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的句子
等位分是一种经算后的评测高考成绩的分数。
等位分只是供考家长报考时用来参考的一种成绩水平评测分数,并不影响高考成绩。
自高考实行看分数填志愿以来,考生的高考成绩和高校往年的实际录取分数成了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
但因每年高考的试题难度不同,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不同,各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也不同,各年的高考分数不能直接相互比较。
比如,2005年的600分和2004年的600分在位次百分比上就不等值,不能简单地直接划等号。
过去大多数人的作法往往是靠估计,如看某高校往年的录取分数比当年控制分数线高多少,再看自己的分数比省控线高多少,将两个数值相互比较,以此判读高校的历年录取数据。
这种方法很简单,但凭感觉的成分太大,仅仅是压缩了分值区域,并没有改变分数不能对比的实质。
就好比2005年超过省控线20分与2004年超过省控线20分不能划等号一样。
等位分排除了因考试难度差异、招生计划、考生人数等变动因素所带来的干扰,使得考生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将当年的考试分数对应位置与历年进行对比。
如:A同学2010年理科高考得分501分,换算等位分为D621.4分,而2009年488的原始分换算的等位分也是D621.4分。
也就是说,2010年理科的501分和2009年488分所处位置是一样的,考生可以以这些分数去参考当年学校的录取情况。
怎么查语文高考作文成绩
语绩技巧语文高考到底考中生什么?最核心就是考查学个能力:一是思辨能力,说就是认识、判断能力,具体反映在两种能力上:(1)阅读能力,落实到试题则是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目标侧重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个别词句意思,概括、筛选段落、全文主要或者核心信息能力。
(2)理解能力,要求学生从给定材料理解出字面、文面没有的语义信息,包括主题思想、中心论点、与人生、社会实际联系以及作文材料深层意义、寓意等。
从本质上说,阅读能力重在概括归纳,理解能力重在演绎推理。
虽然两种能力往往密不可分。
二是表达能力,这是指联系给定材料,如何熟练运用汉语、汉字流畅表述个人对人生社会的新看法、新见解。
具体试题反映在古诗鉴赏、探究题和作文写作,共计近80分左右。
需提醒我们的同学注意的是,语言表达重在“三有”,即“有思想”、“有真情”、“有条理”,与之相反的是“无理”、“无情”、“无序”。
克服大小毛病通病一:阅读答案不精不细通病二:鉴赏缺乏诗情画意通病三:探究不会联系实际通病四:作文观点叠加例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高中生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做到“四勤”,即“动眼勤看,动手勤练,动脑勤想,动笔勤攒”。
(一)动眼勤看 现在,由于课业负担重,应试教育使然,大部分同学忙于上课、补课、完成作业,很少有时间阅读,造成我们的高中生普遍阅读面窄、知识面窄。
为了应对高考阅读理解材料涉及知识相对多元的现实,考生有必要增加一点阅读量,比如:读一些与考试材料风格相近的文章,像《新华文摘》、《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的社科论文等;读读《唐诗鉴赏辞典》等古诗词鉴赏范文,学习、借鉴名家、权威如何解读、表述古诗词的鉴赏。
也可以翻翻《史书》,找一两篇好的历史人物传记读读,仔细琢磨其语言特点、内容结构等信息。
除此之外还应当在学习之余坚持收看央视晚间新闻报道类的主流媒体,了解社会民生的“最新闻”,让自己的视角能伸向更宏阔的社会现实。
(二)动手勤练 高中语文学习、复习的“题海战术”并不可取。
尤其不要买一本本的习题集、模拟题反复做。
语文的核心知识就那么多,重在活学活用。
但不多做题不等于一点不动手。
其实,高中同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很少在平时能将成套的语文试题、模拟题按照高考规定时间、要求完成,特别是容易将作文与前面17道客观题分开做,结果实战效果很差。
一道高考,作文时间不是不够,就是留得太多影响前面答题效果。
要知道,对于考试而言,“只有平时像考试,考试才能像平时”。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能定期严格按高考标准完成一套语文试卷。
动手勤练的另一方面是能“模仿造句、写段落直至模仿经典文章”。
未经高水平的模仿,很难有自己独到的东西。
尤其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动脑勤想 主要是能够经常回想、默诵高考语文试卷的17道题的题干。
通过思考找到自己常错考点。
自己试着总结寻求破解法。
(四)动笔勤攒 主要是积攒一些万能的经典的独到的理论论据,像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名句、“四书五经”的名句、古诗词名言警句等。
这些往往能够反映考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
其次,要练习压缩材料,最好用“排比+(比喻)+例子+观点”的结构。
最后,要练习、积累作文开头结尾精彩语段。
英语考前冲刺要想利用好最后的时间,使高考英语成绩有所提高,考生要把握好两个冲刺方向: 一、再次梳理,把握知识重点。
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复习的重点是以话题词汇为单位,关注语境和应用。
要重视生活词汇的拼写,注重熟词新意,突出高考题对备考的引导。
对于语法填空,提炼常见和重点考点,提升在语境中解题的能力。
二、坚持始终,提升综合技能。
首先,要坚持阅读天天训练,适当进行延时训练,即一次的训练量超过高考的题量。
其次,要提高总结提炼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提升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处理具体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
下面针对不同基础考生的英语复习给出一些建议。
一、模拟考试90分以下考生 备考关键词:夯实基础看单项提分关键点:词汇 首先,把考纲词汇至少背两遍,注意总结常考词汇及相关用法。
背第一遍时提炼不熟悉词汇到本上,利用零散时间,不断重复和强化。
要把单词放在句子中记忆,反复朗读。
其次,使用记忆方法提高效率。
总结常见的词根词缀,通过词根词缀可以将词汇进行分类;注意把外形相近的词汇总结对比来记。
然后,认真整理做过的高考真题,记下错题和生词,不断积累和扩大词汇量。
二、模拟考试90-120分考生 备考关键词:提升能力多阅读提分关键点:阅读 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复习重点就是强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考生每天要保证文章的阅读量,文章来源以历年高考题及当年模拟题为主。
在做题过程中不断强化“通过寻找关键词来推测正确答案”的做题方法。
阅读文章时,了解文章的整个结构、作者意图,做到70%的理解。
可以适当阅读些略高于高考阅读能力的文章,读些自己平常不喜欢的文体,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强化,实现高考阅读不丢分。
三、模拟考试120分以上考生 备考关键词:“有懈可击”巧写作提分关键点:写作+完形 120分左右的考生在词汇量和语法的掌握上已经比较扎实,要想与其他同学拉开档次,除了要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外,务必对写作及完形填空两个题型加以重视。
一方面,作文要尽量使用高级词汇和句型;作文层次要鲜明,最好采取总分总结构,注重长短句的结合。
背范文在最后冲刺阶段很有效,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句子写作,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关联词和一些复合句提高自己作文的得分档次。
建议考生考前熟记一些经典句子、台词或习语,想法在作文的开头或结尾使用,给阅卷教师留下好印象。
另一方面,注意总结完形填空中常考的近义词辨析以及常见的小词。
完形填空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分析句子结构,在语义模糊时随主观想象选择答案。
建议考生先通读全文,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再做题。
充分重视上下文,发现并利用词汇复现信息,从词汇的意义、用法和搭配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前后语境进行逻辑推理,并利用生活常识,理解句子含义。
高考临近了,求一些有震撼力使人斗志昂扬的句子。
如果是都可网上搜到,就是抄袭套现的。
老是阅读非常广的,你文有3分之1一模一样以凉凉了。
更不要说你还全部都可以查到,如果只是用一两句还可以,你这个过了。
虽然说你打乱了顺序,但是本质没有变,还是别人写的。
更不要说你论据都是那个了。
太明显了。
在说满分,这个几乎不可能。
历年满分作文都会得到展示,想想你的作文展示出来,别人难道看不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