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天气晴朗的诗句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
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
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
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
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
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
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
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
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天气怎样形容
【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
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薄暮冥冥】:傍晚时天气昏暗。
【碧空如洗】:碧空:浅蓝色的天空。
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
形容天气晴朗。
【碧空万里】: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
形容天气晴朗。
【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
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丙吉问牛】: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惨雨酸风】:犹言凄风苦雨。
指令人伤感的天气。
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沧沧凉凉】:沧:寒冷。
形容天气清冷。
【朝飞暮卷】:朝:早晨;暮:傍晚。
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春困秋乏】:困:困倦;乏:疲劳。
春秋季节天气容易使人感到困倦疲乏。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大汗涔涔】: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滴水成冻】:滴:液体一点点落下;冻:凝结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风暖日丽】:丽:美丽。
风恬日暖,轻风柔和,阳光灿烂。
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风轻云淡】: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风轻云净】: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同“风轻云淡”。
【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
【汗出如渖】:渖:汁液。
满身汗水。
形容天气炎热或心情极度紧张而导致浑身冒汗的现象。
【汗出沾背】:沾:浸湿。
汗水沾湿了脊背。
形容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
【皓月千里】: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
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和风丽日】:指天气温暖而晴朗。
【虹销雨霁】:虹:彩虹;销:同“消”,消失;霁:本指雨止,也引申为天气放睛。
彩虹消失,雨后天睛。
【回寒倒冷】:回:掉转;倒:颠倒。
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变化无常。
形容反反复复,变化不定。
【焦金流石】: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
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
形容天气酷热。
【焦沙烂石】:将沙烧焦,石烧烂。
形容天气非常酷热。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
形容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飘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
【凄风楚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
同“凄风苦雨”。
【凄风寒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
同“凄风苦雨”。
【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热汗涔涔】: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人间重晚晴】: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日和风暖】:形容天气晴好。
同“日暖风和”。
【日丽风和】: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日丽风清】:阳光明丽,清风送爽。
形容天气晴和。
【日暖风和】:阳光温暖,微风各煦。
形容天气晴好。
【日暖风恬】:形容天气晴好。
同“日暖风和”。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来就成了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冻手冻脚:形容天气寒冷.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形容天气风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寒气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气.例;“数九以来,朔风吹,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例:“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 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雪窖冰天:严寒的地区,含有严寒的意思.例:“汉使苏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国,为匈奴牧羊十九年.” 【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石铄金流】:形容天气炎热。
【铄石流金】:铄、流:熔化。
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
形容天气很热。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万里无云】: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
形容天气晴朗。
【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细雨斜风】:形容微风夹着毛毛雨的天气。
也比喻用温和舒缓的语气批评别人。
【斜风细雨】:形容微风夹着毛毛雨的天气。
也比喻用温和舒缓的语气批评别人。
【雪海冰山】:形容冰雪漫天盖地,天气极其寒冷。
【雪窖冰天】: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到处是冰和雪。
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雨僝云僽】:指不好的天气把人折磨。
【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亦作“风轻云淡”。
【云开雾释】: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
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云迷雾罩】: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乍暖乍寒】:乍:刚刚开始。
忽冷忽热。
形容春秋季节,天气寒暑变化无常。
【折胶堕指】:极言天气寒冷。
【知地知天】:地:地形:天:天气。
了解地形,了解气候。
三衢道中是一首记游诗诗句什么点明了出游时间是在梅雨时节,却天气晴朗
(梅子黄时日日晴),这句诗点明了出游时间是梅雨季节,却天气晴朗。
(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交代了此行走水路。
泛,就是乘船的意思。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形容天气好心情好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天气的成语及解释: 【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
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薄暮冥冥】:傍晚时天气昏暗。
【碧空如洗】:碧空:浅蓝色的天空。
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
形容天气晴朗。
【碧空万里】: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
形容天气晴朗。
【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
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丙吉问牛】: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惨雨酸风】:犹言凄风苦雨。
指令人伤感的天气。
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沧沧凉凉】:沧:寒冷。
形容天气清冷。
【朝飞暮卷】:朝:早晨;暮:傍晚。
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春困秋乏】:困:困倦;乏:疲劳。
春秋季节天气容易使人感到困倦疲乏。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大汗涔涔】: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滴水成冰】: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滴水成冻】:滴:液体一点点落下;冻:凝结成冰。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
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风暖日丽】:丽:美丽。
风恬日暖,轻风柔和,阳光灿烂。
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风轻云淡】: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同“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风轻云净】:微风轻拂,浮云淡薄。
形容天气晴好。
同“风轻云淡”。
【寒风侵肌】:形容天气寒冷。
【汗出如渖】:渖:汁液。
满身汗水。
形容天气炎热或心情极度紧张而导致浑身冒汗的现象。
【汗出沾背】:沾:浸湿。
汗水沾湿了脊背。
形容天气炎热或人极度惊慌或惭愧。
【皓月千里】: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
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和风丽日】:指天气温暖而晴朗。
【虹销雨霁】:虹:彩虹;销:同“消”,消失;霁:本指雨止,也引申为天气放睛。
彩虹消失,雨后天睛。
【回寒倒冷】:回:掉转;倒:颠倒。
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变化无常。
形容反反复复,变化不定。
【焦金流石】: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
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
形容天气酷热。
【焦沙烂石】:将沙烧焦,石烧烂。
形容天气非常酷热。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
形容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飘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
二、描写夏天天气的成语大全: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也可称“赤日炎炎”。
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骄阳如火】:象火一样的阳光。
形容天气非常热。
亦作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
太阳像火一样燃烧。
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
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
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
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
形容天气酷热。
近义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
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
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
近义烈日当空 【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
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
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
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亦作铄石流金,烁石流金,烁玉流金。
例:“炎炎火日当天,烁石流金之际,只得赶早凉而行。
”(《水浒》二十七回) 【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浮瓜沉李】: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
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
亦作浮瓜避暑,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
见“浮瓜沉李”。
【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
正是盛夏季节。
【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凄风楚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
同“凄风苦雨”。
【凄风寒雨】:形容天气恶劣,或比喻境况的凄凉悲惨。
同“凄风苦雨”。
【秋高气和】: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热汗涔涔】: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人间重晚晴】: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日和风暖】:形容天气晴好。
同“日暖风和”。
【日丽风和】:和风习习,阳光灿烂。
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日丽风清】:阳光明丽,清风送爽。
形容天气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