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修的《生查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欧阳修词《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赏析 〔 作者:wls 转贴自:互联网 点击数:962 更新时间:2005-12-23 文章录入:黄金庄中学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
头两句写元霄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
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
“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此词既写出了伊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
在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
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情往似赠 兴来如答——说欧阳修《生查子》词 赵齐平 南宋时越州有个“轻俊标致的秀士”张舜美,一次在杭州“逢着上元佳节”外出观灯,“遥见灯影中一丫鬟,肩上斜挑一盏彩鸾灯,后面一女子冉冉而来”。
女子约他次日在十官子巷相会,两情既洽,共拟潜奔,谁知“出得第二重门,被人一涌,各不相顾”。
张舜美误以为女子溺水而死,悲悼成疾。
“瞬息又是上元灯夕”,他追思往事,仍去十官子巷,“可怜景物依然,只是少个人在目前”,闷闷回到房里,“因诵秦少游学士所作《生查子》词”。
这首词就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经过一些曲折,张舜美后来还是与那个女子团聚了。
这个故事见于明熊龙峰所刻宋元话本《张生彩鸾灯传》,冯梦龙又编入《古今小说》,改名《张舜美元宵得丽女》。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描写上元男女约会的《生查子》词流传广、影响大。
元夕观灯与清明、寒食踏青挑菜一样,是青年男女欢会定情的机会,自唐以来便已相沿成俗。
《旧唐书·睿宗纪》载:“上元日夜,上皇御安福门观灯,出内人连袂踏歌,纵百僚观之,一夜方罢。
”刘禹锡的《踏歌词》有“唱尽新词欢不见”之句。
《东京梦华录》卷六记北宋都城汴京元宵之夜:“别有深坊小巷,……酒兴融洽,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南宋都城临安亦复如此。
《梦粱录》卷一载,当时“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喝道,将带洼人美女,遍地游赏”。
可见《张生彩鸾灯传》描写的由元夕观灯引起的爱情故事是有现实生活依据的,而其中所引用的《生查子》词同样是当时社会习俗的真实写照。
不过,小说把《生查子》词说成“秦少游学士所作”,却是弄错了作者。
秦少游,即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
他的词集,无论三卷本的《淮海居士长短句》或一卷本的《淮海词》,都没有这首词。
清初毛晋刻《六一词》于此词下注:“或刻秦少游。
”其实,明沈际飞评本《草堂诗余》卷上已谓此词“刻少游误”,而依杨慎《词品》卷二署作者为南宋的女词人朱淑真。
近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引魏端礼《断肠集序》谓朱淑真“蚤岁父母失审,嫁为市井民妻,一生抑郁不得志”语,认为“升庵(杨慎)之说实原于此”。
大约杨慎觉得行为不甚合乎封建道德规范的妇女才会写下这样的词,所以他说:“词则佳矣,岂良人家妇所宜耶
”沈际飞完全承袭此说,亦谓“调甚佳,非良家妇所宜有”。
直到毛晋合刻《漱玉词》与《断肠词》,跋语中还以《生查子》词对朱淑真“为白璧微瑕”。
用道学家眼光来看这首《生查子》词,而将作者定为所谓“行止失检”的某女词人,元初方回已开其端了。
他在《瀛奎律髓》卷十六评白居易《正月十五夜月》诗时说:“三四(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佳句也,如李易安‘月上柳梢头’,则词意邪僻矣。
”李易安即李清照。
南宋道学之风日炽,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即联系李清照改嫁事,谓其“晚节流荡无依,作长短句……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
所以,方回因《生查子》“词意邪僻”,便想当然地嫁名于李清照。
看来,《生查子》词作者之所以出现歧异,是与对作品本身的认识、评价有关的。
说是秦观所作,也因为秦观“疏荡之风不除”(《碧鸡漫志》卷二),写了“销魂,当此际”的句子,曾被指为“却学柳七作词”(《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五引《高斋诗话》),还有“怎得花香深处,作个蜂儿抱”之类,“亦近似柳七”(彭孙遹《金粟词话》);柳七即柳永,而柳永是“好为淫冶讴歌之曲”(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的。
实际上,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作品。
欧阳修虽被称为“一代儒宗”,但他的词,包括一些诗篇,却不乏爱情的描写。
他并不象从前正统文人所颂扬的那样道貌岸然,也不象今天有些研究者所批评的那样在词中暴露了封建士大夫生活腐朽的一面。
他的词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虽不能说具有何等鲜明的反封建意义,但在排斥爱情的礼教统治时代,还不免使得头脑冬烘的卫道者们感到有碍于风化,而尽力为他洗刷,说是“亦有鄙亵之语一二厕其中,当是仇人无名子所为”(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实则这些词正反映了作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思想上颇为通达,创作上颇重情致。
《生查子》词便是如此。
宋人元夕词多描写节日游乐,但往往停留于“帝里风光”的繁华,借以粉饰现实,点缀升平。
至于青年男女在元夕的爱情活动,则只是侧面地有所反映,作为节日景象的陪衬。
在宋人元夕词中正面集中地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为数甚微,而象欧阳修的《生查子》词就更是吉光片羽了。
《生查子》词反映的是一种民间习俗,同时体现着一些民歌情调。
“人约黄昏后”有似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不见去年人”有似乎“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而“去年”与“今年”的映照,则手法又同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与“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子夜四时歌》)。
至于以聚会与离别的今昔对比来描绘刻骨的相思,那更是民歌中较为习见的表现方式,文人多有仿效,如刘禹锡的《杨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再如施肩吾的《杨柳枝》: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从唐代敦煌曲子词的“清明节近千山绿,轻盈士女腰如束,九陌正花芳,少年骑马郎”(《菩萨蛮》)与“去年春日长相对,今年春日千山外,落花流水东西路,难期会”(《山花子》),尤其可以明显地看到《生查子》词所由嬗变蜕化的原型。
以往评论欧阳修的词,只注意到他把词从五代花间体的浮艳浅俗引向清丽高雅的一路,而忽视了他的词跟民歌、民间词的一些联系。
正因为或多或少受到民间作品的影响,欧阳修的词善于描绘天真烂漫而对青春幸福充满美好憧憬的少女,表现她们的多情,表现她们内心深处因爱情追求而引起的欢愉与忧伤。
而且《生查子》词运用词调的整齐字句,以及上下片字句的相同,又有意使字与句重叠,造成回还往复的韵律美。
上下片的第一句“去年元夜时”与“今年元夜时”,第二句“花市灯如昼”与“月与灯依旧”,两两相对,把“元夜”、“灯”作了强调,表明风光宛然,景色如故;而“人约黄昏后”与“不见去年人”,则是上片第四句与下片第三句交叉相对,虽是重叠了“人”字,却从参差错落中显示了“人”的有无、留去的天差地别,和感情上由欢愉转入忧伤的大起大落,从而使抒情主人公丰富深沉而起伏变化的内心,在少量的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清新而自然,婉曲而流丽。
从这种内容、格调、手法和句式中,我们都不难看出民歌的特色。
但不管《生查子》词在字句上如何讲求匀称一致,又如何有意错综穿插,它总的还是用上片写过去,下片写现在,上四句与下四句分别提供不同的意象以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
它先写“去年”,是对于过去的追忆;后写“今年”,是对于现在的描述。
而追忆过去与描述现在,又都有实际的场景,最后落在截然不同的感情的抒发上。
如果没有这后者,“去年”“今年”云云,那就仅仅是时间的依次排列,好比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只是事件的顺叙,而无所谓对比了。
李石和辛弃疾各有一首《生查子》词: 今年花发时,燕子双双语。
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
明年花发时,燕语人何处。
且与寄书来,人往江南去。
--李石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却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辛弃疾 李石词从现在推想未来,辛弃疾词从过去述及现在,都是上下片对比,以燕子来时之人留与人去对比,各占四句二十字,仿佛两首并列的五言绝句诗。
它们都是从欧阳修的《生查子》词因袭下来的,不只格式上套用,那上下片的首句就分明是直接摹拟欧词的“去年元夜时”与“今年元夜时”。
李石、辛弃疾词当然远不及欧阳修词。
因为李石、辛弃疾更多着眼于人与燕子即人与物的关系,而不象欧阳修侧重在人与人的关系。
这人与人的关系,在欧阳修笔下非常明确,就是爱情。
不过,李石、辛弃疾词与欧阳修词也还有别的共通之处,这就是以相同的景物作对比。
李石、辛弃疾都描写了燕子随春归来,飞入珠帘绣幕,只是在先“谁与卷珠帘,人在花间住”、“香径得泥归,却把琴书污”,其后则是“燕语人何处”、“不见卷帘人”,从翡翠堂开、春闺梦好到画屏幽冷、人去楼空。
欧阳修描写的是元宵佳节的月影灯辉、柳烟花露,从空间上说,地同、物同、风习同、境象同,但从时间上说,则因“不见去年人”而无复当初“人约黄昏后”的温情软语了。
这是以相同景物的对比,写出人事的变迁。
诗词中也有以不同景物作对比的,如唐张纮《怨诗》的“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五代皇甫松《梦江南》词的“屏上暗红蕉”与“画船吹笛雨潇潇”。
但这种不同景物的对比,一般侧重在点明时令,景物与情意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
而相同景物的对比,则以物是来突出人非,更能抒发作者的不胜今昔之感,或主人公的不堪回首之痛。
这里又牵涉到情与景的关系问题。
自然的客观景物引起人们的主观感情,情不能已,因之发而为歌诗,甚至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对此,古人已经注意到了。
《诗品序》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那么,景物转换了,感情自然随之变化,诗歌内容也就有所不同。
对此,古人也已经注意到了。
《文心雕龙·物色篇》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但人对于自然并不是处在消极被动状态,人常常在感受自然时联系或运用了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这就是人对自然的情绪的对象化,诗词创作当中叫做以情写景。
以我观物,物中固有我在。
欧阳修《生查子》词中的抒情主人公,从语气看,当是青年女子。
她在“去年元夜时”,与心上人相会。
这时,“花市灯如昼”,花灯相映,熠熠生辉,一切都向她展现出充满希望和幸福的霓虹般的色彩。
“花市”的“花”,是实指,不是有的注家所谓借喻繁华。
李汉老《女冠子》词:“帝城三五,灯光花市盈路。
”周密《月边桥·元夕怀旧》词:“九街月淡,千门夜暖,十里宝光花影。
”可以为证。
你看,灯火万千,花影缭乱,一天风露,十里笙歌,真是如此良夜
待到银汉无声,冰轮乍涌,似水的清光辉耀着苍茫夜色,于是柳边花下,“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李汉老《女冠子》)。
这就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上”,《张生彩鸾灯传》误作“月在”,别本或作“月到”。
还是“月上”好。
“上”字具有冉冉升起的情状,而且由空间移动表示了一个时间过程,见出约会者的殷切期待。
月升而上至柳梢头,又以柳暗写新春,因为“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
这月,“素光行处随人”;这柳,“柳边照见青春”(毛滂《清平乐·元夕》)。
心共柳争春,人与月同圆。
因“人约黄昏后”的两情欢洽,无论花、灯、月、柳,仿佛都成了爱的温馨,美的甘醇,未来幸福的图景。
然而,好事多磨,相约而无法相守,元夕情亲引出年来的离愁别恨。
是彼方变心或以他事拘牵而造成云天阻隔,还是因自由相爱招来粗暴干涉而终致蓬山万重,词中并未明言。
不管怎样,这抒情主人公仍是那么“之死矢靡他”地执着苦恋、一往情深。
不觉又是“今年元夜时”,风香阵阵,队逐纷纷,她于是也步入那花衢柳陌,希图在月光灯影之中再续旧欢、重寻好梦。
然而,终是“不见去年人”了。
及至“两两人初散,厌厌夜向阑”(曾觌《南柯子·元夜书事》),她旧欢难续,好梦无寻,所得到的唯有“泪满春衫袖”而已。
“泪满”,别本多作“泪湿”,似乎“泪满”更能表现伤心之极,“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因“不见去年人”的失望愁苦,无论花、灯、月、柳,又仿佛都变得黯淡无光,只是凄凉哀怨的化身。
词的上下两片不同的触景生情的对比,就在以昔日的欢愉反衬今日的忧伤,因为词人采用的是倒叙的方式,抚今追昔;但同时又以今日的忧伤表现执着追求昔日的欢愉,因为词人描写了同一元夕场景,不忘所自。
同一场景而有欢愉与忧伤的不同情绪表现,就在于“人约黄昏后”与“不见去年人”带来了不同的主观感受。
这种触景生情、以情写景又借景抒情,大概就是《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的“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吧。
于是,《生查子》词感人至深。
虽然它受到过“词意邪僻”一类的指责,但它依然流传广、影响大,甚至被引用到歌颂自由爱情的小说里去了。
有关宋江的10个故事
义释晁盖辰纲”事发后,观察何涛得到息,前来郓城县了宋宋江一起抓捕主犯晁盖,宋江假意答应,却偷偷私传讯息,使晁盖等人脱险。
一天·,被宋江救济过的阎婆来报答宋江,并在做媒的王婆撺掇下,把女儿阎婆惜嫁给了宋江作小妾。
但宋江并不钟情于阎婆惜,因此阎婆惜与押司张文远渐渐勾搭成奸。
晁盖上梁山后,为报宋江之恩,派刘唐携礼物夜走郓城县答谢,宋江推辞不成,只好留下书信和一条黄金,[3] 不料被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要信不回,无奈之下,怒杀阎婆惜。
四处流亡宋江宋江杀人后,逃回家隐藏起来,后得好友朱仝私放,于是与弟弟宋清一起到了柴进庄,[4] 在这里与武松结为了异姓兄弟,[5] 孔家庄上的孔太公十分担心宋江安危,得知宋江在柴家庄后便把宋江接到了孔家庄去,宋江在孔家庄见孔家庄两位少庄主孔明、孔亮喜欢学习棍棒,便留下来指导,一天孔家庄抓到一个人,却是已经变装为行者的武松,宋江连忙救下,互相讲了近况并澄清了误会后,宋江决定与武松一起离开孔家庄,武松独自去了二龙山,而宋江决定前往清风寨投靠花荣,并于清风山结识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三位山寨头领,又救了清风寨知寨刘高的夫人。
[6] 一天,宋江在清风寨观灯时遭知寨刘高之妻陷害入狱,花荣相救宋江也被镇三山黄信用计抓捕,黄信与刘高决定把宋江押送到青州。
[7] 途中却被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白面郎君郑天寿三人劫走了宋江,杀死了刘高。
黄信回到青州,其师傅霹雳火秦明性急想与徒弟报仇,结果被擒,于是宋江用计让秦明、黄信都入伙上山。
[8] 宋江提议弃了清风寨投奔梁山,于路在对影山劝收吕方、郭盛,不期路遇石勇得宋江家书,原来是宋父为了骗宋江回家写书称自己已病逝。
[9] 于是宋江独自回家奔丧被擒,发配江州。
[10] 发配江州宋江在发配途中被梁山人马所救,梁山众人让宋江落草,但宋江不愿并以死明志,众人无奈,梁山军师智多星吴用向宋江介绍了在江州的相识神行太保戴宗。
宋江离开了梁山后,路过揭阳岭被催命判官李立用蒙汗药迷倒,得混江龙李俊、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所救。
因在路上打赏了使棍棒的病大虫薛永,[10] 宋江得罪了当地恶霸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二人追宋江等人。
宋江等人逃跑时误上了船火儿张横的贼船,幸得李俊、童威、童猛三人张涵予饰演宋江及时来救,三人解释误会后,宋江在穆弘宅中与在揭阳岭遇上的人进行了小聚会。
到达江州后,宋江广施人情,因此当地没有人不喜欢宋江。
宋江在江州故意不给戴宗贿赂,引得戴宗坐不住亲自来找宋江。
[11] 由此宋江得以认识戴宗,一天戴宗与宋江饮酒,恰逢黑旋风李逵在闹事,因此戴宗将黑旋风李逵引荐给了宋江,李逵后来因为输掉了宋江借给他的钱又在赌场闹事,宋江和戴宗出现把事情摆平,三人去浔阳楼喝酒,期间李逵与当地船主人浪里白条张顺出了争执,李逵在水中被张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幸好宋江及时出现拿出张顺兄长张横的书信平息了误会,李逵二人和解。
四人在喝酒时,李逵又不慎弄伤卖唱的宋玉娘,[12] 宋江替李逵赔了钱。
回到牢房后,宋江就病倒了。
过了五七天,宋江病好了,想找好友们喝酒,可惜找不到。
一个人闷闷不乐到了浔阳楼,加上酒醉,宋江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在墙上写上了一首诗,却被后来看到的黄文炳理解成反诗。
于是蔡九知府便派人抓捕宋江,戴宗建议宋江装发疯。
却被黄文炳识破,重刑之下宋江被迫认罪。
于是戴宗唯有到梁山找帮手,[13] 结果吴用的假书信计谋被识破,戴宗也因此被捕,在二人行刑将要被处决那天,梁山、揭阳、江州三路人马齐聚,劫走了宋江。
二十九人在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14] 宋江决定向黄文炳报仇,薛永推荐了熟知无为军情况的通臂猿侯健,于是宋江得以用计杀了黄文炳一家,并活捉了黄文炳。
杀死黄文炳后,三路人马决定起程一起上梁山,途中宋江又收伏了摩云金翅欧鹏、神算子蒋敬、铁笛仙马麟、九尾龟陶宗旺四位好汉一同上梁山。
上梁山后,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为晁盖之后。
[15] 梁山聚义宋江上山后,担心父亲与弟弟受牵连,不顾众人反对亲自下山接父弟下山,却被埋伏已久的官军追捕。
宋江躲进李雪健饰演宋江破庙,见到了九天玄女,得知自己星宿下凡,并从九天玄女手中得到了三卷天书。
梦醒后,梁山好汉们及时赶到杀退官军,救走宋江一家。
[16] 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被史文恭毒箭射死后,坐上第一把交椅,打退朝廷多次围剿后归顺朝廷。
从此,梁山主事厅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头目增长到了一百单八将,又相继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以及天下八方十位节度使,并活捉高俅,梁山事业也发展到了鼎盛。
南征北战宋江率众接受朝廷招安,并北上抗辽大获全胜,迫使辽主动投降, 随后又讨伐了王庆、田虎,都取得了胜利,不折一将,立下汗马功劳。
征方腊后,梁山好汉伤亡惨重,只剩27人回朝,封官赐爵后,宋江被奸臣蔡京、高俅等下毒所害。
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后,李逵必然造反,这样会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于是便骗李逵来喝下毒酒。
两人死后,宋江给吴用和花荣托梦。
吴用去了宋江托梦给他的蓼儿洼,看到了二人的坟墓,准备在宋江坟墓旁的树上吊。
这时,花荣从船上飞奔到宋江坟前,两人一惊,二人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亡。
关于元宵节的好词好句
元宵节好词好句 1、 人山人海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千姿百态 络绎不绝 2、 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
3、 只见那德胜街的大牌楼,五光十色,“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胜”啊。
哎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这么出奇的灯。
看都看不过来。
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
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
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
美丽极了。
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元宵节对联精选 银河有影,人醉春风十二楼。
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龙烛凤灯,灼灼光开全盛世; 玉箫金管,雍雍齐唱太平春。
乐事逢春,装成锦绣辉元夜; 歌声彻晓,引得嫦娥动春心。
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 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地乐天乐,地天共乐元宵夜; 灯辉月辉,灯月交辉太平春。
光耀银花,一刻千金春对酒; 清传玉漏,五更三点月留人。
灯月交辉,伫听笙歌欢四野; 雨旸时若,式观丰阜乐群黎。
时际上元,玉烛长调千古乐; 月当五夜,花灯遍照万家春。
皓月满轮,玉宇无尘千顷碧; 紫箫一曲,银灯有焰万里春。
宝烛散春辉,挹清光于灯月; 金吾开夜禁,同乐事于钧天。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 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春色无边,良宵玉宇初圆月; 太平有象,火树银花不夜天。
盛世文明,万丈青云才子路; 元宵光彩,一轮皓月众家灯。
人在锦簇中,五夜星桥联月阙; 春辉碧落际,六街灯光步天台。
月缺月仍圆,佳节每逢都欢喜; 花开花易谢,少年相戒莫蹉跎。
瑞霭诵千重,万户笙歌明月里; 祥光迷五色,满城箫鼓彩云中。
中原无尘海无波,击壤尽歌帝力; 明月在天灯在市,开樽长醉春风。
中原无尘海无波,击壤齐歌四化; 明月在天灯在户,开筵同庆元春。
庆此良辰,任玉漏催更,还须彻夜; 躬逢美景,不金鱼换酒,尚待何时。
轮影渐移花树下,吩咐灯花妆月色; 镜光如挂玉楼头,叮咛春风洗尘埃。
碧海无波,总买来箫鼓千场,鱼龙百戏; 金台不夜,看装出琉璃世界,锦绣天街。
歌舞日方中,顾美景良辰,一曲箫韶千古节; 楼台天不夜,极赏心乐事,六街灯火万家春。
陈绮席,灿瑶琳,看五夜灯繁,恍似幻蜃横水面; 当阳春,歌白雪,到三更月转,何人倚鹤听楼头。
灯月灿华筵,留得元宵余景,问当场谁惜千金一刻; 笙歌沸羽曲,果然大地长春,能胜赏再来五夜三更。
金吾驰禁,玉宇无尘埃,雉局麻雀声,短巷长街,胜负拼将今夜月; 世界澄平,国家安又春,莺歌秋燕舞,红男绿女,联翩共祝太和春。
以上供参考,请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