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圣经书里形容一月的句子

圣经书里形容一月的句子

时间:2013-09-18 17:28

请问三位一体,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是什么意思呢

再不佳没良心了……  基定义  基督教三位一体(Trinity)  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也就是三个位格、一个本体;本体又称为本原、本质等。

基督宗教相信:只有独一的上帝;圣天父完全是上帝,圣子完全是上帝,圣灵完全是上帝;圣天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不是圣天父。

三一论不是组合论,也不是形态论,又不是动态论,更不是多神论。

  三位一体的定义  三位一体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

相信与否定三位一体,是正统与非正统信仰的分水岭。

人的理智不能测量三位一体,人的逻辑也不能解释这个教义;虽然三位一体这名词没有在圣经中用过,但这个教义是圣经的清楚教训。

在初期教会,因为有否定三位一体的异端兴起,所以人必须研究这个教义,为真理作规范。

  英文Trinity(三位一体)不是好的用词,因为Trinity只强调神的三个位格,而未能强调三个位格的合一。

德文Dreieinigkeit(three-oneness)则能较为准确地表达出三位一体的观念。

正确的定义必须能说明,三位一体中三个位格的独立与平等,也能说明三个位格的合一。

英文有另一个字Triunity,是可以较为恰当地表达这个教义的。

以下可以作为三位一体恰当的定义:「三位一体是由三个合一的位格所合成;这些位格不是分离的存在(separate existence)——而是完全的合一,作为一位神。

但按神圣本性而言,三位一体是三十独立的存在——父、子及圣灵。

」  有关三位一体错谬的解释  三神论(Tri-thiesm):初期教会人物如亚空拿卓斯(John Ascunages),和斐罗庞努士(John Philoponus)曾说,有三位神,彼此之间只有一种疏远的联系,就好像彼得、雅各、约翰三位门徒一样。

这种错谬否定了三位一体的合一性,将神说成是三位神,而不是一位神有三个位格。

  撒伯流主义(Sabellianism)或形态论(Modalism):这教训始自撒伯流(Sabellius,约主流200年)。

他的错误,是走向三神论的另一个极端。

虽然撒伯流也谈论父、子、圣灵,但父、子、圣灵不过是一位神的三种存在形态,或称三种显现。

这种教训称为「形态论」(modelism),是认为神以父、子、圣灵三种存在形态来表明自己。

  亚流主义(Arianism):亚流教训的根源可追溯至特土良,特土良曾说子的地位次于父。

俄利根还进一步发展特土良的概念,说子「在本质(essence)上」次于父。

这教训最终形成了亚流主义,否认基督的神性。

亚流说,只有神才是非受造的;因为基督从父而生,这就是说,基督也是父所创造的。

根据亚流说,有一个时期基督是不存在的。

主后325年的尼西亚会议(Council of Nicea),否定了亚流和他的教训。

  有关三位一体的正确解释  神在本质(essence)上是一:初期教会曾产生过这样的问题,究竟基督在实质上(substance),或本质上(essence),是不是与父相同的亚流说,基督在实质上是与父相同的,但父比基督大。

这表示说,实质或本质的相同还不足够,三位一体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在本质上为一」(one in essence)。

神在本质上为一的根据,是申命记六章4节:「以色列啊

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

」(「独一」在希伯来文echad,意思,是「合一」)。

这节经文不但强调,神的独一性,也强调神的合一性(另比较雅二19〕。

三位都拥有神性属性的总和,而神在本质上没有被分割。

本质上为一,也就是说,三位并不是各自独立行动的,这也是耶稣对犹太人的指斥(比较约五19,八28,十二49,十四10)。

  就位格说,神是三位的:「位格」(persons)一词似乎减损了三位一体的合一性,其实位格这名词,是不足以形容三位一体的相互关系的。

有些神学家改用「存有」(subsistance),就是说,「神有三个存有。

」此外三者之间还有相距、关系及形态之别。

位格这名词,可帮助说明,三位一体并不单是一种显现方式,而是有个别位格的存在。

当我们说,神的位格有三,意思是指:(Ⅰ)每位都有神的本质(essence),及(Ⅱ)每位都拥有神的丰满(fullness)。

「在神来说,不是有三个一起存在或分开的个性,而是在一个神圣本质之内,有位格上的自我区分。

」这与形态论(撒伯流主义)有重大的不同。

形态论说,神是一位,但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

三个位格的合一,在旧约常常被提及,如以赛亚书四十八章16节,父差遣了弥赛亚和圣灵,向复兴的国说话。

在以赛亚书六十一章1节,父以圣灵膏立弥赛亚,给他任命。

这些经文部强调了,三个位格的平等和合一。

  三个位格有相距的关系(distinct relationships):三位一体内存在着一种存有(subsisteace)上的关系。

父不是被生的,也不是从别的位格而有的;子是从父永远被生的(begotten)(约一18,三16、18 ;约壹四9)。

「生出」(generation)这词,说明了三位一体的关系。

子是永远从父而生的,圣灵是永远从父和子发出(proceeds)(约十四26,十六7)。

「发出」这名词,也说明了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圣灵是父和子所差派的。

我们须要注意,这些名词只是表达出三位一体里的一种关系,并不说明有等级上的分别。

由于这些名词都有等级意味,有些神学家就索性不用。

  三个位格在权力上是相等的:「生出」和「发出」这些名词,可以说明三位一体之间的职能,但三位一体彼此间,是有同等的权柄。

父在权柄上是至高者(林前八6);子在每一方面与父同等(约五21至23);而圣灵又被称为与父和子同等(比较太十二31)。

(这题目会进一步,在基督的神性和圣灵的神性题目下讨论。

)  旧约的教训  虽然旧约没有明确的定义,或在教训上清楚讲明三位一体,但我们有足够理由说,旧约是赞成三位一体的;而且旧约许多经文,都表明神是一个三位的存有。

创世记一章的创造记录,提到父神和圣灵都参与创造的工作,神创造天地(创一1),而圣灵就运行在地面上,叫地不致空虚混沌(创一2)。

创世记一章1节所用神的名字,是Elohim,那是一个复数字。

虽然这个名字未能清楚说明三位一体,但创世记一章26节所使用的复数代名词「我们」,说明了圣经接受三位一体。

大卫在诗篇一一○篇:节,将「主」和「我主」区分,大卫是说,弥赛亚比任何人的君王都大,他给弥赛亚一个神性的称号:「我主」。

在以赛亚书七章14节,神在有关基督的预言里,清楚说明,从童女而生的一位,将要称为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这也是另一次对弥赛亚神性的肯定。

此外还有两段前面提过的经文。

以赛亚书四十八章16节,和六十一章1节,都说出了三位一体的真理,在两段经文中,神的三个位格都被提及,而且加以个别区分。

  新约的教训  有关圣经中三位一体的道理,有两件事情是必须谨记的:神只有一位,三个位格皆被称为神。

以下是这教义简单的陈述:父被称为神(林前八6);子被称为神(来一8至10);圣灵也被称为神(徒五3至4);神是一位(申六4)。

这四句陈述句子的综合,就是三位一体的教训。

我们另外还有一些新约的经文,证明父、子、圣灵之间的这种关系,确定他们之间的合一及平等。

  耶稣吩咐使徒为信徒施洗时,是「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的(太二十八18)。

这清楚说明,三位是平等和合一的。

马利亚的怀孕,也是三位一体神的工作:圣灵临到马利亚的身上,神的能力荫庇她,她所生的儿子,被称为神的儿子(路一35)。

耶稣受洗时,神的三位格个别地显现(这是对形态论的驳斥,比较路三21至22)。

约翰福音十四章16节是另一次提及三位的合一。

子求父,父就差遣圣灵,永远住在信徒里面。

三位的合一清楚不过了。

罗马书八章9至11节又提及,神的三位都位在信徒里面。

哥林多后书十三章14节的祝福语,是父、子、圣灵的平等和合一,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据(另比较林前二4至8;启一4至5)。

  三位一体在教义上难解之处  否定三位一体的人,有时会提出一些字眼上的用法,表明基督是次于父神的。

这如果属实,三位一体的教义就不能成立了。

以下是几个问题名词的探讨。

  生(begotten)的意思:「生」这个词用在基督身上,有几方面的意思。

第一,根据马太福音一章20节,基督是在人性中出生,而不是在神性中出生的;在亘古时,基督已是神(弥五2),但在伯利恒时,基督增加了一种本性(an additional nature),就是人性。

马利亚的怀孕,是在圣灵的监管下完成的,以确保基督的人性无罪。

基督获得这种人性,就是「生」这个字所指的;这名词不能用在他的神性之上。

「生」这个字,也不是用来指,耶稣作为神的儿子而说的,耶稣曾在时间和空间里,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诗二7;徒十三32至33,罗一4)。

这些经节都强调,耶稣之为神子,是复活之后的明证,但这不是说,复活使他成为神的儿子。

基督从亘古已经是神的儿子了。

诗篇二篇7节和使徒行传十三章33节都强调,基督的出生,只是对基督儿子的地位的一种公开的显明(儿子的地位并不是这时才开始的)。

  头生(first-born)的意思:否认基督的神性的人,都喜欢引用「头生」这个名词。

他们说,基督在时间上是有开始的。

可是如果我们探讨字义(lexical),和这字在上下文的用法(contextual),就会对头生一词有新的理解。

在旧约,这字是用来说明长子的地位。

长子拥有双份的产业(申二十一17);他比其他家庭成员有更大的优惠(创二十七1至4、35至37)。

更多的特权(创四十三33)和更大的尊敬(创三十七22)。

长子是优先的地位,和无上权力的一个象征称号(出四22;耶三十一9);而这字就是按这意义,用在基督身上。

歌罗西书一章18节所说基督的头生地位,是清楚不过了:作为头生的基督,做了教会的头和万有的元首。

希伯来书一章6节又提到,基督作为头生者,拥有至高的权力,天使都要拜他;本来只有神才能接受敬拜的。

诗篇八十九篇27节,也许是关于头生最清楚的解释,这段经文也是希伯来诗歌综合体(synthetic poetry)的一个例子。

诗歌第二行是第一行的解释,在这篇弥赛亚诗里,神确定了弥赛亚是头生的,他要作世上至高的君王。

称为「头生」,是指这位君王要管治全世界。

无论从语言学或注释学去看,「头生」都是强调,耶稣作为弥赛亚的卓越地位。

  独立(only-begotten)的意思:「独生」(希腊文monogenes)(比较约一14至18,三16;约壹四9)并没有提供一个时间开始的观念。

它只是说明,耶稣是神独生的儿子,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相同的」及「在这范畴里,是唯一的」。

独生「说明了耶稣是独一无二,超乎所有在地上和天上的存有。

」创世记二十二章2、12、16节提到,以撒是亚伯拉罕「独生的、所爱的」儿子。

使徒约翰又形容,神独生子所发出的荣耀——从来没有人这样发出过父的荣耀(约一14)。

不但如此,子也表明了父——除了这位独生子外,没有人能表明父。

这位独一的儿子是由神差到世上的,永生只能由神独一的儿子所赐」(约三16)。

仔细研究这些经文,「独生」一词,并不是表明存在的开始;反之它表明了存有者的独特性(uniqueness)。

基督是独一无二的神的儿子,由父从天上差派而来。

  历史缘由  有关三位一体说的看法在基督教的早期曾有过长期而极端激烈的争论。

  早在公元1世纪里,有关圣子的性质问题导致了伊比奥尼教派和诺斯替教派的互相对立的两种异端。

到了该世纪末,这两种异端都被第四福音书的作者圣约翰所驳倒,他用基督教的观点解释了柏拉图的宇宙论:他解释说,耶稣基督就是柏拉图所谓的逻各斯,或理智的化身,而这理智对于上帝则是与生俱来的。

  公元313年的“米兰敕令”使基督教恢复了平静和安宁。

之后,有关三位一体的论争又复活了,并且这种宗教纷争的火焰也迅速从学术界传到教士中,传到人民中,传到罗马帝国各省--包括巴勒斯坦和埃及。

在多年的争论之后,圣父圣子同体的学说在具有最高权威的尼西亚会议上得到了确认,后来希腊、拉丁、东方以及新教的教会都一致同意它是基督教的根本信条。

  当时一位在普瓦蒂埃的主教的一段话记述了这种争论:  “同样可悲,也同样危险的一件事是,人间有多少种观点就有多少种教义,有多少种思想倾向就有多少种宗教学说,有多少种错误就有多少种不敬神的缘由;因为我们全都随意制订信条,并随意对它们进行解释。

对本体同一说问题接连举行的宗教会议上,在这次会上被否定,下次会上又被接受,再下次会上又被取消了。

在那段令人痛心的日子里,圣父和圣子的部分或全部相似的问题竟变成了争论的题目。

每一年,不,每个月,我都在制订新的信条,以描述那些看不见的不解之谜。

我们为我们所做的事忏悔,我们为那些忏悔的人辩护,我们又诅咒那些我们为之辩护的人。

我们或者谴责在我们之中出现的别人的学说,或者谴责在别人之中出现的我们的学说;于是,不惜相互把对方撕成碎片,我们彼此成为对方毁灭的根源。

”  而一位历史学家(阿米阿努斯)则记述为:  “基督教本身是十分简单的,但他(君士坦提乌斯)却把它和愚蠢的迷信混为一谈了。

他非但不利用自己的权威使各方和解,却反而通过口头上的争辩使得被他无聊的好奇心所挑起的分歧日益扩大和四处传播。

大道上整天奔驰着来自四面八方前往参加他们所谓的宗教会议的主教们的马队;而在他们尽力使得整个教派统一于他们的特殊观点的时候,公共驿站的全部设施几乎已被他们如此匆促、频繁的奔忙毁灭殆尽了。

”  尼西亚会议后,本体同一论的旗帜虽曾被动摇,但一直并未倒下,本体同一论的旗帜此后在基督教会中更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圣经中经典的句子

1,  来13:5 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

要以所为足。

因为主曾说,我撇下你,也不丢弃你。

  2,  太6:25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

为身体忧虑穿什么。

  生命不胜于饮食吗

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太6:26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

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太6:27 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

(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太6:28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

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太6:29 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太6:30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太6:31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

喝什么

穿什么

  太6:32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

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太6:33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太6:34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

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

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3,  提前6:7 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

  提前6:8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提前6:9 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提前6:10 贪财是万恶之根。

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4.  加5:26 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