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上下九步行街的句子

形容上下九步行街的句子

时间:2013-12-18 17:48

上下九步行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广州没有上下九路,只有上九路和下九路。

那么为什么要起上九和下九呢,这是有典故的 西关最早的商业聚落是在宋代的绣衣坊(今下九路),至明代随着开凿大观河发展成为城西主要商业街圩,并逐步扩展为十九个甫。

即沿西濠和大观河而兴建的街圩。

十九甫计由西濠金字湾西侧第一津开始,向南成为二、三、四、五、六、七、八甫,转西至下西关是九、十、十一甫,再转东向南为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甫,再向南转向西为十七、十八甫,再转北往东为十九甫。

第一甫地处通向越秀山脚兰湖的水道,以前人们习惯称为通津,所以仍叫第一津而不称第一甫。

至今广州仍流行着第一津----无甫(谱)的歇后语。

把街道称为甫,是这些街上店铺渐多,商人为加强自卫,以防兵戎盗贼,每段铺户在街头巷尾建立栅闸、门楼,每段按顺序排列,分别称第X甫,这是甫之由来。

(另一说甫是脱胎于浦或步,都是指河涌的上落埗头。

当时各甫旁都有河涌流经,当地居民称这些埗头为水脚,今沿濠仍有第X甫水脚地名) 十九个甫,现已改变很大,但其遗址、旧地仍不难寻觅。

至今区内仍以甫为街路名的尚有不少,著名的商业街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十八甫,均是古代上九甫、下九甫、第十甫、十八甫街的旧址。

现在的十一甫新街、十二甫西街、十三甫、十五甫正街、十五甫一巷、十五甫三巷、十六甫大街和北街、十七甫北街、十九甫等街名都与遗址有关。

旧日十九甫的旧址如下表述: 名称 起迄地点(地理位置) 第一津(第一甫)西濠转入金字湾处起。

到万善里百市坊(今属越秀区) 第二甫 百市坊到桃源坊 第三甫 桃源坊到石冈街(今中山七路西门口段) 第四甫 石冈街到麻纱巷 第五甫 麻沙巷到青紫坊 第六甫 青紫坊到福安里(今福隆里) 第七甫 福安里到荣业里 第八甫 荣业里到安良里 以上各甫南北走向,今为光复北路、光复中路。

第九甫 由西濠向西至文昌巷口(今文昌路) 第十甫 文昌巷至十六甫新街(今十六甫大街) 第十一甫 十六甫新街至涌边 以上各甫东西走向,现为上九路、下九路、恩宁路。

第十二甫 由涌边南北再西转至联桂坊 第十三甫 由联桂坊北折东转再北折至德兴桥 第十四甫 德兴桥(今十八甫北路口)至濠边东西走 第十五甫 濠边至装帽街,南北走 第十六甫 装帽街至鬼驿市(扬巷路口) 第十七甫 鬼驿市至富善东街 第十八甫 富善东街至大观河边 第十九甫 第九甫至大观河边 第九甫以德星里分出上九甫和下九甫。

第七甫以上入上西关地区。

但第十九甫是有争议的,有学者认为十九甫是后人加上去的,不是原来的十八甫命名。

十九甫变迁最大的是十五甫、十六甫的迁移,十五甫、十六甫原址在今光复南、桨栏路一带,清道光壬午(1822年),两甫被火烧毁,两甫商民集资改在上西关涌(今宝华路南段)重建。

并改名为十五甫正街、十六甫新街等,以示不同于昔日的甫址。

沿大观河南岸的十四甫,明末开河后是繁荣地区,为明末广州出柳波涌主航道,货船含尾进出。

十四甫码头,有青云桥沟通第八甫。

其后(万历中)塞河,仍留十四甫码头,作为货船航运终点,在西濠十四甫水脚处。

至今则仅存此名成为街名。

但清《南海县志》称十四甫码头在华光庙前,即瑞兴里口今称万钟西的天后庙。

此庙为厚泥精批灰矮小庙宇,两进正堂屋,今为民居。

广州诸甫的地名往往与水脚和水巷联系一起。

时至今日,从今之光复北路至光复南路段仍存三甫、六甫、七甫、八甫水脚和十四甫水脚等街名。

另据清末《续修南海县志·卷三》,既有这些水脚,还有第五甫水巷、第六甫水巷和第八甫水巷等巷名。

不管是水脚还是水巷,都与埗头有关,都表明这里有埗头。

事实上,十四甫就曾有码头的记录。

此外,十八甫原名蚬子步,可见,甫即埗头,也作浦(或步)。

明代时,这一带商业发展,人们把浦改作铺。

出于简化的需要,清代时,人们把铺写成甫,这就是今天甫字号地名来由的基调。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像十九甫那样,其原先并非埗头,只不过是客观上附近已出现甫号地名,便人为地沿袭以序数作专名,以甫作通名。

上下九步行街有什么好玩的

上下九步行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俗称西关)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荟萃了岭南文化中的岭南建筑文化、岭南饮食文化和岭南民俗风情。

步行街内大小食肆数十家,既有百年老店陶陶居,亦有国家特级酒家广州酒家,还聚集了一批经营西关名小食的特色小食店。

从第十甫到上九路,骑楼连绵千米,这些目前广州规模最大、仍在维持着商业繁华功能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代,是南欧建筑特色与西关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的产物,装饰上还融入了北方满洲式装饰。

近年港、澳、台以及国内外的饮食亦进军步行街,成为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饮食文化交流的区域,充分体现出食在广州,味在西关的饮食文化风情。

历数上下九的美食,有“银记”肠粉;“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面;“伍湛记”的及第粥、鱼皮粥;“广州酒家”的灌汤饺、虾饺、烧卖、萝卜糕;“莲香楼”的莲蓉月饼、鸡仔饼、老婆饼和龙凤结婚礼饼;陶陶居的姜葱鸡、奶黄包;“南信”的双皮奶、姜撞奶和牛三星;“林林”的牛杂和猪红汤……在数以百计的西关小食中,公认是名牌的有20多种,其中有10种还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如:南信甜品专家的“南信双皮奶”和“南信姜撞奶”,欧成记面食的“上汤鲜虾云吞”,伍湛记粥品的“伍湛记及第粥”,莲香楼的“老婆饼”,银记的豉油牛肉肠等。

人们在步行街购物之余,可以此为中心,领略具西关风情特色的华林禅寺、五眼井、文塔、西关大屋保护区、陈家祠、仁威庙以及沙面欧陆风情区。

下九路至今仍有文澜巷,印证着昔日十三行富商组建的文澜书院的历史。

第十甫路的湛露直街至今仍有岭南画派大师昔日开办的岭南艺苑故屋。

陶陶居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聚所,曾以西关古(故事)坛、霜华小苑书画展驰名,这里群众的自娱自乐粤曲演唱私伙局,也颇有名气。

十甫书店的荔湾雅苑书画展销厅、上演粤剧的平安戏院,更是这条步行街上的文化小绿洲。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的那个地铁口叫什么啊。

几出口步行街啊。

上下九步行街是不会关门的,只有它上面的店铺会打烊,一般在晚上10点以后就陆续关门,但是那些买吃的烧烤和M记、K记的就不会关的,还有荔湾广场对面的唱K的夜场喇。

请问从广州塔怎么样坐地铁去上下九步行街

请详细说明

谢谢

公交线路:地铁3号线 → 地铁1号线 → 地铁6号线,全程约12.7公里1、从广州塔步行约210米,到达广州塔站2、乘坐地铁3号线,经过2站, 到达体育西路站3、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2站, 到达东山口站4、步行约250米,换乘地铁6号线5、乘坐地铁6号线,经过5站, 到达文化公园站6、步行约870米,到达上下九广场

上下九步行街有什么好吃的

林林牛杂屋: 十甫路137号卜牛杂仁信双皮奶:名厦 仁信,双皮奶宝店:宝华路十五甫 ,猪手面,鲜虾云吞当,三星面 陈添记:宝华路十五甫三巷2号之三,艇仔粥,顺德爽鱼皮陶陶居:十甫路,嫁女饼新联肠粉店:多宝路88号,牛肉肠、鸳鸯肠、上杂粥、牛肉粥、鱼片粥顺记冰室:宝华路85号,芒果\\\/椰子雪糕猪脚姜醋蛋士多店:第十甫路吉鸿居1-1号南信牛奶甜品店:第十甫路47号,双皮奶、姜撞奶、红豆双皮奶、牛三星广州酒家:文昌南路2号:文昌鸡、虾饺、榴莲酥等牛魔王:第十甫路188号十甫假日酒店,林林旁。

银记肠粉:上九路79号,牛肉肠、艇仔粥、肠

上下九步行街历史及现状

开放改革以后,荔湾区委、区政府为了发扬荔湾悠久的历史传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发展十甫路、下九路一带的商业,在其周围形成了酸枝街、玉器街、服装街等专业市场,使这一带的商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1995年第十甫路、下九路被广州市确立为商业步行街。

  1999年,荔湾区委、区政府更进一步加强对步行街的管理,投入巨资对步行街进行整饰,按照西关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及原有的骑楼建筑特色,进行修旧如旧的原则,使这条著名的步行街重现历史的光辉,充分展现出岭南文化的独特风貌,从而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到步行街观光购物。

  真名实为广州市商业步行街  广州市商业步行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策划部部长李伟聪介绍,上下九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开通后,经过10年的发展,日均人流量已达20万人次,周六日的人流量可达三四十万人次,每年黄金周日人流量高峰期可达60万人次。

据了解,上下九步行街实际包括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三条街巷,全长1218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300多间数千商户。

  他说,“上下九步行街”已经注册为商标,现在已是价值连城的知名品牌。

而事实上,上下九步行街只是俗称,它的真名为广州市商业步行街。

提起改名还有一段古:1995年作为广州第一条步行街开通后第二年,北京路步行街随即开通,“当时它首先打出地域品牌,如果我们再叫广州商业步行街的话很容易让人误解”,所以工作人员有意将广州市商业步行街的真名“雪藏”起来,“上下九步行街”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种宣传场合,直到今天广州人一提上下九都知道是步行街。

  现在全日步行街包括下九路,十甫路由珠玑路到文昌路一段。

  而上九路由于交通问题并未开通为步行街,十甫路珠玑路到大同路一段是非全日制步行街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