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二战的中国故事1300字
从表中可以看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不断扩军,至战争结束时,师团总数增加了6倍以上,中国关内的师团数量长期维持在23—26个之间。
空军方面,日本有着强大的空中力量,设有陆军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
在中国战场,日本投入的大量战机,被中国飞行员与苏联、美国援华飞行员击落不少。
如仅海军航空队就有554架飞机被击落,615架飞机受伤。
③1945年8月,约有737万日军向盟军投降,其中属于中国战区的有中国派遣军105万人、日本海军4万人、驻台日军16万人。
另据日本厚生省战后统计,日军战时战死185万人,其中在中国关内战死40.46万人(投降后又死亡5.11万人),在东北战死2.65万人(投降后又死亡2.02万人),在台湾战死3.74万人,在缅甸、印度战死16.19万人,剩下的约120万日军,则死于太平洋战场。
④中国对日军的牵制作用相当之大,足以影响整个二战全局消灭敌对武装力量的数据,其实还远远不是判断对战局贡献的唯一标准。
二战中,如果没有中国战场的存在,整个战局发展可能都会不一样。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的长期抵抗,延滞了日本的“北进”与“南进”。
1938年张鼓峰事件、1939年诺门坎战役,日苏两次冲突,都因为日军主力被牵制在中国关内,而被苏军击败。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国内有人提议“北进”,与德国夹击苏联,但最终未能通过。
如当时的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所说:“日本现在中国使用兵力很大,(对苏开战) 实际上办不到”。
——进攻苏联的话,需抽调大量陆军,海军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也是由于中国的牵制作用,使苏联敢于从远东抽出一部分兵力投入对德作战,德国主力被牢牢吸引,无力在北非、中东对英美展开大规模攻势。
⑤日本迟迟没能征服中国,更让其在“南进”问题上一度摇摆不定。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基于自身利益,采取“先德后日”的战略。
这个战略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中国必须能在远东牵制住相当数量的日军。
日本轻易攻占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后,计划进攻澳大利亚,一面截断美国与西南太平洋的联系,一面凭借太平洋上的资源继续扩张。
日本判断,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需要12个师团的兵力。
当时的情况是,“要拨出这么巨大的兵力,需要大幅度削减满洲方面的对苏战备和中国方面的战场,这就将使整个战略态势陷于极大不利。
”⑥日军没有西进印度,除了同样的兵源问题外,也是由于中国局势不定,无法建立一个稳定后方。
对于中国在此期间发挥的作用,美国非常清楚。
罗斯福曾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同盟友“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⑦那样的话,盟国将面临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因此,美国援华不仅仅是同情中国,更多的是为了世界反法西斯大局。
1942年,美国总统特使居里对蒋介石说:“余屡闻中国对美国援助表示感谢之意,实则中国并无向美致谢之必要。
总统曾言,美国以租借法案器材往赴盟国,盟国之自卫,亦即助美国,换言之,美国所供给之物资,实即为美国之安全而用。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这些作用,不该被忽视。
中国对二战的贡献
1946年底,国民提出1937年7月7日至战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共计1173万人; 1947年5月20日,国民政府对1946的抗战伤亡人员总数进行了修订,增加为1278.4974万人; 新中国成立后,就1937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作了初步估计——1000万人牺牲和500亿美元以上的财产损失; 1985年,公布战争中的伤亡人数为2100万以上; 1995年,公布战争中我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
由于人们对伤亡3500万的来历不甚了了,加之数字确乎庞大,十年来质疑之声从未停止。
概括起来,与此相关而又各不相同的官方机构的统计数字有: 中国军民牺牲与死难500万、600—700万、2000万、2062.1万、2200万; 中国军民伤亡1173万、1278.4974万、2000万、2100万、2168.5万、2180万、2500万、2800万、3000万、3480.5896万、3800万、4100万,及人口损失5000万以上。
其中中国军队伤亡380万、1140万。
以上1140万是指——中国军队牺牲207.8万,兵役壮丁牺牲355.5万,共计563.3万;中国军队负伤227.8 万,兵役壮丁负伤347.7万,共计575.5万。
中国战场击毙日军20万、40万、43.56万、45万; 中国战场毙伤日军133万、138万、155.9万、250万(包括俘)。
另外,中国战场接受投降日军有105万和128.3万。
由此可见,最小数字与3500万的数字差额甚大,除统计的地域、时段有别,对原始资料的取舍不同外,采用的方法不尽科学合理也是重要原因。
二战中国战场的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那时虽然已经结束了愚昧的满清统治,但是那时的中国依然对国际形势缺乏认识,很多人反对站在协约国一方向德国宣战,啰嗦了很久,争吵了很久。
争论了很久,我记得是在1917年美国参战后,才向德国宣战的。
至于和谁打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参战派和反参战派在报纸上、通电上大打出手,和同盟国..........没打。
哦,不能说没有贡献,中国向协约国提供了20万劳工。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四个主要战胜国之一,美苏英中。
中国与日本的全面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直至1941年12月7日,中国一直在孤立无援的对抗工业强国日本,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1937年认为中国能够撑4年半。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全世界(四大国)反法西斯阵营建立,通过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的会议,四大国构筑了战后雅尔塔体系(联合国),嗯,后来塞进来了法国。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贡献是四大国中最小的,毕竟国力有限。
但中国的贡献肯定高于法国。
迄今为止,这个世界依然在雅尔塔体系下运作,尽管昔日的体系创建者美国对雅尔塔体系有不同意见,但是中国、俄罗斯这两个昔日雅尔塔体系的坚定反对者成为雅尔塔体系的坚决支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