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词中带有帅字的有哪些
谢谢
韩愈 酬别留郎为文无出相如右,谋】难居郤縠先归去雪销溱洧动来旌旆拂晴天。
薛能 送福建李大夫洛州良牧【帅】瓯闽,曾是西垣作谏臣。
红旆已胜前尹正,尺书犹带旧丝纶。
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行过小藩应大笑,只知夸近不知贫。
刘得仁 送灵武朱书记灵【帅】与谁善,得君宾幕中。
从容应尽礼,赞画致元功。
连塞云长惨,才秋树半空。
相如偏自惬,掌记复乘骢。
白居易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敦诗说礼中军【帅】,重士轻财大丈夫。
常与师徒同苦乐,不教亲故隔荣枯。
花钿坐绕黄金印,丝管行随白玉壶。
商皓老狂唯爱醉,时时能寄酒钱无。
张祎 题击瓯楼 驻旌元【帅】遗风在,击缶高人逸兴酣。
水转巴文清溜急,山连蒙岫翠光涵。
周昙 后汉门吕母 狱无良吏雪无由,处处戈鋋自执仇。
吕母衔冤穷老妇,亦能为【帅】复私雠。
崔立言 醉中谑浙江廉使山夫留意向丹梯,连【帅】邀来出药畦。
常见浙东夸镜水,镜湖元在浙江西。
汪元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七丝雨绵云五月寒,淮堧遗老笑儒冠。
行军元【帅】来相探,折送驼峰炙一盘。
描写动物外貌的四字词语
膘肥体壮、尖嘴猴腮、威风凛凛 、 贼眉鼠眼、鹰嘴鹞目等。
1、膘肥体壮【解释】: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出自】:碧野《天山景物记》:“它们吃了含有乳汁的酥油草,膘肥体壮,毛色格外发亮。
”【译文】:2、尖嘴猴腮【解释】:腮:面颊。
尖嘴巴,瘦面颊。
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
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译文】:象你这尖嘴猴~,也该撒泡尿照照自己
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3、威风凛凛【解释】: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译文】: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宽面重下巴,威风凛凛。
4、贼眉鼠眼【解释】: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自】: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回:“只见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灯,右手提一壶茶,走进来贼眉贼眼,将灯放下,又将茶壶放在桌上,两只贼眼东瞧西看,连话也不说,回头就走。
”【译文】:只见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灯,右手拿着一壶茶,跑进来贼眉伤害眼睛,将灯放下来,又将茶壶放在桌子上,两只眼睛东看西贼瞧,连话也不说,回头就跑。
5、鹰嘴鹞目【解释】:形容外貌奸诈凶狠。
【出自】:于劭溯·现代《月落屋梁》:“那老头有五个儿子,个个鹰嘴鹞目如狼似虎。
”【译文】:那老头有五个儿子,个个尖嘴鸥眼睛像狼似虎。
关于酒的古诗
人爱酒,中国古诗中关于好作汗牛充栋。
原想上网查查有没作过汇拢,无意间却翻出一篇好文章,是几位网友对白居易一首小诗的评论,随意而精到,语间流露出的淡谈温情,正如此诗的意境。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如意: 这是我最爱的一首五言诗。
想那绿该是浅浅的绿,嫩生生浮在杯中,让人想起春天。
而那红该是近似于紫砂般的敦实的红,透出通红的炭火,可以暖身,可以暖心。
雪是冷的,酒是温的,情是热的,极端素朴的句子,描蓦出极端素朴的景致,可是因了有情的缘故,显出极端的一种美丽来,让人沉醉的岂只是酒呢
那样的一份温暖,是可以把人从冰天雪地的荒寒中隔离开的,是可以让人心中的冰层一点点融化的。
chunfu: 少时曾读过此诗,后来可能淡忘了。
最近又在书院之中见到,很喜欢。
闲暇时那诗句和意境便常常不自觉地从脑海中泛出,于是便在心中反复吟诵,于是心中便生出一种情绪,“美啊
”。
这种感受本来是难以言明的,如非要说:CHUNFU也只能道出自己想到了什么: 清静,优闲的农家生活,淳朴的世风; 返朴归真的感受; 生活的真意。
生活,真美
最后两句,真是人体天意,天遂人愿。
陈拴牛: 这首也一直是俺最喜欢的:-) 最后好像是:更饮一杯无? 也许是俺记错了,现在也没法查,但您不觉得更字要好些吗? 如意:关于“能饮一杯无” 呵呵,知音
不过我仍认为以“能”字为好。
我手里的两个版本,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和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中,此诗的末句都是“能饮一杯无”,而我个人也认为,以“能”字为好。
相比“更”,“能”更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天晚欲雪,寒意侵骨,“能饮一杯无”,一杯酒,一片情,这发问的情态实在传神,而若是“更”,好象已是酒过三巡,虽也是殷勤劝客,但那种冷热的对比,弱了很多,而劝友人以酒驱寒的心意,也不免淡了许多,和一般的寒喧区别不大了,不能更好地突出二人情意。
一己之见,还请指正。
陈拴牛: 您那些书俺也都有,可惜现在手头连个中国字的书也见不到,想必一定是“能”字了。
但俺还是觉得“更”字好些:-) 的确。
“能”字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呵护,但感觉是软语相向,透着点假,莫如“更”字有豪气,仿佛是说:马上要大雪了,还走什么走,喝个痛快拉倒
哈哈,俺喜欢这种气氛。
对不起啊,俺是个牛脾气,比较倔。
俺总是喜欢怀疑,小时候读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俺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用“归”字代替“还”字,从韵节上“归”字要好些,等大了点,才感觉到“还”字那种得胜后兴高采烈着急回家的意思,好比“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
”,唉,毕竟杜甫只有一个啊
萧然: 周美成“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不如”二字,与此意正相仿佛,只是其境不及唐诗高远。
“能饮一杯无
”闻之直欲将此杯一饮而尽。
Little Fish:“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所以说“能饮一杯无”;“更饮”则是劝酒词。
二者意境有一些差别。
为什么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是邀酒词呢
生活中这样的对话其实很多。
比如:“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要不要过来搞定它
”如果说成“我这里有一支20年的红酒,来来来,再喝一杯
”就有些别扭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其意在己,更多是想让朋友来陪陪自己;“更饮一杯无”,其意在人,有关切之情而无落寞之意。
五绝最为难做,也最为难解。
能做到精妙已属不易,要做到象这一首有情境、有情调、有意境而又平淡如水,非大师而不能;而解读既难,以上如有谬误,想必大家定能体谅。
如意: (“红酒”句是妙语,诙谐而生动
倒是想起两则古人邀函,录来与大家共赏。
) 一 遥想过雨莲房,红妆濯濯,辱命佐花前之酒,是诚近君子之光也。
何幸如之
敬当趋侍左右,折碧筒而痛饮,抖玉麈以高谈。
二 小池碧荷正长,颇如金茎擎玉露也者。
每晨贮珠露一大颗,倾数叶则盈勺,冷吸之可比镇心瓜,尚可以拟长生也。
客若来,即以此当凤茗,足下何日过我乎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
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
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
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
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
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
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
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
据《诗经。
大雅·江汉》记载,“
鬯一卣”。
〔传〕:黑黍也。
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
「笺」:
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香条畅也。
王赐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
据北魏《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
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
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
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
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
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
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
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即春酒。
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
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传】:春酒,冻醪也。
宋代朱翼中在《酒经》写道,“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
杜牧在《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中写道,“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壶觞: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白居易在《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诗中写道,“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醇酎这是上等酒的代称。
据《文选·左思<魏都赋>》记载,“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张载在《酃酒赋》中写道,“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
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问、壶酒,独酌无相亲” 酤:据《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传」:酤,酒。
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
李白在《送别》诗中写道,“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
杨万里在《小蓬莱酌酒》诗中写道,”餐菊为粮露为醑”。
醍醐:特指美酒。
白居易在《将归一绝》诗中写道,“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黄封:这是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
苏轼在《与欧育等六人饮酒》诗中写道,“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
又据《书言故事·酒类》记载,“御赐酒曰黄封”。
清酌:古代称祭祀用的酒。
据《礼·曲礼》记载,“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
昔酒:这是指久酿的酒。
据《周礼·天宫酒正》记载,“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贾公彦注释说:“昔酒者,久酿乃孰,故以昔酒为名,酌无事之人饮之”。
缥酒:这是指绿色微白的酒。
曹植在《七启》中写道,“乃有春清缥酒,康狄所营”。
李善注:缥,绿色而微白也。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青州从事”是美酒的隐语。
“平原督邮”是坏酒的隐语。
据南朝宋国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术解》记载,“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
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
“从事”、“督邮”,原为官名。
宋代苏轼在《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中,写有“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的诗句。
曲生、曲秀才:这是酒的拟称。
据郑
ぴ凇犊
齑
偶恰分屑窃兀
疤拼
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
有朝客十余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
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称曲秀才,吭声谈论,一座皆惊。
良久暂起,如风旋转。
法善以为是妖魅,俟曲生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
},美酒盈瓶。
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
后来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
明代清雪居士有“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诗句。
清代北轩主人写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的诗句。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八大王》一节中,也写有“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的词句。
曲道士、曲居士:这是对酒的戏称。
宋代陆游在《初夏幽居》诗中写道,“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黄庭坚在《杂诗》之五中写道,“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曲蘖:本意指酒母。
据《尚书·说命》记载,“著作酒醴,尔惟曲蘖”。
据《礼记·月令》记载,“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来也作为酒的代称。
杜甫在《归来》诗中写道,“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
苏拭在《浊醪有妙理赋》中写道,“曲蘖有毒,安能发性”。
春:在《诗经·豳风·七月》中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故人们常以“春”为酒的代称。
杜甫在《拨闷》诗中写道,“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茅柴:这本来是对劣质酒的贬称。
冯时化在《酒史·酒品》中指出了,“恶酒曰茅柴”。
亦是对市沽薄酒的特称。
吴聿在《观林诗话》中写道,“东坡‘几思压茅柴,禁纲日夜急’,盖世号市沽为茅柴,以其易著易过”。
在明代冯梦龙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的记载。
香蚁、浮蚁:酒的别名。
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
韦庄在《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韵》诗中写道,“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绿蚁、碧蚁:酒面上的绿色泡沫,也被作为酒的代称。
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中写道,“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
吴文英在《催雪》中写道,“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天禄:这是酒的别称。
语出《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
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
因此,酒就又被称为“天禄大夫”。
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
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
《楚辞。
九歌·东皇太一》写道,“奠桂酒兮椒浆”。
李嘉**在《夜闻江南人家赛神》诗中写道,“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浆本来是指淡酒而说的,后来亦作为酒的代称。
据《周礼.天官,浆人》记载,“掌共主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忘忧物:因为酒可以使人忘掉忧愁,所以就借此意而取名。
晋代陶潜在《饮酒》诗之七中,就有这样的称谓,“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
扫愁帚、钓诗钩:宋代大文豪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因酒能扫除忧愁,且能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就这样称呼它。
后来就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
元代乔吉在《金钱记》中也写道,“在了这扫愁帚、钓诗钩”。
狂药: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下羁而得名。
唐代房玄龄在《晋书·裴楷传》有这样的记载,“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
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
’崇乃止”。
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诗中也写到了“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诗句。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
唐代李延寿撰的《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唐代张彦谦在《无题》诗之八也有此称谓“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的诗句。
般若汤:这是和尚称呼酒的隐语。
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才有这样的称谓。
苏轼在《东坡志林·道释》中有,“僧谓酒为般若汤”的记载。
窦革在《酒谱·异域九》中也有“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的记载。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对甘肃皇台酒的题词“香醇般若汤”,可知其意。
清圣、浊贤: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
在北宋时期李
P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引《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晋代陈寿在《三国志·徐邈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因此,后人就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
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
描写多读书的诗句
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观书有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唐 韩愈《劝学诗》) 4、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清 汪莹《示儿》)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明 于谦《观书》) 6、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
——莎士比亚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 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 9、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
(宋 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10、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 11、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劝学》) 13、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唐 姚合《别贾岛》) 14、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15、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宋 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1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 朱熹《劝学诗》) 1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18、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
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
何以节宣之
一心制众乱。
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
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
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
(清 彭兆荪《读书》) 19、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20、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 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23、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 刘过《书院》) 2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2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2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唐 杜牧《读韩杜集》) 28、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9、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清 袁枚《寒夜》) 30、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3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清 法式善《读书》) 32、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爱默生 33、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弥尔顿 34、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唐 杜荀鹤《书斋即事》) 35、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东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37、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
(元 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3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读书》) 3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40、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唐 裴说《句》) 4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42、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丘特 4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清 袁枚《遣怀杂诗》) 4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 46、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宋 王安石《寄吴冲卿》) 47、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
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
(清 潘际云《厂桥》) 4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4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50、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5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52、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明 宋应星《怜愚诗》) 53、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
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
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明 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54、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
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
(清 刘岩《杂诗》) 55、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56、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唐 许浑《寄殷尧藩》) 57、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诗》) 58、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宋 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59、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明 杨继盛《言志诗》) 60、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
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明 杨循吉《题书橱》)
描写“大明湖畔”的诗句有哪些
明末贡生江川人候度在赞美抚仙湖孤山岛的《孤山歌》中,写道:“仰射九宵栖鹳鹤,俯临百仞隐蛟鼍”。
这个“鼍”字,读托(tuo),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有鳞甲。
力大,性贪睡,穴居江河岸边。
皮可以制鼓。
也叫鼍龙或扬子鳄,通称猪婆龙。
”《康熙字典》则称:“似蜥蜴,长丈余,其甲如铠皮”。
清康熙年间澄江训导呈贡人李光弼在五言诗《仙湖月夜》中也提到“怪物”诗曰:“清光芟桂树,游泳狎鲸鼍”。
歌行 明 河阳曲 李蕃 河阳之山翠云叠,河阳之水清皎彻,合郡花开春日迟,东风上下飞蝴蝶,桃花初开点腥血,梨花乱落飘香雪,游子寻芳不忍归,行人到此轻离别,余心自是坚如铁,对景看花亦优劣,应向花前赋短歌,好花留与潘郎折。
泛舟歌 副使 朱应登 直隶 澄江江波翠萧爽,扁舟远泛临江上。
烟消日出意兴浓,牙樯捩扌它平如掌。
南方严冬气仍暖,冯彝击鼓同欢赏。
山笛黛石碧逶迤开,苹花荇叶参差长。
水鸥衔鱼时出浦,宿鹭将雏不惊榜。
白云不动青山移,四面合沓排银榜。
须臾长风起天来,寒气嗖嗖振林莽。
惊涛骇浪倏怒号,神龙锦鲤分来往。
人生忧乐顷刻异,世事浮沉足深想。
忧乐浮沉那可哀,且将新酒溢金杯。
长江西南入交趾,马援征行安在哉
几多掀揭回头少,古今伟绝俱尘埃。
江流不管古今事,明日江头人复来。
澄江春社行 太守 刘骊 和杨用修先生临安行韵 二月澄阳寒复暄,繁花满途各争妍。
童男歌舞肆廛寨,灯花彩球街巷阗。
社鼓村曲趋庙寺,闻说纷纷迎佛至。
须臾明威列绮筵,毂击肩摩临淄市。
北去征鸿鸦噪晚,双飞燕子栖梁远。
翠钿衣&床春夜游,迁客寓士好消遣。
当埸傀儡明月中,南北角技又西东。
只愁春来春易散,红颜转作白头翁。
五言律 本朝 澄江即事 太守 张联箕 天涯殊节序,物候亦逢时。
凤尾攒新露,鸡 剥细脂。
薯甘尝夏果,荞苦供秋炊。
一夜凉风起,悠然故国思。
仙湖夜月 教授 李含和 湖头一片月,皎洁独相亲。
光自澈寒水,清常照古人。
天空来野鹤,波静跃潜鳞。
若奏霓裳曲,乘槎欲问津。
仙湖夜月 训导 李光弼 爱月瀛洲客,秋宵兴若何。
清光芟桂树,游泳狎鲸鼍。
碧落天无翳,仙湖水不波。
琉璃成万顷,隐隐听霓歌。
题抚仙湖上峭壁间 有石肖二仙抚肩并立 段琦 郡人 提壶上舟立,烟环古洞前。
如何几日月,常住小神仙。
对我人三个,笑谁手并肩。
湖名因此著,峭拔彩云边。
过尖山坡 李匡鼎 郡人 日暮抚湖西,空山乌乱啼。
村烟一带锁,海色半篙迷。
路僻云根近,坡高树杪低。
樵歌来曲径,入耳韵清凄。
七言律 元 抚仙湖 兵备道 曹逵 澄湖似镜酒如渑,酬酢相将几尽情。
两岸云山留晚翠,一溪烟栅弄春情。
浴凫未起归帆远,钓艇初回拂浪轻。
影渐随西日淡,前峰浮动月华生。
孤山次韵答刘念台 太史 杨慎 蜀人 秋动湖头怅断鸿,来无握手去匆匆。
酿成新法皆吾党,卸却浮名是彼佣。
一水萦萦人自远,互山迢递月相同。
黄冠白衲堪逃世,珍重交情片纸中。
游孤山 孝廉监军道 侯宏文 江川 悠悠一艇破烟微,岛屿空回敛霏霏。
黛色抹岩峦障翠,云根护笋竹芝肥。
笙骖鹤背飘缑岭,线倚虹霓下钓矶。
最喜月明风静处,湖心袅袅奏湘妃。
澄江怀古 提学 吴自肃 凤仪山麓峙孤城,人望仙湖照眼明。
漱玉草迷丞相墓,云龙烟闭武乡营。
菜花曾许游人醉,华藏还怜浦水清。
凭吊无从探往牒,细将遗事间诸生。
仙湖夜月 赵士麟(十二首选一) 俞元仙迹问仙湖,一片烟波点荻芦。
天上自来通碧海,人家不道有蓬壶。
凫鸥泛泛眠沙渚,桃柳阴阴入画图。
最爱夜深蟾殿启,琉璃万顷一痕孤。
抚仙湖即事 中丞 李发甲 四面晴岚接远天,湖光潋滟抱城还。
风含细浪文成藻,云郁千峰锦作烟。
村舍桑麻耘绿野,井闾刀尺促新蝉。
清樽此日成嘉会,少长追陪玳瑁筵。
澄阳即事 学正 查奉璋 俞元在昔称名郡,极目南楼兴欲浮。
四面青山环凤岭,一弘海水注龙湫。
春风犊卧提壶唤,秋月声暄促织悠。
况际太平风景丽,车书万里达皇州。
仙湖夜月 李应绶 万顷平湖一鉴清,谁教皓魄涌波明。
光摇碧罗通云汉,影动秋风动石家庄惊。
望若全疑琼宇合,观涛恍识水晶莹。
凭虚不用乘槎想,时泛仙舟到海瀛。
虹饮桥明 胡其慥(十选一) 百尺虹飞挂彩楼,红尘隔断拟沧州。
丹邱亦是人间地,何必仙槎问斗牛。
秋日同藩臬诸君陪朱白翁侍御游孤山以十咏命题即景漫赋 游江川之澄江 杨慎 澄江水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
只少楼台相掩映,天然图画胜西湖。
抵澄江二首 郡守 裴律度 曲沃 三关控制古俞元,二浦中分舞凤原。
罗藏山头云霭霭,太平桥下水沅沅。
孤舟匹马入遐荒,黔雨滇风万里乡。
偏我来时春正好,看花一路到河阳。
古诗文:描写仙湖的
永远境 ——古的抚仙湖 文:山谷 本章代描写抚仙湖的古诗中,选辑了一部分,者欣赏。
阅读这些古诗,不仅可以从现实世界的抚仙湖,飘然进入艺术世界中的抚仙湖,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从中品出另一种味道来。
在《澄江府志·杂异》中,有关于抚仙湖“水怪”的记载,这些古诗中,也有多处写到了湖中的“水怪”,可以为史书中的“志怪”作一番印证。
例如,明末贡生江川人候度在赞美抚仙湖孤山岛的《孤山歌》中,写道:“仰射九宵栖鹳鹤,俯临百仞隐蛟鼍”。
这个“鼍”字,读托(tuo)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有鳞甲。
力大,性贪睡,穴居江河岸边。
皮可以制鼓。
也叫鼍龙或扬子鳄,通称猪婆龙。
”《康熙字典》则称:“似蜥蜴,长丈余,其甲如铠皮”。
清康熙年间澄江训导呈贡人李光弼在五言诗《仙湖月夜》中也提到“怪物”诗曰:“清光芟桂树,游泳狎鲸鼍”。
“杂异”和“艺文”相映成趣,这样读起来,自然会增添许多情趣。
歌 行 明 河阳曲 李 蕃 河阳之山翠云叠,河阳之水清皎彻,合郡花开春日迟,东风上下飞蝴蝶,桃花初开点腥血,梨花乱落飘香雪,游子寻芳不忍归,行人到此轻离别,余心自是坚如铁,对景看花亦优劣,应向花前赋短歌,好花留与潘郎折。
泛舟歌 副使 朱应登 直隶 澄江江波翠萧爽,扁舟远泛临江上。
烟消日出意兴浓,牙樯捩扌它平如掌。
南方严冬气仍暖,冯彝击鼓同欢赏。
山笛黛石碧逶迤开,苹花荇叶参差长。
水鸥衔鱼时出浦,宿鹭将雏不惊榜。
白云不动青山移,四面合沓排银榜。
须臾长风起天来,寒气嗖嗖振林莽。
惊涛骇浪倏怒号,神龙锦鲤分来往。
人生忧乐顷刻异,世事浮沉足深想。
忧乐浮沉那可哀,且将新酒溢金杯。
长江西南入交趾,马援征行安在哉
几多掀揭回头少,古今伟绝俱尘埃。
江流不管古今事,明日江头人复来。
澄江春社行 太守 刘骊 和杨用修先生临安行韵 二月澄阳寒复暄,繁花满途各争妍。
童男歌舞肆廛寨,灯花彩球街巷阗。
社鼓村曲趋庙寺,闻说纷纷迎佛至。
须臾明威列绮筵,毂击肩摩临淄市。
北去征鸿鸦噪晚,双飞燕子栖梁远。
翠钿衣&床春夜游,迁客寓士好消遣。
当埸傀儡明月中,南北角技又西东。
只愁春来春易散,红颜转作白头翁。
五言律 本朝 澄江即事 太守 张联箕 天涯殊节序,物候亦逢时。
凤尾攒新露,鸡 剥细脂。
薯甘尝夏果,荞苦供秋炊。
一夜凉风起,悠然故国思。
仙湖夜月 教授 李含和 湖头一片月,皎洁独相亲。
光自澈寒水,清常照古人。
天空来野鹤,波静跃潜鳞。
若奏霓裳曲,乘槎欲问津。
仙湖夜月 训导 李光弼 爱月瀛洲客,秋宵兴若何。
清光芟桂树,游泳狎鲸鼍。
碧落天无翳,仙湖水不波。
琉璃成万顷,隐隐听霓歌。
题抚仙湖上峭壁间 有石肖二仙抚肩并立 段 琦 郡人 提壶上舟立,烟环古洞前。
如何几日月,常住小神仙。
对我人三个,笑谁手并肩。
湖名因此著,峭拔彩云边。
过尖山坡 李匡鼎 郡人 日暮抚湖西,空山乌乱啼。
村烟一带锁,海色半篙迷。
路僻云根近,坡高树杪低。
樵歌来曲径,入耳韵清凄。
七言律 元 抚仙湖 兵备道 曹逵 澄湖似镜酒如渑,酬酢相将几尽情。
两岸云山留晚翠,一溪烟栅弄春情。
浴凫未起归帆远,钓艇初回拂浪轻。
影渐随西日淡,前峰浮动月华生。
孤山次韵答刘念台 太史 杨慎 蜀人 秋动湖头怅断鸿,来无握手去匆匆。
酿成新法皆吾党,卸却浮名是彼佣。
一水萦萦人自远,互山迢递月相同。
黄冠白衲堪逃世,珍重交情片纸中。
游孤山 孝廉监军道 侯宏文 江川 悠悠一艇破烟微,岛屿空回敛霏霏。
黛色抹岩峦障翠,云根护笋竹芝肥。
笙骖鹤背飘缑岭,线倚虹霓下钓矶。
最喜月明风静处,湖心袅袅奏湘妃。
澄江怀古 提学 吴自肃 凤仪山麓峙孤城,人望仙湖照眼明。
漱玉草迷丞相墓,云龙烟闭武乡营。
菜花曾许游人醉,华藏还怜浦水清。
凭吊无从探往牒,细将遗事间诸生。
仙湖夜月 赵士麟(十二首选一) 俞元仙迹问仙湖,一片烟波点荻芦。
天上自来通碧海,人家不道有蓬壶。
凫鸥泛泛眠沙渚,桃柳阴阴入画图。
最爱夜深蟾殿启,琉璃万顷一痕孤。
抚仙湖即事 中丞 李发甲 四面晴岚接远天,湖光潋滟抱城还。
风含细浪文成藻,云郁千峰锦作烟。
村舍桑麻耘绿野,井闾刀尺促新蝉。
清樽此日成嘉会,少长追陪玳瑁筵。
澄阳即事 学正 查奉璋 俞元在昔称名郡,极目南楼兴欲浮。
四面青山环凤岭,一弘海水注龙湫。
春风犊卧提壶唤,秋月声暄促织悠。
况际太平风景丽,车书万里达皇州。
仙湖夜月 李应绶 万顷平湖一鉴清,谁教皓魄涌波明。
光摇碧罗通云汉,影动秋风动石家庄惊。
望若全疑琼宇合,观涛恍识水晶莹。
凭虚不用乘槎想,时泛仙舟到海瀛。
虹饮桥 明 胡其慥(十选一) 百尺虹飞挂彩楼,红尘隔断拟沧州。
丹邱亦是人间地,何必仙槎问斗牛。
秋日同藩臬诸君陪朱白翁侍御 游孤山以十咏命题即景漫赋 游江川之澄江 杨慎(三首选一) 澄江水似碧醍醐,万顷烟波际绿芜。
只少楼台相掩映,天然图画胜西湖。
抵澄江二首 郡守 裴律度 曲沃 三关控制古俞元,二浦中分舞凤原。
罗藏山头云霭霭,太平桥下水沅沅。
孤舟匹马入遐荒,黔雨滇风万里乡。
偏我来时春正好,看花一路到河阳。
形容十分难得的成语
百不获一 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
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百五回:“人品自会端正,文移自会清顺,晓畅,然着实是百不获一的。
” 百不一遇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
形容极其难得。
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
” 百世一人 指极难得的人才。
出处:宋·苏轼《祭司马君实文》:“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 不可多得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出处: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 操奇计赢 奇:奇货;赢:盈利。
掌握难得的货物,计算盈利。
形容商人囤积货物,谋取厚利。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 称奇道绝 觉得奇怪难得。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听了这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喜又悲,又称奇道绝。
” 爨桂炊玉 爨:炊。
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
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
出处:宋·司马光《答刘蒙书》:“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 打凤捞龙 凤、龙:这里指人才。
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也不须打凤捞龙,别选元戎。
” 风云际会 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
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出处:《周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万物睹。
”汉·王充《论衡·偶会》:“良辅超拔于际会。
” 河清海竭 黄河水清,大海干涸。
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出处:《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穿街鲜而嗽醪。
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
” 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
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 机难轻失 指机会难得,稍纵即失。
解人难得 解人:原指通达言语或文辞意趣的人,借指知己;难得:不易得到。
比喻知己难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
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 空谷幽兰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
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 空谷足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出处:《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
” 麟角凤毛 麟的角,凤的毛。
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
龙肝豹胎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出处:《晋书·潘尼传》:“厥肴伊何
龙肝豹胎。
” 龙肝凤脑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
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 龙肝凤髓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
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 难得糊涂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奇葩异卉 珍奇难得的花草。
出处:《西京杂记》卷三:“奇树异草,靡不具植。
” 奇珍异宝 珍异难得的宝物。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 千古一时 喻指难得的机会。
出处: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今天下之机杼在王,王若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一时也。
” 千岁一时 犹千载一时。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
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千万买邻 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
出处:《南史·吕僧珍传》:“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 千载难逢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
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出处:《南齐书·瘐杲之传》:“臣以凡庸,谬徼(侥)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
” 千载难遇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
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同“千载难逢”。
千载奇遇 形容极其难得遇到。
千载一弹 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出处: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吉,字子阳。
千载一逢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
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同“千载一遇”。
出处:《梁书·任昉传》:“千载一逢,再造难答。
” 千载一合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
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同“千载一时”。
出处:《汉书·王襃贾传》:“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合,论说无疑。
” 千载一会 一千年才有一次机会。
形容机会难得。
出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说无疑。
” 千载一日 犹千载一时。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
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千载一时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
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出处:晋·王羲之《与会稽王笺》:“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
” 千载一遇 一千年才可遇到一次。
形容机会难得。
出处:《东观汉记·耿况传》:“耿况彭宠,俱遭际会,顺时乘风,列为藩辅,忠孝之策,千载一遇也。
” 跫然足音 跫:脚步声。
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
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跫响空谷 空谷中的行人之声。
常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等。
曲高和寡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旧指知音难得。
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人才难得 有都能的人不容易得到。
多指要爱惜人才。
出处:宋·苏轼《谢宣召入院状》:“首择辅臣,次求法从,知人才之难得,采虚名而用。
” 天付良缘 付:给予。
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
也指难得的好机会。
同“天假良缘”。
出处:《群英类选·〈鲛绡记·鲛绡会合〉》:“到今日天付良缘重聚首。
” 天假良缘 假:借。
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
也指难得的好机会。
亦作“天付良缘”、“天假因缘”、“天假其便”。
出处:明·高攀龙《答刘念台》:“况吾辈一室之中,自有千秋之业,天假良缘,安得当面蹉过。
” 天假因缘 假:借。
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
也指难得的好机会。
同“天假良缘”。
出处:清·黄宗羲《复秦灯岩书》:“然其至非言可传,天假因缘,或在异日。
” 万世一时 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
形容机会难得。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慧星出,蝗虫数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起也。
” 威风祥麟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
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出处:《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
”《宋史·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 威凤祥麟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
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出处:《宋书·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
”《宋史·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 希世之宝 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
出处:《魏略·曹丕与繇书》:“猥以蒙鄙之姿,得观希世之宝。
” 祥麟威凤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
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出处:《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 一时千载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
极言机会难得。
出处:宋·秦观《代回吕吏部启》:“恭维某官望重本朝,才高当世,一时千载,韦平之遇已稀;四世五公,袁杨之兴未艾。
” 一笑千金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
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出处: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 异宝奇珍 珍异难得的宝物。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 优昙一现 优昙钵花如莲花十二瓣,一开即敛。
比喻事物或景象稍现即逝,难得见到。
出处:语出《法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 有一无二 只有一个,不会有第二个。
指事物独特,极难得。
出处:明·姚子翼《遍地锦传奇·劝主》:“似这等才调也算得有一无二的了。
” 冤沉海底 形容所受的冤屈很难得到昭雪。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我指望忍辱偷生,还图个报仇雪耻,不道这贼原放我不过。
我死也罢了,但是冤沉海底,安能瞑目
” 沅江九肋 传说中产于沅江流域的异龟。
用以比喻稀少或难得的人才。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负》:“袁州出举人,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盖稀矣。
” 中流一壶 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
比喻珍贵难得。
出处:《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
” 中流一壸 比喻可贵难得。
出处:语出《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壸千金。
”壶,指瓠类,系之可以不沉。
足音空谷 比喻难得的人物或言论。
出处:明·汤显祖《答王相如书》:“足音空谷,乃有相如。
”胡熊锷《粲如到问偕隐内子目疾代赋以谢之》诗:“眼底浮云成变幻,足音空谷到沈幽。
” 足音跫然 跫:脚步声。
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
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出处:《南史·任昉传》:“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
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由是闻声藉甚。
”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失:错过。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指将才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