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想逃掉远走高飞的句子
长沙喜和邦婚庆公司:形容想逃“远走高飞的词语举例:1、词:长征句: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远走的意思。
2、神九,就是高飞的意思3、蝴蝶,鸽子、飘然、飘飘然、放飞梦想喜和邦婚庆独家策划:形容远走高飞造句例子:1、追求破灭,超越生命周萍不顾名利地位,企图彻底与从前的生活决裂,要突破重重的桎梏,远走高飞。
2、这年头活跃一点的农村姑娘早就知道去城里找个小伙子远走高飞了。
3、遭遇了此厄运,她本来是要远走高飞的,却在落难后才遇见了心仪的对象。
4、在一些乡镇干部中,几乎没有人是真正安心乡镇工作,一有机会就会远走高飞。
5、有一天,我会远走高飞。
就像蝴蝶一样,一直飞到天上去。
我要去触碰太阳。
6、喜和邦公司老总说,因为她原本可以远走高飞的,但是她不这样做,所以反映了她的诚实。
7、因为在银行催收期间,犯罪分子可能早已远走高飞或转移财产。
8、一只神鹰从天际飞来。
喜和邦亲吻一下宙斯,然后让神鹰带着他远走高飞。
9、一部分较重的物质,在太阳的强大引力作用下,直接落入太阳,葬身火窟;但另一部分较轻的物质,在太阳的强大光压作用下,却飘然而去,远走高飞了。
10、要是没有家眷拖累,他早就远走高飞了。
. 11、我想再一次远走高飞,不再有恐惧,不再为辛勤创业而掉眼泪。
12、我想,只要有一丝自由,我就能活动,就能远走高飞,我为什么要困在这里
"他好象正在说他自己。
13、我所以有今日,嫁给这个小孩子,全因为你的心变了,我受到这种刺激,才答应了我父亲的要求,假如你早对我说明,我们何尝不可远走高飞。
14、我难道就不能做到像他一样远走高飞么
15、我将远走高飞,隐姓埋名到别处去过日子。
16、我爱他,恨他,吻他,甩了他,穿着我的高跟鞋远走高飞。
17、为躲避瘟疫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闽人只得远走高飞,包括遥远的四川等地也成为迁徙的目的地。
18、同时,在掌握了充分的技能之后,该员工也不会安心现在的岗位,结果是远走高飞。
19、倘若你们每人都稍稍给点钱财与告状者,让他们远走高飞,岂不是断绝了一切麻烦
20、它们不能远走高飞,即使冒险爬出去,也不能结婚生子。
. 21、受到惊吓时,就急忙蹓进灌木丛里,只有当追逐得很紧时,才远走高飞。
22、如果不是为了她和他们的母亲,他早就远走高飞了。
23、让我带你远走高飞,你想要度假,我想知道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告诉我亲爱的。
24、屈建忠去,因为他是党员干部要带头,负有一种神圣的责任;张西育去,因为他对遥远的宁夏充满了幻想和好奇,长这么大没有离开陕西,他想要远走高飞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25、其次,他错算局势,使用暴力维持政权,这最终使他不得不远走高飞。
26、您曾说:“偶抓住了您,因为偶想要您,但最终偶会让您远走高飞” 27、你可以远走高飞,你可以稍加防范,但你真的远走了吗
28、你本来可以带着100万远走高飞的,但你不满足。
29、梦伸开双臂欢迎我们,你要接受这欢迎,并带着它远走高飞。
30、今夜我将来到你身边,然而明日我将远走高飞。
. 31、她早早远走高飞,在商海中沉浮。
32、喜和邦创始人从家乡远走高飞,在长沙与伙伴们共同从事着自己选择和心仪的婚庆礼仪服务事业。
33、杰克弗莱明就是为了赌博而盗用公款的,然后远走高飞去了美国。
34、喜和邦清楚记得我们那次祈祷,各位小伙伴未来的老板们?我们求上帝把我变成小鸟,让我远走高飞,成就未来梦想吧。
35、好的父母给他们的孩子根与翅膀。
根就是要他们知道家在哪里。
翅膀就是远走高飞并能运用所学会的知识。
36、国王让人们坚信如果犯人无罪,他应该有幸选到美女,然后带着美女远走高飞,去过幸福的日子。
37、到了一九六七年,香港随地都是土制菠萝,稍为有点办法的人都远走高飞了,他却不能不继续留在香港。
38、但是明天我将远走高飞,爱与日俱增,今夜我将在你身旁。
39、其实她的心思和眼睛却从来也没有离开过喜和邦
喜和邦上高中时,她尽管知道人家将来肯定要远走高飞,她永远不会得到他,但她仍然一往情深,在内心里爱着他。
40、你有创业梦想,喜和邦婚庆公司给你一双翅膀,成就你的飞跃梦想,就是远走高飞并能运用所学会的知识。
41、不要长大,我想离开这里,嘿,带我离开这里。
我要大声说出带我离开,外出,远走高飞。
. 【解释】:则:就;加:加以。
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 【示例】:根据同学们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
【近义词】:反躬自省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含褒义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造句例子:1、总之,喜和邦婚庆公司觉得在做人这个问题上,不管有没有问题,还是要查纳善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谢谢曼莉小姐。
2、无论何时何地,别人对你提出劝诫时,你都应当心存感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如果你并没有指责之处,那就另找一个适合的场合告知对方这一点。
3、我不是说你看起来说话很滑稽,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即使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那么准,我们也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5、根据喜和邦婚庆公司所提的意见和批评,检查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湖南喜和邦婚庆礼仪公司独家策划提供——仅供参考
无罪星际小说人物的外号和技能
1、sc之彼岸花:男主角王绯雨,在入大学前就是星际好手,女主之一的张玉就是为了追求王绯雨才去的中大,另一女主黄小璐慢慢的在安静中喜欢上了王绯雨。
王绯雨因为蓝星俱乐部的原因,锻炼出了一大批sc强人,用来狙击蓝星冲击超级联赛,这些人以后全在小说中出现,很强大。
王绯雨:必杀技:空投闪电矩阵、比赛节奏链接(九阳神功),种族:随机后改神族,原因为中国神族无强人。
ID:Pro^w^2、流氓高手:本作是无罪大大开始淫荡的起点。
男主角方少云,原为一在浩方上与彭风开黑店虐菜,后被女主之一的lulu狂虐后发誓练好星际,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遇见虫王苟小云,在苟小云的魔鬼训练一个月的情况下成为高手,然后慢慢成长,成为一代宗师。
女主之一的key是方少云所喜欢的,lulu也是朦胧的喜爱,因为许千的一次~~,然后让方少云xxoo了lulu,还怀了孩子,促成了方少云的好事~~~方少云:必杀技:王绯雨的九阳神功,苟小云的独孤九剑,纳兰容容的六脉神剑,还有自己创造的左右互搏。
种族:随机。
性格:淫荡。
苟小云:必杀技:6D、超神的控狗技术、精准的微操(独孤九剑)。
种族:虫族。
性格:淫荡。
纳兰容容:必杀技:超高的apm(560)【六脉神剑】。
种族:人族。
3、扬眉:这是无罪的第三部sc小说,第一章和剧情联系不大,但是有几个人比较重要。
从第二章开始进入正题,男主柳逐浪,原是一个邋遢的小孩子,但是一次意外,让他认识了丁立,然后拜方少云为师,学习sc,后来阴差阳错的与一伙人成立了战队,慢慢成长起来的故事。
其中女主林善雅(韩)和柳逐浪不打不相识,最终爱上了柳逐浪,另一个韩国人金耀焕也爱着林善雅,但是两人合不来,最终一起来到中国,征战超级联赛,加入柳逐浪战队。
柳逐浪:必杀技:王绯雨的九阳神功,苟小云的独孤九剑,纳兰容容的六脉神剑,方少云的左右互搏,林破天的一剑飞仙。
种族:随机。
林善雅:必杀技:改变比赛节奏。
种族:人族。
金耀焕:必杀技:强行突破。
种族:人族。
4、流氓高手2 (连载中):本作中,讲述了一个完全不会sc的人成长的故事。
男主张朋,一个cs选手,为了追求女主之一米微,向女主之一郭细细学习sc,然后从菜鸟到大师,其中涉及了很多感情波折,并有一大部分人的成长。
可以当作立志的看。
张朋:必杀技:空投闪电矩阵……(有点多)。
种族:神族。
吴颖达:必杀技:比赛计算能力。
种族:虫族。
慕容:必杀技:强行突破。
种族:人族。
无罪有哪些小说
2005年 《SC之彼岸花2006年 氓高手》 起点中文网新书月票榜第一,类订阅第一。
2007年 《神仙职员》 起点新书月票榜第一2007年 《国产零零发》 起点新书月票榜第四2008年 《扬眉》 起点新书月票榜第四2008年 《流氓高手II》 起点新书月票榜第一,竞技类订阅至今无人超过2010年 《罗浮》 转站纵横中文网第一部作品,打破之前各项记录2011年 《通天之路》 打破纵横中文网订阅记录,一月高定破万2012年 《仙魔变》 月票三连冠2013年8月《冰火破坏神》新书发布请 采纳,谢谢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与无罪推定原则的区别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内容,是针对我国以前的做法作出的更改。
以前嫌疑人一经被公安机关抓获,即被视作“有罪”,并称为“人犯”,其逻辑是:如果你没罪,为什么会抓你
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吸收了无罪推定的部分理念,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疑犯称作“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
”这是无罪推定的理念在《刑事诉讼法》中具体体现。
在法律上首次以是否起诉为标准,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加以区别,即起诉前称为犯罪嫌疑人,起诉后称为被告人。
树立了被告不等于罪犯的观念意识,体现了无罪推定的思想。
《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款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这一规定是无罪推定原则在审判实践中的贯彻和落实。
无罪推定的含义是被判定为有罪之前,推定为无罪,而我国仅仅在刑诉法总则中表述为,“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
一个是“推定为无罪”,一个是“不能确定为有罪”,看似相同,实则差别不小。
不能确定为有罪,事实上,还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也不能推定为无罪。
但无罪推定在我国并未完全地被适用。
按新刑事诉讼法原则,采用“疑罪从无”的原则,虽然这是中国刑事司法的进步,但“疑罪从无”仅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其中一个派生标准。
疑罪从无与无罪推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主要表现在:无罪推定是一种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和精神,较为抽象,适用于判决前的各个诉讼阶段,是一种假定,是一种态度;而疑罪从无则是一个操作性的原则,很具体,主要适用于事实存在疑问的情况下,是一种解决方法;无罪推定是判决确定有罪前,直接推定为无罪;而疑罪从无是在具体事实搞不清楚的情况下,做有利于被告人的推定,即视为没有发生过这种事实,事实上就是要求宁可放纵犯罪,也不能冤枉无辜。
当然,二者的联系也很明显,二个原则都体现了“存疑有利于被告”的刑事法思想。
就我国而言,我国已经通过规定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和存疑不起诉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
但严格说来,我国还没有确立无罪推定制度,因为无罪推定的含义是被判定为有罪之前,推定为无罪,而我国仅仅在刑诉法总则中表述为,“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
在我国,是要讲实事求是原则的,能不推定就不推定。
不能确定为有罪,但也不等于推定为无罪,而是实行“疑罪从无”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不得强迫嫌疑人自证其罪。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享有法定的沉默权。
2.“疑点归于被告”原则。
又称为“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遇到事实无法查清或查清事实所需成本过高的情况,依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判决,该原则是刑法通过限制国家的刑罚权从而保障行为人自由的机能的体现。
当公安、检察机关所获取的证据都不能达到使人们消除合理怀疑的程度,理所当然只能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
即控诉方提出的证据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时,应当作无罪处理。
也就是说“不能完全得到认证的事实,不能转嫁到被告人身上而不利于被告人,因此,在对判决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上存有怀疑的情况下,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裁决。
”即证据不足,应当作有利于被告人处理。
3.由控诉方承担证明有罪的举证责任。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
这是由于相对国家机关的强大,被告人的力量要小的多,公安、检察机关的侦察能力、执行力量都远胜于被告人个人的辩护能力与保护力量。
因此“在起诉人证明被告人有罪并排出了关于有罪的一切合理怀疑之前,被告人总是被推定为无罪的。
” 而在我国,上述三原则尚未明确规定。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立足于本国国情和当前刑事诉讼法的客观实际,在法律条文上没有明确规定沉默权,而是在重申“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等规定的同时,仍然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未真正地完整地确立起无罪推定原则,而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吸收了这一原则的合理内容,使之在扬弃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如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就将影响到被告人供述的获取;对警察权力限制过多,就将影响打击犯罪的力度;对犯罪控制不力,就将影响社会治安,发展改革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反过来,如果一味地强调打击犯罪,忽视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司法人员恣意妄为,就将使民众失去对国家司法的信任,其后果同样是可怕的。
总结:因为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实行无罪推定,但已经确立了“疑罪从无”原则。
只是在无罪推定的理念下以事实确定其是否有罪,证据不足的作无罪判决、存疑的不起诉,既不去推定其有罪,但也不会推定其无罪。
所以“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是《刑事诉讼法》对无罪推定理念的折中表述;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是被判定为有罪之前,推定为无罪。
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实行无罪推定,故只能按折中表述为前者。
古文中励志的精典句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原文地址:中国经典古文励志名言100句作者:小yo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 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 ,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 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 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 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 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 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 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 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 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 “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 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 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 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 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 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 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 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 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 ,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
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 ,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
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 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 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 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 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 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 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 ,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 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
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 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 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
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 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 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 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 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 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