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周公诫子形容勤奋辅君的句子

周公诫子形容勤奋辅君的句子

时间:2019-05-02 10:38

周公诫子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

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惟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谦卑来保有显赫的官职,就能得到高贵;用警备之心来统御众多的人口、庞大的军队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是天子,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

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

(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相关问题】  1.读了全文,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是周公劝诫儿子最关键的内容

并用现代汉语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答: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译: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文中,周公以“————————,—————————”(用原文填空)来形容自己的勤奋辅君,以此来教育儿子要以谦恭态度来治国安邦。

  答: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3.文中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你从中看出周公具有怎样的品德

  答:谦虚谨慎,善于汲取人才。

  4.周公所说的“夫此六者,皆谦德也”,你认为是不是一定要做到这“六者”才算是谦虚谨慎呢

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必须要做到这六点,因为只有用恭敬的态度,节俭,卑谦,警备之心,明智,渊博才能算是涵盖了谦虚谨慎的品德.真正做到这六点,可称为真正的谦虚谨慎.   5.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贵为君王者,更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乃至精神内敛,重才不露,大智大愚。

  6.本文的论证方法:正反论证的方法,增强说服力。

  7.本文论点: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即告诫儿子不要怠慢,轻视人才。

周公诫子的相关问题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周公诫子》和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

周公诫子:荣。

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

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诫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周公诫子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立在爱情上的爱情是短暂的,因为爱情本身是短暂的;而建立在金钱上的爱情是永远的,因为金钱是永远的。

《周公诫子》

相(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3.姓.哺(bǔ):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睿(ruì):看得深远.如:睿智.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纣(zhòu):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相:辅佐.德行:道德品行.宽裕:宽大,宽容.守:保持.恭:肃敬,谦逊有礼.荣:荣华显贵.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尊盛:位高势盛.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愚:愚拙,不巧伪.哲:明智,聪明.由:奉行,遵从.慎:谨慎,慎重.(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周公诫子的中心句

a

周公诫子里边的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的于是什么意思

介词:在。

这是周公对儿子说的话。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意思是,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

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