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赣州古浮桥的作文100字
赣州的浮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价值……浮桥古时称为舟梁。
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
由于浮桥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
赣州建春门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
浮桥长约400米,宽3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联而成,上铺有木板,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
80年代时,因为城南、西都架了公路桥,所以拆除了南、西的浮桥,唯独保留了这条东门的浮桥。
这个浮桥在建春门旁,由此而得名“建春门浮桥”。
中国其他城市的古浮桥很多已经拆除,赣州建春门浮桥保存完好,所以建春门浮桥成了“国宝级”的文物。
近千年的建春门浮桥成为赣州市人的骄傲。
每当踏上浮桥,不仅强烈地感受到古老的历史,感受到古老的赣州人民智慧、追求科学创造和崇尚发明创新的精神。
在桥上可以看到河边的洗衣女和桥上的钓鱼翁的;水里的游泳健将和来往的商船。
城里人、乡下人来来往往,虽然禁止车辆通行,但是还是有骑摩托车的、推自行车的。
挑担的、背小孩的、走亲戚的、上学的、做生意的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安居乐业的景象。
我时常想起这座桥,因为它令人神往。
三年级写赣州白天的浮桥的作文
赣州的浮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价值浮桥古时称为舟梁。
它用船桥墩,故有“浮航”、“浮桁”、“舟桥”之称,属于临时性桥梁。
由于浮桥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
赣州建春门浮桥,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
浮桥长约400米,宽3米,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联而成,上铺有木板,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船通行。
80年代时,因为城南、西都架了公路桥,所以拆除了南、西的浮桥,唯独保留了这条东门的浮桥。
这个浮桥在建春门旁,由此而得名“建春门浮桥”。
中国其他城市的古浮桥很多已经拆除,赣州建春门浮桥保存完好,所以建春门浮桥成了“国宝级”的文物。
赣州古浮桥的特点
,学名叫惠民桥,又称东津桥、东河浮桥、。
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
水运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开启一次,让船只通过望采纳
形容城墙的句子有哪些
浮桥。
又称舟桥、浮航、浮桁,因其架设便易,常用于军事目的,故也称“战桥”--一种用于数十百艘木船(也有用木筏或竹筏连横于水上的)连锁起来并列于水面,船上铺木板供人马往来通行的桥。
若按严格意义上的桥:是以跨空和有柱墩为标志的话,那它还不是十足意义上的桥。
浮桥主要建于河面过宽及河水过深或涨落起伏大,非一般木石柱梁桥所能济事的地方。
浮桥两岸多设柱桩或铁牛、铁山、石囷、石狮等以系缆。
隋大业元年在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第一次用铁链连接船只的浮桥。
浮桥目前在我国南方如江西、浙江、广西等地方仍常见用。
浮桥的优点:一是施工快速,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围攻武昌,只用一夜时间就建成两座横跨长江的浮桥。
二是造价低廉,明代邹守益在《修凤林浮桥记》中,曾对石桥与浮桥做过比较:“若用石梁桥,要费千金,而用浮桥,则费五百金便可,可根据需要而定。
”三是开合随意,拆除和架设都很方便。
缺点是载重量小,随波上下动荡不定,且抵御洪水能力弱,常需及时拆撤,并要人照看,管理繁琐,舟船、桥板与系船的缆绳要经常修茸和更换,维护费用昂贵。
因此,很多浮桥的最后归宿,都向木梁桥、石梁桥或石拱桥发展。
赣州古浮桥有什么特点
浮桥用船或浮箱代替桥浮在水面的桥梁。
军队采用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
浮桥的历史记载以中国为早。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记载周文王姬昌于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桥。
在国外,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于公元前537年在美索不达米亚修建过浮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