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古代形容愁的满头白发的句子

古代形容愁的满头白发的句子

时间:2020-03-16 17:06

满头青丝变白发诗词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此篇是晚唐诗人唐温如唯一的传世之作。

关于这位作者,历史上没有片言只语的记载。

这首诗倒很象是他的一幅自画象,读过之后,诗人的精神风貌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

“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因为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

一、二两句,诗人即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两句中一个“老”字不可轻易放过。

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

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不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吗

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

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

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

而今日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

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

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

一个“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再看三、四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

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

“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觉,渐渐地渗入了诗人的梦乡。

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

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

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

一、二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这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

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

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

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象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笔调轻灵,无一笔粘着,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而并不拘守于形貌之似,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拔俗。

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惝恍迷离,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颖独特,为前人诗作所少见。

用四个字表达这前两句诗的感情:萧瑟悲凉

形容内心的理想不能被人理解,很孤独的诗句有哪些

白发在古代的称呼比,常见的有如下:1、称白发,意思不变。

李白浦歌》:“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2、称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3、用霜、秋霜来比喻。

“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

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

”——张大千的诗。

4、用雪来做比喻。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用银丝来做比喻。

明 张煌言 《己亥冬末立春用杜韵》:“寂寞两京寒玉琯,萧疎双髩点银丝。

描写人物痛苦的句子

他脸色苍白,嘴角抽搐,蜷缩在墙角,身体抖得厉害,眼前一片模糊,手紧紧的抓住胸前服,强忍着痛苦。

他眉头紧皱,头疼的像要炸开一样。

烟已经燃到手指了他竟然没又发现。

他就枯坐着,头深深的扎下去。

许久发出一声深深的叹息.. .形如空气 把他鄙视得体无完肤,把他讨厌得身首异处,把他虚化得如同浮云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