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即将入冬的成语
2、冬裘夏葛:裘:皮衣;葛:葛麻衣。
泛指美服。
3、三冬二夏:犹言三两年。
4、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5、冬温夏凊:凊:凉。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本指人子孝道。
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6、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
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7、指冬瓜骂葫芦:指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8、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
不管什么时候。
形容冬天来的句子
1) 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了,地上的草都变得枯黄了。
人们也都穿上了大衣。
2) 冬天,北风呼呼的吹着,鹅毛一样的大雪满天飞舞。
腊梅开了,翠竹和苍松矗立在雪中。
蚂蚁蟒蛇和刺猬都躲在洞里睡觉了。
远远地来一群小朋友,他们有的滑雪,有的溜冰,还有的跳绳,玩得可开心了。
3) 冬天真的来了,蜜蜂都回到了温暖的家,还有好吃的食物,可小蝴蝶却在外面用翅膀捂着身子,饿着肚子,连声音也变粗了。
4) 冬天来了,鹅毛般的大雪从天空中纷纷飘落下来,房子上树上地上······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小伙伴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暖暖的帽子围巾,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大家玩得好开心。
瞧,那雪人长得又怪又可爱。
它大大的肚子,小小的嘴巴,尖尖的鼻子是用红萝卜做的,两颗黑弹珠做成了眼睛,一个小脸盆当帽子,真是有趣极了。
5) 冬天到了,北风带来了远方的寒流,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就像雪花仙子在天女散花。
可是,还有三种植物仍然在寒风中挺拔着身姿,它们是蜡梅翠竹和苍松,我们把它们称为“岁寒三友”。
6) 冬天到了,寒流来了,北风呼呼地刮了起来,大雪纷纷飘落。
蟒蛇,蚂蚁,刺猬等动物都去冬眠了。
只有蜡梅,翠竹,苍松不怕寒冷,还迎着北风挺着笔直的身子。
小朋友们也不怕寒冷,他们有的滑雪,有的溜冰,还有的跳绳。
大家玩得很开心! 7) 冬天到了,寒流来袭,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
房顶上,大树上,草地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整个世界就像裹上了一条白色的绒毯。
8) 冬天来了,北方下了一场鹅毛大雪,树都变成了白色,只有松树爷爷还是那么有精神,冬天来了作文。
但是,我们这里还没有下雪,我很喜欢下雪,因为下雪时,大地白茫茫的,美极了!而且,我还可以去滑雪,跟小朋友们打雪仗。
9) 冬天来了,孩子们快乐的季节也到来了。
每当下完一场雪后,都能看见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打雪仗,堆雪人。
都能听见孩子们欢乐的笑声,都能感觉到孩子们的快乐。
10) 冬姑娘,让我们用心体会到了冬季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11) 冬天来了,天气凉了,人们换上了厚厚的棉衣,可是道路两旁的树却脱掉了绿衣,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们像一排排的士兵站着。
12) 冬天来了,大雪纷飞,北风呼呼地吹着,迎来了远方的寒流。
腊梅顶着寒风竞相开放,显得格外美丽,远远的就能闻到梅花的清香。
翠竹碧绿碧绿的,苍松在寒风中挺直了腰。
13) 当清晨的阳光撒满了屋子,我便揉着惺忪的睡眼,半睡半醒地坐了起来。
在被子划落的瞬间,一股寒风迎面扑来,我不由得瑟瑟发抖,手忙脚乱地穿好了衣服。
这时,我猛的意识到:冬天来了。
14) 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起来,把树叶都吹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
人们都穿起了厚厚的棉衣,戴上了手套和帽子。
一场冬雪过后,地上像铺着白白的棉花,小树们都换上了洁白的新衣服。
顽皮的小朋友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玩得可开心了。
15) 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着,下起了鹅毛大雪。
青蛙刺猬和蟒蛇钻到泥土里去冬眠了,蚂蚁和松鼠躺在洞里吃早已准备好的粮食。
青松腊梅和苍松不怕寒冷,挺立在风雪中,小朋友们不怕冷来到户外活动,他们有的跳绳,有的滑雪,还有的溜冰,大家玩得多开心呀! 16) 冬爷爷在寒流中慢慢地走来了,他年级太大,走起路来,嘴里呼呼喘着粗气,吹得大树光秃秃,吹得人们冷飕飕。
白云奶奶没戴老花眼镜,把白雪当成了棉花糖,全都撒在了地上。
17) 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
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下来,树枝上白了,屋顶上白了。
到处白茫茫一片,好像给大地妈妈换上了雪白的棉袄。
天气很凉,寒风刺骨,青蛙刺猬蚂蚁都冬眠了。
可是,松树腊梅翠竹它们都挺起了身子,任风雪打在头上。
小朋友们也不怕寒冷,他们在雪地上玩得可欢了,有的跳绳,有的滑雪,有的跑步,还有的打雪仗。
冬天真美啊! 18) 冬天来到了,大地变成雪白色,房子盖上了一层白雪,树也穿上了雪白的衣服。
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想了一会儿,我们决定一起堆雪人,用胡萝卜当鼻子,给雪人戴上帽子,还给雪人戴上了围巾。
我们很高兴,雪人也很高兴。
19) 冬天来啦,路上的行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围着围巾,戴着帽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
公园也没有了以往的热闹,变得静悄悄的,只有长青的松柏,落光了叶子的银杏在风中摇摆。
20) 冬天里最美的景色要数下雪了,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大雪落在地上,大地好像铺了一层雪毯。
大雪落在树上,树木好像穿了一身银装。
小朋友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了!
描述入冬的诗句
描写即将入冬的诗句 1.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____曹组《蓦山溪·梅》 2.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____黄景仁《别老母》 3.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____祖咏《终南望余雪》 4.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____陈毅《青松》 5.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6.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____张谓《早梅》 7.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____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8.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9.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____李白《夜坐吟》 10.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____李白《北风行》 11.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____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1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____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14.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____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15.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____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16.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____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17. 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
____黄升《酹江月·夜凉》 18.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____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形容秋末初冬的句子
初冬没有隆冬的素丽,只有清冷干燥的风吹过,和不见阳光的阴天,但它又是美丽的,人们开始用漂亮暖和的冬装装扮自己的同时,也美化了这个初冬季节。
这个季节并不太冷,只有在早晨气温稍稍低了一些,但冷得挺有精神,新鲜空气吸进肺里,清清凉凉的,如冰水般沁人心肺,由于还没入冬的缘故,花草树木还呈现出秋末的景象,完全没有冬天给人的破败凋敝的感觉,地上的小草还挺精神地长着一分绿意,在这如茵的绿色中,还有几朵不怕冷的小花在零星地开着,向即将来临的冬季释放出最后的活力。
有人说初冬是灰色的,因为一到这个时候,整个城市的上空便总是灰蒙蒙的,没有了阳光,没有了生机;也人说它是黄色的,田野里已没有春夏的景色,只有收获后留下的一大片的枯黄;还有人说,这是一个使人不舒服的季节,没有春的朝气,没有夏的火热、也没有秋的激情,更没有冬天冷得彻底。
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一个过渡的季节,它的使命就是让人们从怀念的温暖中逐渐地适应过来,这就好比一个人从安逸中慢慢走向磨难的过程,它带给人们的是寒冬来临的前奏。
那飞扬的树叶,那略带寒意的冷风不正是冬的序曲吗。
这个季节最能区分人的秉性,勤劳的人照样能够早起去忙一天的事儿,有的人就害怕寒冷,眷恋着温暖的被窝,不愿在这寒冷的季节早起。
而错过了初冬最好的时光:清晨,风虽然有些冷,但还不至于刺骨,人们照样能活动开手脚,天还未全亮,路上赶着去上班,上学的人们就渐渐多了起来,老人们一清早便提着菜篮到早市买菜,入冬后的菜正是最鲜美的时候,单是看看那一垛垛水灵灵、鲜嫩嫩的菜,听听那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河边的树在这时也显得分外有精神,舒展开树枝迎接冬天的到来,连鸟儿也不甘寂寞,在树上叽叽喳喳快活地闹着,一点也不觉得冬天就要来了。
只有树叶正悄悄地往下落,一阵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冬天,真的来了。
初冬,正慢慢过去,虽然短暂,但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它特有的色彩,它在忠实地完成大自然赋予它的使命之后,便悄悄地离去了,逐渐消失在这座城市中,也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形容冬天来临句子
1、冬天的太阳是最迷人。
因为冬天寒冷,使人很珍惜这难得的温暖。
星期天的下午,漫步在街头,任柔和灿烂的晖光洒在肩上头发上,也许会使你精神振奋,心情突然间变得舒畅开朗:也许你会心神一动,感到生活是多么美好:也许更会使你感觉惊呀,发现冬天原来也有如此醉人的,却没有被发觉的魅力。
2、这动人的雪花怎么会不打动我的心呢
我不由地伸出手去。
雪花是这样的调皮,我想用手去抓它,它却从我手指缝里逃走,当我无心时,却拼命地飘落在我的手上,凉丝丝的好清凉的感觉啊
我呼出一口热气,雪花变成了晶莹的小珍珠。
抬头仰望好似我也要化为其中一朵小雪花,飘飘欲仙地飘走了。
小学语文课文《第一场雪》的课文标注
你也金牛座的哦!先找了一个第一场雪内容你是不是?然后后面有教案,教学目标.看看你要的是这个不?要是不是的话,你告诉我你要解析什么和标注什么,举一个例子.就是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这里一个一个问出来,我今天正好心情好,有时间. 前天,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昨天,强大的冷空气就侵入了胶东半岛。
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
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开始下雪时还伴着小雨,不久就只见鹅毛般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一会儿就白了。
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格外寂静,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下落。
偶尔咯吱一声响。
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
雪整整下了一夜。
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推开门一看,嗬
好大的雪啊
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
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这并不是迷信,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雪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支离破庄稼生长的需要。
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
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春天麦子就长得越好。
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 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天的美丽景色,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下雪前气候变化和雪天景色特点,并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2.学习本文抓住下雪前的天气变化和下雪时、下雪后的景色特点进行记叙、描写,并在描写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生字、新词,积累描写下雪时和雪后景色的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凛冽”、“彤云密布”、“粉妆玉砌”、“毛茸茸”、“谚语”等词语的意思。
(二)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边我们学习了课文《林海》,学完后,你理解了什么
(作者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抓住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展开合理的想象,景物描写和联想结合起来,并运用抒情、议论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 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峻青写的一篇文章《第一场雪》。
这篇文章是从峻青写的《瑞雪图》中节选的,它既写了实在的景物,又有自己的联想,语言文字非常优美。
(二)简单介绍本文的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1962年。
1960年至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时期。
当时粮棉欠收,国民经济遭到了暂时的困难。
人们是多么盼望能有一个好收成啊。
1962年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这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悦,写下了这篇散文。
文章描述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大雪,讲述了“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课文。
(三)听课文录音。
注意本文的写作顺序。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1)“彤云”,指什么云
(下雪前密布的阴云。
) (2)“谚语”,什么叫谚语
本课的谚语是哪句话
(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
用简单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
本课谚语是“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 (3)“瑞雪兆丰年”中“兆”是什么意思
(预先显示。
) (4)什么是“俗话”
(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话。
这种话简练而形象,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
“瑞雪兆丰年”就是一句俗话。
) (5)“粉妆玉砌”是什么意思
(用白粉打扮,用玉石砌成,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 (6)“簌”与“籁”,进行读音、字形、字义的比较。
2.填写课后练习第一题。
(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联想)。
(五)默读课文。
分小组议论课文的分段,概括段意。
(引导学生将内容相近的自然段归纳在一起,按文章脉胳将内容分为两部分:下第一场雪的经过及联想;也可以按时间顺序分为四段: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下雪的好处。
) (六)指三名同学,分别朗读雪前、雪中、雪后这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按时间顺序写的。
)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及其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有了明显变化的词语。
(可用投影仪显示) 前些天——阳春三月 昨天一早——骤然变冷 中午——凛冽寒风 下午——呼呼地刮 黄昏——鹅毛大雪 开始——伴着小雨 不久——大片雪花 一会——地面白了 夜里——压断枯枝 今晨——天放晴了 小结:作者这样写,既显示了由晴到阴、由暖到冷、由雨到雪气候的骤然变化,又明显地可以看出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第一场雪的。
文章的层次清楚。
(七)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层次。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了解雪天的美丽景色,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二)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景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雪中、雪后的美丽景色,懂得瑞雪兆丰年的道理。
(二)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字、词。
彤云 凛冽 寒流 棉被 粉妆玉砌 飘落 谚语 寂静 瑞雪 兆丰年 (二)让学生再一次听课文录音。
注意作者对“雪中”、“雪后”景色的描写。
(三)讨论、交流。
1.自己读“雪中”的描写。
画出课文中描写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和形状的词语。
(写雪是“纷纷扬扬”的,雪花是“大片大片”的,是从空中“飘落”下来的。
)画出描写雪花“声”的词、句。
(写夜里下雪,雪花是“簌簌地”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 2.读“雪后”的美景。
(1)“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是什么意思
(用白粉装饰,用玉石砌成,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这是一个十分生动的形容。
) (2)作者是怎样描写无风时和有风时的雪景的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这是雪后无风时的雪景。
有风时则是“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 (3)说说你觉得作者这样描写雪后的景色美吗
为什么
(作者这样描写雪后的景色很美。
写无风时,白雪落在“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变成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落在“冬夏常青”的松柏上;则变成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多美的景象。
写有风时,“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都变成了“玉屑似的”“雪末儿”,在阳光下,显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雪后的美景。
) (四)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读课文。
(引导学生,细细地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 例如下面的句子: “嗬
好大的雪啊
”写出作者惊喜的心情。
“山川、河流……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表达了作者喜悦、赞美这第一场大雪的思想感情。
……) 小结: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得越美,越生动,感情就抒发得越真挚,越充分。
(五)齐读第二部分课文。
1.“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是什么意思
(“瑞雪”,是指吉祥、应时的好雪。
“兆”,预示。
“瑞雪兆丰年”是说这场雪下得很好,很是时候,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
)它的科学根据是什么
(作者从三个方面说明它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的科学道理:(1)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2)雪水能供应庄稼生长需要的水分;(3)厚雪能保护庄稼过冬。
) 2.人们总结了一句谚语是怎么说的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 3.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最后说:“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这一句收拢全文。
进一步表达了对雪的喜爱、赞美之情。
) 小结:通过作者的联想,又一次表现了作者对第一场雪的喜悦心情。
(六)总结本文中心思想。
(本文讲述了“瑞雪兆丰年”的科学道理,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 (七)作业。
1.复习课后练习第2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描写即将入冬的作文600字
美丽的冬天 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草儿从梦中醒来,舒服地伸了伸懒腰.它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夏天,烈日炎炎,百花齐放,让世间万物都快速生长,它是个繁荣昌盛的季节.秋天,硕果累累,天高云淡,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它是个收获的季节.可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寒风凛凛的冬天,和那洁白晶莹的雪花.它虽然没有斑斓的色彩,却给世界打造了一个纯洁无瑕的空间,它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季节. 冬天像个魔术师,它用“雪”这个道具装扮了整个世界.雪落在地上,像是给大地铺上一张银白色的地毯;落在屋顶,像是给屋顶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落在树枝上,像是给树枝镶嵌了一根根美丽的银条;落在小朋友的身上,像是一个个会跳舞的小精灵.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冬天虽然寒冷,但是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冷空气可以把细菌冻死,另外,雪还有清新空气的作用,当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的时候,空中的灰尘和杂物会依附在上面,跟着雪一起飘落下来,使空气清新,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最环保的“空气清新剂”. 我们小朋友也喜欢冬天,因为冬天是我们儿童的“天然游乐场”,我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玩耍:堆雪人,打雪仗,累了还可以躺在软绵绵的地毯上,尽情的呼吸空气.我们还可以用雪块磨一些大大小小的图形,或者在冰上滑冰,虽然有时也会滑倒,但是我们很开心,因为我们能尽情释放自己的快乐,而这些快乐的片段,会永远的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爱美丽妖娆的雪景,更爱这美好又孕育着希望的冬天!篇五:美丽的冬天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夏天是活力四射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而冬天,则是四个季节中最美丽动人的. 冬天是美丽的,美在那些晶莹、透亮的冰.清亮的水结成的冰,冷冷的,滑滑的,像一块块透亮的水晶.冬天的冰,也是多姿多态的.刺骨的北风将冰块打磨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有钻石样儿的,有石桥样儿的,有石桌样儿的.欣赏之余,你便会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冬天是美丽的,美在那纯白无暇的雪.那梦幻一般的雪花,总在你不经意间悄然飘落.一会儿,大地间就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奇幻世界:山坡上、屋顶上,到处都铺上了一张厚厚的“毯子”;树上挂满了蓬松的银条儿、雪球儿,显得格外庄重;小草也钻在这毯子下沉沉睡去,等到明年再一展风采.你的眼前,展现出的是一个洁白、宁静、远去了城市喧闹的世界,人们不忍心破坏这一片美好.一只小狗飞快地从雪地上跑过,留下一串“小梅花”.“瑞雪兆丰年啊!明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伯伯高兴地笑了,他们的脑海中,仿佛已展现出秋日喜气洋洋的丰收图. 有雪的地方总会有欢乐,总会有童趣.每当雪停的时候,我都会邀上自己的小伙伴,分成两路人马,进行打雪仗的游戏.我们灵活地躲来躲去,还不时地向对方扔去包好的雪球.看着对方被击中的狼狈样子,我们开心地笑了,欢笑声回荡在雪地上空…… 冬天,虽不及春日的生机,不及夏日的活力,不及秋日的诗意,但却是我最爱的季节,因为它是美的源泉,欢乐的结晶!
形容快入冬时的寒冷诗句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刘驾《苦寒吟》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微《四气诗》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杜甫《公安县怀古》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李白《冬日归旧山》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陈毅《梅》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杜甫《对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骈《对雪》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