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者仁心”的下一句是什么
贴心的人
师徒文,女师男徒,师父高冷,徒弟呆萌,师父妖娆也行
《为师》(女师男徒) :姬,《孽徒》(女师男徒)作者: 花里寻欢,《婵娟月之天下独缺 》作者尘归梦,《婵娟月之秋水情丝》作者:浮尘归梦,《昙花劫:师曾相识》,《霜色黛青》作者:则尔,《徒儿乖乖》,《冰锁无赖心》作者:南绫,《双鲤迢迢一纸书》作者:梨魄1,《神仙岁月》作者:玄月儿,《玉女仙道》作者:风浪,《玄机变之流光》,《月满霜河》 作者:萧楼,《师傅没告诉我是在修仙》又名:《恋人辈分不同肿么破》《捡的师叔太多肿么办》《灵根属性相克肿么双修》作者:夜长月
西游记第70回读后感
《西游记》第七十回大义与精解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上一回讲述了治病的方法和原理,这一回要刨根问底,把见修行果都讲出来。
读懂这一回故事的关键是了解紫金铃的内涵,以及其与妖魔间的内在联系。
妖魔的名字叫赛太岁,上一回解释了一些,太岁是当令之义。
一件事情的发生必然能令另一件事物也产生就叫太岁。
赛太岁,显然不是道理之必然,而是我们凡夫用错了心,让一个本来无的事物,必然发生了。
比如由于我们患了急性感染,必然能引起发烧的症状。
如同众生一念无明而生出的三细相,这个无明就是三细的太岁。
科学上发现的必然规律,即世间的规律。
世人往往把世间的规律称之为最高的真理。
其实,如果能跳出来看问题,就会发现有些规律完全可以回避,既然可以回避,就不是最高的真理了。
比如,生死的规律是可以打破的,食物的需要是可以打破的,睡眠的需要是可以打破的。
如此等等,一般科学里发现的必然规律,似乎有道理的,其实也是在特定条件下才出现必然性的。
这是赛字的用意“好像是”。
很多人一生追求的事物,好像是人生值得追求的,其实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的事。
从根本上看,不是没有意义,而是负面的意义大于正面的意义。
比如,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累积的贪嗔痴三毒种子,都会在后世中起作用。
这就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道理。
世间的一切事物其实都可以前面加上一个好像是。
成功人士也是好像是成功了,其实是失败得一塌糊涂,连自己为什么活在世界上都没有明白的人,还能谈什么成功
拿了国际大奖的人好像是个有智慧的人,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了解生命的永恒是第一需要。
代表必然性的太岁也一样,人类对必然性的理解更是常常看走眼。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以为一切成就都是通过聪明才智获得的,不相信因果报应的必然性。
相信人是从猴子变来的,不相信最初的人类是化生在地球上的。
相信有了肉身才会有灵魂,不相信精神是永恒的。
如此等等,对事物因果的理解常常错误百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呢
《西游记》这一回的故事非常生动地讲述出来了。
其实用紫金铃的摇幌方式来表达也是非常巧妙的,只需要将其幌三幌就呈现了大千世界。
如故事所述:头一幌,有三百丈火光烧人;二一幌,有三百丈烟光熏人;三一幌,有三百丈黄沙迷人。
这是把佛开示众生无明和惑业增长的规律用宝器描述出来了。
看上去像是神话,实是大道理。
要读懂这一回故事,首先得了解紫金铃到底是何物
这么强大的宝器,我们凡夫有没有呢
其实,这个宝物是一切众生都有的自性功德。
只是我们用错误了,长劫以来,用火光烦躁自己,用烟光熏习自己,用黄沙迷闷自己。
火光是什么
念头也。
烟光是什么
思想也。
黄沙是什么
境界也。
我们凡夫时时刻刻生活在从念头幌动到思想幌动,再到境界幌动的生死过程。
心现识变的六道轮回效应始终没离开过我们,然而我们不觉悟,一天到晚就不停地幌这三个金铃,悲剧的是这个金铃本来是清净无为的。
如果不幌它,一切都恢复清净了。
无奈何,众生积重难返,就是喜欢心跳的感觉。
幌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幌就是心动的过程,也就是妖魔的根本属性。
心动让凡夫生存在比量的境界里,从理上讲,就是有为之心,火也;从相上讲,就是烟幕也;从认识上看,就是尘沙惑业也。
断见思、尘沙惑,才谈得上破无明。
这是必须有的过程,把比量心转成现量心,就是修行的根本义。
朱紫国的问题就是以紫代朱,恶紫之夺朱也。
悟空盗宝,寓意深长,不坏其功,但废其用。
此乃佛法利益奥妙所在,作为凡夫,天下文化都可以不学,而且最好不要在自己处于凡夫地的时候去学,唯有佛法一定要在凡夫地认真地学。
等到破除无明之后,不仅是此天下文化个个要学,普天之下的一切文化都要学,而且要精通到极处。
广修多闻,成就一切种智,将天下一切文化圆满究竟。
即所谓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比喻佛法有万利而无一害之德。
在无明未破之前,没有真正悟入自性功德,而能享受自性功德,这里描写成为计盗紫金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个道理,下下品往生,的确还是凡夫,但是享受了等觉菩萨的功德,与佛几乎没有差别。
是什么道理
因为本觉本有,不觉本无。
放下了不觉,本觉的功德必定会起作用。
这个就是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之处,真正明白佛法原理的人,哪个不修净土
把自心清净下来,佛的功德就能享受了。
不一定非要自力成就,他力成就效果是一样的。
这就是佛经当中,菩萨应用神通时,都强调承佛威力的原理。
不成佛,就能示现佛功德,舍净土法门还有什么法门能成
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如此也。
妖魔宝放烟沙火,妖魔,代表错误的心态;宝,代表自性功德;放,代表展现出来;烟沙火, 烟沙代表世间的波粒二相性的物质世界,火代表思维逻辑的意识形态。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心现识变,识变就是妖魔,识变的心现是烟沙火。
这些话题一直在故事中,但不是重复,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了众生的无明发生的过程和原理。
道理明白得越来越透彻,说明离破无明的修行证果就越近。
一直在延续着陀罗庄得大总持法的内容,所以修行上有时会很简单。
佛法深不可测,但是一旦明白了原理和方法,修行上并不是很复杂的。
很多人以为修行一定是复杂得难以想象,那是误解。
真正的大道往往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比如念佛法门就是这个情况,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有人在名利上表现得非常聪明,但是却看不懂眼前的境界。
获得再多的荣誉也无济于事,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
生前努力的一切都是白费,还能说是成功的人生
肯定是不能。
就好比总是用刀割自身来显示他的刀法好,流得是自己的血啊。
在境界里错用了心,就是用刀割自身,一点也不夸张。
悟空计盗紫金铃, 悟空,这是本回故事的重点和核心,也是整个《西游记》故事的根本主题。
如何才能空
为什么下一回故事中把这个赛太岁叫怪犼
说明是在悟空上出了问题,必须要解决。
学佛难,不是难在把一切都看成空,很多人误解了佛家的空,真正是难在证明空就是有。
科学也是在空有的问题上常常含糊不清,因此不能理解生命现象,空谈而已。
不了解空的本质,因此才敢杀生,敢轻视一切众生。
不要说真实了解空有不二的大道理,就是这个赛太岁的先锋官吓倒一片。
说到本质上,是很多修行的人误解了这个悟字。
很多人以为悟是意识形态,因为大家都在说感悟,领悟,以为悟就是出现某种思想上东西。
在凡夫位,因为眼见的都是幻象,当然内应的感受也就不实了。
而悟者,即悟性也。
把握了本性的功能才是悟,因此开悟才显得如此之难。
在修炼界,真正说悟性是证有,而不是悟空。
这里为什么要说悟空
因为说空都是对凡夫说的,凡夫执着幻有,让他放下执着,因此强名为空。
其实,天下哪有一件存在的事是空的
一切都是有的。
也是很多人不了解执着的问题,又确实感受到了有,因此死也不承认空,常把佛法说空当成笑谈。
可怜在凡夫位说有,只能说明是有烦恼,哪里是悟性呢
不是悟性,当然就不是真实智慧了。
所以,常常说众生位的有,就是有意识形态,种种幻想而已。
计盗,现在没有办法感受到真实,又看不到大方向,怎么办
只有走到这个地步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佛法的实用性,也真正能理解佛大慈大悲的功德。
计,佛法也,专门为众生设计的方便法也。
盗,令众生切实能感受到真实功德的利益的事。
紫金铃,紫,象征清净无为;金,始终在《西游记》中代表道德之体性;铃,金令,代表性德里不可抗拒的规律也,与太岁的理义就关键起来了。
这些宝物的名字总会让人赞叹不已,作者真是善用汉字的妙手。
《西游记》如此生动的故事情节,都能得益于名字的力量和会意的内涵。
错用紫金铃会给自己设计重重困难,故事里描写了悟空初次使用时的问题。
这都不是神话故事,而是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觉悟人生过程。
这四回故事又是转识成智的必由之路,下回再对犼的理义做进一步解释。
却说那孙行者抖擞神威,持着铁棒,踏祥光起在空中,迎面喝道:“你是那里来的邪魔,待往何方猖獗
”那怪物厉声高叫道:“吾党不是别人,乃麒麟山獬豸洞赛太岁大王爷爷部下先锋,今奉大王令,到此取宫女二名,伏侍金圣娘娘。
你是何人,敢来问我
”行者道:“吾乃齐天大圣孙悟空,因保东土唐僧西天拜佛,路过此国,知你这伙邪魔欺主,特展雄才,治国祛邪。
正没处寻你,却来此送命
” 那怪闻言,不知好歹,展长枪就刺行者。
行者举铁棒劈面相迎,在半空里这一场好杀:棍是龙宫镇海珍,枪乃人间转炼铁。
凡兵怎敢比仙兵,擦着些儿神气泄。
大圣原来太乙仙,妖精本是邪魔孽。
鬼祟焉能近正人,一正之时邪就灭。
那个弄风播土唬皇王,这个踏雾腾云遮日月。
丢开架子赌输赢,无能谁敢夸豪杰
还是齐天大圣能,乒乓一棍枪先折。
那妖精被行者一铁棒把根枪打做两截,慌得顾性命,拨转风头,径往西方败走。
乃麒麟山獬豸洞赛太岁大王爷爷部下先锋,今奉大王令,到此取宫女二名,伏侍金圣娘娘。
金圣娘娘,与国王是正配夫人,现在服侍赛太岁,众生在没有明心见性时都是这个情况,本有的功德利益都去服务妄想心。
这个妄想心为了功德利益而发,似乎是正当的要求,世间称之为理想或者追求。
可是,常常来取二名宫女,即在追求错误的理想时,不仅看不到功德利益,反而损耗自己的功德利益。
宫女,是服务于国王和皇后的。
现在,以服务皇后的名义而被妖魔鬼怪吃掉了。
比如,人们常常用思维逻辑来开发智慧,其实是增加了妄想、分别和执着,把本性里圆满的智慧盖覆得更深了。
知你这伙邪魔欺主,特展雄才,治国祛邪。
悟空代表修行中的觉悟过程,对这个先锋能观察出来,知道是幻化出来的世间相。
这个话题前面也讨论了很多,很多修行人会有大妄语,未证谓证,根本的原因是不了解证果对应的境界。
比如,我们凡夫与一切境界对立而处,就不要谈证了什么开悟的果,还要请别人给自己印证。
真正明白的修行能把握心境的关系。
从一回的面相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是邪魔,因此这里说特展雄才,治国祛邪。
雄才,指本性真心里本具的智慧德能。
正没处寻你,却来此送命
这个先锋官,是虚妄之相,如杯弓蛇影,无有实处。
棍是龙宫镇海珍,枪乃人间转炼铁。
悟空的棒是心的作用,而三千大千世界依心而立,因此此棍称作镇海珍;人间转炼,即是人的意识形态,纯粹是梦幻泡影。
枪,木仓,乃业力种子库,指思维逻辑里的因果关系。
人类建立的赛太岁,说没有猴子就没有人;没有科学就没有真理;没有上帝就没有世界,如此之类。
其实这些东西没有定论,比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人类把问题归于表象,只是一个错误的起点,从错误的起点怎么可能达到一个正确的终点
凡兵怎敢比仙兵,擦着些儿神气泄。
真假是没有办法较量的。
大圣原来太乙仙,妖精本是邪魔孽。
悟空是实,妖精是虚。
鬼祟焉能近正人,一正之时邪就灭。
实生则虚灭。
那个弄风播土唬皇王,这个踏雾腾云遮日月。
境界在意识里起作用,在真心上并无染着。
就好像电影放映在银幕上,对银幕丝毫无伤一样。
丢开架子赌输赢,无能谁敢夸豪杰
这一句有趣味。
很多人搞事业,打江山,架子摆得够大,能不有解决生死大事
死得时候很难看,还称什么豪杰
修行也是如此,有人搞得像那么一回事,打坐炼气的,施展神通的,是不是真能了生死出三界
还是齐天大圣能,乒乓一棍枪先折。
还是明得本心,见自本性,打破一切妄想。
如祖师大德讲“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 枪先折,是不是真有功夫,就是看自己还用不用脑壳里的思想和逻辑。
如果再不用思维和逻辑了,那就不是凡夫了。
行者且不赶他,按下云头,来至避妖楼地穴之外叫道:“师父,请同陛下出来,怪物已赶去矣。
”那唐僧才扶着君王,同出穴外,见满天清朗,更无妖邪之气。
那皇帝即至酒席前,自己拿壶把盏,满斟金杯奉与行者道:“神僧,权谢
权谢
”这行者接杯在手,还未回言,只听得朝门外有官来报:“西门上火起了
”行者闻说,将金杯连酒望空一撇,当的一声响喨,那个金杯落地。
君王着了忙,躬身施礼道:“神僧,恕罪
恕罪
是寡人不是了
礼当请上殿拜谢,只因有这方便酒在此,故就奉耳。
神僧却把杯子撇了,却不是有见怪之意
”行者笑道:“不是这话,不是这话。
”少顷间,又有官来报:“好雨呀
才西门上起火,被一场大雨,把火灭了。
满街上流水,尽都是酒气。
”行者又笑道:“陛下,你见我撇杯,疑有见怪之意,非也。
那妖败走西方,我不曾赶他,他就放起火来。
这一杯酒,却是我灭了妖火,救了西城里外人家,岂有他意
”行者且不赶他,按下云头,离幻即觉,不可追逐妄想。
这行者接杯在手,还未回言,只听得朝门外有官来报:“西门上火起了
”如果离了幻想,而有成功之想,一样是不清净。
西门上火起了,从清净心上生出了烦恼。
行者闻说,将金杯连酒望空一撇,当的一声响喨,那个金杯落地。
金杯,性德里的;酒,法喜。
望空一撇,要归于无所有,不可得。
金杯落地,将一切法归于自性,自性功德即一切法。
好雨呀
才西门上起火,被一场大雨,把火灭了。
这就是佛法的甘露,性即法,法即性。
如佛家常说:“以金做器,器器皆金。
”凡夫心里为什么会有无明火
就是没有看到这个事实真相。
要发展,要变化,不明白发展了境界,堕落了心灵。
满街上流水,尽都是酒气。
真正有了功德,一切境界都是好境界,一切法皆有法喜,一切法本无差别故,皆是自性显露。
上一回讲到中华神医,这段故事是真是假呢
如果不从理上讲,仅从事上讲,会不会真有这样的事呢
佛家的十大神通神变,这些神变的功夫确实是存在的。
中华神医里的体外调理和千里治病,确实有类似的手法。
这个道理对当今西方文化而言,是非常难理解的。
但在佛家而言,就是简单的道理。
物外无心,心外无物的道理。
现在科学方面也提出全息信息理论,多少能解释一点,但要从根本上去理解,还得认同佛家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大道之理才能得心应手。
满街上流水,尽都是酒气。
这就是搬运虚化之术,在佛家属于法眼层次的功夫。
用科学一点语言讲,叫心能变级放大技术。
宇宙在手,万化在心。
神通的威力不可思议,当今佛门泰斗净空法师也曾开示,核子爆炸在世人看来根本没有办法化解,其实用甚深的定功,可以中止核聚变反应。
按佛家的经典,不要说佛菩萨的功力,阿罗汉就具有把日月调换的能力了。
这些事现在人如何能信
现在人类很愚痴,全力发展威力强大的武器,但是不明白越是所谓先进的武器,弱点暴露得就越明显。
比如,电子控制部分就是最大的弱点,如果这个地方出了问题,武器则只是一堆废铁而已。
而具有法眼功夫的人,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意切断电子线路的正常工作。
中国发展传统教育才是最强大的国防,没有必要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壮大军事技术。
教育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不仅仅可以消除战争,还可以把握生死。
武术不能救助国,但是神通可以。
真正大难临头,只要世间还有正宗的炎黄子孙,要相信我们祖宗有能力帮助我们,这才是华人与生俱来的大富贵。
国王更十分欢喜加敬。
即请三藏四众,同上宝殿,就有推位让国之意。
行者笑道:“陛下,才那妖精,他称是赛太岁部下先锋,来此取宫女的。
他如今战败而回,定然报与那厮,那厮定要来与我相争。
我恐他一时兴师帅众,未免又惊伤百姓,恐唬陛下。
欲去迎他一迎,就在那半空中擒了他,取回圣后。
但不知向那方去,这里到他那山洞有多少远近
”国王道:“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往来要行五十余日。
坐落南方,约有三千余里。
”在那半空中擒了他,处中道时,就是破烦恼时。
寡人曾差夜不收军马到那里探听声息,夜不收军马,这个不是凡夫能做到的事,这里已经证得了总持法门,因此没有暗昧之时。
凡夫还有日夜,超凡入圣则没有。
往来要行五十余日。
单程是二十五日,即十八界加上七大,二十五圆通,比喻证果的人才能破无明。
坐落南方,约有三千余里。
破无明,当然是生智慧,有圆通智,智慧彻照三千大千世界。
行者闻言叫:“八戒沙僧,护持在此,老孙去来。
”国王扯住道:“神僧且从容一日,待安排些干粮烘炒,与你些盘缠银两,选一匹快马,方才可去。
”行者笑道:“陛下说得是巴山转岭步行之话。
我老孙不瞒你说,似这三千里路,斟酒在锺不冷,就打个往回。
”国王道:“神僧,你不要怪我说。
你这尊貌,却象个猿猴一般,怎生有这等法力会走路也
” 行者道:“我身虽是猿猴数,自幼打开生死路。
遍访明师把道传,山前修炼无朝暮。
倚天为顶地为炉,两般药物团乌兔。
采取阴阳水火交,时间顿把玄关悟。
全仗天罡搬运功,也凭斗柄迁移步。
退炉进火最依时,抽铅添汞相交顾。
攒簇五行造化生,合和四象分时度。
二气归于黄道间,三家会在金丹路。
悟通法律归四肢,本来筋斗如神助。
一纵纵过太行山,一打打过凌云渡。
何愁峻岭几千重,不怕长江百十数。
只因变化没遮拦,一打十万八千路
”陛下说得是巴山转岭步行之话。
凡夫不知现量妙处,由此发问,这心像个猿猴一般,只能感受到心动不止,哪里能懂神足通的功德呢。
巴山转岭是凡夫的方法,花果山上也是崩巴二将军,是一个道理。
凡夫心无非是攀缘增上和分别执着的作用。
我老孙不瞒你说,似这三千里路,斟酒在锺不冷,就打个往回。
因此又一次让悟空介绍心王的妙处,一切法唯心所现。
十方世界本是此心功德,怎么能分作彼此呢
你这尊貌,却象个猿猴一般,怎生有这等法力会走路也
这里又是修行过程的领悟,把心的功德再展示一遍。
历来修行人中有疑悔者,在修行中不能始终如一地坚信心是万法之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会有边地疑城
道理是一样的,“以疑惑心修诸功德。
愿生彼国。
不了佛智。
不思议智。
不可称智。
大乘广智。
无等无伦。
最上胜智。
于此诸智。
疑惑不信。
犹信罪福。
修习善本。
愿生其国。
”我身虽是猿猴数,自幼打开生死路。
虽然心活泼好动,但本来就不在生死问题之内。
遍访明师把道传,山前修炼无朝暮。
心本来就光明的,心不道自然可以传道;灵山修炼无时不在,时时演道。
倚天为顶地为炉,两般药物团乌兔。
天地依心而立,作用不外乎阴阳互用;乌兔,即日月。
采取阴阳水火交,时间顿把玄关悟。
念与道合,炼丹修心,顿悟为法。
全仗天罡搬运功,也凭斗柄迁移步。
心随理数而变;契机契理用功。
退炉进火最依时,抽铅添汞相交顾。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贵在把握阴阳平衡之道。
攒簇五行造化生,合和四象分时度。
五行四象,是世间法存在之理;心能随顺世间,变化万物。
二气归于黄道间,三家会在金丹路。
阴阳归于元气真土,精气神会在无为路。
悟通法律归四肢,本来筋斗如神助。
大道无形无方所,全凭心意用功夫。
心神一处神足通,阳神出窍即神助。
一纵纵过太行山,一打打过凌云渡。
太行山,又称五行山;淩云渡,是凡圣间的天河;二句合起来,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此乃全是用心之道。
何愁峻岭几千重,不怕长江百十数。
峻岭、江海都是心变现的,心自然能转变境界,心若归元,无事不办。
只因变化没遮拦,一打十万八千路
一切境界都是心识变现的,因此心境从来也没有分离过。
因此只要众生能有一念觉,即可顿证佛功德。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第十八大愿,就是这个道理,被称为佛法里最真实的根本道理,其它大愿都是以此而立。
可见,佛家文化一点宗教和迷信的东西也没有,只是被世人误解了。
高分
推荐好看的穿越文..
我来吐血回答为我知道好看的穿越文实在太···我推荐中的经典哈绾青丝 穿越+架空,绝对好看··· 我的皇后 男主那个帅啊,我最喜欢的男主 凤囚凰 男主那个强大到可怕啊···蔓蔓青萝 架空穿越,喜欢男主~ 独步天下 很大气的穿越文,,男主是皇太极,女主是大美人,虽然清穿,但是好看啊 不负如来不负卿 宗教文,有点费力,一但看懂了就经典 木槿花栖月锦绣 架空 好看归好看 就是太长啦
醉玲珑 架空 很多人觉得很好看,但是我觉得还好啦,符合大众口味喵 还是推荐了秀丽江山 穿越成阴丽华的,男主刘秀,很长的文啊法老的宠妃 穿到国外的经典,情节很曲折,好看 桃花 好看+感人寻找前世之旅 一小段一小段的穿越,故事都不错三救姻缘 男主绝对好,女主绝对坚强下面推荐搞笑点的,也符合条件的~多多益善 有穿越版和古代版 都很好看呢
怜香惜玉录 也是两个版本 不过我喜欢古代版清宫遗梦 比较特别的清穿,蛮搞笑的,看了不会失望的我是康熙的奶奶 好多地方都看得我笑死了,女主穿到孝庄身上去咯~以上男女主都符合你的要求 也完结了而且 happy ending,1V1我都看过滴~~~都很好看祝看文愉快啊~O(∩_∩)O~对啦~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滴哦,不是复制~
王凤仪《不怨人》繁体字全文
不 1. 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
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是苦海是什么? 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地狱是什么?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
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
2.君子求己,小人求人。
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
嘴里不怨心里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药。
人若能反省,找着自己的不是(错误),自然不往外怨。
你能,不怨不能的;你会,不怨不会的,明白对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
3. 现今的人,都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不乐。
其实我这个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个不怨人,就能成佛。
现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帐,算起来,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 4. “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啦!(不怨人就是真阳土) 不生气,不上火 5. 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
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
6. 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
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事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
寒热都会伤人。
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
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
7. 禀性(怒、恨、怨、恼、烦,又称气禀性)用事,鬼来当家。
因为生气、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给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来;邪念一起,鬼就到。
可惜人都不肯当神,甘愿做鬼! 8. 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
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
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
不守本分的人,额外的贪求,火就妄动。
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 9. 动性(耍脾气)是火,心里生气,才是气。
佛说“七处心灯”,我说不如掐死一头。
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动,道心自灭,争贪的念头就生出来了。
因争生气,因贪上火,气火攻心,整天烦恼,就是富贵,也没乐趣。
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
我说把心掐死,多么省事! 找好处,认不是 10.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11.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
“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
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
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12.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在没有丝毫的好处里,找出真好处来;在忍无可忍时,还能忍得住,就是“大义参天”。
13.认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
人的性子,要能炼得像水一样,就成道了。
所以古人说“上善若水”。
14.人和天地是一体,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内的事,世界没好,咱们哪能没有不是?不是(错误)到处都有,低头也是、抬头也是、睁眼也是、闭眼也是。
看妻子不好是低头不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不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不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不是。
依我说,有不明白的道、不会做的事,都是不是。
人要能找着本分,才知道不是。
人把天理丢了、道理迷了、情理亏了,才知道认不是(承认不对即自己认错)。
15.要能把不是认真了,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16.认不是生智慧水,找好处生响亮金。
17.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
18.认不是胜服“清凉散”,找好处胜用“暖心丸”。
五行性 19. 我所讲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来说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样的。
20.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阴木,好争理是阴火,好怨人是阴土,好分辩是阴金,好烦人是阴水。
21.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像聚宝盆似的,内里有什么,就聚什么。
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点也不错。
所以我说,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
22.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争理,偏于土的欺人,偏于金的伤人,偏于水的厌人,偏于木的顶撞人。
能化除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
23.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
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
阴火性人,急躁、争理、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
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颠狂、音哑疔疮。
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
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
阴性金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痨咳血。
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萎。
所以说什么性,就得什么病。
24.我说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样的。
生怒气(木)便是杀;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买东西少给一文钱(金)也是盗;好吃好东西(水)便是酒;说半句谎话(土)也是妄。
25.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阳)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
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时达务,能化万物,不为万物所拘。
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万物。
别人坏是别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着急。
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处,找好处生响亮金,和人聚万缘,有义气,有果断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创万物。
真水是圣的根,能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养万物。
人如果得不着真五行,固执禀性用事,就死在五行里啦! 26.今生是什么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么的。
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当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庄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读书人。
27.前生好杀害生灵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说谎的,今生金性就强;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
28.达天时就是阳火,信因果就是阳土,找好处是阳金,认不是是阳水,能受气是真阳木,这是真五行。
29.现今的天时,人人性里都有火。
火性人主贪、好争理,所以才争贪不已、战乱不息。
不争不贪是真阳火,真阳火才能达天时。
(达天时不争不贪)。
三界 30.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
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
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性我,地府有个命我。
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
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31.我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
32.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
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
33.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
34.儒家的“三纲”就是性、心、身。
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尽情理有勇。
35.三界就是三教,儒家从立命做起,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
36.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尽情理要蔼和。
37.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要让人,不让人伤身。
38.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为三界中有三个贼,一禀性(又名气禀性,指怒、恨、怨、恼、烦而言),二私欲,三不良嗜好。
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贼,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
39.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说是上古的三位皇帝。
我说天皇是玉皇爷,管人的性,人要是动性耍脾气,天就降灾;地皇是阎皇爷,管人的命,人要是坏了良心,违背伦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爷,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国法处罚。
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为了叫人学好。
40.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心病,性里常发脾气是性病,心病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过来病就好了。
41.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所以要清三界。
42.三界的病我全会治,必须分开三界、清理三曹。
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病。
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药是没有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43.人生要是就是去贪、去争、去搅,贪的亏天理,欠天上债;争的亏道理,欠人间债;搅的亏情理,欠阴间债。
倘若三个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债,哪能有好结果?贪就是过,争就是罪,搅就是孽。
44.好抱屈伤心,不抱屈保气保命;好后悔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伤身,不怨人保身保寿。
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伤了。
45.我也有三个省,一省性中有没有脾气?有人拂逆我的时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没有偏私?吃亏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为正不正当?确实会做什么?这是我的三省。
46.我也有个三纲领,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
我也有个八条目:一不贪、二不争、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着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气。
若能做到,不费金钱、不费力气,不但成道,还能成佛。
47.人有三宝就是性、心、身。
性属水、心属火、身属土。
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气,火是人的神。
精足有智慧、气足有发育、神足有灵。
像烧砖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烧,最后用水浇,才能坚固。
大家讲性心身,讲几遍就等于烧几把火。
讲透了“三宝”足,胜享百官之富。
48.能忍则性了,知足则心了,勤劳则身了,这正是好了。
不能了,就好不了。
三性 49.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
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50.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
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
51.天性有源,禀性有根。
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
能化去禀性(愁、恨、怨、恼、烦),天性就圆满了。
不能化的,一触即发,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家宅不安。
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
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
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难当好人。
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
52.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
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
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
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
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53.神足即是德,神足就乐,乐就可以化禀性。
脾气化尽,因果自了。
54.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三命 55.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
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
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准好。
命好与不好,在乎自己,那用算命呢? 56.“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
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
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动禀性(耍脾气)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便宜长阴命。
天命小,要会长;宿命小,要会增;阴命大,要会消。
命小要会长,命大要会守,就是“天权在手”。
57.有人来见我,我先问他是做什么的?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大;再问他的家业和境况,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
看看他的禀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阴命大小。
三命是三界,三界贯通,还有不知道的吗? 58.人都没有为众的心,只知为己,所以才糟的。
我所以能成为善人,是因为我把为己的心开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
宿命是无尽无休的,为它还有头吗? 59.孟子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修德性是长(音掌)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是长宿命;善用宿命的长(音常)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阴命。
只有长天命,才可以消阴命的。
现今的人,只知用阴命、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又怎么能明白天道呢? 60.以宿命为公益的长天命,以宿命为自己享受的长阴命。
所以说,所以有钱会花超三界,不会花的孽难逃。
61.香瓜,苦的时候正长(音掌);天命,苦的时候也正长。
62.不说人的不对,是消阴命;能忍才可以消阴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许多阴命。
63.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阴命了不了。
所以要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
性命 64.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着了。
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没个不好的。
可见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
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
65.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
性量大,命也必大。
人的命都是好命,因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带坏啦! 66.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
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没扎下根;若不认命,也难结果,好似开个幌花。
学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认命。
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才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
认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
可惜世人都不知道,把性命看轻,把名利看重啦! 67.古人说:“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点灵光无用处”,这话把性命双修的重要,说得太透彻啦! 四大界 68.志、意、心、身四大界(四个境界)。
迷信的人说:奈何桥上三条路,一条是“金”,一条是“银”、一条就是“黄泉路”。
我说用志做人就是“金”,用意做人就是“银”,以身心用事,就是走上了“黄泉路”。
69.我常说,一个人必须把四大界分别清楚。
究竟怎样算是分清呢?若能本性如如不动(骂也不动性、打也不动性、杀了也不动性),把世间的愚人都托起来,使他们成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佛国的境界;若能心无一物,常乐无忧,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贪得无厌,多忧多虑,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为名为利,争贪搅扰,花天酒地,流连忘返,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狱的境界。
所以说,志界是佛国,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狱。
70.志界人没说(没有说道,怎样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贪,身界人好斗。
没说的叫做无心人,知足的叫做净心人,好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
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净心人是神,没心人是佛。
71.身界人只知为身子作打算,有己无人,横不讲理,见着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个鬼;心界人贪而无厌,总是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个小人;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是“神”;志界人一切没说,看透因果,不找循环,没说就是“佛”。
人要想超凡入圣,得会挪界(转移境界)。
72.身界的人互相揭短,心界的人互相争理,意界的人互相容让,志界的人互相感恩。
73.佛界人不思而得,神界人思则得之,魔(心)界人“求”才能得,鬼(身)界人“争”才能得。
74.志有志的性,他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有意的性,是信着人的,遇着好事就愿意让给别人;心有心的性,他是贪而无厌,一心为己,总想占人的便宜;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成性的,人己两伤也不知悔。
所以说,心身两界,绝不可叫他为主,只可叫他听命。
75.讲佛经的人说:人死之后要入六道轮回。
我说六道轮回,都在我们身上呢!何必向外求?人的持身行事,用志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贪取外物、不顾情理的便是物道(畜牲道),专好上火的便是妖道,专好生气的便是鬼道。
这六道每天都轮回在我们身上,何必等死后呢? 76.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我说有四个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是那一界的人。
以身当人的,不论做到什么地步也是个破败星;以心当人的,不论怎么能干,也是个操心人;以意当人的,不论事情怎么多,也不累心,是个活神仙。
以志当人的,不论遇着多么逆的环境,也不动性,就是一尊佛。
77.有所忧虑则志倒,有所恐惧则意倒,有所好乐则心不正,有所忿詈则身不正。
78.苦极生志,乐极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
有病就是地狱,贪心就是苦海。
79.会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乐;会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义气也多大。
80.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实上必有累事。
81.不高兴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针鼻大小的眼,就漏气了。
性是本,意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
根就像雨似的,天雨本来无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间,也像那雨似一样。
82.死心才能化性,禀性化了而后意成,意成而后志成,这是一定的道理。
83.禀性化了就是意,我们化世界,轻则用意,重则使志。
能够用志的,万世罪孽一笔勾销。
可是魔来了,你可得定住,稍微一动,便是种子。
84.把一切假事看破,自然成真。
天堂没有坏人,地狱没有好人,苦海没有真人,佛国没有假人。
85.用志当人是没说的、不变的,你欺我、骂我,也是成我。
你假、你诈,也是成我。
就是杀了我,也是成我。
86.以志当人就是个真人。
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
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87.各教圣人,没有不是以志为主的。
我听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
又听说,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
释迦佛当忍辱真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后还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这种精神,是不是一样呢?所以我说,各教的形式虽然不同,可是精神是一样的,若是分门别派就不对啦! 88.当今之世,诸天神佛,全在人间,可并没有降生落凡。
夺谁的志,谁的灵就来。
学哪位神佛,哪位神佛的灵就到;学哪位圣贤,哪位圣贤就来。
遇到什么事,就学什么人。
像摘(挑取)花似的,摘一个做一个。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
平常人要不夺古人的志,终究是个平常人。
89.真到了志界,半点火气也没有,只剩真乐啦! 学道 90.人的心理,总是好高,都是爱好。
哪知事全糟在高上、坏在好上,好上、高处哪里有道呢?人是正眼没开,把道看错啦!别人不做的你去做,别人抛弃的你捡来,那就是德,也就是道。
像水的就下,把一切物全托起来,自然归服你,自然服从你,这叫托底。
可惜人都好抢上,不肯就下,所以离道远啦! 91.世人都怕水深火热,怕死在里面。
岂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还不知道呢!我讲道,不要名是“入火不焚”、不要钱是“入水不溺”。
92.我学道先学损、学穷,别人学高、学讲学问,所以没赶上我。
93.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这是得道的要诀。
94.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没离开人。
今人为什么没得着呢?举例来说,一颗豆子,有了秧必须向上度浆,把豆粒度成了算。
人也有本,常寻思自己的本(分),诚心求三个月,便能得着,这是我求做活道得着的。
95.好高是贪,怕坏是粘;好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不尽职是丢天命。
96.只一个好字,把英雄豪杰都坑害啦! 立命 97.世人都愿享福,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为人一不知足、二不认命。
人要明道,有福会享,没福也会找。
98.看自己不如人,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这种人准苦。
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长,情理足道理长,道理足天理长,足了就不费力。
若是做这个想那个,叫做漏气,象气球似的,一漏气就瘪了;又象蒸包子,一漏气就生了。
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又轻松又愉快,就是活神仙。
一起贪心,便落苦海,不论怎样大富大贵,也是毫无乐趣。
99.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
天命长,名也准大起来。
会当几个人就得着几条道。
若是不尽职、不尽力、喜虚荣、做假事、有名无实,就立不住命。
100.道是行的,德是做的。
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
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
本着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
101.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离开本位,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有过。
什么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
102.人要“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说话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当体成真。
若是生为女身羡慕男人,贫穷人妄想富贵,做这个想那个,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就像梨要成在梨树上,不能在杏树上成。
103.八德就是八个大门,都能进入佛国。
不过人应当从哪个门进,就由哪个门进,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
我是由忠、孝两个门进来的,给人放牛、扛活(佣工)全都是抱定一个忠字;对老人,抱定一个孝字,这是我敢自信的。
104.“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
命正、性自然就化啦。
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
化性 105.人落在苦海里,要是没有会游泳的去救,自己很难出来,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
救人的命是一时的,还在因果里;救人的性是永远的,是一救万古、永断循环。
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时的;救性是无形的,是万劫不朽的。
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堕落。
106.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认假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才说人不对,和人生气上火。
其实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准会笑起来,哪能和人生气打架呢?我当初看世上没有一个好人,我就生气,气得长了十二年疮痨,几乎没把我气死,直到我三十五岁那年正月听善书,才知道生气不对,对天自责,我的疮痨一夜功夫就好了,立刻出了地狱。
107.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羞辱我的,正是成我。
假(指财、色、荣、辱等)的来了,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上天使它来考验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灾免难。
108.能知人的性,才能认识人;能知物的性,才会利用物。
这是和天接碴。
什么样的人,就存什么心,说什么话,办什么事。
你要是看他不对,是不知他的性,也就是不明他的道,准被他气着。
就像屎壳螂推粪球、黄皮子(鼬)好吃小鸡,争贪的人,好占便宜。
哪一界的人,办哪一界的事,所以说都对。
109.我受种种打击,立志不生气、不上火,被人讥笑,也不动性。
气、火是两个“无常鬼”,能把他们降伏住,使火变为“金童”、气变为“玉女”,不受他们克,那就是佛! 110.逆来的是德,人需要认识,吃了亏不可说,必是欠他的。
众人替你抱屈,你就是长命。
若是无故挨打受气,也是自己有罪,受过了算还债,还要感激他,若是没有他打骂,我的罪何时能了?我说小人也有好处,是挤兑人好的,从反面帮助人。
111.受了受了,一受就了。
受罪了罪,受苦了苦。
没孽不挨骂,没罪不挨打。
逆事来了,是给你送德来的,不但忍受,还要感激他。
112.一切事没有不是从因果中来的,逆事来若能乐哈哈地受过去,认为是应该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原故。
113.凡是对面来的,都是命里有的,所以遇着不如意的事、不对头的人,要能忍受。
孔子在陈绝粮,耶稣被钉十字架,佛被割截肢体,都没怨人,那才是真认命,真认命才能成道。
114.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
若是遇着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废了。
115.金刚是最硬的东西,所以要立金刚志。
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责,不以为是加福,反而生气,是刚倒了!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气,是刚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刚志。
116.“炼透人情,就是学问”。
要在亲友中去炼,炼成了就不怕碰,象砖瓦似的,炼透了就坚固,炼不透的如同砖坯子,一见水就化了! 117.要想明德,必须性圆。
要想性圆,必须死心。
能做个活死人,性就化了。
118.舍钱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
人能舍掉禀性,就算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