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清官的成语
两袖清风、 高风亮节、高风峻节、一清如水、大公无私一、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
比喻做官廉洁。
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
二、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释】: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三:蓝先生不佩服世界史中的任何圣哲与伟人,因而也就不去摹仿他们的高风亮节。
三、高风峻节 [ gāo fēng jùn jié ] 【解释】: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
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
【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翻译】:我对渊明高风高节,固然已无愧于商山四皓,但还是仰慕的,尤其看到他的好朋友之情的贤人,崇尚。
四、一清如水 [ yī qīng rú shuǐ ] 【解释】:清·清澈。
像流水一样清澈。
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
也形容十分清洁。
【出自】: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你在衙门中一清如水,朝廷知你是个个廉吏,异日定来聘你为官。
”【翻译】:你在衙门里流水一样清澈,朝廷知道你是一个廉洁的官吏,有一天一定会让你当官。
五、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翻译】:做臣子的;为了主人而忘记自己;为了国家而忘记自己家;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形容清廉的句子
1、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2、清正在德,廉洁在志.3、身有正气,不言自威.4、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照样子写句子,包拯是清官, 包拯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
岳飞是挺身而出的英雄。
王羲之是赫赫有名的书法家,李时珍是为民着想的医药专家
清官两袖风,,什么意思
详细点
以前的人钱是放在袖子里面的,而两袖清风就是说袖子里面没有钱,也就是在做官的时候没有捞钱,那就是清官了。
清官不等于好官,贪官不等于坏官,请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们经常用“两袖清风”一词来比喻为官廉洁。
关于这一成语的出处,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出自于明代廉吏于谦的《入京》诗:“绢帕蘑菇并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癌阎话短长。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过官。
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
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
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
手下人拦住他说:“于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行吗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呀
”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 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 我怎么能拿去讨好上司 于谦说着 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说 你看 这就是人要带的东西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呀
”“两——袖——清——风
”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早在元朝文学家魏初的《送杨季海》一诗中就已出现了“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著有《青崖集》五卷,曾任元朝中书省掾吏、监察御史、南台御史中丞等官职,品性清廉,颇有政声。
此外,元朝陈基在《次韵吴江道中》一诗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两袖清风身欲飘,仗藜随月步长桥。
”只不过当时这一词语还没有与为官清廉这一意思联系在一起。
到了明朝吴应箕的笔下,“两袖清风”这一成语就已被用来表达清贫之意了:“入计时,止于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
”从此以后,“两袖清风”(亦作“清风两袖”)才逐渐演变成为官清廉的意思。
如明朝另一位清官况钟(1383~1443年)在出任苏州知府任满赴京考绩时,为拒收群众送的礼物,就曾作诗云:“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绵。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
”
100分
日常生活中形容的句子
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况钟《贻耆民》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酾酒密如泉。
况钟(二)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于谦手帕蘑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李汰(明)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叶存仁清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明东林觉人 贺宝莹为官十载一世穷,布衣粗茶慰平生。
何曾不识晋身路,祗缘未忘难为情。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作官, 囊中羞涩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山作。
晋代 吴隐之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朱熹 葱汤麦饭两相宜, 葱补丹田麦疗饥; 莫谓此中滋味薄, 前村还有未饮时。
清 蔡信芳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
清末民初,《大公报》主笔的刘孟扬《戒贪铭》:财富人所羡,但须问来源。
来源果正当,虽多不为贪。
来源不正当,清夜当自惭。
人皆笑我痴,虽痴亦自适。
不痴何所得,痴又何所失。
居官本为民,贪求非吾志。
钱多终非福,人格足矜持。
富贵等浮云,虚荣能几日
人生几十年,所争在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