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子去迎接打胜仗的将军时的情景描写
184年2月:黄巾起义。
10月:张角病。
187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弘农王(少帝)卒年15岁。
190年2月: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董卓。
6月: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
193年: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98年12月: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
200年: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袁绍病。
203年: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曹操南征刘表。
8月:刘表病。
曹操杀孔融。
9月:刘琮投降曹操。
11月: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孙权攻破宛城。
7月: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曹操征张鲁。
11月:张鲁降曹操。
逍遥津之战。
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曹操病亡。
10月: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4月: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
张飞遇害。
222年: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4月:刘备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闿叛乱。
225年:诸葛亮南征。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曹真病亡。
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倭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
246年:毋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
姜维伐魏。
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司马懿亡。
252年: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司马师废曹芳。
10月: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亡。
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弟孙琳专吴政。
孙綝杀滕胤等人。
257年: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孙綝。
260年5月:贾充、成济杀曹髦。
6月:曹奂继位。
262年10月: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羊祜、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三国演义》30个虚构事迹】三国演义与正史完全不同的比较重要的30个虚构事迹,对三国演义的补充:1 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气量狭小的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贬低周瑜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 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亮面见孙权而已..诸如智激周瑜、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4 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5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
6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更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当时甚至并未注意过诸葛亮。
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
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7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8 取蜀攻略:由庞统法正完成,非诸葛亮。
9 关公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
临破,又屡启公。
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此处为裴松之引野史之注解,非《三国志》之原文也;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
正史 上只记载了一个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将吕布勾结10 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11 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
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虚构庞德抬榇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12 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五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而演义很多地方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其实是败仗。
13 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
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4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
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属虚构。
16 .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
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7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
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18 .诸葛亮用兵如神: 诸葛亮擅长后勤内政,用兵并不是强项。
19 借荆州:与诸葛亮无关,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是鲁肃主张借给刘备的20 .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
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
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
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
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
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
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疑问,..刘备呢
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
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 蜀书. 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
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1 曹真:病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
22 .诸葛亮骂王朗:王朗病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完全虚构。
23 周瑜之:周瑜于巴丘操劳过度24 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
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
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
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25. 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 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
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26 张郃: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
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他(张郃)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的满衰的。
其实正史上的张郃相当厉害,诸葛亮曾屡次败于张郃之手。
)27 .八阵图退陆逊:陆逊退兵是因为魏国要攻打吴国,陆逊怕腹背受敌才退兵28 温酒斩华雄:实华雄于江东猛虎孙坚的军队,《三国演义》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29 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荀攸的计谋所为。
趁文丑部下抢曹军丢下的东西时曹操突击30 .貂蝉:完全虚构,不过董卓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相关成语】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18、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9、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困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0、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3、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不降。
2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7、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30、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1、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相关诗词】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叹诸葛亮诗: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
【相关歇后语】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吕布戏貂禅——英雄难过美人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吃曹操饭干刘备事---人在心不在【三国女性人物】1 貂蝉: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司徒王允家的歌女,连环计实施的核心人物。
后为吕布妾,白门楼吕布殒命后不知所踪。
一说成为曹操的歌女;一说被曹操赠于关羽,后遭关羽斩杀;一说于乱军之中;一说追寻自己的幸福去了。
2 甄氏(甄姬、甄宓):甄逸之女,嫁给袁绍次子袁熙。
冀州城破后,为曹丕所获,纳为己妻,曹丕称帝后,为皇后。
相传曹植初作《感甄赋》,体现出曹植对甄宓的爱慕之心,后魏明帝曹睿(曹丕与甄宓之子)觉得赋的名字太露骨,改之为《洛神赋》。
221年6月,甄宓被曹丕赐3 小乔:乔玄次女,大乔的妹妹,周瑜之妻。
周郎小乔英雄美女、郎才女貌 ,被流传为千古佳话。
相传周瑜后不久,小乔也因思念成疾,随即弃世,一代佳人,就此化为一抔尘土。
4 蔡琰:字文姬,我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邕之女。
年轻时为匈奴所掳,被左贤王纳为妻子,并诞下二子。
后来,曹操将之从匈奴赎回,嫁给董祀。
琴瑟和谐,也算是结局很不错的了。
5 大乔:乔玄长女,小乔的姐姐,孙策之妻。
孙策后,守寡至终。
孙权薄情寡义,对兄长孙策多有怨怼,估计大乔的晚景并不令人羡慕。
6 孙仁(孙尚香、孙姬、孙夫人、弓腰姬):孙坚与吴国太之女。
一说其实孙仁就是孙朗,并不是和亲的那个孙权之妹。
刘备之妻,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相传这位孙夫人好武,刘备多有畏惮。
刘备入川时,孙夫人被东吴夺回,自此终老东吴,听说刘备病逝,也投江自尽。
7 马云禄(马文鹭):民国文人周大荒所著小说《反三国演义》中马超的妹妹,马腾之女,赵云的妻子8 邹氏:张济之妻,张济后守寡。
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听说邹氏的美貌,召之侍寝,结果张绣反叛,使曹操折损了爱将典韦、爱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9 杜氏:吕布麾下秦宜禄之妻,魏骠骑将军秦朗之母。
吕布殒命前,关羽曾向曹操讨要杜氏,曹操不允,后曹操自纳之,并将杜氏之子秦朗视为己子。
10 樊氏:桂阳太守赵范的嫂子。
赵范曾想将之配于赵云,以博得政治本钱,遭赵云拒绝,赵范后来反叛,樊氏却不知所踪。
一说后来樊氏还是嫁给了赵云。
11 吴氏:吴懿之妹,初为刘焉的儿媳,刘瑁之妻。
刘备入川后,甘夫人病,法正荐纳吴氏为后,刘备初不允,后终允之,是之为穆皇后。
12 郭氏(郭女王):甄宓之就与她脱不了干系,后宫的女人们,就那么回事。
不过曹丕能因宠爱她而杀甄宓,可见其美貌和手腕。
甄宓后,她成为皇后。
13 蔡氏:蔡瑁之姐,刘表之妻,刘琮之母14 甘夫人:刘备之妾,甘皇后,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
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时年二十二岁。
15 糜夫人:刘备之妻,糜竺之妹,刘禅生母。
天生丽质,其肤如雪。
长坂坡,深明大义,为使得刘禅和赵云得脱,投井自杀。
16 祝融夫人:南蛮王孟获之妻,传说为火神祝融氏之后裔。
《三国演义》中她生擒张嶷、马忠,后中计被擒。
孟获彻底归顺后,祝融夫人也归顺西蜀。
17 18 大小张皇后(张星彩):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刘禅的皇后19 黄月英:诸葛亮之妻,也被称为“阿丑”。
关于她的相貌,一种是说她长相奇丑,一种却是说她是个绝代美人,不过不管怎么样,一般都认为她才智过人,是个才女。
20 丁夫人:曹操之妻,是个识大体、有德行的女子,历史中评价颇高21 卞夫人:继丁夫人之后成为曹操之妻,曹丕、曹彰、曹植的生母,歌女出身,德行颇高22 吴太夫人:孙坚之妻,吴景之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生母23 吴国太:系小说虚构人物。
孙坚之妻,孙朗、孙尚香生母24 刘氏:袁绍之妻,据说甄宓之嫁曹丕,其中还有她的功劳,名声不咋样。
25 伏寿:即伏皇后,伏完之女,汉献帝立为皇后。
因伏完参与谋曹操事败,受到牵连,遭曹操杀害26 何皇后:汉灵帝皇后,何进之妹,少帝刘辩之母,曾毒杀刘协生母王美人。
董卓进京后,少帝被废,已升格为何太后的她遭董卓毒杀。
27 严氏:吕布正妻,为吕布生下一女28 曹氏:吕布之妾,曹豹之女29 魏氏:吕布之妾,魏续之姐30 吕布之女(吕玲绮):吕布曾想用她与袁术之子袁耀和亲以获得袁术的援兵,为此,吕布亲自抱着女儿,想冲出重围,结果突围未遂。
31 32 33 曹羡、曹华、曹节:曹操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为妃,政治婚姻的牺牲品34 夏侯氏:张飞之妻,夏侯渊的族女,十三、四岁时为张飞所获,纳为妻子,后为张飞诞下二子二女35 辛宪英:辛毗之女,辛敞之姐,羊耽之妻,羊琇、羊姬之母。
辛宪英的智、曹娥的孝、木兰的贞、曹令女的节、苏若兰的才和孟姜的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
三国时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琇皆一时人杰,遇到大事都会去找辛宪英商量。
享年七十九岁。
36 朱公主:朱据之妻,孙权之女37 全公主(孙大虎、孙鲁班):全琮之妻,孙权之女38 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
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39 关凤:关羽之女,三国时期孙权欲以己子娶关羽之女以结为亲家,不料被关羽“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
关索的姐姐,荆州之变后不知所终。
40 徐氏:孙翊之妻。
妫览、戴员谋反,杀孙翊。
孙翊后,妫览想霸占孙翊妻子徐氏。
徐氏为了替夫报仇,计杀二人。
41 徐母:徐庶之母,通情达理的老妇人。
因徐庶被诓骗回来,恼恨交加之下自杀而42 孙氏:孙策的股;,陆逊之妻三国演义在电视剧上共84集,年数跨度较长,长达72年,在一般《三国演义》书本中共80回以上。
古代历史上打胜仗最多的将军是
岳飞在其戎马生涯中,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1、单骑杀敌 靖康元年六月,岳飞所在的平定军与太原府毗邻,为了给真定府救援太原做准备,岳飞被指派率一百多人在山西寿阳县和榆次县对太原金军进行武装侦察。
宋时称为”硬探”。
在行军路上,突然与一支金军遭遇,其他士兵都有些胆怯, 岳飞单骑突入,连杀几名敌人骑兵,敌军败退而去。
在夜里岳飞换上金军装束,潜入金营进行侦察,遇到击刁斗的金兵就说些女真话应付,走遍大营圆满地完成了侦察任务。
当时岳飞刚参军不久是名普通士兵
2、招降土匪 长官刘浩命令岳飞收编一支土匪,匪首名为吉倩。
岳飞在傍晚率四名骑兵到土匪营寨劝降,吉倩表示愿意归顺但是担心被官府杀害,岳飞再三作了保证,期间突然有个壮汉向岳飞猛扑过来,岳飞以手重劈其脸,将其打翻在地,并拔出剑指向对手,吉倩等急忙求情,最后岳飞带领这380人的队伍返回。
因此项战功,岳飞升任为从九品的承信郎 3、得名敢死 岳飞的长官刘浩任元帅府前军统制,受刘浩派遣岳飞率三百人前往大名府魏县进行侦察。
在侍御林岳飞率部打败一队金军,杀死对方一员枭将。
因此功岳飞功迁三官,升任为正九品的成忠郎。
赵构在汪泊彦的密谋下南逃,先到大名府,令刘浩军南下扬言为开封解围,以吸引金军注意力掩护赵构再向南逃跑。
在刘浩前军2500人南下之前,岳飞率一百名骑兵到滑州侦察,在南归时在黄河冰面上与金兵发生遭遇战。
一员金将拍马舞刀而来,岳飞上前迎战,两刀相格,岳飞的刀劈入敌将刀刃一寸多,又抽刀劈下对方头颅。
士兵们鼓勇冲锋杀退众多敌军。
两次战斗使岳飞在元帅府享有”敢死”的勇名。
因此项战功,岳飞再次功迁三官,升任为从八品的秉义郎。
4、白刃步战 宗泽南征开封,赵构和汪伯彦南逃。
正月, 宗泽率与金军战于开德府,连续十三仗皆胜。
在一次战斗中,岳飞连发两箭,射死金军两个执旗者,在率领骑兵突击敌后又虏获一批军械。
因此军功连升二官,为正八品的修武郎。
靖康二年二月,在曹州的战斗中,岳飞披散头发,挥舞四刃铁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带领宋军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
因此军功岳飞连升二官,为从七品的武翼郎。
5、一次冤杀之险 岳飞跟随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时,王彦慎重出兵,岳飞激烈地责备上级王彦“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欲附贼
”,王彦的幕僚建议王彦杀掉岳飞。
岳飞一怒之下擅自领兵出战,他夺取了敌军的大旗,在空中挥舞以激励士气。
宋军全军振奋出击攻下新乡,生擒一名千夫长。
其后又打败了一名万夫长的军队。
6、单骑退万 岳飞坚持寻机歼敌,在一次战斗中,俘虏一员金将,缴获敌人战马几十匹。
当一支上万人的金军在山路上蜿蜒行进的时候,岳飞命令几十名士兵扼守险要,虚张声势,自己持长枪,飞马冲下,迅疾刺死金军首领黑风大王,金兵慌忙退散。
此事传闻天下,士人邵辑在建炎四年还将给赵构的上书中提及此役。
7、每出必捷 建炎元年十二月,金军倾巢而出,分兵三路南侵,西路攻打陕西,中路攻打开封以西,东路攻打开封以东。
开封的东京留守军四面受敌。
金军进犯汜水关,岳飞被宗泽任命为踏白使带罪出征,“往视敌情,勿得轻斗”。
宗泽“勿轻斗”的嘱托可见岳飞之剽悍, 岳飞迅即胜敌而返,官职升任统制。
岳飞参加了滑州之战,在酢城县,汲县的黑龙潭等处获胜,俘获一个姓蒲查的女真千夫长,在宗泽麾下保持每出必捷的记录。
8、虚火退敌 建炎二年八月,在汜水关御敌,宋金两军对阵时,金军一员骁将往来驰突,岳飞跃马而射,只发一箭,敌将毙命。
宋军乘势攻击获胜。
岳飞又奉命在汜水关的竹芦渡与金军对峙,由于军粮接济困难,岳飞率领士兵忍饥奋战。
岳飞派300精兵埋伏山下,入夜让每个士兵手持两大束柴草,点成火炬,敌人以为宋军大部队来增援,慌忙撤军。
9、南薰门震天下 建炎三年正月,“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在则兵可使为盗矣”,勤王的民军纷纷叛乱为匪,岳飞在杜充以军法惩处的逼迫下在开封南薰门对其作战,击败十几万民军。
土匪军包围开封府东明县,岳飞率军解围,活捉首领,因此升为武略大夫,借英州刺史。
土匪军围攻淮宁府,岳飞率军解围,活捉敌将,因此生为武德大夫,真授英州刺史。
10、饿\\\/杀\\\/不\\\/掳\\\/掠-----历\\\/史\\\/上\\\/唯\\\/一\\\/不\\\/败\\\/的\\\/将\\\/军 南\\\/宋\\\/朝\\\/廷\\\/不\\\/顾\\\/一\\\/切\\\/地\\\/南\\\/逃。
杜\\\/充手\\\/下的\\\/部\\\/队\\\/都\\\/散\\\/了伙,只\\\/有\\\/岳\\\/飞\\\/的\\\/队\\\/伍仍\\\/旧\\\/坚\\\/持\\\/在\\\/建\\\/康\\\/附\\\/近\\\/战\\\/斗,“孤\\\/军\\\/转\\\/战,且\\\/行且\\\/击”。
岳\\\/飞\\\/率\\\/军到\\\/达广\\\/德\\\/军\\\/的\\\/钟\\\/村\\\/后,局\\\/面非\\\/常\\\/混\\\/乱,朝\\\/廷\\\/漂\\\/\\\/洋出\\\/海,去\\\/向\\\/不\\\/明,上\\\/司\\\/杜\\\/充\\\/带\\\/头投\\\/敌\\\/之\\\/后,导\\\/致\\\/很\\\/多\\\/将\\\/士\\\/转\\\/当掳\\\/掠\\\/为\\\/生的\\\/盗\\\/匪,各 种各样的坏\\\/消\\\/息\\\/使\\\/军\\\/心\\\/浮\\\/动,军\\\/粮\\\/也告\\\/罄\\\/竭,诸\\\/将\\\/多\\\/行\\\/剽\\\/掠,惟\\\/有\\\/岳\\\/军\\\/秋\\\/毫\\\/无犯\\\/。
一些散\\\/兵游勇甚\\\/至派人前来请岳飞\\\/为首\\\/领共同降\\\/金。
岳飞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他招集全\\\/体将\\\/士说:“我辈荷\\\/国厚\\\/恩,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
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耶
建\\\/康,江左形胜之地,使胡虏盗据,何以立国
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辄\\\/出此\\\/门者\\\/斩
” 岳飞慷慨的音容,激昂的言辞,使全军将士感泣,众人不敢在萌生异志。
对于前来相约降金的各路溃兵,岳飞假意应允,让他们约定日期集体会合,岳飞亲率亲信三,五人全副武装,”弯弓跃马”,同各部勇健者比武,接连击败几十人,最后岳飞点阅众人大声说: “以尔等之众且强,为朝廷立奇功,取中原,身受上赏,乃还故乡,岂非荣耶
必能前涤旧念,乃可相符,其或不听,宁先杀我,我决不能从汝曹叛
” 岳飞的勇武绝伦终于使众人悔悟。
11、逆境抗敌 兀术趋杭州,飞拦截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签军首领四十余。
察其可用者,结以恩遣还,令夜纵火,飞乘乱纵击,大败之。
12、四胜常州 建炎四年三月,岳飞率军夺取常州,金军再攻常州。
岳家军前后四战皆胜,杀死大量金军,并活捉万夫长等人。
金人撤退到镇江东面的时候,岳飞率军尾随追击,又捷;再战于建康附近(今南京市)清水亭,又大捷,横尸十五里。
13、大战牛头山 兀术进攻建康,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待之。
入夜,岳飞令百名骁勇将士身着黑衣混入金营中相机袭扰,金兵全营惊恐,自相攻击。
兀术归,邀击于静安,败之。
14、收复建康 兀术次龙湾,飞以骑三百、步兵两千驰至新城,大破之。
兀术在岳飞的连续攻击下在建康无法立足,大肆虏掠之后渡江奔淮西北逃,岳飞率军收复建康。
当时,赵构还在海上漂着呢,朝廷由海上回到路上,南宋朝廷开始安定下来。
15、增援楚州 会金攻楚急,诏张俊援之。
俊辞,乃遣飞行,而命刘光世出兵援飞。
飞屯三墩为楚援,寻抵承州,三战三捷,杀高太保,付酋长七十余人。
光世等皆不敢前,飞师孤力寡,楚遂陷。
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于沙州保护百姓,伺便掩击。
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金大败。
16、大破李成 岳飞率军抵达洪州,岳飞亲为先锋,身披重铠,率先跃马涉水而渡,众皆愕然视之。
两军在玉隆观进行会战。
岳家军突进敌军右翼,大败敌人。
岳飞率先追击,沿途有座小土桥,当岳飞率几十名骑兵冲过土桥后,便突然坍塌,敌军乘机反扑,岳飞一箭射死对方先锋,命几十名士兵拼命死战。
后军急忙强修土桥,大军过桥后,马进大败,败走筠州。
17、一声喝降8万 岳飞亲率200名士兵诱敌,飞抵城东,贼出城,布阵十五里,飞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选骑二百,遂帜而前。
贼易其少,进攻岳飞,四面伏兵而起,贼败走。
岳飞命手下当即大呼:“不从贼者立即坐下,吾不杀汝”一时间,坐下来投降者八万余人。
18…… 19、郾城大捷 完颜兀术得到郾城兵少的消息,亲率龙虎大王、盖天大王、昭武大将军韩常等将,及15000精锐骑兵突袭郾城,企图一举摧毁岳飞司令部。
当时岳飞手下只有背嵬军和部分游奕军,其余兵力来不及集结。
这是前所未有的恶战。
当日下午开始交战,岳飞首先命令岳云率领背嵬军和游奕马军首先出城应战, 对岳云说:“必胜而后返,如不用命,吾先斩汝矣”。
岳云挥动两杆铁槌枪率背嵬军直贯敌阵。
在岳云的骑兵打败金军的第一批骑兵后,金军后续的十万步兵也全部开入战场,岳家军与金军开始全军接战。
杨再兴要活捉完颜兀术,单骑冲阵,杀金军百余人,自身受伤几十处仍然战斗不止。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岳飞亲率四十名骑兵突出阵前,都训练霍坚急忙上前挽住战马,说:”相公为国重臣,安危所系,奈何轻敌。
”岳飞用马鞭抽在霍坚的手上说”非尔所知”,岳飞跃马驰突于敌阵之前,左右开弓,箭无虚发。
全军士气大振。
连担任参谋的文官幕僚都参加战斗,并立有战功。
在相持胶着后,金军将最精锐的重甲”铁浮图”骑兵投入战斗,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
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岳飞即令手持大斧,大刀的步兵上阵,专砍马腿,近身肉搏,”手拽厮劈”,岳飞告诫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剁马足。
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
杀得金军尸横遍野,溃退而去。
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20、颖昌大捷 兀术溃退后??,飞谓云曰:“贼屡败,必还攻颖昌,汝宜速援王贵。
”让岳云率背嵬军的一部迅即驰援颍昌府的王贵军。
张宪率大军从淮宁府而来,挺进临颍县力图与兀术军的主力寻求决战。
21、小商河血战 杨再兴率300侦察骑兵,在临颍县南部的小商桥不幸被兀术10000人包围,杨再兴面无惧色殊死奋战,虽然三百人全部牺牲,但是杀敌2000人,包括万夫长一人,千夫长数人。
八月十四日,张宪大军寻敌决战,兀术率军撤离回避与张宪交战,转攻颍昌府。
在小商桥寻获杨再兴的遗体,焚化后获箭簇二升,岳飞及部众痛心不已,向朝廷上书为杨再兴等人追赠官爵。
22、 颖昌大捷 同日,兀术大军到颍昌府,兀术率镇国大王、韩常等,及四个万夫长,骑兵三万,后续有十万签军步兵。
王贵命令董先、胡清守城,自己和姚政率军出城迎战。
王贵游奕军、岳云率背嵬军大战于颍昌府城西。
22岁的虎将岳云持双杆铁枪,云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步军张左右翼继之。
岳云前后十多次冲入敌阵,身受百余处创伤,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
在最艰难的时刻,连宿将王贵都怯阵,岳云制止了王贵的动摇,使得“全军无一人肯回顾者”。
鏖战到中午时分,董先和胡清率生力军出城增援,兀术大军全部溃败,当阵杀死兀术婿金吾上将军夏某、副统军粘罕索勃堇等千夫长多人,金军被杀5000人,被俘2000人,兀术遁去。
23、朱仙镇大捷 岳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鬼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飞檄陵台令行视诸陵,葺治之。
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24、大金将灭 兀术得知岳飞北伐的消息,在和岳飞交战之前,就把金军家属都渡河北逃,金军已经在燕京府开始收拾财宝,准备北逃。
当时被金国羁押在北方的宋使洪皓在家书中写道,“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震恐” 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等,累战皆捷,中原大震。
飞奏:“兴等过河,人心愿归朝廷。
金兵累败,兀术等皆令老少北去,正中兴之机。
”这时候,由梁兴率领的太行山义军和黄河两岸的各路义军,也纷纷响应。
他们打起岳家军的旗帜,到处打击金军,截断金军的运粮线。
金兵看了吓得心惊胆战。
岳家军节节胜利,一直打到距离东京只有四十五里的朱仙镇。
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自燕以南,金号令不行,兀术欲签军以抗飞,河北无一人从者。
乃叹曰:“自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败。
”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
”金统制王镇、统领崔庆、将官李凯、崔虎、华旺等皆率所部降,以至禁卫龙虎大王下忔查千户高勇之属,皆密受飞旗膀,自北方来降. …… 岳飞不仅仅是忠义,他还是中外历史上唯一不败的将军
古代什么样的将军容易打胜仗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兵者诡道也 一个好的将军永远不会让敌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永远知道敌人在想什么 这样才能出奇兵 打胜仗 纸上谈兵就完了
古代时候将军打胜仗回来一般会怎么样
要先给皇帝汇报战争情况,在摆庆功宴,中途是不能退场的
中国古代那位将军打胜仗最多
长途跋涉应该会让人家休息一下吧, 不会当天就搞的
古代将领出征前 希望他能打胜仗的祝词
口头的的是:旗开得胜、马到功成、捷报频传、奏凯而归。
这些都很简单的啦。
还有什么势如破竹、书面的有以下几个:犁庭扫穴。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庭:龙庭,古代匈奴祭祀天神的处所,也是匈奴统治者的军政中心。
犁平敌人的大本营,扫荡他的巢穴。
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柳亚子《车中感赋》诗:“指日新都传捷报,犁庭扫穴缚元凶。
”雄师百万下江东,辞庙仓皇是蒋凶。
丧尽人心终不悔,犁庭扫穴事最公。
★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
铸剑为犁。
语出出 处:《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
”这个意思的降服敌人之后将兵器化为农器,永远不要再起争端。
天兵一至,龆龀不留。
这是个八字的喽。
这个是要敌人赶紧投降,要不就等着挨揍吧
其实中国的成语类似的还有很多,楼主可去网上查询一下。
形容古代将军霸气外露、大杀四方、一剑出 谁与争锋 孤独求败 的词语
气宇轩昂处之泰然泰然自若运筹帷幄气吞山河 气冲霄汉 大义凛然 英姿飒爽 气吞四海 横刀立马力拔山河气盖西 大风起兮云飞扬目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