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真正英雄的句子

形容真正英雄的句子

时间:2016-03-10 00:39

关于英雄的句子

1、又一阵秋雨潇潇地下着,润绿了竹;又一阵凄风飕飕地舞着,染黄了菊。

一位英勇的将军,头戴金盔,身披战袍,手握青剑,独倚栏杆,但见潇潇雨歇。

抬头望眼,仰天长笑,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3、千古的浪涛淘尽了多少英雄,埋没了多少豪杰,可是,可是不是还有一些永不消匿的东西吗

且不说上文提及的屈原,太白以及易安,不还有“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会当凌绝顶”的杜甫,“起舞弄清影”的苏轼……吗

他们的精神不是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芊芊学子们吗

的确,这些人,这些精神,是永不消匿的,只会历史的更迭时间的消逝而升华……  4、司马迁说过:“他爱马,爱美人,爱故交,最后自刎而死

这是一个十足的让人快意的英雄……”我想这是对项羽英雄之气的最好诠释吧

  5、项羽,楚汉争霸中我觉得最可悲的一个人,一身英雄之气,一付英雄之势,一片英雄之心,你失去了原本属于你的天下,输给谁

不是刘邦,而是你自己。

  6、英雄一定可以造就一个太平盛世,你驰骋沙场,长矛一勾,秦人人头落地,巨鹿之战,怒斩宋义,二十万秦兵魂归故里,破釜沉舟,身先士卒,也只有你能拥有这英雄般气魄,秦关终归楚,成霸咸阳,子婴魂断国土,英雄何等辉煌

  7、“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

在这首词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沉重地叹息。

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8、在我的眼里,项羽泪别虞姬,演绎这缠绵排侧的儿女情长。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为了不拖累你而选择了自刎。

当锋利的剑划过她雪白的脖子,项羽的你的眼里只有她散落的微笑,依旧倾国倾城。

  9、在我的眼里,项羽是一位英雄。

纵观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人物一生,抛开他的英雄气概不谈,我们也无不为他的魅力人格所赞叹,在当时那个人人谋富贵,人人谋利益的历史环境下,项羽便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他是那么的光彩夺目,那么的鹤立鸡群。

他的英雄和君子形象。

恰恰烘托了刘邦的无赖和小人模样。

  10、在我的眼里,项羽他重情重义,光明磊落。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时,只要他阻止项伯“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只要他一个手势,甚至是一个动作,就能杀刘邦于宴上。

但是他没有,这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放虎归山的危害,而是他想与刘邦光明正大的决一雌雄罢了。

这不是妇人之仁,而是君子之度。

  11、驻足汨罗江畔,我无意瞥见一抹悲伤的影子,原来是楚夫子屈原。

可是,没等我走过去,他便投身江中,只留下一句悲壮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及一个无奈,郁郁不得志的身影。

“屈子当年赋《离骚》,手中如持杀人刀,”当然他没有真正离开,没有舍弃他的后人们,一部《九章》千年散发着淡淡的馨香,与污浊的历史对抗。

他还在,他的精神还在  12、自缚成千古恨,替天行道,万众归心,帝王宝座非你莫属,然而只因自缚铸千古恨,函谷关亚父劝你强攻,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亚父举佩玉抉,你却漠然不应,韩信要助你成霸业,你却视其庸人,乌江亭长劝你渡回江东,你那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笑乎

哭也

  13、犹记得,“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所到之处,民众无不欢欣;怎能忘,“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铮铮忠骨,浩然正气,感天动地。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兀术金兵百万,九犯南下十难如愿,败走黄天荡,退居黑龙潭,闻岳家军望风北逃;更铭记,“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风波亭下八字绝笔中,武穆痛忆跃马显英豪,一枪震退来敌,帅字九霄飘散,浩然正气,天地一肩挑。

  14、风再起,又是凉夜如水,寒风拂过,黄菊犹傲枝头;薄云遮月,冷光犹照朱栏;一杯浓酒,酝酿千古豪情;一曲琴声,氤氲万缕愁绪。

胡尘里,遗民泪尽,北望王师又一年。

何日请缨提劲旅,一鞭真渡黄河岸,鼎鼎清秋,志壮骥伏枥,心怀狐首丘。

  15、沉寂了八百年的思索,长空里似乎还回响着金戈铁马的啸杀声,旷野里仿佛还回荡着烽火焰焰的劈啪声。

那是高奏在龙首边一支豪壮激越的进军曲,那是高悬在边塞中的一汪皎洁醉人的满月。

试问忠魂息何处,须将帘月换风霜,君不见,西子湖畔梅花盛,神州处处争唱“满江红”

  16、“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殊伦。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你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临难不变,在我眼里,你是一个爱国志士,一个有勇有谋的智者。

现实中,你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在我心中,你仍然活着,仍然永远活在我心中。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还当是谁,原来是易安在念怀霸王项羽。

易安,李清照,一朵绽放在乱世中的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有着最单纯,最高傲的灵魂。

在与夫离别时她发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思念,感到“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留下一个“冷冷清清,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身影。

这就是易安,永远只会用淡淡的诗句表达心情的易安。

  18、年3月26日,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那恰恰又是中共中央刚刚从延安撤退的8天后,正决定离开陕北以游击方式同国民党军周旋。

在此紧要关头,全党的领袖在指挥全国战局的百忙中,为一个年轻的女党员写下这样的文字,正有着激励全党和全体解放区人民去英勇奋斗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寓意。

  19、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20、是的,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确实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

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欢喜赞叹。

《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

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21、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是无数个刘胡兰式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因此做一个人,更要自尊自爱自立和自强。

当遇到危险困难的关键时候,不能只顾自己的生命,不顾别人的安全。

要想到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要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22、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中,本来有绝佳的机会刺杀刘邦,然而他优柔寡断,又反复延误,最终,纵虎归山放走刘邦,为以后埋下无穷后患。

后来又因项伯的“仁义”之说,又一次放走处于劣势的对手,并封刘邦为汉王,引兵东归彭城,从而延误战机,刘邦的队伍因次强大起来。

最终,四面楚歌之声将一带西楚霸王逼得洒泪与心爱的虞姬诀别,落个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23、项羽是一个奇才,在吴地看到秦始皇游行会耆时,自己说道“吾固可取而代之”。

其叔父看他少有大志,非凡人也,很高兴。

教他识字,他也不喜欢,他认为读书是为记住一个名字而已。

但这一点确实是他的过错。

识字可以研究史书,读史使人明理。

他也不想习武,他也认为这只不过可以敌几人罢了。

叔父项梁就教他祖先留下来的兵法,史书记载,他开始学,很认真,但后来就没太认真了。

那这个司马迁的记载是否真实。

  24、项羽有胆有识破釜沉舟,在无人当头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杀宋义,率领一批英勇之师冲锋在前,凭借着他们顽强的意志及坚定的信念,打败了强大的秦军,救出了赵国。

而刘邦却每次都在项羽后院放火,以至于他忙不过来,最终失败。

如果是正面交锋,哪次不是刘邦焦头烂额

  25、在我的眼里,项羽并非是一个帝国的开创者或守业者。

他残暴,但没有刘邦的阴险狡诈来的实用;他强悍,但没有刘邦手下多员虎将合起来的力量强大;他出身高贵,也就少了市井之徒的谦卑和忍耐。

真正的英雄句子赏析

1:中华大地瑞气存,喜迎建党九秩临;回眸赫赫先烈业,三旬历程圣贤勋;鲲鹏展翅英雄志,骏马奋蹄壮士膺;凤舞蓝天歌盛世,龙腾虎跃再长征。

2:8.8日祝福你的第一个榜样“父亲”,8.8日祝福教会你坚强的“父亲”,8.8日祝福让你懂得担当的“父亲”,8.8日祝福你认识的第一个英雄“父亲”,8.8日祝福你的爸爸健康平安。

3:保家卫国好榜样,抗震救灾冲在前;铮铮铁骨真英雄,亮剑精神示军魂;科技建军强国防,军功赫赫美名扬。

八一建军节,愿人民军队兴旺强大,再立新功

4: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大公无私,是因为他有一颗为祖国为人民的赤胆忠心。

5:守卫边疆尽心力,保家卫国真英雄;抢险抗灾冲在前,勇担重任建功勋;全国人民齐爱戴,军民鱼水一家亲赞美英雄的句子 60句赞美英雄的句子 60句。

八一建军节,愿人民子弟兵身强体健,军功赫赫

6:俗语说:英雄无用武之地;俗语又说;天生我才必有用

命运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叹英雄末路,唯信我才谋社稷,筑建生命辉煌美丽,愿生活积极、乐观、自信、幸福永接力,生生不息,美满如意。

7:与刘胡兰对照一下,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

平时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赞美英雄的句子 60句文章赞美英雄的句子 60句出自

仿写《真正的英雄》里的“英雄之所以……献出生命”这个句子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他们一时的超脱,而在于他们平时的品质。

杂样,够好吧,我想了两天,就选我当标准吧

描写英雄人物的句子

1)大丈夫生在三光之下,何欢,死而何俱?人得,轻如牛毛,人得一名,扬下. (2)仪表堂堂,器宇轩昂,如同三国吕布国子都。

大鹏展翅,陡蔽乌云;狂飓施威,恐飘鬼国,凭他随处为家,哪里回头是岸. (3)站街头数一数二 出门去盖地遮天 先斩后奏 (4)诗歌杜甫其三句 乐奏诗经第一章 钟鼓乐之 (5)万丈高楼脚下踩 就地刨坑不嫌窄 (6)三国吕布,世之虎将,八面威风,有万夫不挡之勇,却哭求于貂婵之色;病西施弱不禁风,反使强吴衷亡;唐明皇创天宝盛世,是真龙天子,却沉湎于杨贵妃的怀中,足见美女有降龙伏虎之能,有旋乾转坤之功,有倾城倾国之力,有杀退百万将士之勇。

(7)“宝剑欲出鞘,将断佞人头,岂为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声音悲壮,大有燕赵豪侠弹剑悲歌之慨

(8)我这个短小精悍的身材,这副与众不同的尊容,这副临死不眨眼的浩气.跟你们这些鼠辈可不一样. (9)大麦青青小麦黄,蟠桃美酒我先尝. 妙手东方皆门下,搂草逮兔戏和尚. (10)茫茫愁,浩浩劫,夫妻侠义兼忠烈, 碧血丹心永不灭. (11)熟读圣贤之书,广看烈女之文,吟诗作赋,出口成章,提笔能写,走马观碑,目数群羊. (12)入笼之鸟,落网之鱼,虎落平川,龙卧少滩,可惜我空有鸿雁之志,难以遂愿!!! (13)男子汉大丈夫生在三光之下应该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国家出力报效。

(14)人不论大小,马不论高低,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年,竹子倒高,节节是空的,金钢石倒小,可捻瓷器

描写英雄人物的诗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好像蜡白色的巨象在奔驰,它们都想试一试与天老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十分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一代上天骄宠的儿子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英雄豪杰,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注释】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风骚:本指辞藻。

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成吉思汗: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题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

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

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作法】这词的“成吉思汗”和《十六字令》的“离天三尺三”,一个不是汉名,一个是直接引用民谣,都不必拘守平仄。

1936年2月,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鉴赏】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一。

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

最根本的是,这首词是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

集如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清沈德潜『说诗碎语』)。

此词,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

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

诗人咏雪,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国悠久的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

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

“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

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

你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像正“舞”向云霄,“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

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

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才有此高招

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

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才有此妙词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

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

用“须”字转折,表达乐观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红装素裹”相映成趣,显得特别娇艳明媚,所以尾句说“分外妖娆”。

这完全是诗人通过主观相象将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写法。

以这样的奇想为上片作结,遂使所写的雪的场面,具有一种不饰雕作的妍新之美。

诗人就是这样把祖国山河的壮美、精神摄出了。

能够通过客观感受将自然的形态艺术地描绘出来,这即是古人所说的得“题中之精蕴”。

上片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故下片自然引出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

“江山如此多娇”极有吞吐之妙。

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接得不偿失劲挺,有异军突起之势。

以下七句,举大端而论,与上片的博大空间相照应,写出浩瀚的时间,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辑的人、事传接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略输”、“稍逊”、“只识”三层贬意,以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

这几位人物杂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他们功业赫赫,雄视一代,不愧是历史的巨子。

只可惜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只图摄取,不思创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丽的大好河山。

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充满无限豪情的结尾。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曰:“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

此词结尾三句,正有这样的妙处。

第一句三字,先用一顿突转,象轻舟扬桨一拨,直转下二句。

“往”字前大书一个“俱”字,如铁帚横扫历史上的“无数英雄”;“矣”字唱叹,富有感情色彩。

二、三句在“数”与“看”两个动词之中,流露出对中国无产阶级的自信,充沛而动人,言有尽而意无穷。

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全词最警策的地方,也是诗人的神光所聚。

有了这一最精炼、最概括的结语,全词咏雪的“题外之远致”就洋溢纸上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