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蒙古沙漠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王维·唐)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白马篇【魏晋】曹植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唐】岑参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发白马【唐】李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唐】李贺
用蒙古语叫沙漠的词语是什么
描写沙漠的,描写沙漠的四字词: 连绵不绝 黄沙漫漫 海楼 一望无际 戈壁 无边无垠 绵延千里 大漠孤烟 飞沙走石 沙海茫茫 莽莽苍苍 茫茫黄沙 沙尘满天 坎坷不平 逶迤连绵 高低起伏 沙土飞扬 黄沙万里 荒无人烟 荒原漠漠 沙漠绿洲 宽阔无边三字词: 坦荡荡 绵延延 莽苍苍 连绵绵二字词: 绿洲 辽阔 无垠 戈壁 沉寂 荒凉 广袤 沙漠 沙丘 沙滩 沙海 沙山 荒漠 广漠 死寂 沙雾 灼热 烘烤 无际这篇有关于描写沙漠的词语,描写沙漠的成语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
关于沙漠的诗句和翻译
使至塞上【唐维单车欲问边,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
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
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
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
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
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
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
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
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
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
《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
”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这里指前敌统帅。
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
《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这里代指前线。
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⑾候吏:一作“候骑”。
漠北蒙古是不是现在的外蒙古,“漠”指的是哪片沙漠
蒙古高原上的大漠,史称瀚海,大漠以南为内蒙古。
其地域东至吉林、黑龙江界,西临贺兰山阿拉善厄鲁特蒙古,南接陕西、山西和长城,北靠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蒙古地处瀚海之北,称外蒙古,又称漠北蒙古。
明末分三部,清为四部。
东临黑龙江将军辖境,西至阿尔泰接新疆,南至瀚海与内蒙古相连,北与俄罗斯接壤。
西蒙古即卫拉特蒙古,在中国汉文史籍中,元代称为斡亦剌惕,明代称作瓦剌,清代称为额鲁特或厄鲁特,卫拉特蒙古或西蒙古,通常可以包括新疆、青海以及中亚地区的蒙古部族。
外蒙古的沙漠化问题会不会威胁到中国
不会的。
沙漠化,人为因素是重要的,但关键的是降水量外蒙古沙漠化的关键是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量减少从降水统计来看,似乎这些降水都来了中国。
。
。
。
。
。
。
比如北方毛乌素沙漠,现在被称为世界沙漠暴雨中心,每年数百毫米的降水量,加上人为绿化,让沙漠迅速缩小,濒临消失。
所以外蒙的沙漠化不会影响到中国。
蒙古草原沙漠化的原因
狼在草原上可以说是食物链的顶端了,草原环境恶化必然会造成各类动物种群数量的锐减。
另外,在建国初期曾经大面积的捕杀过狼,也造成了内蒙古狼数量的锐减。
不过近些年有关狼的新闻越来越多,呼和浩特市周边大青山区也开始有狼的新闻报道了。
内蒙古主题文化的变更是沙漠化原因之一,农耕文化、工业文化进入草原,削弱取代了草原文化。
近30多年来沙漠化的程度明显加快,这个从现在沙尘暴的数量和程度就可以看出来。
过度放牧、开垦、采矿都会导致局部的沙漠化,但根本的原因是还是气候的严重恶化,现在似乎很少下雨、下雪。
沙漠化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目前,最有效的政策就是“退耕还林还草”,而且也初见成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