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白茶的句子有哪些
不是,太姥山是太姥山。
天姥山在浙江省新昌县境内
描写福建优美的句子有哪些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
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在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
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
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这就是所谓的五园。
“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浩浩荡荡次第展开,如此集中的园林也为世所仅见。
金、元、明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内的皇宫,因此,西山花园多为私家拥有。
从清朝康熙帝开始,内城已无发展,皇家园林才开始涌向西山。
现存的皇家园林多为清代中叶所建。
最初,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
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
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
最东边是东宫门区。
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
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
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
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
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 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
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
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
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
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
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带有清梦的诗句
1、满船清梦压星河唐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2、晓清梦先回唐孟郊 《济源春》3、行想北山清梦断唐王初 《送叶秀才》4、楼前归客怨清梦唐许浑 《将度故城湖阻风夜泊永阳戍》5、庄叟静眠清梦永唐殷文圭 《题吴中陆龟蒙山斋》6、清梦绕禅关唐陈嘉言 《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7、藜床清梦飞为蝶唐王翰 《和王道录韵其人尝住茅山》8、会令清梦到高唐明陈氏 《题小雁屏二首》9、清梦无惊吏到门明董养河 《诗(七首)》10、神清梦难熟明方孝孺 《宿夹江寺》11、恍若清梦一断无由追明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12、清梦过兰苕明古明慧公 《寄梅雪朱隐居》13、只凭清梦到朝班明胡安 《金陵》14、遥遥托清梦明胡翰 《拟古(九首)》15、月随清梦到苍山明华察 《答同年李仁甫寄点苍山石》16、历历消清梦明空室禅师 《闻蝉》17、长陪清梦白云闲明梁氏 《珀琥枕》18、还将清梦绕金微明林世璧 《捣衣篇》19、寻常清梦苦思家明楼琏 《云南即事》20、清梦无时落镜中明梦观法师 《寄朴隐南州》21、清梦不缘神女苦明丘谦之 《文如留馆中赋别》22、满船清梦压星河明唐珙 《过洞庭》23、五更清梦落神州明王景 《新春偶成》24、十年清梦飞天姥明王世贞 《奉寄客部朱丈子价戏效其体》25、清梦依然在故乡明文徵明 《内直有感》26、频劳落清梦明杨循吉 《咏阳山云泉庵大石奉和诸公同游联句之作》27、棋局拟从清梦著明尹耕 《赠张西屏》28、清梦依然到虎丘明尹嘉宾 《秋日寄受之太史》29、月冷烟清梦亦遥明袁宏道 《登华》30、清梦绕岩壑明詹同 《张氏白石山房诗》31、不教清梦到燕关明朱阳仲 《杨花篇》32、不妨清梦起趋朝明陆容 《早过午桥口占(二首)》33、清梦遥依辇路通明唐顺之 《赠南都莫工部子良夏至斋宿署中》34、清梦竹相怜明王思任 《宿天界寺》35、徐起说清梦明文太青妻 《春睡图(丁未春)》36、几回清梦里明谢榛 《忆都门酒家王四》37、可奈五更清梦短明徐祯卿 《书海棠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