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 虎丘春天的时候有什麼活动啊?大概是什麼时候?
村居【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首 范成大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
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
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
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
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 范成大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游虎丘小记翻译
译文: ,在中秋之夜游人极多城的士绅学子、妇姬皆会前往。
乐声谈笑之声充斥于整个山林,如此竟夜不息。
于是乎,那壮丽的自然丘壑竟化为酒场,鱼龙混杂,实在可恨。
我于初十便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
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在风亭月榭之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扫兴。
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和我意。
我曾经和弱生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
还有就是今年春天,和无际舍侄一起拜访仲和到此。
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盘膝坐于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
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2011年,苏州虎丘什么时候办赏花节啊,春天来了,要踏青呢
1、解答:两篇作品都是游记,都比较短小精悍。
都描绘了月夜美景,表达了作者游览观赏之后的心得与感受。
2、拓展:《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任职。
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游虎丘小记》是明代李流芳的散文,该文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悠闲的心境。
一次是在秋天,对月色美、游人少、以红粉笙歌点缀的虎丘感到“亦复不恶”;对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抄的虎丘感到“独往会心”。
一次是在春天,“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作者感到“悠然欲与清景俱往”。
两度游虎丘,见虎丘本色。
作者送叹友人徐声远“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为知言。
此诗句道出欣赏自然之美要在岁寒。
夜半,归根到底是一个“静”字。
唯静方能显示虎丘本色。
这样,就告诉读者“笙歌笑语,填山沸林”、“使丘壑化为酒场”“可恨”的原因了。
作者认为,有些东西、有些事情要多看几遍才能看到真实的一面,所以说要多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