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抄关于养花的好词,好句,好段
大自然中,漂亮的花无处不在。
有代表幸福甜蜜的玫瑰,有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有代表纯洁幸福的铃兰,还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我们家的养花趣事还不少呢
一天,我拿着水壶去给驱蚊草浇水。
浇完水后,我看见它有没有长出新叶子,有没有生虫子。
突然,我发现几片嫩绿的叶子,它们只有麦仁那么大,从头到尾都是新的。
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那管理驱蚊草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好吗
”我说:“好的,保证完成任务
”妈妈笑了。
可是过了几天,我忘了给驱蚊草浇水了,它的叶子都枯黄了。
妈妈说:“要精心照料才能让它健康生长,叶子才能长得茂盛。
”听了妈妈的话,我每天都给它浇水,可是过了一周它又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我心里很着急,这是怎么了呢
这时,妈妈告诉我:“它不能像我们似的天天喝水,你要适当的给它浇水。
”听了妈妈的话,我按时为它浇水,修叶,施肥,果然驱蚊草复活了。
驱蚊草的花味很香,它能帮我们驱赶蚊子,让我们不再受蚊子叮咬的痛苦。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它好像都会在旁边鼓励我,小主人不要灰心,一切都会过去的。
每当我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时,它好像又会对我说,小主人不要气馁,继续努力就会取得好成绩。
我喜欢驱蚊草,不是因为它的花开的多么美丽,它长得多么高大,是因为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养花的心情句子
养 花 老舍非爱花,也爱养花。
他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因花开得大小,都不再意,只要开花,对花他很有感情,看到一棵好花死了,会难过的流泪。
所以,注定他无奇花异草,多是易活而不用精心管护的花。
当然,不等于不管。
不付出劳动,一棵花也不能养活。
尤其他写作累了,把花鼓捣一番,便是极好的休息。
每当秋天,他养上好多菊花,次第开放了,就热情邀请请朋友来,一同观赏,分享开放的喜悦。
喜悦中,会把心爱的花拱手送人,毫不吝惜。
其实,这一切都是老舍热爱生活的具体体现。
在院内,他亲手栽下两棵柿树,一方水土下,一抹阳光里,已然枝繁叶茂,一嘟噜一嘟噜柿子,坠弯枝头。
老画家于非暗曾为老舍绘“丹柿图”,并题语:“老舍家有菊花,见丹柿满树,亟图之。
”清秋时节,地上菊花盛开,枝头柿子彤红,上下交相辉映,确是壮观,难怪触动了画家情怀。
后来,老舍夫人胡 青女士称这小院为“丹柿小院”,是否缘于此呢,仅是我揣测而已。
【课文题解】 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幽默。
我们的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最多。
《养花》一文,文风质朴,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重点句子解析】 1.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如此循环”就是像这样循环的意思,指“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先写一会儿再到院子里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然后再出去……这句话是说养花付出的劳动可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调节,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比吃药效果还好。
2.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这两句话直接道出养花的乐趣,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作者对养花乐趣的总结十分辩证,耐人寻味。
“喜”和“忧”、“笑”和“泪”、“花”和“果”、“香”和“色”,既一一相对又紧密联系。
欣赏自己养的花,和观赏他人养的花,感觉是不大相同的,因为欣赏自己养的花,就是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自豪感和期待之后的成功感、欣慰感。
这段话表现了作者高尚的养花情趣。
【分段及段意】 按材料的性质,各自然段相对独立,可分为七段。
第一段:写养花的目的。
第二段:写养的是什么花。
第三段:写怎样养花。
第四段:写养花须付出劳动。
第五段:写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果实的乐趣。
第六段:写养花也有忧伤。
第七段:总述养花的乐趣。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作者写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写作特点】 1.本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像对老朋友叙谈家常,读起来亲切、自然。
2.课文围绕中心,写得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段与段之间联系紧密,前后照应运用自如。
例如前面写到:“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后边写到,“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前面写:“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后面写“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这样写就使文章结构严谨。
【知识延伸】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他一生创作丰富,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月牙》《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老舍是一代“语言大师”,有驾驭语言的本领,尤其善于运用北京话,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形成一种通俗又诙谐幽默的独特风格。
他的《趵突泉》《我家的猫》《草原》《养花》《林海》等曾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形容人爱养花的成语
妙笔生花 落花时节 葵花向日 耳热眼花 耳聋眼花 粘花惹草 异草奇花 叶瘦花残 眼花心乱 眼花雀乱 眼花撩乱 眼花耳热 羞花闭月 团花簇锦 头晕眼花 柳啼花怨 火烛银花 花枝招颭 花枝招颤 花攒锦聚 花攒锦簇 花样新翻 花天锦地 花衢柳陌 花貎蓬心 花明柳媚 花锦世界 花街柳市 花街柳陌 花阶柳市 花堆锦簇 花簇锦攒 花晨月夕 花辰月夕 簇锦团花 春暖花香 走花溜冰 招花惹草 沾花惹草 月坠花折 月圆花好 月夜花朝 月夕花晨 月缺花残 月貌花容 玉软花柔 玉貌花容 玉惨花愁 油嘴花唇 油渍麻花 尤花殢雪 咏月嘲花 吟花咏柳 银花火树 驿使梅花 异木奇花 驿路梅花 一花独放 瑶草琪花 瑶草奇花 杨花心性 杨花水性 烟花风月 寻花觅柳 雪月风花 萱花椿树 杏花春雨 心花怒发 闲花野草 五花杀马 五花大绑 问柳寻花 问柳评花 问官答花 头昏眼花 铁树花开 桃花人面 桃花流水 水月镜花 水流花谢 水流花落 树上开花 如花似月 如花似朵 惹草沾花 巧语花言 墙花路柳 墙花路草 琪花玉树 奇花异卉 琪花瑶草 跑马观花 攀花问柳 攀花折柳 鸟啼花怨 鸟啼花落 拈花摘艳 拈花弄月 拈花弄柳 年登花甲 眠花醉柳 眠花藉柳 乱坠天花 柳营花阵 柳莺花燕 柳营花市 柳腰花态 柳巷花街 柳圣花神 柳弱花娇 柳衢花市 柳暖花春 柳陌花衢 柳陌花街 柳陌花丛 柳街花巷 柳娇花媚 柳昏花螟 柳亸花娇 柳宠花迷 柳暗花遮 柳暗花明又一村 恋酒贪花 浪蕊浮花 口坠天花 开花结实 酒地花天 镜里采花 锦阵花营 锦营花阵 锦团花簇 锦簇花团 火树琪花 花遮柳掩 花朝月夜 花信年华 花明柳暗 过时黄花 风花雪夜 分花约柳 分花拂柳 春花秋实 吹花嚼蕊 穿花纳锦 宠柳娇花 波罗奢花 笔头生花 朽木生花 满舌生花 枯木生花 走马观花 走马看花 走花溜水 月下花前 月夕花朝 移花接木 驿寄梅花 寻花问柳 眼花缭乱 野草闲花 绣花枕头 香花供养 下马看花 雾里看花 五花八门 闲花野草 心花怒放 先花后果
关于歌颂花开和养花人辛苦劳动之前关系的诗句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二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百合花 清 严兆鹤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
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凌波仙子 娉婷玉立碧水间,倩影相顾堪自怜。
只因无意缘尘土,春衫单薄不胜寒。
梅 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牡 丹 庭前芍药妖天格,池上芙蕖争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菊 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投与桃花一处开。
兰 花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月 季 牡丹殊绝委春风,露菊萧疏怨晚丛。
何似此花荣艳足,四时常放浅深红。
杜鹃花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荷 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季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月荷花别样红。
山茶花 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充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见真红耐久花。
桂 花 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
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樨风。
读《养花》有感
《养花》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充分表达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热爱.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劳动中的酸甜苦辣有了深刻的体会. 要是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也不在乎.劳动中要是没有苦,又怎么会有甜呢 世间没有不劳动就获得的快乐,也没有可以不吃苦的劳动.老舍爷爷的经历不正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吗 劳动先苦后甜,我写作文不也要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吗 吃完了苦,看到自己满意的作文,心里是多么甜呀! 多得些知识并不是坏事.说得多好啊!不过,要获取知识,如果不付出劳动,不尝尽酸苦,怎么能行 又怎会取得快乐和甘甜 吃不得苦的人,永远无法邀游知识的海洋.我以往学习,吃不得苦,想学好功课,却又改不掉贪玩贪睡的毛病.经过老师和父母的教育,我终于明白了学习应当吃苦耐劳的道理.现在,我放弃了过多的玩耍,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掌握了更多,更扎实的知识,终于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老舍爷爷不但说明了劳动的重要性,还揭示了为人做事的真理.这句话将永远是我的座右铭: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试问,不劳动又哪来什么作为呢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制作飞机模型的情景:酷暑,太阳火辣辣的,热气的人,蚊子大军更是令人烦恼不堪,但我还是专心致志地拼装,拼装相当困难,劲儿使大了,零件往两边滑;劲儿用小了,又粘不牢.涂胶均匀也很难做到.第一次失败了,我毫不泄气,再来第二次.我把胶水均匀地抹上去,使劲地握在手心里,毫不放松.一秒钟,两秒钟……一分钟,两分钟……我的手心里积满了汗水.手又酸又痛,我坚持不懈地挤压着,连零件的锐角划破了手也不在乎.终于,一架精致的小飞机模型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我愉快地想:虽吃了些苦,值得! 读了《养花》这篇课文,我深深认识到了劳动的真正含义:在尝尽了苦,辣,酸,咸之后,才会有不尽的甘甜.
关于《养花》的资料
老舍资料 老舍简历 老舍,顾名思义,应是老屋。
京城丰富胡同19号,很传统的一座三合小院儿。
虽然才修葺一新,但修旧如旧,依然是老屋。
主人于49年前,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以100匹布买下的。
再前是准呢
早不得而知。
这座老屋,风风雨雨,经历了百年沧桑,事有千般巧合,这座百年老舍,其主人名字,恰恰就叫老舍,而且诞辰百年。
值此之际,将百年老舍辟为纪念馆,来纪念文学家老舍先生。
??生于1899年,逝于1966年,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任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1913年考入师范学校。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有长篇讽刺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创作有: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
另出版有:《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论文集《老牛破车》。
??1937年,其代表作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
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写作剧本,主要作品有:《国家至上》?与宋之合作?、《面子问题》、《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谁先到重庆》及《归去来兮》等。
另创作有长篇小说《火葬》,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艺集《三四一》。
??1944年开始创作以沦陷了的北平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全家福》、《神拳》等。
他们说老舍 ??艺术家老舍—— ??老舍和我们来往最密的时期,是在抗战时代的重庆。
我们都觉得他是我们朋友中最爽朗、幽默、质朴、热情的一个。
我常笑对他说:“您来了,不像‘清风入座’,乃是一阵热浪,席卷了我们一家人的心。
”那时他正扛着重庆的“文协”大旗,他却总不提那些使他受苦蒙难的事。
他来了,就和孩子们打闹,同文藻喝酒,酒后就在我们土屋的廊上,躺在帆布床里,沉默地望着滔滔东去的嘉陵江,一直躺到月亮上来才走。
——冰心《又想起了老舍先生》 ?? ??京味儿老舍—— ??鲁迅说过老舍“油滑”,叫我这半吊子北京人看,这是南方人对北京话的偏见,那不是老舍油滑,而是北京人就这么说话。
老舍的作品有时给人感觉软,绕半天圈子不切题,正是有些失之厚道,舍不得,对北京小市民太热爱。
他也没法儿不这样,那些人没一个外人,都是亲戚里道街里街坊的。
——王朔《我看老舍》 ??可爱老舍—— ??老舍是一个讽刺小说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都以讽刺出之。
然而决不如鲁迅那么刻薄,反而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可亲可爱的长者,这或者要感谢他那北方人的忠厚气质。
鲁迅小说里没有一个好人,老舍小说里的李子荣、张大哥、丁二爷,都十分可爱。
他口角边虽常常挂着讥嘲的笑意,眼里却蕴着两眶热泪。
——苏雪林《幽默作家老舍》 ??平民老舍—— ??青岛新建了一座公园,以老舍先生命名,叫做“老舍公园”,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公园之一,这很出乎我的预料。
养 花 老舍非常喜爱花,也爱养花。
他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因此,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再意,只要开花,对花他很有感情,看到一棵好花死了,会难过的流泪。
所以,注定他无奇花异草,多是易活而不用精心管护的花。
当然,不等于不管。
不付出劳动,一棵花也不能养活。
尤其他写作累了,把花鼓捣一番,便是极好的休息。
每当秋天,他养上好多菊花,次第开放了,就热情邀请请朋友来,一同观赏,分享开放的喜悦。
喜悦中,会把心爱的花拱手送人,毫不吝惜。
其实,这一切都是老舍热爱生活的具体体现。
在院内,他亲手栽下两棵柿树,一方水土下,一抹阳光里,已然枝繁叶茂,一嘟噜一嘟噜柿子,坠弯枝头。
老画家于非暗曾为老舍绘“丹柿图”,并题语:“老舍家有菊花,见丹柿满树,亟图之。
”清秋时节,地上菊花盛开,枝头柿子彤红,上下交相辉映,确是壮观,难怪触动了画家情怀。
后来,老舍夫人胡 青女士称这小院为“丹柿小院”,是否缘于此呢,仅是我揣测而已。
【课文题解】 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幽默。
我们的教材中选用他的作品最多。
《养花》一文,文风质朴,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重点句子解析】 1.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如此循环”就是像这样循环的意思,指“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先写一会儿再到院子里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然后再出去……这句话是说养花付出的劳动可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调节,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比吃药效果还好。
2.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这两句话直接道出养花的乐趣,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作者对养花乐趣的总结十分辩证,耐人寻味。
“喜”和“忧”、“笑”和“泪”、“花”和“果”、“香”和“色”,既一一相对又紧密联系。
欣赏自己养的花,和观赏他人养的花,感觉是不大相同的,因为欣赏自己养的花,就是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自豪感和期待之后的成功感、欣慰感。
这段话表现了作者高尚的养花情趣。
【分段及段意】 按材料的性质,各自然段相对独立,可分为七段。
第一段:写养花的目的。
第二段:写养的是什么花。
第三段:写怎样养花。
第四段:写养花须付出劳动。
第五段:写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果实的乐趣。
第六段:写养花也有忧伤。
第七段:总述养花的乐趣。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作者写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写作特点】 1.本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像对老朋友叙谈家常,读起来亲切、自然。
2.课文围绕中心,写得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段与段之间联系紧密,前后照应运用自如。
例如前面写到:“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后边写到,“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前面写:“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后面写“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
”这样写就使文章结构严谨。
【知识延伸】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他一生创作丰富,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月牙》《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老舍是一代“语言大师”,有驾驭语言的本领,尤其善于运用北京话,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形成一种通俗又诙谐幽默的独特风格。
他的《趵突泉》《我家的猫》《草原》《养花》《林海》等曾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