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那天日影最长还是最短
由于我们位于北半球,所以冬至日时日影是最长的。
因为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对于北半球而言此时是全年最短的日子,且角最小,而角与日影长度直接相关,越小则日影越长。
夏至 冬至
【夏至节气】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
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
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冬至(Winter Solstice)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1],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关于冬至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冬至日期的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94,20世纪=22.60。
举例说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计算结果减1日。
冬至 这部电视剧表达的是什么主题呀
看过后多少有那么一丝丝失望。
情节太过于拖沓,陈一平开始犯罪都要15集以后了,前面的铺垫太过于啰嗦。
前几集的旁白其实很失败,弄得太过于故弄玄虚。
就比如那个郁青青,什么郁家,这个人物有什么厉害之处
说她智商高高不到哪去,说她恨也恨不到哪去,演员的表演就更不用说了,很失败的一个角色。
陈一平的角色……其实未必像刻画中的那么有深度,其实就是一个胆小怕事,最后被迫到见财演开的这么一个小人物角色。
陈道明的表扬无可厚非,很出色。
其实这部剧很多情节过于假,比如老蔡变成植物人后,陈一平拿出50万的医药费,警察完全就可以通过这个线索来调查他的财产来源,何必又大动干戈,费了很多力气去一点点查,编得有些过于假。
说实话,这部剧看着有些累,并不是剧情压抑的累,而是故事的拖拉造成的累。
网上有这么一段话“《冬至》揭示的是一个好男人蜕变的历程。
陈道明扮演的“陈一平”本来是个典型的好男人,虽然不太富裕,但却非常顾家,和邻居、同事也相处得十分融洽。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一平突然发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们竟然都在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贪污、挪用公款,这让他受到很大刺激,人生观也发生了变化,在周围的环境和压力下,加上妻子的“怂恿”,陈一平最终走上了一条高智商犯罪的道路。
”
关于冬至的影视作品有哪些
陈道明主演的一部电视剧叫《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