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已经没什么可能了,形容绝望的成语或句子
事到如今木已成舟 万念俱灰 蜷缩在阴暗的角落 泪水渗透 覆水难收
比喻处境极其困难找不到任何出路打一成语
束手无 、入地无门 、计无所出 筹莫展、 内外、 上天无路 、日暮途穷 路可走、走头无路、 断港绝潢、 山穷水尽 、穷途末路 、无计可施一、束手无策[ shù shǒu wú cè ]释义:形容就像捆住了手,没有一点办法。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梅飏仁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听了师爷的话说甚是中听,立刻照办。
二、入地无门[ rù dì wú mén ]释义: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出处:鲁迅《彷徨·祝福》:她真是入地无门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三、计无所出[ jì wú suǒ chū ]释义:计:计策,办法。
想不出什么办法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众人计无所出,只得走转来,把卢生光景说了一遍。
四、无计可施[ wú jì kě shī ]释义:计:策略、办法;施:施展。
没有办法可用。
出处:《施仁义刘弘嫁婢》第三折:每个干部如果都能做到清正廉洁,行贿者也就无计可施了。
五、穷途末路[ qióng tú mò lù ]释义:路的尽头。
比喻无路可走的地步。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亲。
”
形容处境艰难的成语有哪些?
四面楚歌、危机四伏、山穷水尽、弹尽粮绝、危在旦夕1、四面楚歌【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译文】: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兵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会同诸侯军队包围了一层又一层。
夜里听到汉军四面都唱起楚歌,项羽就大吃一惊,说:‘汉军已经全部得到楚国吗
怎么楚人这么多呢。
’”2、危机四伏【解释】: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出自】:茅盾《子夜》九:“不要太乐观。
上海此时也是危机四伏。
”3、山穷水尽【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
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出自】: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4、弹尽粮绝【解释】:作战中弹药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
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出自】: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
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译文】:公挺身而出与战争,屡次获胜。
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再支持,于是率领部众几千人回到南方。
5、危在旦夕【解释】: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译文】:如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包围,我穷无援,危在旦夕。
形容处境艰难,盼不到头,自责无能的古诗词句
旦夕 【近义】朝不保夕、危如朝露【反义】安石【释义】旦夕:和晚上,形容时间短。
形险就在眼前。
【出处】《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用例】现在桂林又~,柳州也将不保。
(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描写处境的成语
饱人不知饿人饥 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抱火卧薪 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
比喻处境险恶 饱汉不知饿汉饥 饱:吃足;饥:饥饿。
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不尴不尬 不:助词,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
不明不白,形容左右为难,不好处理。
也形容神色态度不自然或处境困难 高不成低不就 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
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孤魂野鬼 比喻没有依靠,处境艰难的人 棘地荆天 到处是荆棘。
形容变乱后的残破景象或困难重重的处境 进退无路 指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处境困难 骥伏盐车 骥:千里马。
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狂风恶浪 恶浪:凶猛的浪头。
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 暴腮龙门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
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弊车羸马 破车瘦马。
比喻处境贫穷。
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头之日 出头:摆脱困境等。
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
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寸步难行 形容走路困难。
也比喻处境艰难。
弹尽粮绝 作战中弹药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
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弹尽援绝 作战中弹药用完了,援兵断绝了。
也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好汉不吃眼前亏 俗语。
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