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抗日战争烽火的句子
朱德: 太行春感 一九三九年春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出太行 一九四Ο年五月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寄语蜀中父老 一九三九年 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
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 (录四首) 一 敌后常撑亦壮图, 三师能解国家忧。
神州尚有英雄在, 堪笑法西意气浮。
二 黄河东岸太行陬, 封锁层层不自由。
愿与人民同患难, 誓拚热血固神州。
三 朋辈志同意自投, 团成砥柱止中流。
肃清日寇吾侪事, 鹬蚌相争笑列侯。
四 抗战连年秋复秋, 今秋且喜稻如油。
迷漫烽火黄河岸, 父老齐声话御仇。
吉鸿昌(二首) 诗一首 渴饮美龄血, 饥餐介石头。
归来报命日, 恢复我神州。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李兆麟(二首) 露营之歌 一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哟,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
二 浓荫蔽天,野雾弥漫, 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
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兄弟们,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
携手吧
共赴国难, 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万里息烽烟。
三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 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
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 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
奋斗呀
重任在肩, 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
四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
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 一 绚烂神州地, 白山黑水间。
八载余,强敌嚣张, 铁蹄肆踏践。
中华民族遭蹂躏, 惨痛何堪言
骨露原野, 血染白山巅。
义忿填胸, 揭竿齐向前。
誓驱倭寇, 团结赴国难。
民族自救抗日军, 铁血壮志坚, 杀敌救国复河山。
二 驰骋吉、黑边, 横扫哈东南。
军威远,松江动荡, 兴安亦震撼。
冰天雪地朔风吼。
夜雨复霜天。
救亡壮志, 永矢兮弗谖
鼓角乍鸣, 将士各争先。
杀声四起, 敌寇心胆寒。
六载于兹未稍懈。
孤军喋血战, 伟哉豪气长虹贯
三 机动游击战, 突破嫩江原。
貔貅健,长驱挺进, 到处得声援。
反日怒潮澎湃起, 爆发指顾间。
响应我党对日总抗战, 消灭日贼走狗与汉奸。
精诚团结, 粉碎封锁线。
救国重任万众担, 势急不容缓, 国耻血债血来还
四 举国鼎沸兮, 全民总抗战。
烈焰炽, 战争烽火延烧遍中原。
东北抗联齐奋斗, 统一指挥建, 三路军成立军民齐腾欢。
厉兵秣马, 慷慨赴火线。
果敢冲锋, 寇氛一扫光。
民族革命成功日, 红旗光灿烂, 高歌欢唱奏凯旋。
杨靖宇(二首)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
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 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 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 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
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 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 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 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
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
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 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 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 一 山河欲裂,万里隆隆,大炮的响声, 帝国主义宰割弱小民族的象征。
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根本没有和平。
黑暗、光明,生死线上斗争来决定。
蹶起呀,中朝民族
万不要再酣梦。
既有血,又有铁, 只等着去冲锋。
二 全世界上,最大的仇敌日帝数头等, 焚烧掠夺,奸淫侮辱,亡国且灭种; 并朝吞中,莫非《田中奏折》的兽行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决不让再久逞
联合呀
中朝民族
团则生,离则亡
谨防备离间计。
手携手打冲锋
三 热血沸腾,杀声冲天,民族齐觉醒。
壮夫断臂,争先恐后,共夺万年灯
旌旗所至,势如破竹,虏焰自息影。
阵容强化,战线巩固,基础早奠定。
团结呀
中朝民族
互相间,本赤诚, 坚持那最后五分钟。
勇冲锋
四 照耀全球,闪烁不灭,最惊人的火星
万恶日寇,自掘坟墓,非人能回生。
勇猛冲锋,吉凶祸福并非天来定。
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
前进呀,中朝民族
既有始,要有终
誓杀到敌人大本营。
猛冲锋
李贯慈(一首) 哭辽东 哭罢江山无泪流, 亡国惨祸已临头
恨尔民贼方得意, 哀此匹夫能不羞
复我片土可百世, 杀敌一毛足千秋
男儿一副好身手, 拚将热血洒神州。
李少石 南京书所见 丹心已共河山碎, 大义长争日月光。
不作寻常床箦死, 英雄含笑上刑场。
吕惠生(一首) 留取丹心照汗青 忍看山河碎
愿将赤血流
烟尘开敌后, 扰攘展民猷。
八载坚心志, 忠贞为国酬。
且欣天破晓, 竟死我何求
陈毅: “七七”五周年感怀 一九四二年七月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郁达夫: 满江红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秋兴 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郭沫若: 七律一首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理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谢无量 江油水行居(1941年) 群山赴郭一江明, 双塔当阶万竹迎。
惟恐平生奇气尽, 又来此地听滩声。
叶剑英: 登祝融峰一九三八年 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
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羊城怀旧 百战归来意气雄,念年人事各西东。
关心最是公园路,十丈红棉依样红。
看方志敏同志手书有感 一九四○年 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描写抗日战争场面的优美语段
战争场面不可能是美的,这个是关于抗战的一些名句名段14.在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15.战争,除了死亡和毁灭,什么都不能带给我们。
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无法忘记,忘记战争,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不应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是他们结束了战争,停止了毁灭,用他们的死亡,代替了别人的死亡。
16.是谁在主宰着这世界,是谁在勾引这游戏,烟花纵然美丽,却收割了多少伤透的灵魂。
我讨厌这战争的烟火,讨厌这收割人命的游戏,人命不是一个数字,百十千那是本该美丽的多少人生。
人人生而平等,谁也没有抹杀谁的借口,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是一段永恒不朽的传奇,谁也没有比谁重要。
17.60后的今天,和平,依然脆弱。
我们需要记住那段历史,把血泪化为彻底的反思和行动。
我们需要珍惜60年前人类在共同抗击法西斯的战争中所结成的战斗友谊、所凝聚的那种精神,把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延续到今天,延续到未来。
这,才是今天人类共同纪念胜利意义之所在。
18.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那些悲壮义举,铁骨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
在我们中华历史上曾蒙受巨大的耻辱,给予人民沉重的灾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多少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大家抚摸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抬头望望的国旗,那上染红的杜鹃,长征路上烈火烧红的天空;我们的主席、同志当年、重振中华的往事;红军时期宁死不屈的各位烈士,指挥战争不怕牺牲的,时期那些坚信着“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能丢”的英雄烈士们……就是他们,用革命先驱用鲜血、用生命给所有的人换来了今天!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日子,立志勤奋学习,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好准备吧!19.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强国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正义,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是他们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他们于抗战的最前线,是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有关于抗日战争的诗词
朱德: 太行春感 一九三九年春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出太行 一九四Ο年五月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寄语蜀中父老 一九三九年 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
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 (录四首) 一 敌后常撑亦壮图, 三师能解国家忧。
神州尚有英雄在, 堪笑法西意气浮。
二 黄河东岸太行陬, 封锁层层不自由。
愿与人民同患难, 誓拚热血固神州。
三 朋辈志同意自投, 团成砥柱止中流。
肃清日寇吾侪事, 鹬蚌相争笑列侯。
四 抗战连年秋复秋, 今秋且喜稻如油。
迷漫烽火黄河岸, 父老齐声话御仇。
吉鸿昌(二首) 诗一首 渴饮美龄血, 饥餐介石头。
归来报命日, 恢复我神州。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李兆麟(二首) 露营之歌 一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哟,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
二 浓荫蔽天,野雾弥漫, 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
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兄弟们,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
携手吧
共赴国难, 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万里息烽烟。
三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 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
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 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
奋斗呀
重任在肩, 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
四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
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 一 绚烂神州地, 白山黑水间。
八载余,强敌嚣张, 铁蹄肆踏践。
中华民族遭蹂躏, 惨痛何堪言
骨露原野, 血染白山巅。
义忿填胸, 揭竿齐向前。
誓驱倭寇, 团结赴国难。
民族自救抗日军, 铁血壮志坚, 杀敌救国复河山。
二 驰骋吉、黑边, 横扫哈东南。
军威远,松江动荡, 兴安亦震撼。
冰天雪地朔风吼。
夜雨复霜天。
救亡壮志, 永矢兮弗谖
鼓角乍鸣, 将士各争先。
杀声四起, 敌寇心胆寒。
六载于兹未稍懈。
孤军喋血战, 伟哉豪气长虹贯
三 机动游击战, 突破嫩江原。
貔貅健,长驱挺进, 到处得声援。
反日怒潮澎湃起, 爆发指顾间。
响应我党对日总抗战, 消灭日贼走狗与汉奸。
精诚团结, 粉碎封锁线。
救国重任万众担, 势急不容缓, 国耻血债血来还
四 举国鼎沸兮, 全民总抗战。
烈焰炽, 战争烽火延烧遍中原。
东北抗联齐奋斗, 统一指挥建, 三路军成立军民齐腾欢。
厉兵秣马, 慷慨赴火线。
果敢冲锋, 寇氛一扫光。
民族革命成功日, 红旗光灿烂, 高歌欢唱奏凯旋。
杨靖宇(二首)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
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 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
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 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 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
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 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 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 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
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
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 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
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 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 一 山河欲裂,万里隆隆,大炮的响声, 帝国主义宰割弱小民族的象征。
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根本没有和平。
黑暗、光明,生死线上斗争来决定。
蹶起呀,中朝民族
万不要再酣梦。
既有血,又有铁, 只等着去冲锋。
二 全世界上,最大的仇敌日帝数头等, 焚烧掠夺,奸淫侮辱,亡国且灭种; 并朝吞中,莫非《田中奏折》的兽行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决不让再久逞
联合呀
中朝民族
团则生,离则亡
谨防备离间计。
手携手打冲锋
三 热血沸腾,杀声冲天,民族齐觉醒。
壮夫断臂,争先恐后,共夺万年灯
旌旗所至,势如破竹,虏焰自息影。
阵容强化,战线巩固,基础早奠定。
团结呀
中朝民族
互相间,本赤诚, 坚持那最后五分钟。
勇冲锋
四 照耀全球,闪烁不灭,最惊人的火星
万恶日寇,自掘坟墓,非人能回生。
勇猛冲锋,吉凶祸福并非天来定。
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
前进呀,中朝民族
既有始,要有终
誓杀到敌人大本营。
猛冲锋
李贯慈(一首) 哭辽东 哭罢江山无泪流, 亡国惨祸已临头
恨尔民贼方得意, 哀此匹夫能不羞
复我片土可百世, 杀敌一毛足千秋
男儿一副好身手, 拚将热血洒神州。
李少石 南京书所见 丹心已共河山碎, 大义长争日月光。
不作寻常床箦死, 英雄含笑上刑场。
吕惠生(一首) 留取丹心照汗青 忍看山河碎
愿将赤血流
烟尘开敌后, 扰攘展民猷。
八载坚心志, 忠贞为国酬。
且欣天破晓, 竟死我何求
陈毅: “七七”五周年感怀 一九四二年七月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郁达夫: 满江红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秋兴 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郭沫若: 七律一首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理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谢无量 江油水行居(1941年) 群山赴郭一江明, 双塔当阶万竹迎。
惟恐平生奇气尽, 又来此地听滩声。
叶剑英: 登祝融峰一九三八年 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
听涛起雄心,誓荡扶桑儿。
羊城怀旧 百战归来意气雄,念年人事各西东。
关心最是公园路,十丈红棉依样红。
看方志敏同志手书有感 一九四○年 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寄续范亭司令并呈怀安诸老(二首)一九四一年九月 一 孙陵碧血长青苔,阿斗昏庸事可哀。
剩有残躯效李牧,雁门关外杀敌回。
二 投身革命将何事,老者安之少者怀。
君独伤时导工部,小戎离黍托诙谐。
满江红·悼左权同志 一九四二年七月七日 敌后坚持,捍卫着自由中国。
试看那,●枪满地,汉家旗帜。
剩水残山容我主,穿沟破垒标奇迹。
问伊谁、百万好男儿,投有北。
崦嵫日,垂垂没。
先击败,希特勒。
会雄师,踏上长白山雪。
风起云飞怀战友,屋梁月落疑颜色。
最伤心河畔依清漳,里埋忠骨。
和朱德同志诗 将军莫唱大刀头,沦陷山河寸寸收。
勒马太行烟雾外,伊谁与我赋同仇
军民合作抗战到底的标语说明了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抗战局面
国共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关于“抗日战争”的古诗有哪些
姜涛、卞修跃在8月16日的《中国社会院院报》上说,经过4年时间的研究,在对各种数据进行核算和分析后,得出中国抗战期间人口损失的初步结论: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估计数为2062,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
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应在4100万人以上,合战时被俘 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
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其中,死亡人口占伤亡总数的49.77%。
纪念抗日战争纪念党句子一百字
华夏儿女的历史上,有一段血与泪的岁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历程。
即使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泪,但是我们也坚强地面对。
因为,那依旧是我们中华儿女历史上最为骄傲的篇章。
今年是我国抗日胜利66周年的日子,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六十五周年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百年的屈辱史,从此中华民族再也不受外来侵略者的凌辱了,中华民族真正得以解放,中国人用血泪与不屈换来了民族独立的尊严。
抗战胜利66周年,每一个中国人都欢欣鼓舞,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中国人我们还是要追求和平的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
因此,对于中日关系我们应该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牢记屈辱历史,毕竟“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不断发展自己,不要让那段屈辱的苦难的历史重演。
虽然我们这辈人没有经历抗日战争那段日子,但是我们对那段历史并没有遗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耻辱,也是中国人民承受深重灾难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方挑起了“九一八事变”,这也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就此长达八年的抗战正式打响;还有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等战争罪行……八年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们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段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而时至今日,日本还有一些右翼分子妄图隐瞒和篡改那段历史,不想承担日本军国主义该承担的责任。
这是非常不负责人的做法,因为这不仅会让大家对日本政府的信誉度产生很大的怀疑,而且也会直接影响中日两国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
目前,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和体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所以谁不顾这些肆意破坏这种良性合作都是相当愚蠢的事情,在这里再次呼吁日本的右翼分子不要在鼠目寸光了,像小泉纯一郎那样的首相除了遭受唾骂还是遭受唾骂。
中国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我们伟大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已的智慧,****了日本帝国主义。
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国运动中,大家团结一致,听从党的命令,不怕牺牲。
为了人民的利益,哪怕牺牲个人的生命也无所谓:扑向枪眼的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刘胡兰,以一敌百的狼牙山五壮士,少年参军的张嘎……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歌。
今天一个个抗日英雄的光辉形象,仿佛又屹立在我的眼前。
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军民伤亡总数是
早在1936年4月1日,共产国际就指出:“在当前帝国主义矛盾加剧的情况下,法西斯侵略者发动战争不可能是局部的,它必然发展为世界规模的大屠杀”。
1938年9月,共产国际又指出:“伟大的中华民族起来反对野蛮的暴力,不仅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土,保卫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且也是保卫全人类的自由与和平的事业。
假使日本法西斯军阀竟然征服了中华民族,那么它将在亚洲,在太平洋上,在欧洲,在世界其他各地,大大加重与发展法西斯主义的侵略,而中国的胜利,却正是对于一切法西斯侵略者的掠夺计划之严重打击。
所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无产阶级及整个进步人类反对野蛮法西斯主义暴力的总斗争之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 同志历来是从世界反法西斯全局来看中国抗日战争的。
1938年1月他指出:“中国战争是世界战争的一部分”。
1939年1月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证明其不正确了。
” 1931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从亚洲开始。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欧战爆发。
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
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件,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活动都是有步骤的。
美国国务卿史丁生认为:“1941年12月7日从珍珠港开始的大规模的太平洋战争,是满洲事变的必然结果。
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限界就十分清楚了。
”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指出:“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
”斯大林1946年 9月指出:“主要的法西斯国家,即德日意三国要在全世界推行法西斯制度,而且轴心国又以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和中国中部地区的事实,表明他们决心把奴役一切爱好自由的民族这种口头威胁变成现实。
”这正如同志指出的:“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是很大的,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国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
” 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是野蛮的掠夺、奴役和残杀。
这也就决定了反轴心国的战争是解放战争的性质。
中国人民敢于以劣势的装备还击侵略者,在世界上首先举起反法西斯的旗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出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主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共同胜利。
在亚洲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则起了决定性作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主战场。
在1939年到1941年间,虽然英、法、苏等国先后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而投入战争,反法西斯力量空前壮大,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东方战线,中国仍是孤军奋战。
在中国抗战4年半之后,美国才参加对日作战。
中国战场上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消耗着日本的大量人力物力,使其百万大军深陷中国而不能自拔,因而打乱了它的侵略计划。
据日本统计资料:“七七”全面侵华后,日本拥有24个师团,其中的21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超过其陆军总兵力的 87%。
1938年又新增加 10个师团,其中 32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
1939年在中国投人34个师团,1940年增到39个师团,1941年增加到40个师团,占到日本陆军总数的80%。
1941年底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日本被迫在中国战场上保持27个到28个师团,总数在100万人以上。
1944年侵华日军又增到34个师团,而其中64%的兵力,压在中国G C D 领导的解放区战场上。
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向中国投降的日军128万余人。
此数超过了驻太平洋各岛、东南亚各地日军的总和。
以上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的主力始终深陷在中国战场上。
中国抗战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投降,历时8年多,中国GMD政府虽然得到苏、美等国的军事援助,但远不能满足战争的消耗。
G C D 领导的敌后军民只能在战争中夺取日军武器来武装自己,靠的是小米加步枪坚持抗战。
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据日本历史研究会编的《太平洋战争史》一书统计,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平民伤亡总数超过9000万人,其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约占40%。
日本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然而,中国不仅没有被征服,反而成了埋葬侵略者的坟墓。
据日方统计,从1931年到1945年,仅我东北抗日武装就毙伤俘日军18万人。
1937年日寇进攻上海,计划10天内攻占上海,上海军民奋起抗战,3个月内毙伤敌4万多人,粉碎了敌人10天攻占上海的迷梦。
1940年秋,我人民武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3个半月内作战18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4.3万多人。
中国抗日战争打败了日本“北进”计划, 粉碎了德日夹攻苏联的阴谋 日本“北进”侵略苏联蓄谋已久,未能实现的重要原因,是它没有足够的力量进攻苏联。
曾指出:“日本打了中国之后,如果中国的抗战还没有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日本还有足够的力量的话,它一定还要打南洋或西伯利亚,或两处都打。
”苏联当时也深知日苏战争不可避免,它面临东西受敌的威胁,1940年秋,斯大林对即将赴任的驻华武官崔可夫说:“你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 德国入侵苏联前夕,希特勒在接见日本驻德空军考察团团长山下奉文上将时,提出了“请日本从满洲打进西伯利亚”的要求。
德国侵苏后,里宾特罗甫又电示德驻日本大使奥托:“希望使日本参加对苏作战”。
当时日本也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并于1941年7月7日和16日接连下达第一号和第二号动员令,即“关东特别大演习”。
但是日本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良机”,“暂不介入苏德战争”。
日方告诉德驻日大使奥托:“日本现在不想同俄国发生麻烦,因为中国的事已经够忙的了。
”松冈说:“我们日本人因为对中国没有办法,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北进)”。
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里宾特罗甫再次向日本提出:“日德两国应迅速采取联合军事行动,从东西两面夹攻苏联,在西伯利亚铁路上握手。
”但由于中国人民的抗日烽火迫使它没有兵力,没有财力,再一次放弃了“北进”的良机。
苏联元帅扎哈罗夫写道:“由于大量兵力被牵制在中国,以及给桑湖、哈勒欣河令人不快的教训,日本不能立即对苏作战。
” 从1941年冬到1944年秋,苏联从东部西调12个海军步兵旅,共 54.2万人,各种火炮 5千余门,坦克 3.3千多辆。
苏联敢于把这样多兵力西调,工业东迁,把西伯利亚变成对德作战的后方基地,是因为中国抗日战争捆住了日本法西斯的手脚,使它无法“北进”,这就粉碎了德日东西夹攻苏联的企图。
这是中国人民在苏联处于危难关头给予的最大支援。
苏联史学家认为:“日本帝国主义不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攻苏联远东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他们在中国把日军的双手束缚住了,从而使中国人民给予苏联人民以很大的帮助。
” 中国抗日战争打乱了德日法西斯全球战略计划 中国抗日战争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一些国家有了战备的时间。
1940年5月,希特勒德国不宣而战,发动了对英、法的闪击战。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德国侵占荷、比、卢,打败法国,横扫西欧,英军被赶出欧洲。
在西太平洋及东南亚地区的英、法势力,受到极大削弱。
这正是日本乘机“南进”,打击英、法势力、夺取其殖民地的良机。
德国也极力唆使日本立即“南进”,以期从东西两面夹攻英、法势力。
然而,日本却拒绝了德国的要求。
日本特使寺内寿一上将说:“日中战争不结束,南进是办不到的。
”苏联史学家也认为:“日本推迟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牵制了相当大的日本力量。
”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不久,1942年3月23日,里宾特罗甫召见日本驻德大使,要求日本进攻锡兰和马达加斯加等地,以配合德军向中东和高加索进军,企图与日本在中东和印度洋会师。
当时日军头目也积极主张进攻澳大利亚和锡兰,以便乘虚而人。
英国首相丘吉尔看到这一局势的严重性,于1942年4月15日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我必须重提印度洋的严重形势……没有理由不认为日本人会成为西印度洋的优势力量。
这样,不仅我们到中东和西印度洋的运输船队会受到阻挠,而且来自阿巴丹的石油供应也会断绝。
没有石油,我们就无法维持在印度洋内海上和陆上的据点,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的崩溃。
因此,经过波斯湾对俄国的供应也将被切断。
日本对我施加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简直受不了。
” 在这样形势下,中国的抗日战场上,中国人民越战越强,使日军腾不出手来,日本政府不得不放弃海军进攻澳大利亚和锡兰的主张。
崔可夫回忆说:“中国战场在盟国,尤其是美国看来,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反法西斯战场虽然是分散的,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配合的。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支援。
在“九一八’事变后,朝鲜人民在金日成同志的领导下,同中国人民生死与共,并肩战斗,直到抗战胜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消灭日本海军主力,迫使日本投降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苏联在“七七”事变后,就派志愿人员来华,1945年8月,又直接出兵东北,给予了中国抗日战争直接的支援。
同样,中国人民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正如同志所说:“中国抗战不但为了自救,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尽了最大责任。
”\ \ 官方:军民伤亡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