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种植水稻很难
种不难,难的是防虫防灾
描写种田的句子有哪些
这样的话可能各方面有一个梗在里面吧,这个还没有具体的一个大范围的使用,所以说没有具体的说。
为什么袁隆平中的水稻产量那么高却没有普及种植
袁隆平因杂交走上人生颠峰。
我对杂比较,因为是农业科技员。
先说说杂交稻,水稻分常规水稻与杂交稻两种,前者占中国70%,后者占中国30%,可见杂交稻的市场并没有象报道的大。
常规水稻有化肥、农药的作用,产量也很大,能达每亩500公斤,农户还能自行留种,米口感好、价也高,有扩大的趋势。
而杂交稻只在中国长江以南耕地较少地区,土地贫瘠的省份种植较好,在施用了超量化肥后亩产才比常规稻要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获起最高产量。
但杂交稻的缺点是农户不能留种,每年购买种子需额外增加高成本,口感有点差而价格要低几毛。
不管号称杂交超级稻亩产有几千斤,到了农户手上也就亩产600公斤到顶,有夸大宣传。
袁隆平生产的是杂交稻种子,并没有象宣传的那样高产,农户们很清楚。
而且袁老团队研制出来的杂交稻也不是无偿地为农民服务,科研成果全部转化成了自身的经济效益,象隆平高科等制种企业。
而且买过杂交稻种子的农民都知道,杂交稻制种行业绝对是个暴利行业。
一斤杂交种子最低几十元最高上百元,种了之后才知道效果远没有象宣传报道的那么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