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聂小倩诗句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跪求文言文聂小倩每段段意
翻译:宁采臣,鲁人。
每对人言:女,色而已。
亦有“爱情亦狗屎,谁踩谁倒霉”之狂论,语惊四座。
适赴泰城,日暮独寻寂所,有寺曰兰若,断壁残垣,荒槁没人,竟不以为异。
然大比期至,谋功名未成,同年多劝之归,以尽膝下之欢,略表子孝之意。
然采臣每闻此,喟然长叹曰:何颜见江东父老
已而散发佯狂,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又俯仰天地之间,感知己无一之惨淡,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聊以终日。
赏析:是日百无聊赖,独步寺中后院,过月门,见繁花烂漫,芳草凄凄,疑别有洞天。
大奇,移步前趋,遇一青衣女子,独坐于樱花之下,若有所思,见有人来,惊眸初定复嫣然一笑,立而复做赏花之状翩然行去。
宁生呆若木鸡,恍然忘形。
归而夜坐,秉瘦烛,光影摇曳。
觉有人推门而入,急起审顾,则院中女子也。
女笑曰:公子终日落魄,岂非小女子昔日流浪狗再世乎
宁生怪之,女亦嗔曰:公子何气量小至若此,而不能容一笑语耳
询其姓名曰:聂氏,乳名小倩。
遂一见如故。
进而促膝长谈,共放厥词。
欢畅若此,平生未遇。
不觉鸡鸣,此女子欲去,宁生固留之,小倩曰:妾亦欲与君相伴,然不瞒公子,妾实为阴间孤魂也。
骨葬郊野白杨树下,上有鹊巢,君若不弃,三日后囊妾朽骨归葬安宅,愿修永好。
语毕人失,恍然如梦。
采臣果市得镢、锨器具,待三日之期。
寺中新具士人,燕姓,字赤霞,视采臣良久,问曰:公子日有奇遇乎
宁生大惊,瞒之,搪塞不过,具以实告。
赤霞笑曰:观公子颜色,已知之矣,然细辨神色,知其非为恶类,自古风流韵事亦多矣,然终成人愿者寥若晨星,愿勉之。
夜烛初上,小倩复造。
宁生喜告之越明日可得永会矣。
小倩面现不悦之色,曰:公子人生失意而致沦落若此,此非常态也,幡然醒悟,定当腾达;而贱妾乃孤魂野鬼,零落多年,幸遇公子,引为知己,岂能复有奢望
今当诀别,公子珍重。
门未开而人已逝,不辨行踪。
采臣瞠目结舌,茫然不知所措。
进而掩门自省,自视功名无着,孑然一身,落魄异乡,以为小倩嗤其身份卑微。
小倩亦望月徘徊,其飘忽多载,目睹人间恩爱欢颜瞬间渺如云烟,疑真性淡薄;又恐久聚为宁生不利,是以痛心决绝。
采臣未料及此,惟引咎自责,恍然若失。
归心渐起,质明,辞行于赤霞。
赤霞曰:公子行,三日难成,吾善做甲马,行者可健步如飞,君行缓,恐有闪失,请附之。
采臣即行,小倩忽访燕赤霞,告之:小女子历世久矣,终人鬼殊途,久之亦对采臣有害,然已在冥府寄名,不日将再世,惟此可以人间永伴,其若有心,期待二八载,托君告之。
赤霞闻此仰天长叹:汝既历世久,当不闻琉璃心者乎
采臣行时心有微痕,恐难逾三日之期。
小倩闻之,大恸,言再世何用
采臣至家,伏辈双亲,长跪难起~~~~~~~~~~~~ 呜呼
情魂双缕随风散,两地三更入梦寒
到了傍晚,燕生回来了,甯采臣就问他,燕生以为是鬼。
甯采臣平常个性正直刚强,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半夜,女子又来了,告诉甯采臣说 :「我看过的人太多了,没有一个像你这麼刚强,你实在是个圣贤,我不敢骗你。
我叫小倩,姓聂。
十八岁就死掉了,埋在庙的旁边。
我常被妖物威胁,屡次去做卑贱的事情。
没脸见人,这实在不是我内心想做的。
现在寺庙中已没有人可以杀了,恐怕半夜会有夜叉来杀你。
」 甯采臣很害怕,请求对方想办法。
女子说 :「你只要和燕生在同一个房间里就可以避免了。
」甯采臣问 :「为何不去诱惑燕生呢?」女子回答说 :「凡是和我亲热的人,我就暗中拿著锥针刺他的脚,他就迷迷茫茫,就能提供给妖物来吸他的血 ; 或是用一锭黄金,————不是真的黄金,是罗刹恶鬼的骨头,留下他会截取人的心肝,这两个都是投一般人的喜好。
」 甯采臣万分感激,就问她什麼时候要戒备。
聂小倩回答说 :「明天晚上。
」聂小倩要告别的时候,哭哭啼啼的说 :「我不幸掉到苦海去,我想要脱离苦海登到岸边,却办不到。
郎君你的气魄伟大冲上云霄,一定能解救我脱离苦海。
假如你愿意收拾我的尸骨入袋,下葬到好地方,你就像我的再生父母。
」甯采臣坚决的答应她。
就问她尸骨埋在那里。
聂小倩说 :「你只要记得白杨树上有乌雀筑巢,那就是了。
」聂小倩话说完就出去了,突然间就不见了。
第二天,甯采臣害怕燕生到别的地方去,就早早的前去邀请燕生见面。
辰时以后就准备了酒和菜,留意看著燕生。
后来就约他晚上睡一起,燕生就拿个性比较喜欢孤辟安静拒绝,甯采臣不听,半强迫带著自己睡觉的用具来,燕生不得已,就移动自己的床铺让他睡在旁边。
说 :「我知道你是个男子汉大丈夫,久仰你非常殷切。
总之,我是有苦衷的,难以立刻说明白。
拜托你别偷翻我箱子及上面的布幔,你如果不听从的话,对你我都不好。
」甯采臣就诚恳的听从他的吩咐。
不久,两人各自去睡觉了。
燕生就把他的箱子放在上面,靠著枕头稍微移动,打鼾声音像打雷一样。
甯采臣睡不著。
快到一更的时候,窗外隐隐地出现有人的影踪。
不久,这些人跟到窗边来偷看,眼光闪闪烁烁。
甯采臣害怕,正想要叫燕生。
忽然有个东西穿裂箱子,亮得像一匹白布,打在窗上的石栏杆,忽然速度很快的射出去,立刻回到箱子,好像电闪了一下又灭掉。
燕生察觉到了就起来。
甯采臣装睡偷看。
燕生捧著箱子,捡起一个东西,在月光底下闻一闻,看一看,那个东西闪著晶莹的白光,长约二寸,大概韭菜叶子的长度。
不久,燕生牢牢的包了好几层,把它放在破箱子。
自言自语的说 :「那里来的老妖怪,如此大胆,把我的箱子弄坏了。
」於是又再度睡觉。
甯采臣大为惊讶,就起来问燕生,并且把他所看见的事情告诉燕生。
燕生说 :「既然承蒙您相知相爱,我那里敢深深的隐瞒。
我是一个剑客。
刚才如果不是石栏杆,那个妖孽应该会立刻死了; 即使这样,恐怕也受伤不轻。
」甯采臣就问 :「你刚刚把什麼东西藏起来呢?」燕生说 :「是一把宝剑。
刚刚我闻一闻觉得有妖气。
」甯采臣想要看。
燕生就大方的拿出来给他看,果然是一把亮晃晃的小宝剑,於是甯采臣更加的看重燕生。
第二天,甯采臣看到窗户外面有血迹。
於是走到庙的北边,看到重重叠叠的坟墓,果然有一棵白杨树,有一乌雀在树的顶端筑巢。
甯采臣看一看、算一算要如何完成它,就整理衣服打算要回去了。
燕生就替他饯别,表现的情义非常亲切、深厚。
还把自已的破皮袋送给甯采臣,说 :「这是一个剑袋,你好好的珍藏它,妖魔鬼怪不敢靠近。
」甯采臣想要追随燕生学剑术。
燕生说 :「你守信义、刚强正直,是可以修练。
但你仍是富贵家的人,而不是我们学道的人呀。
」甯采臣假托有个妹妹埋葬在这里,就把聂小倩的尸骨挖出来,用衣巾帮他收殓,租船回去了。
甯采臣的书房靠近野外,因此就在野外设了一个坟墓,把聂小倩的尸骨埋在书房的外面,祭祀祈祷说 :「我可怜你是一个孤怜怜的鬼魂,把你埋葬在我住的地方,你在唱歌或哭泣我都听得到,这样你就不会被男鬼欺负了吧!我替你准备一碗浆水给你喝,虽然不是多麼的山珍海味,希望你不要嫌弃。
」 甯采臣祭祀祈祷结束,就要回去了,突然后面有人叫他说 :「你走慢一点,等我跟你一起走!」甯采臣回头看,原来是聂小倩。
聂小倩很高兴的谢谢他 :「你果然是个守信用的人,我死再多次也无法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请让我随你回去吧! 拜见你的父母亲,我即当你的小妾小婢我也不会后悔。
」甯采臣就详细的看她,发觉她的脸白里透红,翘翘的脚好像嫩嫩的笋子,白天仔细看她,特别的娇艳美丽。
於是,就和聂小倩一起来到书房,请她先坐一下,自己先进去向母亲报告。
甯采臣的母亲十分惊愕,甯采臣的太太生病很久了,甯采臣的母亲告诉他不要说,害怕她会害怕。
话一说完,聂小倩就翩翩的进来了,拜伏在地下。
甯采臣说 :「母亲,这就是小倩。
」甯采臣的母亲吓得来不急躲。
小倩就对甯采臣的母亲说 :「我飘飘然孤怜怜自己一个人,远离自己的父母兄弟,承蒙公子照顾我,对我有恩惠,他的恩泽覆盖到我的每根头发、每寸肌肤了。
我愿意拿起扫帚做些打扫的事情来报答他对我深深的情义。
」 甯采臣的母亲看到聂小倩的身材苗条,十分可爱的样子,才敢跟她说话,说 :「你愿意照顾我的儿子,我老人家高兴的不得了。
只是我生平只有这个儿子,我还盼望他祭祀祖先、传宗接代,我不敢让他要有鬼妻。
」小倩说 :「我实在没有别的心思。
我这个鬼既然没有办法得到你老人家的信任,请求让我把他当哥哥来侍奉。
我就像你女儿来投靠你,早晚服侍你,如何啊?」甯采臣的母亲可怜她一片诚恳,就答应了。
聂小倩想拜见嫂嫂,母亲以生病的理由拒绝。
聂小倩於是就进到厨房里面,代替甯母料理饮食。
聂小倩在房门进进出出,好像已经在这住很久似了,到了傍晚,甯母会害怕,聂小倩就告别回去睡觉,但甯家并没有替聂小倩准备床被,聂小倩暗中知道甯母的意思,就离开了。
她经过甯采臣的书房想进去,却后退了,在外面走来走去,好像在怕什麼似的。
甯采臣就叫她。
聂小倩说 :「你屋子里有一股令人害怕的剑气,从前在路上我不敢见你,正是这个原因。
」甯采臣已经知道就是那口皮袋,就把它取来挂在别的房间。
於是聂小倩才进到书房里来,靠著烛火坐下来,经过一些时候都不说话。
时间一久,聂小倩问甯采臣说 :「晚上你读书吗?我小时候背过?楞严经?,现在大半忘记了,请求你给我一卷,晚上有空时可向哥哥请教。
」甯采臣答应了。
甯采臣又坐下来,沉默了。
二更快结束时,聂小倩还不走。
甯采臣就催促她。
聂小倩脸色变忧愁的说 :「我是他乡的孤魂野鬼,特别害怕荒凉的坟墓。
」甯采臣说:「书房里没有别的床被,况且我们是兄妹,也应该离远一点来避嫌 。
一、精当细腻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它是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可以更深刻的揭示人物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灵动。
与西方小说相比,中国古代小说常以奇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取胜,心理描写相对比较薄弱。
心理描写直到唐人传奇始现端倪,且多以诗词歌赋、隐语双关出之,字数很少,且深度有限,像《红线》写红线取金盒归来的喜悦心情的那种描写心理的文章是唐传奇中少之又少的。
然而《聊斋志异》则不同,整部著作善于通过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注重人物心理的流程、心态的变化《聂小倩》就成功地描写了宁采臣对聂小倩在几个不同的场合相遇后,所随之产生的各种想法和不同的心理变化, 请看下面一段话:女笑曰:“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女云:“夜无知者。
”宁又咄之。
女逡巡若复有词。
宁叱:“速去
不然,当呼南舍生知。
”女惧,乃退。
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
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
”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聂小倩最初的“笑曰”,说明她内心满怀着成功的希望,揣测有成功的把握,因而才喜形于色地流露出得意的媚笑,并说出挑逗性的话“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当宁采臣“正容”、“咄之”之后,聂小倩便收敛了起先的“笑” ,一下子变得“逡巡”起来,在对方一再的叱责之后,小倩终于因怕而“乃退”,这样的描写,说明了当宁采臣的义正词严唤起她内心良知的关键时刻,她的心里、她的思维中显然出现暂时的矛盾——回去怕无法向老媪交待,不回去又一时达不到诱惑宁采臣的目的,于是女主人公尴尬、难堪、进退两难的心里活动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活化出一个女性因为要求遭到拒绝而变得面红耳赤的丰富而多变的特定心态。
亲昵之计不成,“至户外”的小倩决意采用惯用的金钱引诱手段,因而“复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来试探,遭遇更严厉的斥责后,她惭愧不已,满腹委屈无奈地埋怨宁采臣的铁石心肠。
这样成功的心理刻画,不仅表现了聂小倩内心深处既喜且惧又委屈加羞惭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宁采臣不为美色金钱所迷惑的洁身自爱的正人君子形象,极大地丰富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而且更好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可见,蒲松龄不愧是心理描写的行家里手。
二、多彩凝练的语言。
《聊斋志异》的语言内涵丰富又典丽凝练。
虽是文言,却不僵死,具有明白流畅、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曲高和众,可读性强的特点。
正如《法兰西大百科全书》说聊斋语言:“达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高峰”。
《聂小倩》一文即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色。
首先: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古代的文学语言,而且还大量地提炼并巧妙熔进了不少当时的方言俗语,形成一种活泼而不失典雅、俊逸而又生动有趣的语言格式。
抒情写景也好,叙事状物也好,都因为自己的语言功底而被处理得妙趣横生、多彩多姿。
有的整句和散句相结合,例如:“殿塔壮丽” “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扃键如新”、“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野藕已花”等语句,和“至北郭”、“阶下有巨池”、“意甚乐其幽杳”、“遂散步以待僧归”、“阶下有巨池”、“会学使案临”、“惟南一小舍”等句子,整散结合,灵活生动;“眉颦蹙而欲啼,足劻勷而懒步”一句与它前后的句子也具有整散变化,错落有致的特点。
有的在单行奇句中又间用俪语骈词,例如在“审谛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
遂与俱至斋中。
嘱坐少待,先入白母。
”这一连串绝妙好词当中,作者巧妙镶嵌上了“肌映流霞,足翘细笋”,可谓字字珠玑,声声铿锵,小倩的娇美艳丽活灵活现;当小倩提出“愿修燕好”的希求的时候,宁采臣回答的话语简直就是一对典型的骈体句——“卿防物议,我畏人言”。
读之韵味十足,回味不尽。
这些语言材料的巧妙运用,成功地使得全文句法灵活多变,平中添奇,雅中有俗,俗中显雅。
其次:语言的凝练。
《聊斋志异》用文言写作,较白话小说,准确精练,生动传神的语言是它的特长,充分显现了蒲松龄熟练驾御文言文的卓越的语言功底。
《聂小倩》一文,语言洗炼明快,情趣盎然,且不失形象生动,典雅别致。
“女朝旦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
”不过二十个字,即把小倩勤快贤惠、安良柔顺的形象和盘托出,引人联想。
尤其是宁叱:‘速去
不然’,女惧,乃退女惭,出宁诺。
又坐,默然自得女,逸甚,心德之”等诸多一字、二字句,言简意赅,干脆利落,给人以简捷不啰嗦,恰到火候之感,从而达到了一字千金的艺术效果。
3。
写人物转化注重掌握分寸《聂小倩》描述了被妖物役使的孤弱少女通过自己的心智与计策,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复杂而又尖锐的矛盾斗争中,得侠客之助,摆脱凶恶势力的要挟和控制,逐渐脱离了专门以害人为生的生活轨道,还阳与宁生结为夫妇,从而过上知恩向善、悔过自新的崭新的人间生活,并享受到了甜蜜的爱情,反映了古代社会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从性格的发展、精神的变化,还是立场的转变,作者在写这个人物转化的时候,非常注重掌握合适的分寸,尤其是每一个细节的转化。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中心问题在于“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出来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只有适合于照实表现恰恰某一确定内容的东西才应该纳入艺术作品,不应该有什么显得是无用的或是多余的。
”[3]蒲松龄在描写聂小倩悔过转化之时,就非常注重把“要表现出来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这一种“妥帖性”,也就是非常注重掌握描写的分寸。
“孤魂” 聂小倩原本是一个良家女子,不幸被恶魔老媪无情地掠去,被逼无奈充当了老媪的爪牙,专门做起了“为非作歹”的害人的职业。
但聂小倩心灵深处的本性仍然是纯真善良的。
当她前往兰若欲害宁采臣而被对方“惊问”的时候,她笑着回答说:“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当宁采臣郑重严肃地警告:“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以后,文章如此描写:女云:“夜无知者。
”宁又咄之。
女逡巡若复有词。
宁叱:“速去
不然,当呼南舍生知。
”女惧,乃退。
至户外复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
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
”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从最初的又笑又说,到后来的只说不笑,说明遭到宁采臣的拒绝和呵斥之后,聂小倩很受感触地良心发现、扪心自问,人物的转化逐渐开始了。
当发展到“女逡巡若复有词”的时候,进一步表明聂小倩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斗争——对这样的一个善良书生伤害呢,还是不伤害呢
伤害吧,被书生驳斥得理屈词穷而不能不“速去
”“不然,当呼南舍生知”;不伤害吧,又担心老媪训斥虐待。
这样一描写,即把聂小倩进退两难的尴尬神态刻画得几近淋漓尽致。
当她用女色和金钱双管齐下进行诱骗皆以失败而告终的时候,作者描写的“女惭,出,拾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明确地告诉我们:聂小倩的内心思想进一步发展到了惭愧难过的地步——这样一个正直正派令人钦佩崇敬的人怎么能去乱加伤害呢
这样,由不怀好意的笑到只说不笑,由决意害人到“逡巡”犹豫,由先前的“女惧”到后来的“女惭”,由想伤害宁采臣到钦佩崇敬宁采臣,作者在写人物变化和人物心理的时候,如此这般时刻抓住了恰切的分寸感、“妥帖性”,一个真实感人、前后变化的人物形象,就这样随着有分寸的细节描写而站在了读者的面前,亦活在了读者的心里。
评论家薄子涛认为,“要做到准确合乎艺术分寸,不仅要把握人物特定环境下的思想行为,在艺术表现上贬褒得当,恰如其分,而且还要写出一个人物立场转变、精神变化的真实依据和独有特点,做到适中、恰好。
如果说,作者在描述聂小倩被迫害人的场景中是揭露中有同情的话,那么,随着她的渴望做人、悔过自新的言行表白,作者便把同情的因素递增为支持的热忱。
兰溪生及其仆人接连被害后,老妖就准备对宁生下手了。
宁采臣的不受娇艳容貌的蛊惑、拒绝金钱物质的引诱的高尚品德、学识无疑打动了聂小倩的心。
所以,聂小倩在半夜时分偷偷地跑来给他通风报信,并且跟她娓娓倾诉,吐露了长期埋藏在心底的真情实意。
这段对话,很有分寸地表达了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聂小倩》对女主人公外貌形象的描写,同样做到了有分寸、合乎情理地表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精神及其性格的发展。
宁采臣月夜中见到的聂小倩的形象是“仿佛艳绝”。
这里所写到的“仿佛”,不但是夜间看人的真实情景的恰当描写,而且是“孤魂”真实面貌还不十分清晰的虚笔暗示。
当聂小倩最终摆脱掉恶魔控制从而得以个性解放的时候,宁采臣眼中的聂小倩就非常的光彩照人、焕发青春了:审谛之,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
这里的‘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简直美不胜收,“尤”字用得也极有分寸。
而当男女主人公爱情实现的时候,作品这样写到:因列筵告戚党。
或请觌新妇,女慨然华妆出,一堂尽眙,反不疑其鬼,疑为仙。
聂小倩的“慨然华妆出”,是作者对她的爱情得以实现时的那种喜出望外的愉悦心情的恰如其分的描写。
用来形容聂小倩成为“新人”时的美丽外表的“疑为仙”三个字,更是匠心独运,字斟句酌,准确至极,充分表现出作者有分寸、“妥帖性”地描写人物变化的超人的艺术功底。
4,巧用伏笔与照应。
伏笔与照应是小说创作常用的手段,但要想运用好这一手段,作者必须做到构思周到缜密,行文自然流畅,细针密线,不着痕迹,天然圆润,无懈可击。
而《聂小倩》在描写人物的转化的时候,就非常成功而又巧妙地运用了伏笔与照应的表达手段。
伏笔的运用在《聊斋志异》中主要有四种——一是远伏,即在距离后面的照应比较远的地方埋下伏笔,使读者最初并不怎么注意,但是随着行文的继续和情节的发展,读者经过回味和思考,自然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拍手称绝,例如《花姑子》《水莽草》、《续黄粱》等;二是复伏,也就是层层设伏笔,而伏笔当中又有新的伏笔,或者同一个伏笔有着几种作用,例如《陆判》、《鸦头》等;三是暗伏,也就是无论在何处设伏笔,不管与照应的距离远近,作者都好像是在无心插柳,信手拈来,从而使得读者毫无察觉,直到最后通过自己仔细咀嚼与研究发现已入作者彀中,这才顿觉其中的美妙,例如《宫梦弼》;四是闲伏,即用闲笔当伏笔,所写的内容乍一看好像是多余累赘的,但是经过细心研读才发现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婴宁》、《张诚》、《胡四娘》《莲香》、《小二》等《聂小倩》运用的是四种伏笔中的远伏。
作者远远的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介绍到:“宁采臣,浙人。
性慷爽,廉隅自重。
”而且他还经常对别人夸耀自己“生平无二色”。
当聂小倩为了引诱他而有意“以黄金一铤置褥上”的时候,宁采臣却不但将黄金“掇掷庭墀”,而且还毫不犹豫地说到“非义之物,污吾囊橐
”,巧妙照应了宁采臣“性慷爽,廉隅自重”的伏笔。
当聂小倩主动提出要与他“修燕好”且嘱咐、安慰他“夜无知者”尽管放心的时候,宁采臣决然没有被女色所动,相反,他对聂小倩的唐突要求斩钉截铁地进行了“咄之”、“叱”之,其耿直自重足以可见。
夜深人静之时,两人“默然”而坐,宁生“促之”,并说:“斋中别无床寝”,明示聂小倩如果妻子还没有死去就不能同她相爱,所有这些见美色而不惑的情节内容,都是对开篇交待的宁采臣“生平无二色”的巧妙回应。
正因为有了像《聂小倩》这样的有着高超艺术技巧的作品,再加上广博的内容和卓异的思想,《聊斋志异》才能够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明珠,成为一部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巨著,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盛赞和高度评价。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专集之最有名者”,“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问闻,亦多简洁。
”(《中国小说史略》) 《聂小倩》这篇文章的思想倾向,艺术手法都很能反映蒲松龄的思想艺术追求.这是一个善与恶,美与丑构成的强烈对比,而最终是善战胜了恶,美战胜了丑的动人故事.其中,从小倩与宁采臣以及甯母三人互动可见得.甯母初因惧小倩是鬼,不敢答应小倩与宁采臣的婚事时,这时小倩的表现很值得人寻味,她并没有伤心哭泣,也没有心生怨恨,而是乖巧地说:「儿实无二心.泉下人既不见信於老母,请以兄事,依高堂,奉晨昏,如何 」这样既表明了自己对宁采臣决不会有加害之心,又给宁母及自己一个台阶下,同时还可因「依高堂,奉晨昏」与宁母接近,消除宁母的疑惧,获得宁母的欢心.另外,与宁母见面时不为接纳,但她毫无怨言地解释,愿兄事甯,在甯妻已久病的情况下为减轻宁母的负担「即入厨下,代母尸雍」.从此「朝且朝母,捧匜沃盥,下堂操作,无不曲承母志」,使由於甯妻病卧不起后操劳家务劳累不堪的宁母自从小倩来后「逸甚」而「心德之」.她这样做固然包含著取得甯家母子信任与好感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表现了她的善良.《聊斋》虽多言情小说,却很少单纯言情,大多利用神异幻想之便,创造种种寓意形象,使作品兼有寓意功能,以丰富思想意蕴,本篇寓意尤其明显。
聂小倩说她用女色与黄金作为诱杀人的两种手段,「 凡以投时好耳」 ,一语道破当时好色贪财的世风。
而非分的黄金「乃罗刹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更是警世之语。
「鬼」是一种观念的存在,被艺术家想象成形形色色。
《聊斋》笔下的鬼女都是早夭少女青春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和人情味。
聂小倩对宁生又崇敬,又感激,又倾心爱慕,而碍於鬼的身份和宁母的顾忌,只得与宁认作兄妹,若即若离;她夜间怕回到「荒墓」中去,但又无可奈何,在宁生的催促下,只得起身,愁容满面,欲行又止。
凡此种种,都写得曲尽其情,意味深长。
《聂小倩》写鬼女聂小倩初入宁采臣家对婆母之戒心能理解承受,尽心侍奉,对宁采臣有依恋之心,却不强求,终于使婆母释疑,变防范为喜爱,富有浓郁的生活内蕴,展示出女子的一种谦卑自安的性情。
小说开头写聂小倩美,是女鬼祟人之美。
结尾聂小倩仍然美,也仍然是鬼,人们却怀疑她是仙。
从鬼到仙,从恶到善,一念之差,是《聂小倩》这个鬼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求翻译《聂小倩》中的句子
宁采臣,浙江人。
生性慷慨豪爽,洁身自好。
经常对人说:“我一生不会喜欢第二个女子。
”恰逢他到金华(今浙江金华)去,到了城北,下榻在兰若寺里。
寺中佛殿佛塔非常壮丽;但是蒿草比人还高,好像没有人迹。
东西两旁的和尚住处,两扇门都虚掩着;只有南边一小座房子,门窗还像新的。
宁采臣又向佛殿东边的角落大量,修长的竹子一簇簇的;台阶下有个大池子,野荷花已经开花了。
宁采臣非常喜欢这里的幽远安静。
赶上朝廷派来的学府的官员来视察,城里的客店价格昂贵,于是打算就在这里住宿,于是一边散步一边等着和尚回来。
到了傍晚,有个书生来了,打开了南边那扇房门。
宁采臣赶快过去行礼,并告诉自己的想法。
书生说:“这里没有房主,我也是借宿的。
如果您能甘于这里的荒凉,早晚对我有所教会,我非常荣幸。
”宁采臣大喜,用枯草当作床,支起木板当作桌子,俨然常住的打算。
当晚,月亮又明又亮,月光如水,两人在佛殿走廊上坐在一处,各自介绍自己的姓名。
那书生自己说:“我姓燕,字赤霞。
”宁采臣怀疑他是赴京赶考的书生,但是听他的口音,很不像是浙江人。
一问他,他说:“我是秦地(陕西一带)人。
”燕赤霞说话非常朴素真诚。
后来两人无话可说,于是作揖告别各自回去睡觉。
宁采臣因为刚住下,很长时间都睡不着。
听到房子北边有声响,就像有人家。
起来趴在北墙的石头窗户底下,偷偷观看。
看见短墙外边有一个小院子,有个妇女大约四十多岁;又有一个老妇人穿着黑褐色的裙子,插着一根银簪子,老态龙钟,两人在月下对答。
妇女说:“小倩怎么还不来
”老妇人说:“马上就到了。
”妇女说:“难道她对姥姥没有怨言吗
”老妇人说:“没听过,但是她的表情好像很愁苦。
”妇女说:“丫头真是不识好歹
”话没说完,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来了,长得极其艳丽。
老妇人笑着说:“不要在背后说人,我们两个正在谈论道法,小丫头来得悄无声响。
幸好我们没有说你的短处。
”又说:“小娘子真的像画里的人,如果我是个男的,这么老了也得被你勾了魂去。
”女子说:“姥姥不夸我,就没有夸我了”妇人和女子又不知说了什么话。
宁采臣觉得这是邻居的家常话,于是睡下不再偷听。
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寂静无声了。
正要睡去,觉的有人近了卧室。
宁采臣赶紧起来一看,原来是北院的那个年轻女子。
惊奇的一问。
女子笑着说“您在明月的夜晚不睡觉,我愿意和您相好。
”宁采臣正色说:“你要防备闲话,我怕人家的闲话;稍微一失足,廉耻都丧尽了。
”女子说:“晚上没有人知道。
”宁采臣又喝斥她。
女子犹犹豫豫好像嘴里说这话。
宁采臣大声喝道:“快走
否则,我就叫醒南房的书生。
”女子很害怕,于是走了。
到了门外又回来了,拿了一锭黄金放在被褥上。
宁采臣拿起来扔到院子里,说:“这是不义之财,别玷污了我的行李
”女子很惭愧,走出去,拾起金子自言自语说:“这个人一定是铁石心肠。
” 天明,有个兰溪的书生带着一个仆人来赶考,住在东厢房,到了晚上突然死了。
他的脚心有个小孔,就像锥子刺出来的,细细的有血流出。
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原因。
又过了一夜,仆人也死了,症状也是如此。
当晚,燕赤霞回来了,宁采臣问他,燕赤霞说是鬼怪作祟。
宁采臣向来正直,也没放在心上。
到了半夜,女子又来了,对宁采臣说:“我见到的人多了,没有一个像你一样刚直的。
你一定非常圣贤,我不敢欺骗你。
我叫小倩,姓聂,十八岁时死了,埋在兰若寺旁边,就被妖怪胁迫了,充当奴役,地位低贱;在人面前装笑,实在不是我的本意。
今天寺里没有能杀的人,恐怕那怪物会派夜叉来。
”宁采臣非常害怕,问该怎么办。
女子说:“和姓燕的书生住在一个屋里就能幸免。
”宁采臣问:“为什么你不迷惑燕赤霞
”聂小倩说:“他是一个奇人,我不敢接近他。
”宁采臣又问:“你是怎么迷惑人的
”聂小倩说:“和我亲热的人,我暗地里用锥子刺他的脚心,他的魂就会被迷住,因次我采了他的血让那怪物喝;又用金子迷惑人,那也不是金子,乃是罗刹鬼骨,人要是收了就能挖取他们的心肝:美色和金钱这两样,都是投人的所好罢了。
”宁采臣向她道谢。
并询问防备的日子,聂小倩回答说明天晚上。
聂小倩临别哭着说:“我堕落在这个黑暗的苦海,找不到岸。
您义气直冲云天,一定能救苦救难。
如果您肯盛了我的尸骨,把我安葬在平安的地方,不亚于我的再生父母。
”宁采臣慷慨的答应了。
并问她自己葬在哪里,聂小倩说:“只要你记着白杨树上,有乌鸦窝的那个就是。
”说话就出门,忽然不见了。
第二天,宁采臣恐怕燕赤霞到别的地方去,早早的就来邀请他。
辰时以后就准备了酒菜,留意观察燕赤霞。
并和他约好住在一起,燕赤霞推辞,借口说他生性孤僻喜欢单独。
宁采臣不答应,强行搬了卧具来。
燕赤霞不得已,挪动了自己床给他腾点地方,并嘱咐他:“我知道你是个大丈夫,正以凛然。
我有隐衷,难以一下子说清楚。
千万不要翻看箱子里的东西,不然对咱俩都不利。
”宁采臣小心地答应了。
不一会各自睡觉,燕赤霞把箱筐房在窗台上,倒在枕头上不一会,就鼾声如雷。
宁采臣睡不着觉。
大约快一更天了,窗外隐隐约约有人影出现。
步一会就靠近窗户来偷看,目光明亮闪烁。
宁采臣很害怕,正要叫醒燕赤霞,忽然有个东西从箱子里飞出来,像一条白布一样耀眼,碰断了窗户上的石头棂子,白光一闪,就立即收回去了,就像雷电一闪就灭了。
燕赤霞警觉地起来,宁采臣装作睡着了偷偷地观看。
燕赤霞捧着箱子检查,取出来一件东西,对着月亮看看、闻闻,那东西白色晶莹,大约二寸长,宽度和韭菜叶子差不多。
一会就层层的包裹起来,仍然放在破箱子里。
自言自语说:“什么样的老怪物,这么大胆,弄坏了我的箱子。
”于是接着睡觉。
宁采臣非常惊奇,因此爬起来问他,并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告诉了他。
燕赤霞说:“既然你我关系这么好,我怎么好隐瞒。
我,是个剑客。
要不是那个石棂,妖怪当场就被杀死了;就算如此,它也受了伤了。
”宁采臣问:“你藏的是什么东西
”燕赤霞说:“一把剑。
刚才闻了闻,上面有妖气。
”宁采臣要求观看。
燕赤霞慷慨的拿出来让他看,俨然是一把光亮的小剑。
于是宁采臣更加敬佩燕赤霞。
第二天,再看窗外,有血迹。
于是来到寺北,看见荒坟累累,果然有棵白杨树,树顶上有个乌鸦窝。
于是打算照聂小倩的嘱咐,把她的尸骨装起算回去。
燕赤霞摆了酒宴,和宁采臣的情义很厚。
把一个破皮袋赠给宁采臣,说:“这是剑鞘。
好好收藏你可以远离鬼魅。
”宁采臣打算跟随他学习法术。
燕赤霞说:“像你这样信义刚直的,倒是可以学。
但是你终究是富贵中人,不是我们这一类人。
”宁采臣于是借口说有个妹妹埋葬在这里,发掘出来聂小倩的尸骨,用衣服包裹上,租了一条船回去。
宁采臣在临野有座房子,因此在房子外边挖了一座坟把聂小倩埋在里面。
祭奠并为她祈祷说:“可怜你的孤魂,埋在我的房子边上,你的歌声哭声我能听到,但愿不被恶鬼欺凌。
一杯酒水让你来喝,很不清澈,千万不要嫌弃
”祈祷完之后就回来了。
听到身后有人叫他说:“等一下咱们同行
”回头一看,原来是聂小倩。
聂小倩欢喜的道谢说:“你的信义,我死十次死也足以报答。
请让我跟你回去,拜见婆婆,做牛做马没有怨言。
“仔细胆量她,原来肌肤洁白,胳膊就像细笋,白天一端详,美貌绝伦。
于是和她一起回到家。
嘱咐她稍坐一会,宁采臣先进屋告诉母亲。
他的母亲非常惊异。
当时宁采臣的妻子病了很长时间,母亲告诉宁采臣不要对妻子说,恐怕吓住了她。
刚一说完,聂小倩就翩然进来,跪在地下。
宁采臣说:“这就是聂小倩。
”宁母大惊失色。
小倩对宁母说:“我孤身一人,远离父母兄弟。
蒙公子相救,全身都受公子的恩泽,我愿意承担家务,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
”宁母发现他绰约可爱,才敢和她说话,说:“你喜欢我的儿子,我也非常高兴。
但是我一生就这一个儿子,要他来传宗接代的,不敢让他有个鬼妾。
”小倩说:“我实在没有别的心思。
我是九泉之下的人,既然被能被母亲相信,请让我把他当哥哥对待,陪着您,早晚侍奉您,怎么样
”宁母可怜她的真诚,就答应了。
小倩打算去拜见嫂子。
宁母说她有病在身,就没让她去。
小倩玉是到了厨房,替宁母做饭。
在家里走动,就像对这个家非常熟悉似的。
到了傍晚,宁母害怕了,让她回去睡觉,却不给她准备床褥。
小倩知道了宁母的意思,于是打算离开。
到宁采臣的房间告别,却退了几步,徘徊在房外,好像怕什么东西。
宁采臣叫她近来。
小倩说:“屋里有剑气逼人。
从前在路上我不敢出来拜见你,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宁采臣想起来原来是因为剑鞘,取出来挂到别的屋里。
小倩才近来,就在灯下坐下。
过了一个时辰,都没有说一句话。
过了很长时间,小倩问到:“您晚上读书吗
我从小就背诵《楞严经》,现在有一半都忘了。
我背诵一卷,晚上有空,让哥哥帮我更正。
”宁采臣答应了。
又坐下,默然不语,二更鼓响完,却不说要走。
宁采臣催促她。
小倩发愁说:“我是他乡的孤魂,非常害怕荒坟。
”宁采臣说:“家里没有别的卧室了,况且兄妹之间要避嫌的。
”小倩起身,眉头紧皱就要哭了,踉跄的慢慢走出房门,走下台阶就不见了。
宁采臣心下可怜她,打算让她住在别的屋里,又害怕母亲责怪。
聂小倩一早就来拜见宁母,端饭端水,下厨做饭,全都按照宁母的心思做事。
黄昏就告别,每次经过宁采臣的房子,就在灯下诵经。
觉得宁采臣该睡觉了,才始愁苦的离去。
起初,宁采臣的妻子病得很重,宁母劳累不堪;从小倩来了以后,非常安逸,内心非常感激小倩。
日子渐渐长了,对她亲爱的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竟忘了她是个鬼;不忍心再让她晚上走,挽留她和自己睡在一处。
小倩才来的时候从不吃饭喝水,半年后慢慢能喝点稀粥。
宁采臣母子二人都疼爱她,都不说她是鬼,别人亦分辨不出。
不多久,宁采臣的妻子死了。
宁母暗地里有让宁采臣娶小倩的意思,但是担心对儿子不利。
小倩偷偷观察,趁机告诉宁母说:“我来了一年多了,您应当知到我的底细了。
为了不祸害行人,所以我跟随哥哥来这里。
我没有别的意思,只因为公子光明磊落,被天、人敬仰,实在是想跟随他几年,借此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来光耀我在地下的身份。
”宁母也知道她没有恶意,但是担心她不能生儿育女。
小倩说:“儿女是天明。
公子注定有福,有三个儿子,不要因为他的妻子是鬼而耽误了他。
”宁母相信了她,和儿子商量。
宁采臣大喜,并遍告亲戚朋友。
有人请求让新媳妇出来相见,小倩大方的打扮完出来,满堂都瞪大了眼睛,反而不怀疑她是鬼,倒怀疑她是神仙。
因此五服之内的宗族,全都带着贺礼来庆贺,争相观看小倩。
小倩擅长化兰话梅花,每次都作画回赠他们,得到的人都珍藏起来,认为很光荣。
有一天,聂小倩在窗前低着头,怅然若失。
忽然问宁采臣:“那剑鞘在哪里
”宁采臣说:“因为你害怕它,所以把它藏在别的地方了。
”聂小倩说:“我接触生气已经很久了,应该不再害怕它了,应该把它拿来放在床头。
”宁采臣问她的本意,小倩说:“三天来,我心离一直忐忑不安,担心金华的那个妖怪,怨恨我远逃,担心早晚它会找来。
”宁采臣果然带了剑鞘回来。
小倩反复观看它,说:“这是剑仙用来盛人头的。
破烂到这个地步了,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了
我现在看它,依然感到颤栗。
”于是把它挂起来。
第二天,又命人把它改挂到窗户上。
晚上对着蜡烛坐着,嘱咐宁采臣不要睡觉。
突然看到一个东西,像飞鸟一样落下来。
小倩慌忙藏进夹幕里。
宁采臣上前一看,那东西长着夜叉的形状,亮眼血口,眨眼间就到了跟前。
到门口停住;由于了很久,慢慢靠近剑鞘,用爪子去摘剑鞘,好像要把它抓裂。
剑鞘突然格格一响,变大了,有箱子般大小;恍惚好像有怪物,突出来半个身子,揪住那夜叉回到剑鞘,声音也跟着没了,剑鞘也顿时缩小何从前一样。
宁采臣非常害怕惊诧。
聂小倩也出来了,高兴得说:“没事了
”一起来看剑鞘里,只有几斗清水而已。
后来过了几年,宁采臣果然考中进士。
小倩生了一个男孩。
宁采臣纳妾后,两人又各生一了一个男孩,都考中了进士很有名声。
宁采臣与聂小倩
人鬼情缘刘敏涛 饰 聂小倩,良工 刘奕君 饰 宁采臣 王辉 饰 燕赤霞 张子健 饰 吕子凯 横跨阴阳两界,完我前世今生
漂亮、聪明的女鬼聂小倩奉鬼姥之命去勾引才貌双全的书生宁采臣,不料两人却暗生情愫、互相倾慕;而宁采臣偶然知聂小倩就是自己傻媳妇良工的前世时,更下定决心为小倩报仇,帮她摆脱鬼姥,还阳人世。
侠士燕赤霞秉师命去济南找知府王华报仇,并从王府寻回自己心中的爱人宦娘,而宦娘却对宁采臣同窗吕子凯情有独钟。
阴险狡诈的吕子凯为扫除自己仕途上的障碍,与王知府、鬼姥共谋害宁采臣、燕赤霞……
聊斋志异聂小倩的译文
采臣:啊,我还有个朋友在这里耶。
小倩:他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
采臣:你没事吧
走吧。
小倩:采臣:世上,哪有这般幽怨惹怜的女鬼。
真奇怪,为什么她要逼那姓游的说爱她呢
小倩:这……这是我吗
……糟啦。
采臣:嗯
怎么没有水呢
……吓死我了。
刚才撞到了什么
……好象在哪里看过啊
小倩:不要叫,不要叫……啊,别咬啊。
采臣:鬼啊……流云:那你个书生,枉我一片好心对你,你就这样作弄我。
你看我怎么找你算帐。
采臣:好险……想不到这个世上真的有鬼。
还真的会杀人。
你要是再来的话,就用这个定死你。
……定
流云:又来一次
采臣:怎么是你呀
你来这儿做什么啊
这里有鬼啊。
快走啊。
你还笑啊
不要啊,这里有鬼啊。
你又被定啦
哎呀……女鬼马上就要来了。
一定有办法,一定有办法的。
有了,我问你问题哦,如果答案是对的话,你眼珠子就向上,如果答案是错的话,你眼珠子就向下,上,下,明白吗
第一个问题,这个定身咒是可以解的,是不是啊
是不是啊
是。
可以解……第二个问题,是不是用这个符咒来解的
是不是啊
是。
可以解…怎么解啊
怎么解啊
是不是,用说的,用说的
……哎哟,你不要乱转好不好啊
到底什么意思嘛
啊
你不懂我在说什么吗
眼珠子不要转来转去的,好不好
……说定,就定下来啦
解除咒法是不是说动啊
到底怎么样啊
定
不行啊
动,定,动,定。
你怎么这么笨哪
啊……走啊。
走啊,快走啊……小倩:死书生,哪里不好走,怎么又走回头路。
采臣:对不起啊……你太重了,我真的拉不动了。
有办法了,别怕,你别怕,待会儿见到那女鬼啊,把她定住之后,马上回来救你。
我刚刚试过了,里面没水,别怕。
流云:还好,还差一点点。
这究竟是什么妖魔啊
采臣:哦,一定是刚才无意中,对她用了定身咒,不怕……不怕……那我跟流云不就有救了
我的画呢
哎,脚抬起来啊
喂……动。
小倩:你这个死书生,你再给我又定又动的,我就在这边给你开个洞。
我……我已经受够你了。
从现在开始,你是死是活跟我无关,死书生
采臣:是竹片
难道这鬼是假的
小倩:谁说我是鬼呀
……糟了,要是遇上他们,你就真的变成死书生了。
快跟我走
课文怎样表现聂小倩由鬼变成人的过程
参考:①文章首先借助环境描写来暗示人物性格的发展趋向。
第二段中,宁采臣眼中看到的是一幅鬼气森森的图画:“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
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
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巨池,野藕已花。
”这是聂小倩生活的环境。
这段描写,鬼气中夹杂着人气,荒凉里富有希望。
整个寺院虽然荒凉,但池里的野荷花开放带来了生机。
不仅为后面的情节的发展设下了伏笔,而且也暗示了聂小倩有改邪归正的希望。
②文章借助聂小倩的言行表现了她的精神和性格的转变。
(重点分析)文章描述了聂小倩逐渐脱离了专门以害人为生的生活轨道,从而过上知恩向善、悔过自新的崭新的人间生活的过程:欲诱害宁采臣——向宁采臣通风报信——求宁帮助自己脱离妖魅控制——以身相许报恩(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内容作分析)提示:文章善于通过言行细腻的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表现聂小倩精神和性格的转变。
分析示例:第7段写聂小倩诱害宁采臣的情节:聂小倩最初的“笑曰”,说明她内心满怀着成功的希望,揣测有成功的把握,因而才喜形于色地流露出得意的媚笑,并说出挑逗性的话“月夜不寐,愿修燕好”。
当宁采臣“正容”、“咄之”之后,聂小倩便收敛了起先的“笑”,一下子变得“逡巡”起来,在对方一再的叱责之后,小倩终于因怕而“乃退”,这样的描写,说明了当宁采臣的义正词严唤起她内心良知的关键时刻,她的心里、她的思维中显然出现暂时的矛盾——回去怕无法向老媪交待,不回去又一时达不到诱惑宁采臣的目的,于是女主人公尴尬、难堪、进退两难的心理活动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活化出一个女性因为要求遭到拒绝而变得面红耳赤的丰富而多变的特定心态。
亲昵之计不成,“至户外”的小倩决意采用惯用的金钱引诱手段,因而“复返,以黄金一铤置褥上”来试探,遭遇更严厉的斥责后,她惭愧不已,满腹委屈,无奈地埋怨宁采臣的铁石心肠。
这样成功的心理刻画,不仅表现了聂小倩内心深处既喜且惧又委屈加羞惭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由不怀好意的笑说到只说不笑,由决意害人到“逡巡”犹豫,由先前的“女惧”到后来的“女惭”,由想伤害宁采臣到钦佩崇敬宁采臣,作者借助言行细腻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变化。
③文章借助细节描写表现了聂小倩由鬼到人的转变。
文章借助细节写聂小倩“人性”激活和“鬼性”消失:其一,聂小倩从刚来时不食人间烟火,到能喝点稀粥,跟常人吃饭无异;其二,聂小倩从惧怕燕生剑袋到主动把剑袋挂到卧室,跟惧怕剑袋的恶鬼彻底划清了界限。
女鬼聂小倩人性日渐表露,鬼性日渐湮没,终于脱胎换骨,直至最后见到她的人“疑为仙”,数年后“举一男”。
求一段描写古代女子外貌的句子
淡青色的纱衣,系了条白色的罗带。
秀丽的青丝,被镶有翡翠的丝绸束起,斜斜别了一支描了金花的玉簪。
那张雪白的鹅蛋脸,透露出丽人的微笑,宛若清风。
峨眉纤细,目若清泓,浅浅回眸,令人身心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