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建水孔庙的句子

形容建水孔庙的句子

时间:2017-08-17 11:34

描写孔庙的句子

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建水县城内,是一座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庙,始建于公元二十二年(1285年),是云南省继中庆(昆明)、大理之后,最早创建的第三座庙宇。

后经明、清两代扩建,占地达114亩,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照曲阜孔庙的格局建造,有1殿、2庑、2堂、2阁、5祠、8坊,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步入大门为肃穆的太和元气坊,迎面为20余亩的学海(泮池),塘内碧波荡漾,四周柳丝轻拂,池中建有思乐亭,左、右有礼门和义路。

步人棂星门.有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祟圣词、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

  大成殿建于明弘治年间,28棵柱支撑全殿。

前檐12棵为石拄,每棵高5米,重达5000公斤,用整块大青石雕成。

大门左右2棵檐柱雕巨龙盘绕,称为石龙抱柱。

正面22扇格子门所雕飞禽走兽,形态各异.玻璃瓦的屋顶,光彩夺目。

庙宇周围古柏森森,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有金碧壮丽甲全滇之美誉,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紫陶街作文450

(一)1. 美春城,展露华姿丽容,大地和阳光共放光芒。

2. 山河壮引来四海英雄,叱咤风倒海翻江。

3. 民风淳厚,养育百代人杰,运筹帷幄,腾蛟起凤。

4. 大理城,大研镇,城镇名播重洋。

5. 红塔山,红河水,山水誉驰四海。

6. 版纳边塞,风光秀丽,民俗独特,让游客奔忙。

7. 建水名邦,人文会萃,孔庙壮观,令世界叫绝。

8. 九乡景,酒冽香,唤醒千古情肠。

9. 抚仙湖,抚神仙,抚得万人酣畅。

10. 狮子山,鸡足山,西山,山山人间天堂。

11. 燕子洞,阿庐洞,南洞,洞洞桃源仙境。

12. 亿万年石林,梦幻奇貌,莽莽苍苍。

13. 震惊中外,郑和雄才壮举,七下西洋;把友谊传播五洲四海。

14. 轰动朝野,文秀丰功伟业,廿年抗强。

为民族树立千秋榜样。

15. 世博园,收尽天下美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1. 当四季只剩下春天,当一片土地红得耀眼,当皑皑白雪铺满了雪山,当烈风吹遍飘动的经幡,当彩云又在蓝天浮现,此刻,我已置身彩云之南。

2. 那里春光明媚,阳光暖暖,冬季的昆明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

3. 蓝色的天空上飘着美丽的白云,整个感觉好像是在空调房里一样舒服。

在石林这儿将女儿称为金花,当金花们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真是一副靓丽的风景线。

4. 黑龙潭的水真静啊,静的像一面镜子;黑龙潭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墨翠。

5. 转眼间,树丛变得花花绿绿,房屋变得金碧辉煌,溪流变得五彩缤纷……整个丽江古城都变了个样儿。

6. 或游荡在秀美的山水间,或穿梭于古城清幽的小巷里,又或仅仅是呆坐着感受这里弥漫着的云南古老神秘的气息……7. 石林神奇迷人的自然风光与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的完美结合,象磁石一样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中外宾客,旅游者纷至沓来,或观赏它的壮美、领略它的风情;或吟诗作赋、歌咏它的史迹;或研究考察、探索它的奥秘。

8. 大理的洱海形如人耳,风平浪静时,像一颗深绿色的宝石镶嵌在云南大地上,微风吹过,海面上金光闪闪,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浪花,妩媚动人,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9. 黛色的屋檐,青黑的砖瓦,早已留下的青苔,小巷中美丽的女子顾盼生光、双目流转,一切都在诉说着那古老的传说。

云南,该是个不能轻易触碰的地方。

10. 如果这人间有一抹春色让人流连,那一定是七彩云南。

清秀的昆明,柔软的丽江古城,永恒宁静的香格里拉,悠远的大理。

11. 中国云南,人们心中美丽而清澈的地方,干净的山水,淳朴的少数民族,鲜艳的民族服装……12. 云南的天空有一种静谧之美,在这片土地上就连时间都流淌得格外缓慢。

13. 七彩云南是美轮美奂的,我勾勒不出它的神秘地美,我摹写不出它的淡淡地美,我描绘不出属于它的风格。

14. 云南石林的风景,就像列队的标兵一样,直挺挺的站在哪里

15. 西双版纳那里是属于亚热带气候,所以有一片原始的热带沟谷雨林。

密密麻麻的树林一眼望不到头。

重重叠叠,千藤百绕,只有坐上游缆车才能高高欣赏雨林的美丽。

昆明到建水多少公里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融合中,孔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成为中华多民族文化的象征。

孔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孔庙建筑群时间久远,集历史、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成就于一体,是古老的博物馆。

它不仅是历代统治者尊儒祭孔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综合体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孔庙自始建以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文化传承与教化功能。

从孔庙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传承的轨迹。

孔庙之始,儒学的传播尚处于萌芽状态。

汉初虽然已确定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但由于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对儒家文化的争战,以及其后三国、魏晋、南北朝绵延数百年社会分裂动荡所引起的思想混乱,使儒家学术很难取得“独尊”的地位。

但在这一时期,儒学吸收其他学派的成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至隋唐时期,天下一统的局面形成,孔子及其创建的儒家学派所阐发的精神与学术思想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儒家文化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而使大规模兴建孔庙与长期传播儒家文化成为可能。

宋元明清各朝沿袭“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不断以尊崇的谥号封赠孔子,对孔庙建筑的规格一再提高,都表明了对儒家思想文化价值的肯定。

  除曲阜孔庙外,自北朝开始在全国有关郡县设立文庙学宫,文庙学宫从此有了“学校”的功能。

这一重要功能对隋唐以降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尤其从唐代至清末,庙学不分,规制有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左学右庙,还有中庙左右学、中庙周学等。

庙学合一的体制使历代儒士文人在这里接受了儒学的熏陶,尊经读经即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各个时期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学人。

  自隋唐以后,儒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孔庙则是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

孔庙祭祀操纵于国家,其目的在于厉行教化,即“庙以崇先圣,学以明人伦”〔8〕。

祀孔表明,国家厉行教化的根本内涵是孔子之道,追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想化的礼制秩序。

“仁义礼乐”是儒家之道,政治对儒道的汲取是为了建立有序社会,实现专制统治。

“孔子以道设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祀其教也,祀其道也”〔9〕。

所以,祭祀孔子,也就是推崇他所创立的思想学说。

  2.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

各地孔庙的建立,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功不可没。

在封建国家政令的要求下,无论是中原内地,还是边陲地区,都曾设有孔庙。

“自唐以来,州县莫不有学,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10〕。

辽代的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西京(今山西省大同),都设有国子监,其旁建有孔子庙,按时祭祀先圣先师〔11〕。

其各州、县学也都有孔子庙。

金朝沿袭前朝,除上京国子监有孔子庙而外,州县也建有庙学。

章宗泰和四年(1204),“诏刺史,州郡无宣圣庙学者并增修之” 〔12〕。

元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后,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在昆明建孔子庙。

此后,大理、建水、通海、石屏等地也纷纷建立孔庙并使之制度化。

到清末时,云南全省除个别极边远的地方外,差不多所有州县都有孔庙了。

被誉为“海南第一庙”的文昌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1375)迁址于文城镇。

台湾孔庙首建于今台南市,建成于清康熙五年(1666)。

台湾地区兴建孔庙较早者尚有彰化县学(雍正年间)、凤山(今高雄市)县学(康熙年间)、及台北府学(光绪年间)等。

边远地区孔庙的建立,大大改善了当地教育落后的状况。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而非仅被汉族所垄断。

这从孔庙建筑者的族别上很容易看出来: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是史载最早在曲阜以外的城镇修建“先圣庙”祭祀孔子的皇帝;女真族在进入中原、建立金朝后,代代皇帝尊孔祀孔,修建孔庙,如山西平遥文庙至今仍保留有金朝建筑的格局;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不仅首在大都(今北京)修建孔子庙,奠定了北京孔庙的规格,还将孔子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为历代帝王封赠孔子的最高谥号;满族则在建立清朝而未入主中原之前已奉行祭孔大典,并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孔庙。

  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共奉孔子为“先圣先师”,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各民族的不断统一。

儒家文化规范了中华民族各阶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成为一种理念,是促进中华各民族加强团结携手并进的精神纽带。

  3.艺术价值。

孔庙是东方建筑风格的具体体现,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曲阜孔庙是中国现存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孔庙的建筑遵从了我国传统建筑群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的原则,布局严谨。

孔庙作为祭祀性建筑,其特殊性表现在它的标志建筑:其主建筑大成殿大多采用抬梁斗拱;泮池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孔庙所独有;棂星门除用于个别高规格的祭祀建筑以外,主要用于孔庙建筑中;孔庙前的牌坊之多是其它类型的建筑无法相比的。

  在孔庙里的雕刻是中国石雕艺术的上品,尤其是大成殿的石柱雕龙,更是石雕艺术的佳作。

如山东巨野县现存的明代文庙大成殿,殿四周有24根大型石柱支擎,前檐下8根石柱以及后檐端柱为高浮雕二龙戏珠,上缀浮云,下着波涛,造型生动雕琢精工;其它石柱为浅浮雕缠枝花卉,构图繁缛,技艺精湛〔13〕。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替,各地孔庙在建立、修缮、祭祀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碑刻和匾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据统计,曲阜孔庙内共有碑碣1000多幢,包括祀孔碑、谒孔碑、修建孔庙碑、功德碑等,这些碑碣除了大量的用汉文刻成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如满文、蒙古文字等。

无论从年代跨度上,数量上,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都是价值极高的宝库。

从碑刻和匾额的书法艺术看,各种字体兼备,风格不同,各具特色,也同样是难得的珍品。

地方文庙碑刻也不乏精品,如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撰文并以正楷书写的“孔子庙堂碑”,现存摹刻有二:一在西安碑林,称“陕本”或“西庙堂碑”;一在山东成武,称“成武本”或 “东庙堂碑”,现由县文物室收藏,历来为书家所喜爱。

  在祭祀孔子的历史过程中,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乐舞艺术。

祭孔乐舞的内容以颂扬孔子生前的业绩为主,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

其乐源于孔子所推崇的“韶”;舞因自“夏”;诗来自隋代牛弘、蔡徽的创作。

乐曲八音齐全,古朴纯正、典雅悠扬、金声玉振。

舞生以龠为舞具,舞姿刚劲舒展,具有雕塑之美。

乐生演奏的乐器有古筝、笙、笛、箫、编钟、编磬等。

祭孔礼仪场面宏大,古朴娴静,而庄严肃穆的祭孔气氛与金碧辉煌的大成殿,更形成了完美的艺术统一。

祭孔乐舞以其平和的曲调,适中的节奏,典雅的歌词,谦恭的舞步,凸现出中国古代雅乐博大精深的思想意蕴,庄严恢宏的感人气势,以及中正和谐的艺术风格,集中展示了孔子及儒家倡导的“仁”、“和谐”、“礼让”的人文价值。

  另外,孔庙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孔庙见证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发展的历程。

在各地孔庙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丰富的遗存和资料,通过对有关孔庙历史的研究,可以了解孔庙建筑与祭孔活动的兴衰,透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对儒家乃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演变进行深入的探讨。

建水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

各位游客大家好,一路辛苦了,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相聚建水。

有句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那我们今天就来个“十年修得同车行”。

我代表我们建水旅行社再次欢迎您们的到来。

说到这大家还是不知道我是谁吧

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

我姓杨,叫杨前红,你们可以叫我小杨或者小红,我的朋友常对我说:“前红,前红,与众不同”,那在今天的游览中我会竭诚为大家服务,相信我今天的服务定会给大家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

在今天的游览过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建议,也可以提出,我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我身边这位是我们的刘师傅,他有很长的驾龄,虽说云南山路十八弯,但再怎么弯我们的刘师傅也会带我们走向光明。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游览的主要是建水文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过八个比较重要的景点,历时比较长,所以请大家带好水。

然后带上一个好心情跟我走。

各位朋友想必大家都初来建水,对建水也不太了解吧,那下面我就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建水。

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建水。

建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光秀丽,精品荟萃,民风淳朴,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雏鲁”和“诗书郡”的美誉。

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

这里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以哈尼族、苗族和彝族为主,另外还有傣族,回族等。

建水民族风情绚丽多彩。

有汉族的祭孔乐舞和洞经音乐,哈尼族的芒鼓舞和长街宴,彝族的花灯,烟盒舞和火把节,还有苗族的采花山及傣族的歌舞和风俗习惯等。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建水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景观。

建水还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古迹,如儒学经院有文庙、崇正书院、焕文书院、学政考棚等;宗教寺院有指林寺、燃灯寺清真寺和云龙山寺等;人居宅院有朱家花园、张家花园、土司衙署等;遗址类有燕子洞古人穴居遗址、碗窑古窑址等;地下岩溶景观类的有燕子洞溶洞群,还有其他一些旅游资源如双龙桥、朝阳桥、小桂湖、龙岔河古墓葬群建水老井等;还有一些文化民村民镇如临安镇、曲江镇、官厅镇和团山村等。

说到这不知各位朋友有没有人会说“我介绍的都是些玩的,那吃的和特产呢

”别急下面我就带大家进入建水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

建水美食有很多一说到建水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建水烧烤,但除了烧烤建水还有很多出名的美食如汽锅鸡、临安烧豆腐、传统名宴“三叠水”草芽还有燕窝及燕窝制品。

另外建水最出名的特产就是建水紫陶了,建水紫陶因质地细腻,清新光洁,透气性好“色如钢,音如磐,明如镜,光鉴照人”被称为“陶中一秀”。

也是送礼的好选择。

们一起走进这座文化大观园,感受一下“文献名邦”的深邃内涵吧

文庙又称孔庙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孔子和推广儒家教化而兴建的重要礼制性建筑,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就有府、州、县三级文庙约1560所,清代则增至1800多所。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建筑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孔子家乡的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全国大型文庙中名列前茅。

建水文庙历经700余年能得以比较完好的保存下来,为人们研究我国古代尊孔崇儒的历史,研究传统的建筑艺术创造了极其宝贵的条件。

现已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分为六进空间,主要建筑有包括一池(泮池)、一坛(杏坛)、一圃(射圃)、二殿(大成殿、崇圣殿)、二庑(东庑、西庑)、二堂(东明伦堂、西明伦堂)、三阁(尊经阁、奎文阁、魁星阁)、四门(棂星门、大成门、金声门、玉振门)、五亭(静一亭、思乐亭、斋宿亭、西碑亭、东碑亭)、六祠(仓圣祠、忠义孝悌祠、名宦祠、崇圣祠、寄贤祠、乡贤祠)、八坊(太和元气坊、洙泗渊源坊、礼门坊、义路坊、道冠古今坊、德配天地坊、圣域由兹坊、贤关近仰坊)。

整个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为建水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享誉全国的文化殿堂吧,各位朋友请抬头看文庙大门“太和元气”坊,。

它高9米是文庙的单体大门,是一座石木结构,三门五开间式的牌坊,整座牌坊采用雕刻造型装饰,姿态生动的六狮,二象拖着檐梁吊柱,是力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意为“天地浩然之气”是赞美孔子思想得天地之正气如同天地生育万物。

这也说明文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办学的地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大道之行,不择地至,大道兴而圣教兴,以道兴教”的含义,也透出了中国传统哲学气息。

次间木栅栏门的门头板上,刻有清雍正年间重修此坊时临安府主要军政官员的名字,左为文职官员,右为武职官员。

石砌须弥座夹杆石上雕刻除了有狮象之外还有有龙,这是建水文庙不同于其它文庙的石作特色之一。

这就是一进。

好了我们往里走,各位朋友请看这个姿态庄严,文化气息逼人的立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孔子铜像。

它高3米,重675公斤,基座高1.5米是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在1999年来建水参观考察后,慷慨捐资铸造,于2000年12月3日落成。

各位朋友,你们看到前面的荷花池了吗

这就是有名的泮池。

你们也知道我们云南有十八怪吧

其实我们建水也有十八怪“建水十八怪”,其中有一怪就是“半亩方塘也叫海”。

这半亩方塘讲的就是文庙的泮池,说是半庙,其实建水文庙的泮池有45亩之大,列全国第一。

全国的文庙都有泮池,独建水文庙称泮池为“学海”,取“学海无涯”句。

所谓泮池,就是个大水池,呈半圆形,上有拱桥连通。

古有在学府前建泮池能振兴学业之说,所以其多用于孔庙、文庙、学宫等建筑中。

为什么会有泮池,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周代天子宫前设池为圆形,而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区别,故称为“泮池”。

另一种是:天子之学为“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辟雍有水环绕,泮宫之水只能半之,故称为“泮池”。

古时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

不过泮池这个称谓太高雅,也不顺口,所以人们还是习惯于叫它学海,既表示学校里的海,又寓意为学无止境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