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首饰的点缀形容爱情的句子

首饰的点缀形容爱情的句子

时间:2020-02-28 06:16

名著优美句子摘抄

名著好段摘抄大全1、正是天,城外天显得极高,也极清。

田野酥酥软软的,草发得十分嫩,其中有了蒲公英,一点一点的淡黄,使人心神儿几分荡漾了。

远远看着杨柳,绿得有了烟雾,晕得如梦一般,禁不住近去看时,枝梢却没叶片,皮下的脉络是楚楚地流动绿。

路上行人很多,有的坐着车,或是谋事;有的挑着担,或是买卖。

春光悄悄儿走来,只有他们这般儿悠闲,醺醺然。

也只有他们深得这春之妙味了。

——贾平凹《品茶》2、桑桑在校园里随便走走,就走到了小屋前。

这时,桑桑被一股浓烈的苦艾味包围了。

他的眼前是一片艾。

艾前后左右地包围了小屋。

当风吹过时,艾叶哗啦哗啦地翻卷着。

艾叶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是两样的,正面是一般的绿色,而反面是淡绿色,加上茸茸的细毛,几乎呈灰白色。

因此,当艾叶翻卷时,就像不同颜色的碎片混杂在一起,闪闪烁烁。

艾虽然长不很高,但杆都长得像毛笔的笔杆一样,不知是因为人工的原因,还是艾的习性,艾与艾之间,总是适当地保持着距离,既不过于稠密,却又不过于疏远。

——草房子3、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

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地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醮了一点唾沫去轻轻摩挲它一下的欲望。

——草房子4、他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大法则,自己还不知道——那就是,为了要使一个大人或小孩极想干某样事情,只需要设法把那件事情弄得不易到手就行了。

——《汤姆·索亚历险记》5、“天下只有两种人。

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 ——钱钟书《围城》6、人与人之间,最可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巨人传》

描写秋天的优美句子

看看《赋》就了--洛神赋 [注译赏] 作者:曹 植 洛神赋(并序)① 三年②,余朝京师③,还济洛川④。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⑤,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⑥,遂作斯赋。

其词曰:余从京域⑦,言归东藩⑧,背伊阙⑨,越轘辕⑩,经通谷(11),陵景山(12)。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13)。

尔乃税驾乎蘅皋(14),秣驷乎芝田(15),容与乎阳林(16),流盼乎洛川(17)。

于是精移神骇(18),忽焉思散。

俯则未察(19),仰以殊观(20)。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21):尔有觌于彼者乎(22)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23)

其状若何

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24),荣曜秋菊,华茂春松(25)。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26),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27)。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28),灼若芙蓉出渌波(29)。

秾纤得中,修短合度(30)。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31)。

延颈秀项(32),皓质呈露(33)。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34)。

云髻峨峨(35),修眉连娟(36)。

丹唇外朗(37),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38),辅靥承权(39)。

瓌姿艳逸(40),仪静体闲(41)。

柔情绰态(42),媚于语言(43)。

奇服旷世(44),骨像应图(45)。

披罗衣之璀粲兮(46),珥瑶碧之华琚(47)。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48)。

践远游之文履(49),曳雾绡之轻裾(50)。

微幽兰之芳蔼兮(51),步踟蹰于山隅(52)。

于是忽焉纵体(53),以遨以嬉(54)。

左倚采旄(55),右荫桂旗(56)。

攘皓腕于神浒兮(57),采湍濑之玄芝(58)。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59)。

无良媒以接欢兮(60),托微波而通辞(61)。

愿诚素之先达兮(62),解玉佩以要之(63)。

嗟佳人之信修兮(64),羌习礼而明诗(65)。

抗琼珶以和予兮(66),指潜渊而为期(67)。

执眷眷之款实兮(68),惧斯灵之我欺(69)。

感交甫之弃言兮(70),怅犹豫而狐疑(71)。

收和颜而静志兮(72),申礼防以自持(73)。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74)。

神光离合(75),乍阴乍阳(76)。

竦轻躯以鹤立(77),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途之郁烈(78),步蘅薄而流芳(79)。

超长吟以永慕兮(80),声哀厉而弥长(81)。

尔乃众灵杂遝(82),命俦啸侣(83)。

或戏清流,或翔神渚(84)。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85)。

从南湘之二妃(86),携汉滨之游女(87)。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88)。

扬轻袿之猗靡兮(89),翳修袖以延伫(90)。

体迅飞凫(91),飘忽若神。

陵波微步(92),罗袜生尘(93)。

动无常则(94),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95),若往若还。

转盼流精(96),光润玉颜(97)。

含辞未吐(98),气若幽兰(99)。

华容婀娜(100),令我忘餐。

是屏翳收风(101),川后静波(102)。

冯夷鸣鼓(103),女娲清歌(104)。

腾文鱼以警乘(105),鸣玉銮以偕逝(106)。

六龙俨其齐首(107),载云车之容裔(108)。

鲸鲵踊而夹毂(109),水禽翔而为卫(110)。

于是越北沚(111),过南冈;纡素领,回清扬(112);动朱唇以徐言(113),陈交接之大纲(114)。

恨人神之道殊兮(115),怨盛年之莫当(116)。

抗罗袂以掩涕兮(117),泪流襟之浪浪(118)。

悼良会之永绝兮(119),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120),献江南之明珰(121)。

虽潜处于太阴(122),长寄心于君王(123)。

忽不悟其所舍(124),怅神宵而蔽光(125)。

于是背下陵高(126),足往神留(127)。

遗情想像(128),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129),御轻舟而上溯(130)。

浮长川而忘反(131),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132),沾繁霜而至曙(133)。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134),怅盘桓而不能去(135)。

[注释] ①《文选》李善注引《记》称:曹植求甄逸女未遂,为曹丕所得。

甄逸女被曹丕皇后郭氏谗死,曹植有感而作《感甄赋》。

魏明帝改题为《洛神赋》。

此说与史实、情理难合,不足信。

此赋以幻觉形式,叙写人神相恋,终因人神道殊,含情痛别。

或以为假托洛神,寄心文帝,抒发衷情不能相通的政治苦闷。

全赋多方着墨,极力描绘洛神之美,生动传神。

格调凄艳哀伤,辞采华茂。

洛神,洛水女神,传为古帝宓(fú伏)羲氏之女宓妃淹死洛水后所化。

②黄初三年:应为黄初四年(223)。

据《三国志·魏书》曹植本传及《赠白马王彪》诗序,曹植于黄初四年朝京师。

③朝京师:到京城洛阳朝见魏文帝。

④济:渡。

洛川:洛水。

源出陕西,经洛阳,入黄河。

⑤斯:这。

⑥宋玉:见本书作者小传。

神女之事:指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所写楚庄王与神女相遇之事。

⑦京域:京城洛阳地区。

⑧言:发语词。

东藩:指在洛阳东北的曹植封地鄄城。

藩,诸侯为王室屏藩,故称藩国。

⑨背:背离,过而弃于后。

伊阙:山名,在洛阳南,又名龙门山、阙塞山。

⑩轘(huán环)辕: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

(11)通谷:谷名,在洛阳城南。

(12)陵:登上。

景山:山名,在今河南偃师市。

(13)殆:通怠,困顿。

此指车行缓慢。

烦:疲乏。

(14)尔乃:于是。

税驾:停车。

税,停。

蘅皋:生长杜蘅香草的河岸。

皋,河边高地。

(15)秣驷:喂马。

秣,喂食料。

驷,拉同一车的四匹马,此指马。

芝田:种芝草的田野。

(16)容与:徜徉,优游。

阳林:地名,未详。

(17)流盼:转动目光观看。

盼,一作眄(miǎn免)。

(18)骇:散。

(19)察:看清。

(20)殊观:谓看到特殊景象。

(21)援:拉着。

御者:驾马车的仆人。

(22)觌(dí敌):见。

(23)是:这,代指洛神。

(24)翩若二句:写洛神如惊鸿翩翩,游龙婉婉,体态轻盈。

(25)荣曜二句:以秋菊的茂盛鲜艳和春松的华美繁盛比喻神女容光焕发。

(26)髣髴:同仿佛,忽隐忽显貌。

(27)飘飖(yáo摇):飘动摇曳貌。

回:旋转。

以上二句写神女若隐若现,体态轻盈。

(28)迫:靠近。

(29)灼:鲜明。

渌(lù路):清澈。

(30)秾(nóng农)纤二句:神女肥瘦高矮,恰到好处。

秾,肥。

纤,细瘦。

中,适中。

一作衷,义同。

修,长。

(31)约素:卷束的白绢。

形容腰肢圆细。

约,束在一起。

(32)延:长。

颈、项:脖子。

(33)皓质:洁白的肤质。

呈:显现。

(34)芳泽二句:不涂脂抹粉,纯任天然。

芳泽,化妆用的膏脂。

铅华,化妆用的粉。

弗御,不用。

(35)峨峨:形容高。

(36)连娟:细长弯曲貌。

(37)丹:红色。

朗:鲜明。

(38)眸:瞳子。

睐(lài赖):旁视。

(39)辅靥(yè叶)承权:面颊上有美丽的酒窝。

辅靥,应作靥辅。

辅,通酺,面颊。

靥,酒窝。

承权,谓酒窝在颧骨之下。

承,上接。

权,颧。

(40)瓌(guī归):同瑰,奇妙。

(41)仪:仪态。

闲:娴雅。

(42)绰态:从容的姿态。

(43)媚:美好,指语言悦耳动听。

(44)旷世:举世所无。

(45)骨像:即骨相。

应图:与相书中骨相好的图像相合。

(46)璀(cuǐ崔上声)粲:鲜明亮丽。

(47)珥(ěr耳):此指佩戴。

瑶碧:美玉。

华琚(jū居):有花纹的玉佩。

(48)缀:点缀。

(49)践:穿着。

远游:鞋名。

文履:有文饰的鞋。

(50)曳:拖着。

雾绡(xiāo消):轻纱。

裾(jū居):衣襟。

此指衣裙。

(51)微:指香气微通。

芳蔼:芳香浓郁。

(52)踟蹰:徘徊。

隅(yú鱼):角落。

(53)纵体:轻举身体。

(54)以遨以嬉:遨游嬉戏。

(55)采旄(máo毛):彩旗。

旄,旄牛尾。

此指旗杆上的装饰品。

(56)桂旗:用桂枝做旗杆的旗帜。

(57)攘:挽起衣袖。

浒:水边。

(58)湍濑(tuānlài团平声赖):急流。

玄芝:黑色的灵芝。

(59)怡:高兴。

(60)接欢:将喜爱之情传达给洛神。

(61)微波:水波。

一说指目光。

辞:言辞。

(62)诚素:真诚的心意。

素,通愫,真情。

(63)要:通邀。

(64)信修:的确美好。

修,美好。

(65)羌习礼句:指有文化教养。

羌,发语词。

(66)抗:举。

琼珶(dì弟):美玉名。

和(hè贺):应答。

(67)潜渊:深渊,洛神的居处。

期:约会。

(68)执:持。

眷眷:留恋貌。

款实:诚恳的心意。

(69)斯灵:指洛神。

(70)感交甫句:《文选》李善注引《神仙传》:郑交甫于江边遇仙女,目而挑之,女遂解佩与之。

交甫行数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

弃言,指仙女背弃诺言。

(71)狐疑:迟疑不决。

(72)收和颜句:收敛笑容,安定心志。

(73)申:强调。

礼防:礼法的约束。

自持:自我控制。

持,原作恃,误。

(74)徙倚:流连徘徊。

(75)神光离合:神女的灵光聚散不定。

(76)乍阴乍阳:时暗时明。

(77)竦(sǒng耸):同耸。

(78)椒途:用椒泥涂饰的道路。

椒,花椒。

郁烈:香气浓烈。

(79)薄:草丛生。

(80)超:怅惘。

永慕:深长地爱慕。

(81)弥长:久长。

(82)杂遝(tà沓):众多貌。

(83)命俦啸侣:呼朋唤侣。

(84)渚:水中高地。

(85)翠羽:翠鸟的羽毛。

(86)南湘之二妃:湘水女神,舜的二妃娥皇、女英。

(87)汉滨之游女:汉水女神。

(88)叹匏(páo袍)瓜二句:匏瓜,星名,不与它星相接。

牵牛,星名,与织女星隔天河相对而处。

(89)袿(guī归):女子上衣。

猗(yǐ倚)靡:轻柔飘忽貌。

(90)翳(yì义):遮蔽。

延伫:久立。

(91)凫(fú浮):野鸭。

(92)陵波微步:在水波上碎步而行。

陵,踏。

(93)罗袜生尘:神行无迹而人行有迹,疑此以神拟人,故云。

(94)常则:固定规则。

(95)难期:难以预期。

(96)转盼流精:转动双目,流光溢彩。

盼,一作眄。

精,即睛。

(97)光润玉颜:即玉颜光润。

光润,鲜润。

(98)辞:话语。

(99)气:气息。

(100)华容:美丽的容貌。

婀娜:体态轻盈美好。

(101)屏翳:风神名。

(102)川后:河神。

(103)冯(píng平)夷:河神名。

(104)女娲(wā蛙):女神名。

相传她曾炼石补天,又制造了笙簧。

(105)文鱼:传说中一种有翅会飞的鱼。

警乘:警卫车驾。

(106)玉銮(luán峦):玉制的鸾鸟形的车铃。

偕逝:一起前驰。

(107)俨:庄重貌。

齐首:并首,指驾车的六龙排列整齐。

(108)云车:神以云为车。

容裔(yì义):车行时起伏貌。

(109)鲸鲵(ní尼):水栖哺乳动物,形体巨大,似鱼。

雄性为鲸,雌性为鲵。

踊:跳跃。

毂(gǔ谷):车轴,此代指车。

(110)卫:护卫。

(111)沚:水中小洲。

(112)纡(yū迂)素领二句:回头相视。

纡,回。

素领,白颈。

清扬,眉目之间。

此指清秀的眉目。

(113)朱:红色。

(114)陈:陈说。

交接:结交往来。

纲:指纲常礼法。

(115)殊:不同。

(116)怨盛年句:怨恨壮盛之年不能与君匹配。

当,称心。

(117)抗:举。

罗袂:罗袖。

涕:眼泪。

(118)浪浪:泪流貌。

(119)良会:嘉会。

(120)微情:微末之情。

效爱:表示爱慕。

(121)明珰(dāng当):用明珠做成的耳坠。

(122)太阴:众神所居的幽深之处。

此指洛神住处。

(123)君王:指曹植。

(124)不悟:不知道。

其:指洛神。

舍:止。

(125)宵:通消。

蔽光:隐去形体的光彩。

言神女形消光隐。

(126)背下陵高:离开低地,登上高处。

陵,登。

(127)足往神留:脚已往前走了,而心神还留在那里。

极写眷恋之情。

(128)遗情:留恋情思。

想像:回想。

(129)冀灵体句:希望洛神再次显形。

冀,希望。

(130)御:驾。

溯:逆水而上。

(131)长川:长河,指洛水。

反:通返。

(132)耿耿:心绪不定。

寐:入睡。

(133)沾:浸湿。

曙:天亮。

(134)騑(fēi飞):驾车的服马外侧拉套的马。

辔(pèi配):马缰绳。

抗策:扬鞭。

(135)盘桓:徘徊不前。

《洛神赋》译文 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过洛水。

传说洛水神灵的名字叫做伏妃(伏羲的小女儿,玩耍时淹死在洛水,死后被封为洛水之神)。

于是就模仿宋玉将楚王遇见神女的故事写成《神女赋》,我也将这段经历写了下来,是这样的: 我从京城返回东方的封邑(鄄城)。

翻过伊厥山,越过缳辕山,经过通谷,登上了景山。

这时已经是夕阳西下,车马都很疲乏了。

于是在铺满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车,让马儿自由自在地在芝草田里吃草歇息。

我在树林中安然悠闲地走着,放眼欣赏洛水美丽的景色。

忽然,感到心神受到震撼,思绪飘到了远方。

猛一抬头,看到一幅奇异景象:一个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

于是忙拉住随从问道:“你看到那个女子了吗

她是谁啊

真是太美了

”随从回答:“臣听说洛水的神灵叫做伏妃,那么,君王见到的莫非是她么

她相貌如何

臣很想听听。

”我说:“她长得…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象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菊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无象薄云轻轻掩住了明月,形象飘荡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远远望去,明亮洁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阳,靠近观看,明丽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丰满苗条恰到好处,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丽象是削成一样,腰部苗条如一束纤细的白绢;脖颈细长,下颚美丽,白嫩的肌肤微微显露;不施香水,不敷脂粉;浓密如云的发髻高高耸立,修长的细眉微微弯曲;在明亮的丹唇里洁白的牙齿鲜明呈现;晶亮动人的眼眸顾盼多姿,两只美丽的酒窝儿隐现在脸颊;她姿态奇美,明艳高雅,仪容安静,体态娴淑;情态柔顺宽和妩媚,用语言难以形容;穿着奇特人间罕见,骨骼相貌象画中的仙女;她披着鲜丽明净的绫罗做的衣服,戴着雕刻华美的美玉做的耳环;黄金和翠玉做为配挂的首饰,点缀的稀世明珠照亮了美丽的容颜;她踏着绣着精美花纹的鞋子,拖着雾一样轻薄的纱裙,隐隐散发出幽幽兰香,在山边缓步徘徊;偶尔纵身跳跃,一边散步一边嬉戏;左面有彩旗靠在身边,右面有桂枝遮蔽阴凉;她正卷起衣袖将洁白细腻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采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灵芝。

” 我深深地爱慕上了她的贤淑和美丽,心情振荡,闷闷不乐。

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传达爱慕之情,就用脉脉含情的眼光表达我的爱意,希望真挚的情感能先于别人向她表达,于是解下腰间的玉佩赠与她,表示要与她相约。

她真是太完美了,不仅懂得礼仪而且通晓诗歌,她举起美玉与我应答,指着深深的潭水约定会面的日期。

我心里充满真诚的依恋,惟恐美 丽的神灵在欺骗;传说曾经有两位神女在汉水边赠白玉给郑交甫以定终身,却背弃信言顷刻不见了,于是我惆怅犹豫将信将疑,收敛了满心欢喜,镇定情绪,告戒自己要严守男女之间的礼仪来约束控制自己。

于是洛神受到了感动,低回徘徊,五彩神光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耸起轻灵的身躯象仙鹤一样欲飞还留。

她徘徊于香气浓郁的生满椒兰的小路上,流连在散发着幽幽花香的杜衡丛中,怅然长吟抒发长久的思慕,声音悲哀凄厉持久不息。

不久众多的神灵呼朋唤友会聚过来,有的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戏,有的在洛神常游的沙洲上翱翔,有的在河底采摘明珠,有的在岸边拾取美丽的羽毛。

洛神由湘水的娥皇、女英跟随着,由水边漫游的汉水女神陪伴着,哀叹匏瓜星的孤零无匹,同情牵牛星的寂寞独居。

她举起手臂用修长的衣袖遮蔽阳光扬首眺望,轻薄的上衣在阵阵清风中随风飘动。

她行动轻盈象飞鸟一样,飘逸若神深不可测;在水波上细步行走,脚下生起蒙蒙水雾;行踪不定,喜忧不明;进退难料,欲去还留,眼波柔情流动,目光神采飞扬,爱情的喜悦润泽着美丽的面容;好象有许多话含在口中,气息中散发着幽幽兰香;她花容月貌羞涩柔美,深深地吸引着我而不知身在何处。

这时风神将风停下,水神让江波不再起伏,司阴阳神敲响了天鼓,女娲唱起了清亮的歌声;文鱼腾跃簇拥车乘,玉制鸾铃叮咚作响;六条龙齐头并进,载着云车缓缓而行;鲸鲵争 相跳跃夹护车驾,水鸟穿梭飞翔殷勤护卫;于是洛神越过水中的岛屿,翻过南面的山岗, 回转白皙的颈项,用清秀美丽的眉目看着我,启动朱唇,缓缓陈述无奈分离的大节纲常,痛恨人与神的境遇难同,苦怨青春爱情不遂人意,举起罗袖擦拭眼泪,而泪水不禁滚滚而下沾湿了衣裳;伤心美好的聚会将永远断绝,哀怨从此别离会天各一方。

没有表示爱情的 信物可以相赠,就将江南的名贵玉环送给我,“虽然隐居在天界,我会时常思念君王……”还没说完,忽然行迹隐去,神光消遁,我怅然若失。

于是我翻山越岭,上下追踪,寻找洛神遗留的足迹。

洛神已去,情景犹在,四下寻找,凭添惆怅。

我盼望洛神的影踪重新出现,于是驾起小船逆水而上,在长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 回返,思念绵绵不绝,更增加思慕之情。

夜晚,心神不安难以入睡,厚厚的晶霜沾满衣裳,直到天光大亮。

无奈,命令仆夫起驾,继续我的归程。

我揽住缰绳举起马鞭,在原地盘桓,久久不能离去。

翻译这首古诗词,要唯美一点的,会采纳的,谢谢,看图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

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

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

其状若何

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

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

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象,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译文】  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过洛水。

传说洛水神灵的名字叫做伏妃(伏羲的小女儿,玩耍时淹死在洛水,死后被封为洛水之神)。

于是就模仿宋玉将楚王遇见神女的故事写成《神女赋》,我也将这段经历写了下来,是这样的:  我从京城返回东方的封邑(鄄城)。

翻过伊厥山,越过轘辕山,经过通谷,登上了景山。

这时已经是夕阳西下,车马都很疲乏了。

于是在铺满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车,让马儿自由自在地在芝草田里吃草歇息。

我在树林中安然悠闲地走着,放眼欣赏洛水美丽的景色。

忽然,感到心神受到震撼,思绪飘到了远方。

猛一抬头,看到一幅奇异景象:一个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

于是忙拉住随从问道:“你看到那个女子了吗

她是谁啊

真是太美了

”随从回答:“臣听说洛水的神灵叫做伏妃,那么,君王见到的莫非是她么

她相貌如何

臣很想听听。

”  我说:“她长得…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身体健美柔曲象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菊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无象薄云轻轻掩住了明月,形象飘荡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远远望去,明亮洁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阳,靠近观看,明丽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丰满苗条恰到好处,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丽象是削成一样,腰部苗条如一束纤细的白绢;脖颈细长,下颚美丽,白嫩的肌肤微微显露;不施香水,不敷脂粉;浓密如云的发髻高高耸立,修长的细眉微微弯曲;在明亮的丹唇里洁白的牙齿鲜明呈现;晶亮动人的眼眸顾盼多姿,两只美丽的酒窝儿隐现在脸颊;她姿态奇美,明艳高雅,仪容安静,体态娴淑;情态柔顺宽和妩媚,用语言难以形容;穿着奇特人间罕见,骨骼相貌象画中的仙女;她披着鲜丽明净的绫罗做的衣服,戴着雕刻华美的美玉做的耳环;黄金和翠玉做为配挂的首饰,点缀的稀世明珠照亮了美丽的容颜;她踏着绣着精美花纹的鞋子,拖着雾一样轻薄的纱裙,隐隐散发出幽幽兰香,在山边缓步徘徊;偶尔纵身跳跃,一边散步一边嬉戏;左面有彩旗靠在身边,右面有桂枝遮蔽阴凉;她正卷起衣袖将洁白细腻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采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灵芝。

”  我深深地爱慕上了她的贤淑和美丽,心情振荡,闷闷不乐。

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传达爱慕之情,就用脉脉含情的眼光表达我的爱意,希望真挚的情感能先于别人向她表达,于是解下腰间的玉佩赠与她,表示要与她相约。

她真是太完美了,不仅懂得礼仪而且通晓诗歌,她举起美玉与我应答,指着深深的潭水约定会面的日期。

我心里充满真诚的依恋,惟恐美丽的神灵在欺骗;传说曾经有两位神女在汉水边赠白玉给郑交甫以定终身,却背弃信言顷刻不见了,于是我惆怅犹豫将信将疑,收敛了满心欢喜,镇定情绪,告诫自己要严守男女之间的礼仪来约束控制自己。

  于是洛神受到了感动,低回徘徊,五彩神光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耸起轻灵的身躯象仙鹤一样欲飞还留。

她徘徊于香气浓郁的生满椒兰的小路上,流连在散发着幽幽花香的杜衡丛中,怅然长吟抒发长久的思慕,声音悲哀凄厉持久不息。

不久众多的神灵呼朋唤友会聚过来,有的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戏,有的在洛神常游的沙洲上翱翔,有的在河底采摘明珠,有的在岸边拾取美丽的羽毛。

洛神由湘水的娥皇、女英跟随着,由水边漫游的汉水女神陪伴着,哀叹匏瓜星的孤零无匹,同情牵牛星的寂寞独居。

她举起手臂用修长的衣袖遮蔽阳光扬首眺望,轻薄的上衣在阵阵清风中随风飘动。

她行动轻盈象飞鸟一样,飘逸若神深不可测;在水波上细步行走,脚下生起蒙蒙水雾;行踪不定,喜忧不明;进退难料,欲去还留,眼波柔情流动,目光神采飞扬,爱情的喜悦润泽着美丽的面容;好像有许多话含在口中,气息中散发着幽幽兰香;她花容月貌羞涩柔美,深深地吸引着我而不知身在何处。

  这时风神将风停下,水神让江波不再起伏,司阴阳神敲响了天鼓,女娲唱起了清亮的歌声;文鱼腾跃簇拥车乘,玉制鸾铃叮咚作响;六条龙齐头并进,载着云车缓缓而行;鲸鲵争相跳跃夹护车驾,水鸟穿梭飞翔殷勤护卫;于是洛神越过水中的岛屿,翻过南面的山岗,回转白皙的颈项,用清秀美丽的眉目看着我,启动朱唇,缓缓陈述无奈分离的大节纲常,痛恨人与神的境遇难同,苦怨青春爱情不遂人意,举起罗袖擦拭眼泪,而泪水不禁滚滚而下沾湿了衣裳;伤心美好的聚会将永远断绝,哀怨从此别离会天各一方。

没有表示爱情的信物可以相赠,就将江南的名贵玉环送给我,“虽然隐居在天界,我会时常思念君王…… ”还没说完,忽然行迹隐去,神光消遁,我怅然若失。

  于是我翻山越岭,上下追踪,寻找洛神遗留的足迹。

洛神已去,情景犹在,四下寻找,平添惆怅。

我盼望洛神的影踪重新出现,于是驾起小船逆水而上,在长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回返,思念绵绵不绝,更增加思慕之情。

夜晚,心神不安难以入睡,厚厚的晶霜沾满衣裳,直到天光大亮。

无奈,命令仆夫起驾,继续我的归程。

我揽住缰绳举起马鞭,在原地盘桓,久久不能离去。

  【赏鉴】  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话本的“入话”。

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

第三段写“余”非常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

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

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

第六段,写别后“余”对洛神的思念。

  突出的特点  特点一,想象丰富。

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

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

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

然她的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

洛神终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

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

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

但这想象并不离奇,是有感于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

  特点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

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

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特点三,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

在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

同时,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的清新高洁。

在对洛神与之会面时的神态的描写刻画,使人感到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

而对于洛神与其分手时的描写“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来鸣鼓,女娲清歌。

”爱情之真挚、纯洁。

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不忍离去。

  产生苦闷之情的原因有三  一是人神有别,有情人不能成眷属。

  二是“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但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失落无限。

  三是以此赋托意,他不但与帝王之位无缘还屡受兄弟的逼害,无奈之余又感到悲哀和愤闷。

  【《洛神赋》的艺术价值】  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

其实,曹植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种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

此外,它的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

因此它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

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

至于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

可见曹植《洛神赋》的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曹植简介】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沛国樵(今安徽亳州)人。

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

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

然而曹植行为放任“性而行,不自雕励”,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

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

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

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

  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

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

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

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

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

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

死后,明帝曹睿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

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

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

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

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

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

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

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妻。

  曹操的夫人刘氏生长子曹昂,早年殁(死)于宛城。

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笃厚恭谨;曹彰,勇而无谋;曹植,聪明机警,却嗜酒放纵;曹熊,身体病弱。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

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援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

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

魏国建立。

甄氏被封为妃,因为郭后的挑拨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

甄后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

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

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

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睿继位,因觉原赋名字不雅,遂改为《洛神赋》。

  宋人刘克庄却说,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实之”。

明人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伧父耳。

”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舆、丁晏、张云等人,群起而鞭挞之。

  把他们的论点综合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第一,曹植爱上他的嫂嫂很不可能。

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

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本来就很紧张,曹植写《感甄赋》,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  第二,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  第三,李善注引《记》所说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并把此枕赐给曹植,“里老所不为”,何况是帝王呢?极不合情理,纯属无稽之谈。

  第四,《感甄赋》确有其文,但“甄”并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

“鄄”与“甄”通,因此是“感甄”。

曹植在写这篇赋前一年,任鄄城王。

  第五,《洛神赋》一文,是“托词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纯是爱君恋阙之词”,就是说赋中所说的“长寄心于君王”。

后来的人否定感甄说不过是重复这些观点。

如果说有所增加,只是说,14岁的曹植不大可能向曹操求娶已经24岁的已婚女子为妻。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

紫色手链是什么意思

1、紫色手链代表灵性、精神、高层次的爱意,可作对仰慕者的一种定情物、信物。

紫水晶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护身符,通常可驱赶邪运、增强个人运气,并能促进智能,平稳情绪,提高直觉力、帮助思考、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力,给人勇气与力量。

紫色主宰右脑世界,即直觉与潜意识,对于水瓶座来说,特别适宜拥有紫水晶,促使其精神集中,提高思维活力,使人能在困扰中沉着思考,冷静面对现实的挑战。

2、在希腊教义中,紫水晶是丰饶之神——巴克斯(Bacchus)神秘「性活力」的象征,据说它能将性爱之活力转变为精神活力,对于解决性爱问题及寻得适合对象等也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在西方很多国家,紫水晶不仅作为醒酒之石被点缀在男士的首饰和服饰上,同时还作为表演艺术家们的幸运宝石,受到特殊的青睐。

古代罗马人还习惯于二月从事清洗罪孽和祭奠亡灵的仪式,紫水晶被作为禁忌淫逸、防止自我陶醉、保持诚实和理性的象征。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