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个人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去效仿
一:奉为楷模[ fèng wéi kǎi mó ] 1. 【解释】:楷:法式;模:模范。
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2. 【出自】: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3.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二:抗颜为师[ kàng yán wéi shī ] 1. 【解释】: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2. 【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3. 【示例】: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敢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除大奸、歼巨蠹哉!《明史·陈登云传》三:请自隗始[ qǐng zì wěi shǐ ] 1. 【解释】:自:从;隗:郭隗自称。
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
后比喻自愿带头。
2. 【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必欲致士,请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3. 【示例】: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
古人有言,~。
◎唐·韩愈《与于襄阳书》四:万世师表[ wàn shì shī biǎo ] 1. 【解释】: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2. 【出自】:《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3. 【示例】:园中安置万世师表孔子肖像与为民请命的包拯立像供人瞻仰。
五:以身作则[ yǐ shēn zuò zé ] 1. 【解释】:则:准则,榜样。
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2. 【出自】:巴金《家》二十五:“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怎样形容一个领导带领的好,想用一个成语或一句俗话
崭露头角、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一鸣惊人、鹤立鸡群。
一、崭露头角白话释义: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朝代:唐作者:韩愈出处:·《昌黎集·卷三十二·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翻译:虽然少年;已经从成年人;能够考中进士;特别高峻看到头角二、出类拔萃白话释义:指超出一般(多用于形容品德、才能)。
出:超越。
拔:超出。
萃(cuì):草丛生的样子,比喻成群的人或物。
朝代:春秋作者:孟子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翻译:圣人之于民;也一样;出于其类;超出了其聚集三、名列前茅白话释义:指名次列在前面。
古代行军时持茅(当作旗)的走在前面的叫前茅朝代:东周鲁国作者:左丘明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
”翻译:前茅已毫无忧虑四、以身作则白话释义: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朝代:春秋作者:多人所作出处:《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五、鹤立鸡群白话释义: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
朝代:南朝·宋作者:刘义庆出处:·《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嵇绍)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翻译:有人对王戎说:“嵇延祖(嵇绍)突出如野鹤的在鸡群
描写用自身的行动做出榜样的成语是。
。
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
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同义成语]言传身教、身先士卒、身体力行
用自己的好心动为别人做出榜样这个是应该是什么成语
以身作则yǐ shēn zuò zé[释义]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
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语出]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音] 则;不能读作“zhé”。
[辨形] 作;不能写作“做”;则;不能写作“啧”。
[近义] 言传身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反义] 以身试法[用法] 用于褒义。
一般用于要求别人严格;而自己在行动中也能够做到。
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和“身先士卒”;都有“亲自做出榜样”的意思;但“身先士卒”偏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做;走在群众的前面”;“~”仅指自己做出榜样。
[例句] 政治思想工作必须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领导与群众结合的;~、言行一致的。
[英译] set an example with one’s own conduct