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银行为什么都是那样的
应该这样说,外滩的银行是各家的形象工程,是面子工程,所以都很豪华。
描写外滩的夜景的片段
1.上海我已经去过好几次了,但游上海外滩还是去上海滩找寻一段有关财富的传奇。
创业者的梦想之舟泊在上海滩,谁来开启财富之门?轻掀帘,掀一页汇丰银行的往昔,谁识真脸容?老者已邈矣,只有在老照片中寻觅。
外滩的景致依旧是上海的最美:苍茫的黄浦江浪来浪去间摄尽了无数巅峰与落魄的故事。
迎着外滩的习习清风,异域的人儿感喟站在迷离上海的真实里。
且行且缓,望一幢大楼的富丽堂皇,汇丰——这建于1921年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曾是多少人心中的财富梦想。
2.我们在环球金融中心乘高速电梯,听说他有最高10米每秒的速度呢!不出2分钟,我们来到了楼顶100楼,在哪儿,地板都是透明的,走在上面真是有种“一览众山小”的快感。
一眼望去,到处是五彩的灯火,到处是汽车在穿梭,那黄浦江也更美了,对面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雨天上的星星连成一片,形成了“天星连浦江”的美丽景象,我一动不动的望着这迷人的灯火,只觉得心清如水,我,陶醉了! 3.外滩有许多高楼大厦。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金融中心是外滩最雄伟的三座高楼,成三足鼎立之势,屹立在浦东新区。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金茂大厦高420。
5米,是上海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性建筑。
上海金融中心高492米,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建筑。
我乘坐每秒8米的电梯,登上了位于金茂大厦88层的观光厅,俯视上海的景色,十分雄伟壮观,展现出这座世界性大城市的气派。
4.大家都知道上海的外滩吧!那里可以看得上是我国最繁荣的地方之一,但曾经的被虏也让她有一段凄惨的历史:1845年,英国吧她划为了自己的租界地,1849年,法国也强占了外滩。
可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她又是多么美丽多么繁荣呀!去年暑假,我和妈妈一同来到了这个被人们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黄土地上。
刚到目的地,这黄浦江的水浪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青绿的水藻在水里滑动这它那轻柔又纤细的腰肢。
5.来到新外滩。
一派迷人的景色就展现早我眼前。
外滩广场上人流如织,笑声一片,车灯伴着高楼大厦的灯光,一副脸绵绵不断的画卷,比传说中的仙女织的丝绸还要美丽动人。
外国建筑博览在灯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犹如用黄金砌成的,它们好像在向我们诉说着上海的历史。
6.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浦江水,倒映着赤橙黄绿青蓝紫霓虹灯影绚丽的色彩。
一艘艘浦江游艇,在黑黝黝的夜的底色;在波光粼粼的江
为什么上海外滩那里的浦发银行,每天早上你们多人再门口排队
香港汇丰银行大楼。
也就是今天的浦发银行大楼,是当时也是今天的外滩标志性建筑之一。
外滩那边有什么著名的建筑
中山东一路1号,现为中国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亚细亚大楼,建1913年,是英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
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
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
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
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
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1921年。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1907年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1923年。
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
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
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
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
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1927年,仿造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在英国造好后到上海组装,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文革时改为东方红。
15号,现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大楼,1902年竣工。
16号,现属招商银行,原为台湾银行大楼。
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1911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17号:现为友邦保险大楼,原为《字林西报》大楼,是上海第一幢高层建筑。
《字林西报》创刊于1850年,是英国人办的一张英文日报,也是在上海开设最大的新闻出版机构。
《字林西报》起初只是一份4页的英文周报,刊登商贾行情、船期航班等交通信息,后因时常刊登英租界当局的文告、新闻公报,被称为租界工部局的喉舌。
1951年停刊。
大楼室内白色大理石地坪,黑色大理石墙面,金色马赛克穹庐顶,十分气派。
18号:建于1923年,是一栋有着84年历史的市级经典保护建筑,位于外滩南京东路口,原名麦加利银行的外滩十八号楼,曾是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建于一九二三年。
自一九五五年渣打银行迁址以来,历经多家单位使用。
美丽的外滩(11张) 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谜一般地来自二百年前意大利的教堂。
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
大堂璀璨耀眼的二十四K金砖马塞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
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19、20号:现为和平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mào)饭店大楼。
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
1906年翻新,翻新时,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电梯,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华懋饭店由地产大亨沙逊投资,又名沙逊大厦,被誉为“远东第一楼”,1956年改为和平饭店北楼。
23号,现属中国银行,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
24号,现属中国工商银行,为老沙逊洋行行址。
26号,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扬子保险公司大楼。
27号,现为外贸总公司大楼,原属英商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1872年创办于广州,是英国最早进入中国的贸易商行。
29号,现属光大银行,原为东方汇理银行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