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润如玉”到底是形容女子还是男子
以前一直以为,玉来形容女子的,而且个美丽子。
“谦谦君子,温玉。
”似乎是《诗经》里的句子,于是忽然明白,原来最早拿玉来比拟的,不是美人而是君子。
心目中的君子,果然就是这样的吧
外表谦和,心则刚直,大事不让,小利不争,始终不乏善解人意的风范。
这样的男子,才称得上君子,也才能配得上玉的性格。
开朗豁达的诗句
1、醉卧沙场君莫笑,征战几人回。
2、自是不归归便五湖烟景有谁争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春朝。
4、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5、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6、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7、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8、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9、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10、以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1、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12、一自移家人紫烟, 深林住久遂忘年。
13、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尤能化碧涛。
14、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15、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7、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18、学会遗忘犹可贵,珍惜拥有不轻弃。
19、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23、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2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5、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26、天子呼来不上传,自称臣是酒中仙。
2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8、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9、世间万物皆有因,豁达坦然最风情。
30、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
31、山中莫道无供给, 明月清风不用钱。
32、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5、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
36、忍一时风平浪静,退1步海阔天空。
37、人生能有几回搏,搏掉性命又如何
38、人间故多难,感慨称不须深。
39、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4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1、且莫沦()为贪恋奴,赤诚真心才重要。
4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3、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44、莫以庸俗心,阻我凌云志。
4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4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4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8、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49、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50、宽而栗,严而温。
51、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52、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5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54、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55、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5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5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6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62、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
63、恭则不侮,宽则得众。
64、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65、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66、刀锋入骨不得不战,背水争雄不胜则亡。
6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8、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已要厚,责人要薄。
69、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
70、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
71、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
72、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73、沉舟侧畔千帆过,枯树前头万木春。
7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7、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78、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79、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8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
8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形容肚量很大的成语
原宥骸浚涵:宥:宽宥,赦罪;原宥:原谅而宽赦其罪;海涵:形容人的肚量大。
原谅宽赦其罪,不去计较。
宰相肚里行舟船——宰相:丞相。
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宰相肚里好撑船——谀人肚量大。
宰相肚里能行船——宰相:丞相。
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怎样化解恩怨
你好。
天无常情,是对的,每日的世界都是千变万化的,但天有常道,天地有其运行之恒道。
人无常情,是因为人不能参出天的常道,只能在无常的世随波逐流,心随境转。
黄帝内经说的,圣人能通天地,其寿无尽无涸。
无论是儒、易、佛,在这一点上都是相通的。
至于个人为什么不幸的事情十有八九,众人都过的很好,为什么独我于罹
因果之事,暂且不说。
(其实往世和现世因果的存在,就好像物理的‘场’一样,即看不见,又是存在的,对它场内的事物,按其规律,起着作用)光说现世,也就是我们可以操控的,只说自己,那也是我们能够操控的。
你说生活之事,八九不如意,也就是命理所说的,你现在的命不好。
了凡四训说的,常人之所以被‘数’(也就是平常说能算出来的命)所拘,就是因为心不能不随境转。
佛家说,求福贵得富贵,求权位得权位,佛菩萨岂能诳语欺人
只是这个求的方法,是从自己求,不是从外求。
常常自省自己,想要又没得到的,是天不给,还是自己不值得
自己该得这个利益,该得这个权位吗
想一想。
(你做的够吗
该怎么做
你有做到吗
) 所谓食百斤之禄者,定是百斤之人物,食千斤之禄者,定是千斤之人物,食万斤之禄者,定是万斤之人物,饿死路边者,定是饿死之人物。
个人自己的福德都是自己修得,天何尝加一丝一毫。
你说到不甘心恶人舒服过日子。
天地因果之报是绝对不错的,天不会对任何人加一分获减一分。
那为什么恶人得好报呢
问题再于,这个恶人,是我们判断的,不是天判断的。
这个好报,也是我们判断的,不是天判断的。
我们看着是好事的,并不一定就是好事,例如有一个做官时,一个人犯了小罪,这当官的心肠好,可怜他年纪轻轻坐牢,前途尽毁,劝谕一番放了他。
结果这人后来杀了人,不得不判死刑。
这个当官的出发点很善良,可是他做的事情,却害了两个人的性命。
如果当初这个人坐了牢,可能就不至于发展到杀人了。
同样,我们眼中的恶事,并不就等于天判断的恶事。
有人觉得自己得了好报,家里有钱了,有权了,可是没想到儿子却因为钱权熏陶,学坏了,还可能有更可怕的后果,这些就真的是好报吗
单单这一世的因果,我们凡人就参不透,更不论以前千百世所累积的因果了,千丝万缕,岂是凡人能够看得见的。
如果能看出屡世因果,那就是佛家所说的,有宿命通了,是一种神通。
前面说那么多,无非就是一句话,命由我定,祸福自己求。
心里自然就没有恨了。
有的是鞭策自己,敬畏天地,时时刻刻想自己是否做的好。
昨日种种譬如今日死。
了凡四训 很值得一看,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