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秋色瓷莲花碗的句子

形容秋色瓷莲花碗的句子

时间:2018-12-02 21:31

秘色瓷莲花碗的介绍

苏州博物馆通过多种途径收藏的各类文物约3万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见长。

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250件,二级文物为1100余件,三级文物为13000余件。

我所知道的不多,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最为宝贵吧

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星期二下午,我们中年级老师同学们一起兴高采烈去苏州博物馆'参观了一番。

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大家迈着轻快的脚步,参观了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富有历史的作品。

苏州博物馆是一座苏州地方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它的藏馆文物是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 和明清工艺品等。

成为一座具有苏州传统建筑特色又有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现代化博物馆。

我最喜欢的一件文物是五代秘色瓷莲花碗',他是国宝级文物,是苏州博物馆的珍贵宝藏之一,莲花碗构思精妙,造型精致,端庄有姿,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

瓷莲花碗的艺术造型与艺术价值是无以伦比的,我看着晶莹剔透的它,久久不愿离去。

参观完之后我们一起吃了糖粥, 呀!一眨眼的功夫,老师就对我们说,要回去了。

我真是依依不舍啊

杭州最大的体育馆是什么,能做多少人(开演唱会的那种容纳几万人的体育馆)

佛在中国境内目前已分布有七处。

可分为前保存下来的二处:阿育王寺佛舍利及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舍利。

建国后佛舍利有五次重大发现:即苏州虎丘塔内发现迦叶佛舍利;镇江甘露寺铁塔出土释迦佛舍利;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发现释迦佛舍利;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释迦佛指骨舍利;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释迦佛螺髻发舍利。

下面分别作出介绍:  (一) 阿育王寺佛舍利  据《阿育王传》记载:“佛寂百年后,有阿育王出世,取前舍利,夜没鬼神,碎七宝末,造八万四千塔。

尊者耶舍,舒指光八万四千道,令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于一日中,遍南瞻部州。

震旦国者,一十九所。

”这十九座塔的分布情况,在《法苑珠林》卷三十八中有时确记载。

而这十九座塔中,仅存西晋会稽贸阝县塔,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县贸阝山阿育王寺塔。

据《鄞县志》记载:寺内供奉的佛舍利塔是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并州僧刘萨诃(法名悲达)发现的。

塔青色、高四寸、广七寸,五层四角形。

该寺建筑规模之宏大,供奉舍利塔的舍利殿之庄严,在国内均首屈一指。

因为此塔是传来我国十九座佛塔中。

唯一幸存至今者。

所以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二) 北京娄光寺佛牙舍利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西山灵光寺内的辽代招仙塔及全寺建筑物均被炮火所毁。

寺僧大清除瓦砾时。

得到塔顶的露盘,文日:“大辽国公尚父令公承相大王燕国太夫人郑氏造咸雍七年(公元1071年)八月工毕”旋于塔期下地宫获一石函,启视有沉香匣,内贮佛牙舍利一颗。

匣上书有:“释迦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公元926年)四月二十三日记比丘善慧书”。

这些内容,完全与《辽史 道宗纪》所载:“咸雍七年八月置佛牙舍利于招仙浮屠”之说相符。

按佛教经典《大般涅盘经》后分卷下所载。

世尊荼毗后唯留四牙不曾沮坏,帝释天于佛口上颔取两枚即还夫上,起塔供养。

而余下两颗,一颗传至锡兰(今斯里兰卡)坎底市的马拉葛瓦寺供奉至今,而另一颗传至于阗乌苌国,在刘宋元徽三年(公元475年)由南齐僧法献请回我国,故史称“法献佛牙。

”  (三) 苏州虎丘塔内发现迦叶佛舍利  1957年,苏州又管会在整修虎丘塔第三层时,发现石函及铁函,在外部包裹的丝织品上,有用墨笔题写的两行字:“×××恩朗舍此袱卫枚,裹迦叶如来真身舍利宝塔”。

同时,在石函四周还发现有铜佛四尊、檀香木雕佛像三尊、铜镜三面、越窑青瓷莲花碗一只。

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均是五代末期北宋初年的东西。

按加叶佛是过去七佛之一,为现在贤劫千货中的第三佛。

据《长阿含经》卷一的《大本经》记载:“迦叶佛出世于贤劫中,其中人寿二万岁,于尼拘律树下成佛,有弟子两万人”。

古佛舍利的发现,这在世界范围内还是第一次,意义十分重大。

  (四) 镇江甘露寺铁塔出土释迦佛舍利  镇江甘露寺铁塔始建于宋代,九级八面,造型异常精美。

原塔在明代因海啸倾塌,仅遗存有最下三层。

1960年镇江文管会在修复铁塔时,在塔基三尺半处发现地宫。

地宫内放置有一长方形石函,上面题有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四月八日“润州甘露寺重瘗舍利塔记”石刻一方。

同时发现的还有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李德裕重瘗长干寺阿育舍利记”及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李德裕重瘗上元县禅众寺舍利记”石刻二方。

从而可以认定甘露寺塔地宫中所出土的舍利,即是《法苑珠林》卷三十入中所列“东晋金陵长干塔”内的释迦佛舍利。

需要特别指出提,甘露寺塔地宫中发现的释迦佛舍利,鞭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据镇江市博物馆报告,总数共有772粒。

唐代瘗下的计有二处:长干寺舍利小金棺内11粒,禅众寺舍利金馆内156粒。

宋代瘗下的计有三处:银函内56粒,银元盒内170粒,不函内372粒,均是透明或半透明的颗粒,小如芥子。

  (五) 北京房山云居寺雷音洞内发现释迦佛舍利  1981年11月27日上午,房山县云居寺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员在清理著名的石经山雷音洞地面时,于原佛座后面地下五厘料处,发现有一方石,下有竖穴,其内存有以汉白玉、青石、白银、白玉四种原料作的五重宝函。

于中发现函盖上面刻有“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已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劫”的三十五字铭文。

证明佛的舍利,在这里已被珍藏了1300多年之久。

当人们开启了第五重白玉宝函,终于见到了二粒乳白色、如小米粒般大小的佛舍利,旁边还伴着三颗珍珠。

据史料记载,幽州高僧静琬从隋文帝那里得到三颗佛舍利后,即安放在白带山(后称石经山)雷音洞内,只有在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592年)由当时万历皇帝朱翊的母亲迎入宫中供养过三日,此外未曾有过移动。

那么,为何记载有三粒佛舍利,现只存二粒呢

内中缘由,尚不为人知。

  (六)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现释迦佛指骨舍利  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清理法门寺“真身宝塔”塔基下的地宫时,首次发现了极为珍贵的佛指舍利,以及唐代多位皇帝供养舍利的金银器、丝织品、瓷器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此次发现的佛指舍利共有四枚,一枚真身舍利,三枚影骨(影者影现之意,喻真身舍利是天上之月,而影骨则表水中之月,是唐代所制的替代品)分别被安置于地宫的前、中、后三室及后室下方的秘龛内,与那些为数众多的稀世珍宝,构成了金刚界、胎藏界两大唐密曼茶罗(坛场)。

因为佛指真身舍利存世仅仅此一枚,此次佛指舍利在法门寺的重光,确实是我们全世界佛教徒,值得庆贺的重大事。

而最使人难以忘怀的是一九六六年的九月,一伙“红卫兵”小将来到法门寺破坏“真身宝塔”,在这危机关头,寺主良卿法师举火自焚,制止住了这伙人的疯狂暴行,用自己的生命保住了这一佛门至宝。

  (七) 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释迦佛螺髻发舍利  2001年3月11日上午,浙江省文物研究所主持丁对雷峰塔地宫的考古发掘,并且对全过程进行了现场直播。

经历了18个小时的地宫发掘,共出土了包括金涂塔在内的文物七十余件。

据《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二等文献记载,雷峰塔的形制、结构与杭州六和塔、苏州云岩寺塔基本相同,是吴越国王钱俶奉“佛螺髻发”(螺髻,系如来三十二机之一,言佛顶髻毛发向右旋转,其形如螺)而建。

结合遗址中出土的石经残碑、铭文砖上的干支纪年,可以初步确定雷蜂塔的建造年代应在公元972~976年之间。

这也表明地宫中出土的佛螺髻发舍利已历千年,而未曾有过移动和毁损。

释迦发舍利的出土,在世界范围内当属首次,是继法门寺地宫之后,对释迦佛真身舍利的重大考古发现。

  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舍利在中国境内,不但有释迦佛舍利,而且还有迦叶古佛舍利;而释迦佛的舍利又包含有佛牙、佛指、指发、佛身不同部位的舍利,是全世界保存佛舍利种类最全、数量最我的国家,这一切都值得我们骄傲和珍惜 。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