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
问这个说明没有理解什么是信用证——信用证是开对受益人有条件的付款,只要受益人严格按照信用证的规定行事,并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那么,开证行就保证对受益人付款——由此可知,信用证与贸易术语无关,而与信用证规定的单据有关。
所以,信用证可以应对任何贸易术语——只要这些贸易术语能够用相应的单据来实现。
什么叫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
无语法错误的正确正式语言,按要求的
按照语文的规范性,祝福语可以用顿号吗
比如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猪年行大运
第一,按照《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2012年6月1日开始实施),顿号用法中的一项是: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猪年行大运”中“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三个短语,结构大致相同,在修辞上是排比,在语法上构成并列关系,中间当然可以用顿号;但是“猪年行大运”结构与“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差别很大,不能与后者构成并列关系,前面应当用逗号,以使句子层次清楚。
标点符号改后为: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猪年行大运
第二,按照《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逗号用法中有“用于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猪年行大运”是“祝”的较长的宾语,中间可以用逗号,因此写成“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猪年行大运”也被认可。
用顿号显得句子紧凑,用逗号读起来语气较为舒缓。
举法律具有规范性的例子
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规范性是法律的属性。
这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也具有规范性。
法学一般不直接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而是直接研究法律。
因研究对象具有规范性,法学也就具有了规范性。
你看法学者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必定先问是否合法,与经济学家讨论问题、思考问题,必定先问是否有效率,是全然不同的。
这就是法律和法学的规范性所使然。
规范性与法律思维:每一个法律规则,都可以分解为构成要件、适用范围、法律效果等要素。
例如,人们熟知的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的,可以判双倍赔偿。
这是一个法律规则,从规范性分析:其适用范围——消费者合同,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合同;其构成要件——欺诈行为;其法律效果——双倍赔偿。
因此,学习法律一定要从规范性入手。
关于标点符号规范性的问题。
在法律的实践上,描述性:可藉由一般人的经验、感官等途径,加以判断。
规范性:无法藉由一般人的经验、感官等途径,而须经由人的智识推理、专业知识去判断推理。
实例上,例如《广告法》第九条第五款、第七款、第八款、第九款:(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怎么样是妨碍社会安定、损害公共利益、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歧视。
这些东西的判定上,法律便与一般人有所不同,有时候是法律体系会去满足、符合民众的观感,但许多时候他们的定义未必符合道德、社会大众的标准,便是采用另外一套具规范性的定义去处理,而这和哲学的规范性又有些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规范性概念,可能也是从某些社会事实(具描述性、社会学意义)上发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