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情风景优美的句子
1、身未动,心已远2、我和西间,只隔着一张火车票
3里的风景美不胜收,真流连忘返。
4、梦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5、一个人的旅行,在路上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6、背上行囊去远方,那个梦寐以求的目的地。
7、一路涉足、一路留恋、一路回望。
依旧前行
8、旅行要学会随遇而安,淡然一点,走走停停。
9、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
10、当遗忘变成另一种开始,我踏出了旅途的第一步
11、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12、因为有梦,所以勇敢出发,选择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
13、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
14、一颗说走就走的心,一个会拍照的情侣,一段甜蜜的旅程。
15、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阐述太多,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全部:走。
16、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
17、出去旅行,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去寻回自己——最本真的自己。
18、我们一路上兴致勃勃地参观,当夕阳西下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19、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20、一个背包,几本书,所有喜欢的歌,一张单程车票,一颗潇洒的心。
21、旅游不在乎终点,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景色。
22、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23、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
24、旅行的意义不在其他,而在自己“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旅行的路上。
”25、想呼吸着每座城市的空气,想感受着每座城市的人儿,想看着每座城市的风景。
26、流转的时光,都成为命途中美丽的点缀,看天,看雪,安安静静,不言不语都是好风景。
27、总有一天,我会丢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带着我的相机和电脑,远离繁华,走向空旷。
28、背着背包的路上,看过许多人,听过许多故事,见过旅行风景,就这样,慢慢学会了长大。
29、一个人旅行,不理会繁杂的琐事,自由自在地,去体验一个城市,一段故事,留下一片欢笑。
八年级语文下册补充习题答案(教育部编人教版)
初中语文补充习题(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社 戏【夯实基础】;;ˋè)∳ǎ)]C 3.B 4.C1.B[A.归省∰C.踊跃D.皎 2.æ∲ɡ)獉(ǐ獉(獉洁(【研习文本】一、整体把握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突出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意在突出人物1.写“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作铺垫。
活动的环境;,表达对江南农村美景的喜爱;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兴奋愉快2.写得情景交融,的心情。
厚道、善良、热诚和好客。
(举例略)3.表现了平桥村劳动人民的淳朴、“我”怀念的不仅仅是社戏和好豆,我”所怀念的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4.“实真挚的感情,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片段研读乙文写看完社戏后月夜归航。
1.甲文写看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看戏的急切心情2.烘托孩子的驾船技术之高超。
3.写老渔父的喝采从侧面写船行之快,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侧面4.正面写船快的句子:写船快的句子: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拓展阅读】受外婆影响喜欢上看戏。
②读大学,逢戏必看。
③去陶然亭看野戏班1.①儿时,子演戏。
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2.形容音乐
形容美景的好诗句
1、只见男同学走上台来,不响地摊开一卷,提起饱蘸浓墨笔,略微沉思一下,龙飞凤舞地画起来。
2、我马上做起动作:左手一伸,右手一伸,右手又从下往上一拉。
果然,台下有许多同学举起了手。
3、按照辅导老师的指点:拿笔要把食指和中指贴在笔杆外边,无名提和小拇指贴在笔杆里头。
4、我心里想着,打开画氏,拿起画笔,三下五除二就勾出了一只小鹿。
5、我打开窗户,坐在座位上,拿出书,细细的品味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6、我慢慢走上讲台桌边,摸了一张卡片。
7、他拉出凳子坐了下来,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8、他不慌不忙的走过来,踢踢腿,甩甩臂,弯弯腰。
只见他眼睛注视着沙坑的位置,片刻然后摆起两臂大踏步助跑,越跑越快,当他跑到踏跳线上的时候,左脚猛的用力一蹬,身子像飞燕一样腾空而起,向前跃去。
《敕勒歌》原诗全文及释义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
天苍苍,野茫茫, 草低见牛羊。
<注释> 1.川:指平原。
敕勒川,大概因敕勒部族居住此地而得名。
2.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
3.穹(qióng)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幕。
4见(xiàn):同“现”。
<韵译>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评析>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
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
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文学常识> 体裁:北朝民歌 年代:南北朝 作者:北朝民歌 作者小传: 北朝是指公元4——6世纪,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五个政权所经历的历史时期的总称。
北朝人民主要过着游牧生活,有许多民歌流传下来。
这些民歌豪放爽朗、慷慨激昂、语言朴实、极富生活气息,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现存的北朝民歌大约有60多首,大都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
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