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结束了心情说说
收拾好心情.生活就是循环.加油
放完11天长假回来上班,感觉不在状态,怎么办
仅供参考长假结束了,大家该恢复工作了。
可有些人回到工作岗位后,并不能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反而患上了“节后综合症”,上班前不想上班,焦虑不安;到岗后萎靡不振,迟迟找不到上班的感觉;总幻想再多放几天假,那么长假后该如何收心,克服“节后综合症”呢
一,我们首先从生活作息调整长假期间自由松散,有的人因此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结果“睡眠紊乱”,节后上班睡不了懒觉,就感觉适应不过来。
生物钟是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减少疾病的关键环节,因此保持一定规律性的工作和生活,有利于人体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建议此类人做到起居有序,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睡前可以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解乏;起床后做一些伸展运动和有氧运动。
上班前要好好洗个澡,有效消除疲劳。
二,在实际工作中调整工作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状态下,可以适度饮水,也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或活动一下筋骨,不要强迫马上投入较复杂的工作。
可尽量安排压力较轻的工作,逐步让松弛的“弦”重新绷紧。
如果有条件可以午睡半个小时来解除疲劳,还可以和同事多沟通、多交流来减轻压力。
在工作时要注意养成正确坐姿,尤其是办公室一族不要久坐不动,可以每天坚持五分钟的伸展运动,让肌肉关节轻松。
三,从心理上调整节后要适时转换“角色”。
工作是为了很好地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一些在节后厌倦上班的人应给自己敲个警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让自己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的开始。
长假生活失衡必然导致人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失衡,这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假期”。
如:上班后要给自己安排好一天的工作,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就会慢慢让自己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当然,也可以给自己多安排一些工作,给自己多一些压力,让较大的压力带你进入工作状态。
如果在工作时出现焦虑、恐惧症状,要学会放松。
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等休闲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有利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四,假期回来要吃素不少人表示假日太嗨,身心俱疲。
顿顿大鱼大肉,身体开始叫板,肠胃也耐不住重口味。
假期过后,大家可节制饮食,试试吃三天素食,每次吃七分饱,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稀饭等,有助于胃肠道的休息调整。
五,做好下一个假期的规划许多人在长假的休息状态和之后的工作状态中感觉不适,主要是两者的落差很大。
长假一年只有两次,中间的间隔很长。
但我们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些‘短假’来调剂疲劳的工作状态。
在一年开始的时候,要为自己安排一张“休闲娱乐时间表”。
比如,把好朋友们的生日、自己的纪念日在日历上排出来,这样每隔一段并不太长的时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你就可以给自己安排上一次休闲娱乐。
做一个短途旅行、约上三五好友聚会K歌、和亲密爱人独享浪漫周末。
放完长假开始上班固然是件辛苦的事情,但是,假如你看到过不了太久,就会有一个快乐假期,那心理落差就不会那么大。
进入工作状态也就不是那么恐惧了。
为什么放假前一秒还想着回家后要认真学习,可是一回家就只想玩
1、假期结束了,没旅行。
一直在纠结一些事情,最近,过的很不好,情绪也很不稳定,总是带着自己的烂脾气去面对别人,在这里说句对不起了,虽然你们看不到。
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是不要理我了,不用管我。
真的,不用管,过两天就好了。
2、四天的假期结束了,过的我是晕晕乎乎一点也不轻松
哎,我现在的心情像明天要开学是的紧张忐忑,也没有考试,也没有不会做的数学题,更没有不懂的英语瞎担心什么呢
生活总是这么折磨人。
3、去熟悉的咖啡馆总是能给自己带来保质期很长的好心情,四束鲜花,一杯美咖,三本小说。
难得的小假期结束了,呆滞的人哪。
4、假期结束回归工作,每天的预约都是满满的。
我胖了,头发又留长了,心变坚强了,对自己有信心了,不喜欢在人前哭了,学会伪装了。
一切都变了,却发现那份最初的单纯、善良、爱脸红还一直一直陪着我,原来我始终没变,变的只是心情。
5、假期结束了,也该换一种心情换一种态度了,生活就是这样充满各种你想象不到的事,之前颓废也好闹心也好,一蹶不振也好,磕磕绊绊也好,那都是成长过程中的美丽风景,没有因繁琐的心事蒙上前进的双眼,只是懂得了很多,学会放弃了很多,风景再美也只是风景,懂得欣赏风景才是风景出现的意义。
6、假期结束了,坐在回学校的大巴车上,我的心情很复杂,我既想让车慢点开,又想让车赶紧到站。
想让车慢点开是因为我实在不想回学校上学,至于想让车赶紧到站是因为,我有点想念这个开心过的地方。
7、一个悠长的假期结束了,但愿假期自由自在、放松惬意的心情不要结束,让心情继续放假。
8、记得以前假期结束要回学校的时候,临走那几天,总是心情很不好,还经常惹爸妈生气,现在要走了,我不会惹爸妈生气了,而且想的是多帮爸妈干点活,我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懂事了许多。
9、假期结束,上班的日子卷土重来。
心情有小期待,又有对假期的不舍。
不管怎样,该来的总会来。
昨天散步时老公又在精神上给予引领,和他说过后,心里悬浮的那些飘忽的想法,忽而落定。
有个人在身边能够舍得时间耐心听你说话,那份被在意比什么都重要
10、怎么说呢,晚上开始心情一直不怎么好,果然收拾东西才是最适合我调节心情的方式。
护城河边的迎春花都开了,瞬间为雾霾天添了颜色。
现在外面在下雨,春雨贵如油。
春天到了,我的假期结束了。
中秋节感人语句
6:00 起床 6:15 吃早饭 6:30 读会英语或语文 6:50 写作业 ......(作业ING) 10:00玩电脑 (适当增加) 12:00 吃午餐 12:30 午休 14:30 锻炼身体 17:00 做作业 20:00 锻炼 20:30 看电视 21:00 睡觉 再参照一下别人的学习表,应该有启发的 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年以来高考复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要。
以下每日学习计划安排,考生可以参考进行。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
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
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
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
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
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
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
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
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
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优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可供参考: 每天6:00起床, 6:30-7:30复习英语,7:40-9:40复习数学,9:50-11:50机动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复习化学,4: 10 -6:10复习物理;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其余时间机动。
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