火辣辣的”等。
)热辣辣:形容热得象人烫一样。
多形容太阳。
例:“太阳晒得人热辣辣的,十分难受。
”(也能形容人难堪的感觉。
)热腾腾:形容热气蒸腾的样子。
描写夏天的成语及解释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
形容天气非常热。
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烈日当空,赤日炎炎,暴风骤雨 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
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夏雨雨人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
夏炉冬扇 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虫语冰 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虫不可以语冰 比喻时间局限人人的见识。
冬温夏凊 凊:同“清”。
冬天给父母温被,夏天给父母扇席,指对亲人无微不至。
指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本指人子孝道。
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扇夏炉 比喻不合时宜。
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
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裘夏葛 泛指美服。
春风夏雨 春风:春天的和风;夏雨:夏季的细雨。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养育万物。
比喻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形容刻苦自勉。
春诵夏弦 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后泛指读书、学习。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烈日炎炎 百花争艳 骄阳似火 电闪雷鸣描写夏天的句子大清早,蝉就高声大叫,告诉人们又一个火热的日子开始了。
夏日炎炎,小鸟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小狗热得吐出舌头不停地喘气。
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夏天,草木特别茂盛,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阴。
夏日里,清清的小河成了孩子们避暑的好去处,你看,他们在水中嬉闹着,一会儿打水仗,一会儿扎猛子摸鱼,玩得十分开心。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人一动就浑身冒汗。
水牛早就躲到了池塘里,整个身子埋在了池水中,只露出一个头在水面上透气 描写夏天的古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夏天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夏天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描写夏天的成语集锦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 烈日当空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汗流浃背 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吴牛喘月 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大汗淋漓 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 禾苗干枯 禾苗枯槁赫赫炎炎 官张火伞 夏日可畏 骄阳如火 吴牛喘月描写夏天的古诗词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四月秀@,五月鸣蜩 秀:指草类植物结子.@:草名,又叫远志,味苦,可入药.蜩:蝉,又名知了. 此描写夏天的诗意:四月远志结子了,五月知了叫不停. 《诗经・豳风・七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 《诗经・小雅・四月》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潭:水边. 隋・杨广《夏日临江》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缙凇断耐碓⒅笔≈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m《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