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两人感情很深的句子闺蜜
1、待你婚纱落地,我必短裙相配。
2、要问姐妹做多久,心跳多久就多久。
3、你说你不会让我找不到你,我也是。
4、就算全世界不要你,还有我来疼你。
5、全世界只有一个你,叫我如何不珍惜。
6、只要你需要我,我永远在你能看到的地方。
7、全世界只有你最懂我,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
8、你信不信有一种感情,一辈子都不会输给时间。
9、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天不会不蓝,我不会不在。
10、就算全世界背叛你,我会在你身后背叛全世界。
11、开心的时候要想起我,难受的时候要记得你还有我。
12、找你帮忙不需要寒暄,直奔主题。
最后,不说谢谢。
形容姐妹之间的关系很好的成语有哪些
亲密无间、形影不离、如影随形、寸步不离、难分难舍1、亲密无间【解释】:间:缝隙。
关系亲密,没有隔阂。
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出自】:《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
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示例】:老东山和未过门的儿媳妇,父女般的谈着,似乎他们之间,过去没有发生什么纠纷不不愉快,从来就是~。
◎冯德英《迎春花》十九章【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2、形影不离【解释】: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
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
”【示例】:他们俩是一对~的好朋友。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两者关系密切3、如影随形【解释】:好像影子总是跟着身体一样。
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出自】:《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汉·刘向《说苑·君道》:“故天之应人,如影之随形,响之效声者也。
”【示例】:善恶昭彰,~。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4、寸步不离【解释】:寸步:形容距离很近。
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
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出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吴黄龙中,吴郡海盐有陆东,妻朱氏,亦有容止,夫妻相重,寸步不离,时人号为比肩人。
”【示例】:他家女孩儿韩爱姐,逐日上去答应老太太,~,要一奉十,拣口儿吃用,换套穿衣。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一回【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紧密相连5、难分难舍【解释】:分:分离;舍:放下。
形容感情很好,不愿分开。
亦作“难舍难分。
”。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骨肉主婢之间,也有许多难分难舍。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双方感情很好
形容朋友关系好不用经常在一起的句子有哪些
1.回忆过多么庆幸那时有你,幸福浪漫的,与你分享。
心痛的,难过的,你抱着所以尽避经历了那么多,我们也不曾沮丧害怕。
2.不必用华丽的语言,不必用浮华的点缀,谁让我们是姐妹,是血脉相通的一家人,因为有你的陪伴,我的人生才如此美丽。
祝姐姐能够找到知心的爱人,愿姐姐的明天更美好
3.命中注定的是你我的姐妹情缘,难以割舍的是你我的心心相连,剪不断的牵挂,随着时空的变迁,渐渐升华,想你,我亲爱的姐姐,愿你在远方平安幸福。
4.我只想跟你。
一直走下去。
姐妹。
5.有一种关心不请自来,兄弟姐妹永远相互关怀;有一种默契无可取代,兄弟姐妹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一种思念因你存在,兄弟姐妹血浓于水情常在。
祝兄弟永远心相连、情相牵,开心快乐、平安吉祥。
6.给不出最好的形容词,你是我生命中永远的牵挂,我把幸福记下,写在一张A4纸上,我的心愿就是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每天都能快快乐乐,享受生命最美好的阳光。
7.生活是一首歌,你和我一起唱;生活是一首诗,你和我一起吟;生活是一幅画,你和我一起描:父母是一双亲,你和我一起养;姐妹是一种缘,你和我一起珍惜。
8.我们是父母的双手,托起全家的希望;我们是父母的双眼,看到温馨的亲情;我们是父母的双耳,听到真挚的祝福。
我们永远是最亲爱的姐妹
9.姐姐是咖啡,妹妹是杯子,姐姐永远都在妹妹心里。
10.千里他乡盼相聚,亲情真似妙可求,相聚不长急分离,唯愿望姐万珍重,相思之心莫用语,短信祝福平安行,愿姐业顺万事顺。
11.我的第一本字典是你给我买的,我被人欺负了你帮我打架,我的床头贴着你送我的字,“努力是梦想的守护者”。
曾几何时,你到远方工作,一年也见不到你几次,我最亲爱的姐姐,祝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如何处理好妯娌关系
有人说:“弟,仇妯娌”。
这话并不正确确实说明在家庭关系中,最紧张处的恐怕就妯娌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要反映到兄弟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来。
因此,帮助妯娌之间建立融洽关系,合情合理地解决好她们之间的矛盾,会有助于处理好兄弟关系和整个家庭关系。
那么,为什么妯娌关系是容易紧张最难相处呢
其原因何在呢
其一,互不了解,互有猜疑。
由于妯娌之间不像兄弟姐妹那样从小生活在一起,感情基础不像兄弟姊妹那样深厚,互相之间的脾气、爱好、特长也不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了解,容易抱有戒心,产生猜疑。
加之她们主持家务多,互相接触多,容易暴露放不到桌面上的思想,从而发生矛盾,产生磨擦。
其二,自私心理重,遇事爱计较。
有人一当上媳妇,一迈进婆家的大门,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维持和发展这个大家庭,而是想如何早一点分家另过。
她们常想:反正要分家,不能当傻瓜。
于是,兄弟妯娌之间斤斤计较,公用东西不多办,食用东西不多买,能抠就抠,能拿就拿,光想占“大家”的便宜。
有的妯娌唯恐自己吃亏、受气,处处事事都想占上风、一点都不肯让步。
经常你嫌她干得少,她嫌你出钱不多;你说婆婆偏心眼,她说公公心眼偏;你骂她孩子缺教养,她骂你孩子缺根弦。
一桩小事,就能唠唠叨叨没个完。
甚至指桑骂槐,顶嘴吵架。
互相之间矛盾套矛盾,变成了死疙瘩,最后确实无法生活在一起,只好分家。
要想改变上述妯娌之间的紧张状态,必须注意下列两点:一、帮助妯娌之间建立深厚感情,恰当地解决好她们之间的矛盾。
这就要当兄弟的多做工作,教育自己的爱人开阔胸怀,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对待妯娌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
比如,父母年老时,帮助儿媳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和带养孩子,很难做到半斤八两一样平,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只顾自己,只算自己的小账,就去说三道四挑矛盾。
又如,做父母的往往会对生活困难的儿媳帮助多一点,就应该理解父母的这种善良心肠,不要眼红,不要比平。
此外,在兄弟分家时,对分配家产、供养父母及其他各种关系的处理,都要教育自己的爱人发扬风格,乐于吃亏。
这样,妯娌之间的矛盾自然会减少,情感自然会融洽。
二、妯娌之间要将心比心互相体谅,要与人为善,多为对方着想。
妯娌之间,贵在谦让。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妯娌之间的自尊心则更强。
如果都想讨便宜占上风,那就会出现针尖对麦芒的局面,必然会把关系搞僵。
如果都能体谅谦让一些,事情就好办了。
比如,家里的重活脏活要抢着干,遇到好事尽量让给对方。
有了好吃的东西,不妨让对方多吃点,有了好衣料,宁肯自己不要也让给对方做,戏票、电影票少了,那就让对方去看,公婆为对方买啥给啥,不打听、不妒嫉,公婆为对方看孩子、送钱,不多嘴、不计较,等等。
这不是软弱,而恰恰说明自己的风格高尚。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这样做,事情就好办了。
特别是遇到爱计较的妯娌,如果一方主动热情相帮,双方关系也会逐渐得到改善的。
我们听说有这样一对妯娌,原先相互之间有隔阂,特别是弟媳的意见很大,连兄嫂家的门坎都不跨。
后来。
弟媳生小孩的时候,兄嫂主动热情地去探望弟媳,帮助弟媳,亲自送到卫生院去,细心照料护理,还给弟媳送来好吃的,为胖侄子做了新衣服。
弟媳感动了,原来的意见无形消失了。
以后,她们成了一对远近称道的好妯娌、兄弟间的关系也随之更加亲密。
妯娌们从不同的家庭走进了一个家庭,她们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都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距很大。
但这不能成为彼此不好相处的理由。
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小集体,大家都应该齐心协力维护这个小集体,一个心眼和睦过日子,把这个家建设成为友好温暖的小集体。
这就需要妯娌们顾大局,讲风格,少猜疑,少计较,互相关心,互相尊重。
做到是妯娌,又是姐妹,又是同志,和睦相处,友好相待。
即使需要分家,也应该和和气气地分开,亲亲热热常来往。
形容好姐妹的精典语句有哪些
1、第八十回美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话说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
若说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那里
可是不通之极
”道:“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
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
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金桂道:“依你说,那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
”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花之香可比。
”一句未完,金桂的丫鬟名唤宝蟾者,忙指着香菱的脸儿说道:“要死,要死
你怎么真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香菱猛省了,反不好意思,忙陪笑赔罪说:“一时说顺了嘴,奶奶别计较。
”金桂笑道:“这有什么,你也太小心了。
但只是我想这个‘香’字到底不妥,意思要换一个字,不知你服不服
”香菱忙笑道:“奶奶说那里话,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属奶奶,何得换一名字反问我服不服,叫我如何当得起。
奶奶说那一个字好,就用那一个。
”金桂笑道:“你虽说的是,只怕姑娘多心,说‘我起的名字,反不如你
你能来了几日,就驳我的回了。
’”香菱笑道:“奶奶有所不知,当日买了我来时,原是老奶奶使唤的,故此姑娘起得名字。
后来我自伏侍了爷,就与姑娘无涉了。
如今又有了奶奶,益发不与姑娘相干。
况且姑娘又是极明白的人,如何恼得这些呢。
”金桂道:“既这样说,‘香’字竟不如‘秋’字妥当。
菱角菱花皆盛于秋,岂不比‘香’字有来历些。
”香菱道:“就依奶奶这样罢了。
”自此后遂改了秋字,宝钗亦不在意。
只因天性是“得陇望蜀”的,如今得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鬟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他。
宝蟾虽亦解事,只是怕着金桂,不敢造次,且看金桂的眼色。
金桂亦颇觉察其意,想着:“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如今他既看上了宝蟾,如今且舍出宝蟾去与他,他一定就和香菱疏远了,我且乘他疏远之时,便摆布了香菱。
那时宝蟾原是我的人,也就好处了。
”打定了主意,伺机而发。
这日晚间微醺,又命宝蟾倒茶来吃。
接碗时,故意捏他的手。
宝蟾又乔装躲闪,连忙缩手。
两下失误,豁啷一声,茶碗落地,泼了一身一地的茶。
薛蟠不好意思,佯说宝蟾不好生拿着。
宝蟾说:“姑爷不好生接。
”金桂冷笑道:“两个人的腔调儿都够使了。
别打谅谁是傻子。
”薛蟠低头微笑不语,宝蟾红了脸出去。
一时安歇之时,金桂便故意的撵薛蟠别处去睡,“省得你馋痨饿眼。
”薛蟠只是笑。
金桂道:“要作什么和我说,别偷偷摸摸的不中用。
”薛蟠听了,仗着酒盖脸,便趁势跪在被上拉着金桂笑道:“好姐姐,你若要把宝蟾赏了我,你要怎样就怎样。
你要人脑子也弄来给你。
”金桂笑道:“这话好不通。
你爱谁,说明了,就收在房里,省得别人看着不雅。
我可要什么呢。
”薛蟠得了这话,喜的称谢不尽,是夜曲尽丈夫之道,奉承金桂。
次日也不出门,只在家中厮奈,越发放大了胆。
至午后,金桂故意出去,让个空儿与他二人。
薛蟠便拉拉扯扯的起来。
宝蟾心里也知八九,也就半推半就,正要入港。
谁知金桂是有心等候的,料必在难分之际,便叫丫头小舍儿过来。
原来这小丫头也是金桂从小儿在家使唤的,因他自幼父母双亡,无人看管,便大家叫他作小舍儿,专作些粗笨的生活。
金桂如今有意独唤他来吩咐道:“你去告诉秋菱,到我屋里将手帕取来,不必说我说的。
”小舍儿听了,一径寻着香菱说:“菱姑娘,奶奶的手帕子忘记在屋里了。
你去取来送上去岂不好
”香菱正因金桂近日每每的折挫他。
不知何意,百般竭力挽回不暇。
听了这话,忙往房里来取。
不防正遇见他二人推就之际,一头撞了进去,自己倒羞的耳面飞红,忙转身回避不迭。
那薛蟠自为是过了明路的,除了金桂,无人可怕,所以连门也不掩,今见香菱撞来,故也略有些惭愧,还不十分在意。
无奈宝蟾素日最是说嘴要强的,今遇见了香菱,便恨无地缝儿可入,忙推开薛蟠,一径跑了,口内还恨怨不迭,说他强奸力逼等语。
薛蟠好容易圈哄的要上手,却被香菱打散,不免一腔兴头变作了一腔恶怒,都在香菱身上,不容分说,赶出来啐了两口,骂道:“死娼妇,你这会子作什么来撞尸游魂
”香菱料事不好,三步两步早已跑了。
薛蟠再来找宝蟾,已无踪迹了,于是恨的只骂香菱。
至晚饭后,已吃得醺醺然,洗澡时不防水略热了些,烫了脚,便说香菱有意害他,赤条精光赶着香菱踢打了两下。
香菱虽未受过这气苦,既到此时,也说不得了,只好自悲自怨,各自走开。
彼时金桂已暗和宝蟾说明,今夜令薛蟠和宝蟾在香菱房中去成亲,命香菱过来陪自己先睡。
先是香菱不肯,金桂说他嫌脏了,再必是图安逸,怕夜里劳动伏侍,又骂说:“你那没见世面的主子,见一个,爱一个,把我的人霸占了去,又不叫你来。
到底是什么主意,想必是逼我死罢了。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香菱:“
再不去便要打了
”香菱无奈,只得抱了铺盖来。
金桂命他在地下铺睡。
香菱无奈,只得依命。
刚睡下,便叫倒茶,一时又叫捶腿,如是一夜七八次,总不使其安逸稳卧片时。
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恨的金桂暗暗的发恨道:“且叫你乐这几天,等我慢慢的摆布了来,那时可别怨我
”一面隐忍,一面设计摆布香菱。
半月光景,忽又装起病来,只说心疼难忍,四肢不能转动。
请医疗治不效,众人都说是香菱气的。
闹了两日,忽又从金桂的枕头内抖出纸人来,上面写着金桂的年庚八字,有五根针钉在心窝并四肢骨节等处。
于是众人反乱起来,当作新闻,先报与。
先忙手忙脚的,薛蟠自然更乱起来,立刻要拷打众人。
金桂笑道:“何必冤枉众人,大约是宝蟾的镇魇法儿。
”薛蟠道:“他这些时并没有多空儿在你房里,何苦赖好人。
”金桂冷笑道:“除了他还有谁,莫不是我自己不成
虽有别人,谁可敢进我的房呢。
”薛蟠道:“香菱如今是天天跟着你,他自然知道,先拷问他就知道了。
”金桂冷笑道:“拷问谁,谁肯认
依我说竟装个不知道,大家丢开手罢了。
横竖治死我也没什么要紧,乐得再娶好的。
若据良心上说,左不过你三个多嫌我一个。
”说着,一面痛哭起来。
薛蟠更被这一席话激怒,顺手抓起一根门闩来,一径抢步找着香菱,不容分说便劈头劈面打起来,一口咬定是香菱所施。
香菱叫屈,跑来禁喝说:“不问明白,你就打起人来了。
这丫头伏侍了你这几年,那一点不周到,不尽心
他岂肯如今作这没良心的事
你且问个清浑皂白,再动粗卤。
”金桂听见他婆婆如此说着,怕薛蟠耳软心活,便益发嚎啕大哭起来,一面又哭喊说:“这半个多月把我的宝蟾霸占了去,不容他进我的房,唯有秋菱跟着我睡。
我要拷问宝蟾,你又护到头里。
你这会子又赌气打他去。
治死我,再拣富贵的标致的娶来就是了,何苦作出这些把戏来
”薛蟠听了这些话,越发着了急。
薛姨妈听见金桂句句挟制着儿子,百般恶赖的样子,十分可恨。
无奈儿子偏不硬气,已是被他挟制软惯了。
如今又勾搭上了丫头,被他说霸占了去,他自己反要占温柔让夫之礼。
这魇魔法究竟不知谁作的,实是俗语说的“清官难断家务事”,此事正是公婆难断床帏事了。
因此无法,只得赌气喝骂薛蟠说:“不争气的孽障
骚狗也比你体面些
谁知你三不知的把陪房丫头也摸索上了,叫老婆说嘴霸占了丫头,什么脸出去见人
也不知谁使的法子,也不问青红皂白,好歹就打人。
我知道你是个得新弃旧的东西,白辜负了我当日的心。
他既不好,你也不许打,我立即叫人牙子来卖了他,你就心净了。
”说着,命香菱“收拾了东西跟我来”,一面叫人去,“快叫个人牙子来,多少卖几两银子,拔去肉中刺,眼中钉,大家过太平日子。
”薛蟠见母亲动了气,早也低下头了。
金桂听了这话,便隔着窗子往外哭道:“你老人家只管卖人,不必说着一个扯着一个的。
我们很是那吃醋拈酸容不下人的不成,怎么‘拔出肉中刺,眼中钉’
是谁的钉,谁的刺
但凡多嫌着他,也不肯把我的丫头也收在房里了。
”薛姨妈听说,气的身战气咽道:“这是谁家的规矩
婆婆这里说话,媳妇隔着窗子拌嘴。
亏你是旧家人家的女儿
满嘴里大呼小喊,说的是些什么
”薛蟠急的跺脚说:“罢哟,罢哟
看人听见笑话。
”金桂意谓一不作,二不休,越发发泼喊起来了,说:“我不怕人笑话
你的小老婆治我害我,我倒怕人笑话了
再不然,留下他,就卖了我。
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
你不趁早施为,还等什么
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作什么去了
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赔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
”一面哭喊,一面滚揉,自己拍打。
薛蟠急的说又不好,劝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咳声叹气,抱怨说运气不好。
当下薛姨妈早被劝进去了,只命人来卖香菱。
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人,并不知卖人之说。
妈可是气的胡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
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下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
”薛姨妈道:“留着他还是淘气,不如打发了他倒干净。
”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
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般。
”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跟前痛哭哀求,只不愿出去,情愿跟着姑娘,薛姨妈也只得罢了。
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
虽然如此,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
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
今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那时金桂又吵闹了数次,气的薛姨妈母女惟暗自垂泪,怨命而已。
薛蟠虽曾仗着酒胆挺撞过两三次,持棍欲打,那金桂便递与他身子随意叫打;这里持刀欲杀时,便伸与他脖项。
薛蟠也实不能下手,只得乱闹了一阵罢了。
如今习惯成自然,反使金桂越发长了威风,薛蟠越发软了气骨。
虽是香菱犹在,却亦如不在的一般,虽不能十分畅快,就不觉的碍眼了,且姑置不究。
如此又渐次寻趁宝蟾。
宝蟾却不比香菱的情性,最是个烈火干柴,既和薛蟠情投意合,便把金桂忘在脑后。
近见金桂又作践他,他便不肯服低容让半点。
先是一冲一撞的拌嘴,后来金桂气急了,甚至于骂,再至于打。
他虽不敢还言还手,便大撒泼性,拾头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
薛蟠此时一身难以两顾,惟徘徊观望于二者之间,十分闹的无法,便出门躲在外厢。
金桂不发作性气,有时欢喜,便纠聚人来斗纸牌,掷骰子作乐。
又生平最喜啃骨头,每日务要杀鸡鸭,将肉赏人吃,只单以油炸焦骨头下酒。
吃的不奈烦或动了气,便肆行海骂,说:“有别的忘八粉头乐的,我为什么不乐
”薛家母女总不去理他。
薛蟠亦无别法,惟日夜悔恨不该娶这搅家星罢了,都是一时没了主意。
于是宁荣二宅之人,上上下下,无有不知,无有不叹者。
此时已过了百日,出门行走。
亦曾过来见过金桂,“举止形容也不怪厉,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的人,焉得这等样情性,可为奇之至极。
”因此心下纳闷。
这日与请安去,又正遇见迎春奶娘来家请安,说起甚属不端,“姑娘惟有背地里淌眼抹泪的,只要接了来家散诞两日。
”因说:“我正要这两日接他去,只因七事八事的都不遂心,所以就忘了。
前儿去了,回来也曾说过的。
明日是个好日子,就接去。
”正说着,打发人来找,说:“明儿一早往天齐庙还愿。
”宝玉如今巴不得各处去逛逛,听见如此,喜的一夜不曾合眼,盼明不明的。
次日一早,梳洗穿带已毕,随了两三个老嬷嬷坐车出西城门外天齐庙来烧香还愿。
这庙里已是昨日预备停妥的。
宝玉天生性怯,不敢近狰狞神鬼之像。
这天齐庙本系前朝所修,极其宏壮。
如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
里面泥胎塑像皆极其凶恶,是以忙忙的焚过纸马钱粮,便退至道院歇息。
一时吃过饭,众嬷嬷和李贵等人围随宝玉到处散诞顽耍了一回。
宝玉困倦,复回至静室安歇。
众嬷嬷生恐他睡着了,便请当家的老王道士来陪他说话儿。
这老王道士专意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这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备,亦长在宁荣两宅走动熟惯,都与他起了个浑号,唤他作“贴”,言他的膏药灵验,只一贴百病皆除之意。
当下贴进来,宝玉正歪在炕上想睡,李贵等正说“哥儿别睡着了”,厮混着。
看见贴进来,都笑道:“来的好,来的好。
王师父,你极会说古记的,说一个与我们小爷听听。
”王一贴笑道:“正是呢。
哥儿别睡,仔细肚里面筋作怪。
”说着,满屋里人都笑了。
宝玉也笑着起身整衣。
王一贴喝命徒弟们快泡好酽茶来。
茗烟道:“我们爷不吃你的茶,连这屋里坐着还嫌膏药气息呢。
”王一贴笑道:“没当家花花的,膏药从不拿进这屋里来的。
知道哥儿今日必来,头三五天就拿香熏了又熏的。
”宝玉道:“可是呢,天天只听见你的膏药好,到底治什么病
”王一贴道:“哥儿若问我的膏药,说来话长,其中细理,一言难尽。
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宾客得宜,温凉兼用,贵贱殊方。
内则调元补气,开胃口,养荣卫,宁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出死肌,生新肉,去风散毒。
其效如神,贴过的便知。
”宝玉道:“我不信一张膏药就治这些病。
我且问你,倒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
”王一贴道:“百病千灾,无不立效。
若不见效,哥儿只管揪着胡子打我这老脸,拆我这庙何如
只说出病源来。
”宝玉笑道:“你猜,若你猜的着,便贴的好了。
”王一贴听了,寻思一会,笑道:“这倒难猜,只怕膏药有些不灵了。
”宝玉命李贵等:“你们且出去散散。
这屋里人多,越发蒸臭了。
”李贵等听说,且都出去自便,只留下茗烟一人。
这茗烟手内点着一枝梦甜香,宝玉命他坐在身旁,却倚在他身上。
王一贴心有所动,便笑嘻嘻走近前来,悄悄的说道:“我可猜着了。
想是哥儿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要滋助的药,可是不是
”话犹未完,茗烟先喝道:“该死,打嘴
”宝玉犹未解,忙问:“他说什么
”茗烟道:“信他胡说。
”唬的王一贴不敢再问,只说:“哥儿明说了罢。
”宝玉道:“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妒病方子没有
”王一贴听说,拍手笑道:“这可罢了。
不但说没有方子,就是听也没有听见过。
”宝玉笑道:“这样还算不得什么。
”王一贴又忙道:“贴妒的膏药倒没经过,倒有一种汤药或者可医,只是慢些儿,不能立竿见影的效验。
”宝玉道:“什么汤药,怎么吃法
”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
”宝玉道:“这也不值什么,只怕未必见效。
”王一贴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
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
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
那时就见效了。
”说着,宝玉茗烟都大笑不止,骂“油嘴的牛头”。
王一贴笑道:“不过是闲着解午盹罢了,有什么关系。
说笑了你们就值钱。
实告你们说,连膏药也是假的。
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
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
”正说着,吉时已到,请宝玉出去焚化钱粮散福。
功课完毕,方进城回家。
那时迎春已来家好半日,孙家的婆娘媳妇等人已待过晚饭,打发回家去了。
迎春方哭哭啼啼的在王夫人房中诉委曲,说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
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
又说老爷曾收着他五千银子,不该使了他的。
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他便指着我的脸说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
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
当日有你爷爷在时,希图上我们的富贵,赶着相与的。
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如今强压我的头,卖了一辈。
又不该作了这门亲,倒没的叫人看着赶势利似的。
’”一行说,一行哭的呜呜咽咽,连王夫人并众姊妹无不落泪。
王夫人只得用言语解劝说:“已是遇见了这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
想当日你叔叔也曾劝过大老爷,不叫作这门亲的。
大老爷执意不听,一心情愿,到底作不好了。
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
”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
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
”王夫人一面解劝,一面问他随意要在那里安歇。
迎春道:“乍乍的离了姊妹们,只是眠思梦想。
二则还记挂着我的屋子,还得在园里旧房子里住得三五天,死也甘心了。
不知下次还可能得住不得住了呢
”王夫人忙劝道:“快休乱说。
不过年轻的夫妻们,闲牙斗齿,亦是万万人之常事,何必说这丧话。
”仍命人忙忙的收拾紫菱洲房屋,命姊妹们陪伴着解释,又吩咐宝玉:“不许在老太太跟前走漏一些风声,倘或老太太知道了这些事,都是你说的。
”宝玉唯唯的听命。
迎春是夕仍在旧馆安歇。
众姊妹等更加亲热异常。
一连住了三日,才往邢夫人那边去。
先辞过贾母及王夫人,然后与众姊妹分别,更皆悲伤不舍。
还是王夫人薛姨妈等安慰劝释,方止住了过那边去。
又在邢夫人处住了两日,就有孙绍祖的人来接去。
迎春虽不愿去,无奈惧孙绍祖之恶,只得勉强忍情作辞了。
邢夫人本不在意,也不问其夫妻和睦,家务烦难,只面情塞责而已。
终不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2、内容梗概 金桂和香菱闲谈,问家乡父母,改香菱名为秋菱。
薛蟠撩逗金桂的丫头宝蟾,金桂舍宝蟾,施计摆布秋菱。
薛蟠抓门闩劈打秋菱,秋菱叫屈,薛姨妈喝禁,金桂对窗与薛姨妈发泼喊骂哭闹,宝钗领去秋菱。
金桂又作践宝蟾,日夜大闹,薛蟠一身不能两顾,十分闹的无法,便出门躲在外厢。
荣宁二府上下皆知,无不叹者。
宝玉百日后出门行走,见金桂,心下纳闷。
迎春奶娘请安,说孙绍祖不端事,迎春背地里淌眼抹泪,要回家散诞两日。
贾母打发宝玉往天齐庙还愿,宝玉问治妒病,王一贴开百岁方。
迎春对王夫人哭诉委屈,王夫人吩咐宝玉不许跟贾母讲。
孙绍祖来人接去迎春。
3、原著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原名《石头记》。
程伟元搜集到后四十回残稿,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 ,定名《红楼梦》。
亦有版本作《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4、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 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沈阳(一说辽阳),先世原是汉人,明末入满洲籍,属满洲正白旗。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
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